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柳护吾庐,无妨隐者居。
绿酬一樽酒,青映五车书。
种柳护吾庐,无妨隐者居。
绿酬一樽酒,青映五车书。
金朋说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 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 ▶ 1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枢(ōu)¹,隰(xí)²有榆(yú)。子有衣裳,弗曳(yè)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译文: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注释:¹枢、榆、栲、杻:皆为树木名。²隰:指低湿的地方。³曳:拖。⁴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⁵宛:通“菀”,萎死貌。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栲(kǎo)¹,隰有杻(niǔ)。子有廷²内,弗洒弗扫(sào)。子有钟鼓,弗鼓弗考³。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译文: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注释:¹栲(kǎo):《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也。”²廷:指宫室。³考:敲。⁴保:占有。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¹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译文: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注释:¹永:《集传》:“永,长也。……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

  《山有枢》通篇口语,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位友人的热心劝勉,他看到自己的朋友拥有财富却不知享用,也许是斟为节俭,抑或是因为生性吝啬,又或者是因为忙于事务没有时间,无法过上悠游安闲的生活,无法真正地享受人生,因此,不禁怒从中来,言语激烈,严厉警醒,一片赤诚。

  第一涨中“山有……,隰有……”是起兴之语,与后文中所咏对象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即兴式的起兴。首章言友人有衣服车马,但没有用正确的方式使用,作者以为应该用“曳”、 “娄”、 “驱”、 “驰”的方式,尽情享用它们,否则自己死去之后,只能留给别人。这里的“曳”、“娄”,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穿衣打扮方式,不同于日常, “驱”、 “驰”所指的也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赶路,而是郊游等娱乐活动,代表一种安闲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与第一章相似.只是把笔触转向房屋钟鼓,说它们需要“洒扫”、“鼓考”。可见主人并不是吝啬,而足节俭或太忙,因为越是吝啬的人,越会对自己的财物爱惜得无以复加,一定会把它们收拾得整齐干净,不会“弗洒弗扫” 再结合主人空有编钟大鼓,却从来都不敲不击,可以推测出主人真的灶忙。虽然家资殷富,但没有享乐的时间和闲心。

  第三章是整个诗篇的重点,关键四句为“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涛作三章都是口语,到这里突兀地出现了“喜乐”和“永日”两个内涵深远的词,显得不同寻常。关于“喜乐”的意思,有评论者提出是“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生存”,“永日”为“延日”之意,即延长自己的生命,使生命变得美好而隽永。这两个词.将诗的意志和内涵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使得通篇口语和直接言死的粗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由此,整篇文章的脉络和内涵变得清晰:作者和友人都是贵族阶级,家资殷富,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诗人的主张是,生命是短暂的,应该及时行乐,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喜乐,达到永乐。而那个侧面描写的友人,则主张努力工作,认真创造价值。这首诗作,就是在讨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更加有价值,诗意深刻之处正在于此。

参考资料:
1、 沐言非编著,诗经,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3,第127页

shānyǒushū

shījīng·guófēng·tángfēng xiānqín 

shānyǒuōu yǒu yǒucháng  yǒuchē chí yuān rénshì 
shānyǒukǎo yǒuniǔ yǒutíngnèi sǎo yǒuzhōng kǎo yuān rénshìbǎo 
shānyǒu yǒu yǒujiǔshí  qiě qiěyǒng yuān rénshì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qīn)¹犹温,笼鹦²尚睡。宿妆³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zhě)褶轻垂地。
译文:绣着凤凰的被子依然温暖,笼子里的鹦鹉也在熟睡,一夜温存她的妆容已变淡但仍能看出八字眉妆。我们穿过花丛避开月光在行廊里依依惜别,她的珠裙轻轻垂落在地上有很多的褶痕。
注释:¹衾凤:绣有凤凰的被子。²笼鹦:笼中的鹦鹉。³宿妆:旧妆,残妆。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翠幕¹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²绕院更重门³,春风无路通深意。
译文:翠色的树林如同帘幕印在水面波纹上动摇,早晨的荷叶都紧紧贴着水面还未分开,岸上的烟柳有的低垂有的挺拔。啊,一道道围墙一道道门扉,我的心意跟春风一般再也进不去她的庭院深处。
注释:¹翠幕:比喻苍翠浓郁的林木。²重墙:复壁。³重门:一道道门户。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武陵¹溪口驻扁舟²,溪水随君向北流。
译文:小船停泊在武陵溪口,溪水还要陪伴您向北奔流。
注释:泸溪:位于湖南省西部。¹武陵:武陵县(今湖北竹溪县),这里指湖南省常德桃花源地区。武陵溪口即卢溪。²驻扁舟:小船停泊在渡口。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行到荆(jīng)¹上三峡²,莫将³孤月对猿愁。
译文:当你驶过荆门进入三峡的时候,切莫同孤月一样,听着猿的悲啼发愁。

  此诗前两句写溪口送别,寓己相送之怀,别情与溪水俱长;后两句设想友人远行之累,劝慰友人要宽解自己。此诗连用五个地名,但其诗如行云流水,毫无板滞之感;融情入景,琅琅上口,百读不厌。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写这位朋友自卢溪别后,已来到武陵溪口,沅江的水,流到溪口,称为溪水,他乘的船停在溪口,准备穿过洞庭湖,直奔长江。这时沅江的水仿佛跟着他向北流去,作者送别之情也跟着溪水随友人北流。

  这位朋友是到四川去的,进入长江,就要逆流而上,穿过三峡天险,于是作者又进一步关心起入川的友人,在后两句写下了:“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这两句是想象友人由荆门入三峡的情景。到了荆门,还要沿江西上进入险岩壁立的三峡。这时候“两岸猿声啼不住”,过往的客人听起来就象诉愁啼怨,心情格外紧张。自古以来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民谣。想到这里,作者就劝朋友不要对着孤月听到猿声就发愁。末句笔锋一转,由实景的描写转向虚境意愿的描写,更显别后深情。

  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意不提卢溪送别的事情,把惜别的深情寄寓在友人别后的甘苦上,设想这位友人在旅途中的种种遭遇。整首诗全是为朋友着想,先想到的是远在武陵溪口停着一条友人北去的小船,从中体现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怀念。在创作手法,上真是另辟蹊径,别具风情。

参考资料:
1、 赵钦一编著. 幼学唐诗100首[M]. 北京:中国书店,1993,24-25.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¹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译文:猫儿的小爪子在小溪边不时地钩得小鱼,猫儿吃饱了就卧在花荫下休憩,玩耍的兴趣仍是足足有余。
注释:¹纤:细小。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¹尸素²在吾庐。
译文:老鼠都嫌弃我贫穷不到我家,希望猫儿不要因住在我家无所事事而惭愧。
注释:¹惭:惭愧。²尸素: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常用作自谦之词。

māoér--lín

xiāngōushíxiǎobǎohuāyīnxìngyǒu

shìshǔxiánpíndàocánshīzài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¹天长²,秋水苍。山腰落日,雁(yàn)背斜阳。壁(bì)月词³,朱唇唱。犹记当年斜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cháng)。钗分凤凰,杯斟鹦(yīng)(wǔ),人拆鸳鸯。
译文:黄昏的天空宽广悠长,秋天的江水多么苍茫。山腰上夕阳落下,大雁的孤影映照着夕阳。粉红的唇齿间淌出香艳的歌曲,我还记得在当年游船上的往事。那时的我在秋风中落下泪水,那泪水沾湿了衣裳。我们把金钗分开作纪念,鹦鹉螺杯里斟满了酒浆。我们却像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
注释:普天乐:曲牌名,四十六字。¹晚:傍晚。²长:指秋江水长。³璧月词:艳歌。南朝陈后主曾为张贵妃、孔贵嫔作歌,有“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句。⁴鹦鹉:指用鹦鹉螺(一种海螺)螺壳制作的酒杯。

  首先“晚天长,秋水苍”一句,既有远景——广阔的天空,也有近景——苍茫的江水。全曲一开始就将镜头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斜暮江景图画。接着“山腰落日,雁背斜阳”,这是中景,夕阳西下,落至半山腰上,斜阳落在低翔的大雁的背上。

  接下来诗人由景生情:“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秋江”之景过渡到了“忆别”的思绪。“犹记当年兰舟上”一句巧妙地化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句。“洒西风,泪湿罗裳”,伴着飒飒的西风和哀怨的曲子,相别恋人,不住满心伤感的恋人双双潸然泪下,浸透衣衫。

  最后,诗人用排比手法来描写恋人分手时的情景:“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凤凰钗,一分为二,斟满鹦鹉杯相互践行,诗人和恋人终于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恩爱情侣不得不天各一方。“凤凰”“鹦鹉”“鸳鸯”都是鸟类,并且在自然界都是以成双成对的形式出现的,当然在这里各自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种排比,更是渲染了一种伤感凄凉的氛围,读来令人哀婉、叹息。

  诗人在回忆中追叙离别的场面,那“壁月词,朱唇唱”和“洒西风,泪湿罗裳”的实景,“杯斟鹦鹉,人拆鸳鸯”的落空心境,虚虚实实,都深深刻在诗人的脑海,而结尾处表达的明明相爱的恋人却被迫分开的无奈与怨恨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575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