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
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
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
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
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
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
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

yóuxiānshīshíjiǔshǒujiǔ--guō

cǎiyàoyóumíngshānjiāngjiùniántuímiàoyíngxiōng怀huái

dēngxiānlóngxùnjiàchéngbēnléilínshangzhúdiànyàoyúngàisuífēnghuí

shǒudùnpèidǎochāngkāidōnghǎiyóucénkūnlúnlóuduī

xiámiǎomíngmángzhōngshìlìngrénāi

郭璞

郭璞

(276—324)东晋河东闻喜人,字景纯。博学,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西晋末过江,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为王导所重。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迁尚书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为敦所杀。后追赠弘农太守。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作注,传于世。有辑本《郭弘农集》。 ▶ 6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战舰(jiàn)排江口¹。正天²边、真王拜印³,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蛟风驰雨骤。叹闾(lǘ)、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¹⁰,尽累(léi)(léi)¹¹、锁系空仓后¹²。捽(zuó)¹³头去,敢¹⁴摇手¹⁵
译文:战船排列在大江岸旁,这正是朝廷授印诸王,龙形花纹铸在印把子上。他们要征发十万船夫,各州府急得尺驰雨骤一样。可叹里巷左边鸡飞狗耽塘。里正从前团催到后保,拴成串的壮丁都被锁进空粮仓。批住头发就捉去,谁敢摇手表示反抗。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双调一百一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纤夫:挽舟的船工。¹江口:长江口岸。²天:天子。³真王拜印:这里指清圣祖遭蛟王亲王等讨吴三桂事。⁴蛟螭蟠钮:谓亲王帅印的印钮雕刻作蟠龙形状。钮,印鼻。⁵棹:船桨。⁶风驰雨骤:谓征发令一下,各地拉壮丁服役,雷厉风行。⁷闾左:秦代居里门左侧的贫民。⁸骚然鸡狗:鸡狗不宁,骚,动乱不安。⁹里正:里长,唐制,百家为里,设里正一人。¹⁰前团催后保:层层逼迫之意。团:军队编制单位名。隋制,一团有二十队,团有偏将一人。保:旧时户籍编制单位。十家为一保。¹¹累累:一连串地。¹²锁系空仓后:把抓来的壮丁锁缚在空仓后面。¹³捽:揪住。¹⁴敢:不敢。¹⁵摇手:表示抗争。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稻花恰趁霜天秀¹。有丁男²、临歧³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qiáng)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¹⁰(jí)¹¹¹²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译文:稻子刚好在秋天把花扬,有位壮丁和生病的妻子诀别在公路口的草地上。妻子说:“这一去江河很多,你要拉纤绳百丈长江上浪涛堆白雪,成排的旄杆上夜风吼响。你能受得住土牛鞭打在脊背上?”壮丁说:“快到野祠请巫师,在后园的枫树下洒酒祭神求神,保佑我回家耕田种根。”
注释:¹秀:吐穗开花。²丁男:成年男子。³歧:岔路口。⁴诀绝:诀别。⁵三江:此指湖南岳阳之三江,为当时吴三桂军与清军争持之地。⁶百丈:用以牵船的篾缆。⁷樯:船上桅杆。⁸夜吼:夜晚的风在怒吼之意。⁹土牛:即春牛,古时泥塑之以迎春。¹⁰丛祠:破庙。¹¹亟倩:急请。¹²巫:古代妆神作舞以降神灵的巫婆。

  词的上片概括强虏民夫拉纤的实况,下片抒写丁男病妇忍痛离别的情景,凄怆感人。全词一气贯注,笔力浑厚,开头“战舰排江口”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笼罩了全篇,这里所使用的是分镜头写法:一面写千万艘战舰排列在滔滔的江边渡口,另一面写远在天边的统治者正在派遣亲王出征的非凡场面。“真王拜印”是借用《史记》中韩信的典故。统治阶级对拜官授印,率兵出征当然是非常隆重的,但这种征服战争将给人民带来什么后果,词篇由此生发,逐层铺叙。作者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把笔锋紧扣主题,直写强拉船夫,“征发”二句,写朝廷命令各地郡县火速征集十万民夫,一场奴役人民的灾难,犹如急风骤雨洒向苦难的人间,弄得广大乡村鸡犬不宁,这里的“骚然鸡狗”前面还有“闾左”一词,可谓笔力重而用意深。在秦代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此处暗用了陈胜农民起义的故事。词中“叹闾左”三字,既点出了受压迫、被奴役的都是贫苦人民,又暗示出当时统治阶级的专横暴虐。“里正”句以下,紧接着写面目狰狞的地方官吏呵叱着逼迫大批劳苦农民拉纤,并把他们当作囚犯那样锁在空谷仓里。作者曾目睹官吏催逼租税的凶狠情景,在那种高压统治的环境下,被捉民夫连摇手也不敢,这不是夸张,而是悲惨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片“稻花”一句,承上接下而转入另一种境界,点明了时令季节:深秋霜天,田间稻花飘香。从上面强拉民夫的紧张、悲痛的气氛中,突然出现一幅乡村秋熟的自然景象,似乎用了闲笔,其实作者巧妙的笔法在于;意在言外。词人通过稻花霜天的物景透露出这样的意念,恰巧在这繁忙的秋收季节将来临的时刻,统治者不顾农事,强拉民夫这样不仅笔调清新而意脉不断,而且包含了作者对征服战争的愤慨和遭难者的同情。接着“有丁男”二句,既与上片相照应,又展现了丁男病妇在岔路旁草丛间诀别的凄惨情景“此去”三句承上铺叙“土牛”任意鞭打春牛,它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活人的背却经不住皮鞭的抽打。凄惨的声音,如泣如诉,这是对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罪恶的血泪控诉,“好倚后园”四句,写丁男无力反抗,呼救无门的情况下,只能含着眼泪叮嘱病弱的妻子。词以“神佑我,归田亩”作结,使人感到更加真切、沉痛。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是通篇运用直叙其事的白描手法,绘声绘色地勾勒出一幅封建统治阶级到处掳掠民夫、奴役人民的悲惨生活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灾难深重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因而诗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从这首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风格沉雄的词中,可以窥见陈维崧反映现实的词篇中所放射出独有的艺术光彩。

参考资料:
1、 郁贤皓主编;江庆柏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6卷:清、近代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6:60-61
2、 何绵山著.古代诗词鉴赏.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01:552-553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上东门¹,门外柳。赠别每烦纤(xiān)²。一叶落,几番秋³。江南独倚楼。
译文:想当年在东门外与你分别,路边垂柳依依,你亲折柳枝为我送别。一叶落而知秋,几度秋去又秋来。此处一别,漂泊江南,我在江南独倚高楼把你思念。
注释:¹东门:指洛阳东门。²纤手:女子纤柔的手。³一叶落,几番秋:《淮南子·说山》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sāo)¹。无际恨,见闲愁。侵寻²天尽头。
译文:我常常在曲曲弯弯的栏杆处久久地伫立,终日把你凝望。每当暮色渐浓,离恨别愁涌上心头,弥漫了整个天际。
注释:¹搔首:挠头。指有所思。²侵寻:渐渐扩展到。

  这首词写游子之思,富有画面感。“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写的是春天在城外折柳送别。古代送行时,折柳枝赠别亲人,是普遍的习俗,也成为文人常用的表达离愁的场景,如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这首词中,上东门外,是自东汉以来就作墓地的北邙山,气氛肃杀。上东门外送别,更添凄凉感受。“赠别每烦纤手”,即每次劳烦女子折柳赠别。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写秋天倚楼眺望。“一叶落,几番秋”出语平淡,但蕴藏无限感慨,落寞的感受,失意的情绪皆在其中。对落叶的敏感,事实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意味着离别日久,离愁日深。倚楼远望也是典型的表现思念之情的场景。温庭筠词《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写的是闺中思妇倚楼,等候归人;柳永《八声甘州》则写游子独立楼头,“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并且想象着故乡的妻子也“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词中描写的季节是“一番洗清秋”,与本词相同。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都是承接前文“江南独倚楼”而来。“搔首”即以手搔头,常用以表现男性焦急或有所思的样子,如《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唐高适《九日酬颜少府》“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主人公倚阑干远眺,久久伫立凝望,直至傍晚,时光流逝而孤独依旧,无奈搔首。目光投向远处,无限离愁也仿佛随之蔓延到天尽头。

  关于贺铸的词,词评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曰:“方回词,胸中眼中,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全得力于楚骚,而运以变经,允推神品。”此论较为公允。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年11月版

gēnglòu ·lóu

zhù sòngdài 

shàngdōngmén ménwàiliǔ zèngbiéměifánxiānshǒu luò fānqiū jiāngnánlóu 
lángān níngzhùjiǔ gèngkānsāoshǒu hèn jiànxiánchóu qīnxúntiānjìntóu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凤枕鸾(luán)¹。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²,深怜多爱,无非³尽意依随。奈何伊。恣(zì)性灵、忒(tēi)(shà)些儿。无事孜(zī),万回千度¹⁰,怎忍分离。
译文:凤枕鸾帷的甜蜜夫妻生活,历经两三年,相亲相爱如鱼得水般和谐。良辰美景,给她深厚的情爱,尽她所有的心愿,无不依随她。奈何她放纵性情太甚了点。每当闲着无事之时便烦闷愁苦,将往事万回千度反复思考,怎么也不忍心分离。
注释:¹凤枕鸾帷:指男女恩爱相处。凤枕,绣着凤凰的枕头。鸾帷:绣着鸾凤的帷帐。²良天好景:即“良辰美景”,此处指夫妻恩爱的时光。³无非:无一不是。⁴依随:顺从,听从。⁵恣:放纵。⁶性灵:性情。⁷忒煞:太甚。⁸些儿:少许,一点点。⁹孜煎:愁苦,忧烦。¹⁰千度:千回,千遍。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¹寄消寄息²,终久奚为³。也拟重(chóng)(lún)(qiǎn)(quǎn),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译文:而今越来越和她远离了,渐渐感觉到,虽然很后悔与她分离,却已很难挽回。徒然这样寄来书信,纵然长久不懈又有什么意义?也曾打算再续前缘,但是没办法,经反复思考,纵然和她再相会,只恐怕她对我的爱情,难以如当初那么完美了。
注释:¹漫:徒然。²寄消寄息:即寄音信。³奚为:何为,没有办法。⁴重论:重新选择。⁵缱绻: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⁶争奈:怎奈。思维:思考。

  自宋以来,不少正统词论家指责柳永的俗词,因为这些“淫冶讴歌之曲”不合封建社会道德和正统文人的审美趣味,所以历代词选很少收录这类词。其实只要不具艺术偏见,仔细研读柳永俗词便不难发现,它是很有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的。正如这首《驻马听》,它是柳永词中专写男女别离相思的一篇,通篇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完全摆脱了即景传情和因物兴感的俗套,采用直言的方式来抒情。全词写得直率明快、真情洋溢、深挚感人。

  整首词采用线型的结构,按照情节的顺序从头写起,层次清晰。上片纯属忆旧。“凤枕鸾帷”三句是写词人沉溺于往日甜蜜爱情生活的回忆里。这段幸福的生活虽只有“二三载”,在整个人生旅程中是短暂的,却因两心相照,“如鱼似水”般的和谐而令人难忘。“良天好景”三句承上而来,写出了词人为留住这份恋情而小心尽意的情态,一“良”一“好”,写出了相聚时光的美好;一“深”一“多”,写出了自己对妻子的爱恋情深。“奈何伊”三句转而写女子的性情和骄纵,这又是紧承上一层意思而来,正因为词人的“尽意依随”,才使得妻子放纵恣肆,撒娇任性,有时简直无法忍受。接下来,“无事孜煎”三句,重笔渲染相恋双方时时因琐事而生纠葛,但终因情意绵绵不忍分离。“怎忍”二字写出了词人依依不舍的情态,”分离“二字又为下片写离别后相思之情做铺垫。这一串直言不讳的回忆,平中见奇,层次井然,章法分合有序,给人以曳生姿的美感。

  词的下片转而伤今。“而今渐行渐远”二句,紧承上片而意脉不断,一个“而今”便将全词由忆旧转为伤今。“远”字加大了空间与情感的距离,三个“渐”字,以细腻的笔触极为准确地变现了词人渐行渐远,愈加难以抑制对所爱的相思之情,“虽悔难追”则写出了懊悔轻别而又已然分别的矛盾和无奈。这两句虽只有十二字,却交代了词人此刻的处境、心情,含蕴深厚。根据这种情形,即使寄去消息,终究也是白费。分别的双方固然可以飞雁传书,但接下来词人却否定了这种做法,“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分别用了“漫”、“奚为”等词,委婉地道出了唯有相聚方能解相思之苦。“消息”两字分用,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拟重论缱绻”承接上句,直写自己有意和妻子复合,已不再似前句那般委婉。“争奈翻覆思维”写词人反复思考,“争奈”表转折,“翻覆思维”为下文作铺垫,说明词人接下来的话并不是随后一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这几句丧气话,表面看来有点煞风景,但实际是一个久经忧患者对人情世故的清醒认识,是情感和哲理的巧妙结合。

  柳永的这首词在写法上颇具特色,同是思慕爱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国风·秦风·蒹葭》)是含蓄的写法,“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国风·周南·关雎》)是直露的写法。柳永的这首词就是“辗转反侧”式的,而且更加赋化,更加直露,更加一览无遗。写尽了他对所爱的种种相思。他和前人写男子思恋反托女子口吻,且要借助高远意象,如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不同,也和同时代的词人,只是点到为止,随即便借助深邃的景语宕开,如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不同,他只以自己的口吻直露地抒情,一泄无余,一吐为快。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09-312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349-351

zhùtīng··fèngzhěnluánwéi--liǔyǒng

fèngzhěnluánwéièrsānzàishìshuǐxiāngzhīliángtiānhǎojǐngshēnliánduōàifēijǐnsuínàixìnglíngshāxiēérshìjiānwànhuíqiānzěnrěnfēn

érjīnjiànxíngjiànyuǎnjiànjuésuīhuǐnánzhuīmànxiāozhōngjiǔwèizhònglùnqiǎnquǎnzhēngnàifānwéizòngzàihuìzhǐkǒngēnqíngnánshìdāngshí

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¹,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²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³(jī)数十茎啖(dàn)之,如此者三年。
译文:范仲淹小时家贫,在长白山的庙宇里读书学习。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就这样整整吃了三年。
注释:¹僧舍:僧人的住所。²画:同“划”,划分,计划。³断:断开。⁴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⁵啖:吃。

duànhuàzhōu

míng wèizhī 

    fànzhòngyānshǎopín shūchángbáishānsēngshè zuòzhōu jīng宿suìníng dāohuàwéikuài zǎowǎnliǎngkuài duànshùshíjīngdànzhī zhěsānnián 
轻帆挂与白云来,棹击中流天倒开。
轻帆挂与白云来,棹(zhào)¹击中流天倒开²
译文:一叶扁舟和白云一样轻快,划破水中的蓝天,沿江疾驶。
注释:枞阳:在安徽省南部长江边。公元一九四九年由桐城析为今县。从枞阳经菜子湖可以直达桐城。 ¹棹:船桨。²天倒开:水中的天空倒影。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¹
译文:五月的江水声伴随着千里而来的客人,在深夜一同到达射蛟台。
注释:¹射蛟台:地名,在枞阳长江边。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