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归承折简来,知君琴剑返天台。
人生百岁都能几,两度经过见一回。
舍弟归承折简来,知君琴剑返天台。
人生百岁都能几,两度经过见一回。
苏泂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5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阳春¹无不长成²,草木群类³,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大立一何(qióng)。四时舍我¹⁰驱驰¹¹,今我隐约¹²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¹³,忽如¹⁴飞鸟栖(qī)¹⁵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¹⁶
译文:春天里一切都生长繁盛。随着秋风吹起,花草树木纷纷飘零,只剩下孤零零的茎。春夏秋冬迅速更替,时光飞驰般地抛我而去,为什么我还要隐居苦熬贫穷?人生天地之间,就像鸟儿栖息枯枝,难以久停,为什么我还要隐居苦熬贫穷?
注释:¹阳春:阳光普照的春天。²长成:生长而成。³群类:各种类别。各种生物。⁴零落:凋谢。衰颓败落。⁵何:何其,多么。⁶翩翩:飞行轻快貌。行动轻疾貌。迅速飞去。⁷一何:为何;多么。⁸茕:孤大,无兄弟。茕茕孑立。⁹四时:一日的朝昼夕夜。四季。¹⁰舍我:舍弃我。¹¹驱驰:策马快跑。飞快离去。¹²隐约:隐身守约。¹³天壤间:天地见。¹⁴忽如:忽然像。¹⁵栖:栖息。¹⁶欲何为:想做什么。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适君¹身体所服²,何不恣(zì)³口腹所尝?冬被貂鼲(hún)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¹⁰自苦¹¹,我将欲何为¹²?不及¹³¹⁴少壮之时,乘坚车¹⁵、策肥马良¹⁶。上有沧浪之天¹⁷,今我难得久来视¹⁸。下有蠕(rú)¹⁹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²⁰。何不恣意²¹遨游²²,从君²³所喜²⁴
译文:合你身的衣服,何不尽量去穿?合你口味的食物,何不尽量去吃?冬天穿上温暖的貂皮大衣,夏天就该穿上轻薄凉爽的罗裳。坚守苦行,自己苦自己,为的是那桩?何不趁你年轻力壮的时候,骑肥壮的骏马乘坚固的车?上有青青的天空我难得久久仰望,下有蠕动的大地,我难得在上面行走徜徉。何不任凭你的喜好,尽情的遨游欢畅!
注释:¹适君:适合或适应君主或君子。²所服:所穿服衣物。³恣君:放纵君主或君子。⁴口腹:口和腹,嘴和肚子。⁵所尝:所品尝美味。⁶被:披。覆盖。⁷貂鼲:貂皮和灰鼠皮。鼲,鼠的一种,体小,背部灰色,腹部白色,尾毛蓬松。毛皮柔软如绒,可作衣物。俗称“灰鼠”。汉典解为‘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⁸当服:应当穿服。⁹绮罗: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绮,有文彩的丝织品。罗,轻纱,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¹⁰行力:竭力执行。身体力行。¹¹自苦:自找苦吃。自己苦自己。¹²我将欲何为:我要做什么。¹³不及:赶不上;来不及。不如;比不上。¹⁴君:君王,君子。¹⁵坚车:坚固的马车。好车。¹⁶策肥马良:鞭策肥壮之马,马匹精良。¹⁷仓浪之天:苍天。仓浪,苍白的波浪。汉典为‘青绿色。仓,通“苍”’。¹⁸久来视:久来视察。¹⁹蠕蠕:蠕动貌。昆虫爬动的样子。古代北方民族名。即柔然。²⁰久来履:久来履踏。²¹恣意:放纵,肆意。²²遨游:漫游;游历。游乐;嬉游。²³从君:顺从君王或君子。²⁴所喜:所喜欢的。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卬?悲丽乎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
带我宝剑。今尔¹何为²自低卬³?悲丽乎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¹⁰。帝王所服¹¹,辟除¹²凶殃¹³。御¹⁴左右¹⁵,奈何¹⁶¹⁷福祥¹⁸?吴¹⁹之辟闾²⁰,越²¹之步光²²,楚²³之龙泉²⁴,韩²⁵有墨阳²⁶,苗山²⁷之铤(dìng)²⁸,羊头²⁹之钢。知名前代³⁰,咸³¹自谓³²丽且美³³,曾不如³⁴君剑³⁵良绮³⁶难忘。
译文:佩戴起我的宝剑,现在你为什么上下摇晃?啊,宝剑端正又壮观,白得像积雪,寒光似秋霜。驳犀的骨角做柄头,白玉镶嵌在柄中央。帝王把它来佩戴,可以辟凶除祸殃。用它指挥左右大臣,可以带来幸福吉祥。吴国的辟闾,越国的步光,楚国的龙泉,韩国的墨阳,苗山出产的铜铁,羊头山出产的钢,都闻名前代,自称精美无双,可都不如你的宝剑,实在美好,令人难忘。
注释:¹尔:你。²何为:为何。做什么。³低卬:低头仰望。汉典解为‘忽高忽低;时起时伏。卬,通“昂”’。⁴悲丽:悲凉华丽。⁵壮观:看起来雄壮。增添雄伟宏壮的气象。⁶秋霜:秋日的霜。喻剑。⁷驳犀:亦作“驳犀”。斑犀。驳,毛色斑驳不纯。驳犀剑,用驳犀牛角做剑首的宝剑。剑首,指剑柄上的头端护手。⁸标首:用作剑首的标识。⁹玉琢:用玉雕刻成。镶玉。¹⁰中央:剑柄的中央。¹¹服:佩带,使用。¹²辟除:避除。¹³凶殃:凶煞祸殃。¹⁴御:御使。驱使。统治。¹⁵左右:左右人等。¹⁶奈何:怎么,为何。如何。¹⁷致:导致。¹⁸福祥:幸福吉祥。¹⁹吴:吴国。吴地。²⁰辟闾:古剑名。吴国的名剑。杨倞注:“或曰辟闾,即湛卢也。”²¹越:越国。越地。²²步光:古宝剑名。越国的有名长剑。²³楚:楚国。楚地。²⁴龙泉:龙泉剑。宝剑名。即龙渊。²⁵韩:韩国。韩地。²⁶墨阳:地名,其地产剑,因以名剑。²⁷苗山:地名。²⁸铤:未经冶铸的铜铁。铜锭。箭铤。《注》箭足入稾中者也。箭头装入箭干的部分。²⁹羊头:三棱形的箭镞。³⁰知名前代:前代就有名。³¹咸:都。³²自谓:自称。³³丽且美:华丽并且美好。³⁴曾不如:竟不如。曾,竟,简直,还。³⁵君剑:君王的剑。君子的剑。³⁶绮:华丽,美丽。精妙,精美。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¹青云²之崔(cuī)(wéi)³,纤罗为缨,饰以翠翰(hàn),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¹⁰之章甫¹¹,齐¹²之高冠¹³,亦自谓美¹⁴,盖¹⁵何足¹⁶¹⁷
译文:头戴高高的冠冕,细软的绮罗作帽带,美丽的鸟羽插在两边,真是既轻巧又美观。用它打扮你的仪表和容颜,一举一动都生辉增光。宋国的章甫帽,齐国的高山冠,也都自称美丽无比,可是与你的美冠一比又有什么值得看?
注释:¹冠:戴帽。²青云:青云冠。古代一种高高的冠帽。³崔嵬:高耸貌;高大貌。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⁴纤罗:纤细透气有稀孔的丝织品。⁵缨:冠缨。《说文》缨,冠系也。⁶翠翰:翠鸟的羽毛。碧色的翅羽。翰,长而坚硬的羽毛。⁷表:表示。表现。⁸俯仰:俯首仰头。⁹垂光荣:垂范光荣。¹⁰宋:南朝宋。¹¹章甫:商代的一种高冠帽。南朝宋因袭之。¹²齐:齐国。齐地。南朝齐。¹³高冠:一种高高的官帽。¹⁴亦自谓美:也自称为美。¹⁵盖:大概。¹⁶何足:哪里足以。犹言哪里值得。¹⁷观:观看。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排金铺¹,坐玉堂²。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³,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¹⁰。酌¹¹桂酒¹²,脍(kuài)¹³鲤鲂(fáng)¹⁴。与佳人期¹⁵为乐康¹⁶。前奉¹⁷玉卮(zhī)¹⁸,为我行觞(shāng)¹⁹
译文:推开镶金的大门,坐在白玉殿堂上,风儿不起,尘土不扬,空气新鲜又清爽。走起齐国的琴瑟,跳起赵国的舞蹈,歌女轻声曼唱,声和音律协宫商。悦耳动听感人心,回肠荡气婉转悠扬。饮的是佳酿桂花酒,吃的是美味鱼丝香,与美人相聚多欢畅。美人上前捧玉杯,为我敬酒祝安康。
注释:¹金铺:金饰的铺首。金饰的铺榻。²玉堂:玉石装饰的厅堂。³桓瑟:齐桓公的古瑟。齐国的古瑟。⁴赵倡:赵国的倡优。赵国的舞妓。⁵女娥:美女仙娥。娥皇和女英的并称。⁶长歌:放声高歌。乐府的长歌行。⁷声协:声音协同。⁸宫商: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泛指音乐、乐曲。泛指音律。⁹感心动耳:感应内心激动耳音。¹⁰荡气回肠:荡漾的真气回转在肝肠。一种陶醉人的气氛回荡在情绪和感觉中。形容文词、音乐等感人至深。¹¹酌:斟酌。斟酒。¹²桂酒:桂花酒。¹³鲙:同“脍”。细切肉。鱼鲙。鱼细切作的肴馔。即鳓鱼。又名快鱼。¹⁴鲤鲂:鲤鱼。鲂鱼,与鳊鱼相似,银灰色,腹部隆起,生活在淡水中。¹⁵期:约期。期会。¹⁶乐康:安乐康泰。¹⁷前奉:前面奉上。¹⁸玉卮:玉质的酒卮。卮,没有底座一放就洒的酒碗,劝酒用。¹⁹行觞:犹行酒。谓依次敬酒。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¹。为乐²常苦迟³,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译文:今日的欢乐不能够忘,人生的乐趣还没享尽。人们行乐常常抱怨太晚,岁月流逝就像飞去一样。为什么自己找苦受,使我心里忧愁悲伤?
注释:¹未央:未到中央。无边无际。²为乐:行乐。作乐。³苦迟:苦于太迟。⁴忽若:忽然像。恍若,好像。⁵何为:做什么。为啥。⁶自苦:自找苦吃。自己苦自己。
昔众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昔众尝至一乡陬(zōu)¹,颓(tuí)然靡(mí)²,昏昏冥冥³,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hān)之方,甘旨之尝,以徜(cháng)以徉(yáng)¹⁰,是为醉乡。”
译文:从前我曾游至一地方,一到那里就浑身发软,歪歪倒倒,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天地因此变换了位置,日月因此失去了光明,眼睛因此发花,心因此荒乱迷惑,身体因此衰败不堪。我向别人打听说:“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畅快舒适的地方,可以尝到美味的地方,可以徘徊闲散的地方,这里便是醉乡。”
注释:¹乡陬:偏僻的地方。陬:隅,角落。²颓然靡然:颓唐萎靡的样子。该句以下七句,均系写酒醉时的状况。³昏昏冥冥:昏暗不明。⁴眩:眼花,看不清。⁵荒惑:恍惚迷惑。“荒”通“恍”,恍惚。⁶败乱:受到损害扰乱。⁷酣适:酣畅适意,指痛快饮酒。⁸方:地方,处所。⁹甘旨:美味。¹⁰徜徉:安闲自在。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而天下之入,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¹之徒矣。当是时,神州²陆沉³,中原鼎沸(fèi),而天下之入,放纵恣(zì)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译文:啊!这里便是醉乡了吗?古人果然没有欺骗我。我曾听说刘伶、阮籍这一类的人迷恋醉乡的事。在那个时代,国土沦丧,中原纷乱,天下的人,放纵自己痛饮之后便颠颠倒倒,一个接一个不断的进入醉乡了。据我所见,那里不曾有可使人快乐的地方,有的人认为那里可使人消除忧愁。如果是可以消除的,就不是真的忧愁;如果是真有了忧愁的人,或许也不必去消除它。何况醉乡实在不能使人消除忧愁,那么,进入醉乡的人,都是没有忧愁的人。
注释:¹刘伶、阮籍:俱为西晋人,与嵇康、向秀、王戎、山涛、阮瑀、阮咸等五人交好,世称“竹林七贤”。刘、阮好酒,刘伶尤甚。《晋书刘伶传》说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chā)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²神州: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³陆沉:国家陷于灾祸,有如大陆沉沦。⁴鼎沸:形容局势不安定,有如鼎水沸腾。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器。⁵或以为可以解忧: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相传杜康为始造酒者,曹操诗以杜康为酒之代称。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者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duò)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者欤¹?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²,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译文:啊!自从刘伶、阮籍以来,醉乡遍及天下;醉乡有了人,天下就没人了。这样的境况昏昏沉沉,迷迷糊糊,颓废消沉,萎靡不振,进去了就不知道出来了。虽然不曾进去而被迷惑了想进去的人,难道没有那样的人吗?而昏聩无能,丧德败乱的人,常被人指着他们取笑的人,就真不愧是醉乡中的酒徒了啊!
注释:¹“其不入”二句:意谓不入醉乡而昏迷荒惑的清醒之士,还是有的。²“而荒原”二名:醉乡中的荒惑败乱者,不自知其昏迷颠倒,反指清醒者为可笑。

  文章起首一段极力描绘“醉乡”中的种种颠倒迷乱情状。从表层意义上看,所谓“醉乡”不过是酒醉后的荒唐情态;但总观全文,便可悟出,作者是以此暗指整个清代社会。由于文字狱的构陷和残酷的民族镇压,在这个社会里,“昏昏冥冥”,“天地易位”,“日月失明”,人们为这恐怖统治弄得“心荒惑”而“体败乱”,内心的愤懑只好借酒来排解乃至忘却.以期在醉态热絮中求得心灵的麻醉与自适。

  正因为出于这样一种立意,文章在对“醉乡”作了一番着意描绘之后,便进而改用议论的笔墨对这种处世态度进行分析。饮酒无度,以醉酒来逃避现实,这在中国是古已有之,西晋的刘伶与阮籍等即是如此。他们所以借酒浇愁,其原因便在于“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司马氏篡魏之后,为迫使曹魏旧臣拥戴新政权,承认它的合法性,便滥杀无辜,杀人之多,以致他们的后人东晋明帝司马昭闻之,都吓得“复面箸床”。政治的黑暗和恐怖,迫使土族知识分子纷纷设法全身远祸,“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写西晋意在影射现实,文章极隐蔽地揭示出主旨:产生作者所见“醉乡”的缘由,便是清军入关并建立异民族政权,清代统治者和西晋王朝的统治者一样的凶残。对处于严酷专制下的臣民来说,这完全是不见底的深渊。至此,文章一笔折转,斩钉截铁地说:“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所谓“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倘以祥”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而亡国的苦痛,民族的耻辱是绝不可能真正被忘却的。然后,文章再推进一层,剖析“可以解忧”的说法,“夫忧之可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可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这节议论,激切峻急,纵横恣肆,语语转,笔笔紧,层层推进,剖析入微。

  文章第三部分是全文主旨所在,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意在针砭荒惑败乱者,唤醒尚有爱国良知者,称扬那些“不入而迷”者,鼓动人们起来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斗争,所以他沉痛呼号:“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社会尽管已是如此,但志节之士依旧大有入在,作者厉声斥骂那些荒惑败乱者为“真醉乡之徒”时,就是号召人们做那清醒而坚定的志节之士。

  这篇《醉乡记》和《河墅记》、《芝石记》等一样,都是浑然而一、神气流通的作品。终天不没的浩然正气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全然混合为一,显得特别完美。为了避免文字狱,作者匠心独运,采用以虚写实的手法,通篇不离“醉乡”,又笔笔都在写现实,写醉乡是虚,写现实是实。既含蓄深沉又痛快淋漓,充分展现出了作者内心既想归隐林泉,又不甘民族沉沦的矛盾和苦痛。

参考资料:
1、 王琦珍著.翰墨天下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01月:41-45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¹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²。萦(yíng)³损柔肠,困酣(hān)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译文:杨花像花又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掷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它看似无情,实际只有它的愁思。细长的枝条似萦绕思绪的柔肠,片片柳叶似困倦之极的美人之眼,想要张开却又紧紧闭上。在梦中随风行走万里去寻找心上人,却又被啼叫不停的黄莺无情唤起。
注释:¹从教:任凭。²无情有思:是说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³萦:萦绕、牵念。⁴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⁵困酣:困倦之极。⁶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¹难缀(zhuì)²。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³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不遗憾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遗憾那个西园、满地落红再难连接。清晨雨后,落花的踪迹又在何处?已经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的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成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了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离人的滴滴眼泪。
注释:¹落红:落花。²缀:连结。³春色:代指杨花。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教”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教,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非常像花又好似不像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首句出手不凡已定一篇咏物宗旨: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教。即人与花、物与教当在“不即不离”之间。唯其“不离”方能使种种比兴想象切合本体,有迹可求。唯其“不即”,方能不囿本体,神思飞越,展开想象。这一句准确地把握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小,隐身枝头,向不为人注目爱怜。次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的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教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但惜杨花者却少,然细加品味,乃是反衬法,词人用笔之妙,正是于“无人惜”处,暗暗逗出缕缕怜惜杨花的教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教有思。”这三句是说,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教,实际上则饱含深教。

  这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教状。不说“离枝”,而说“抛家”;貌似“无教”,实质“有思”。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也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是说,柔肠受损,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

  这三句紧承“有思”而来,咏物而不滞于物,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的“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而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赋杨花,花人合一,无疑是苏词有别于章词的一种新的艺术创造。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这数句是说,梦魂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把无教叫起。

  这数句妙笔天成,既摄思妇之神,又摄杨花之魂,二者正在不即不离之间。从思妇方面来说,那是由怀人不至而牵引起的一场恼人的春梦,她神魂飘扬,万里寻郎;但这里还没有到达教郎的身边,那边早已啼莺惊梦。这两句苏轼写来倍觉缠绵哀怨而又轻灵飞动。就咏物象而言,描绘杨花那种随风飘舞、欲起旋落。似去又还之状,堪称生动真切。篇首所言“似花还似非花”,正可于此境界中领会。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教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教。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教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教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教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97-600

shuǐlóngyín ·yùnzhāngzhìyánghuā

shì sòngdài 

huāháifēihuā réncóngjiàozhuì pāojiābàng liángquèshì qíngyǒu yíngsǔnróucháng kùnhānjiāoyǎn kāihái mèngsuífēngwàn xúnlángchù yòuháibèi yīng 
hènhuāfēijìn hèn西yuán luòhóngnánzhuì xiǎoláiguò zōngzài chípíngsuì chūnsānfēn èrfēnchén fēnliúshuǐ kànlái shìyánghuā diǎndiǎnshìrénlèi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清溪¹数点芙蓉雨,苹飙(biāo)²泛凉吟艗(yì)³。洗玉空明,浮珠沆(hàng)(xiè),人静籁沉波息。仙潢(huáng)(zhǐ)尺。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译文:清澈的溪水多次淋湿了溪里的芙蓉,吹过水草的秋风泛过了词人所坐的小船。水中倒影空灵明净,水汽凝成了露珠,词人静静地随着溪水沉思。仿佛银河近在咫尺。遥想琼楼玉宇,天上人间,不知道今夕是何夕。
注释:¹清溪:清澈的溪水。²苹飙:吹过水草的秋风。苹:生长在浅水中的一种水草。³艗:词人乘坐的小舟。旧时于船首画鹚.故称船为艗。⁴洗玉空明:形容月光倒影入水中,如水洗的玉石般空灵明净。⁵沆瀣:夜间的水气。⁶仙潢:潢:潢污(积水的低洼地),潢洋(水流深广、宽阔的样子),潢井(沼泽低洼地带)。仙潢:喻指银河。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仙潢咫尺。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¹,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²,簪(zān)花弄水³,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译文:苏东坡走后,有谁能识得此夜此景,有谁能识得这清秀景色。披散头发吟唱商曲,自己的发簪也好像沾上了露水,有谁能陪伴词人在这良辰夜景下吹笛,只有默默的回忆逝去的时光。害怕一晚的秋风吹散了眼前的景色。闲来无事,只能饮一大碗酒,独自唱歌。
注释:¹此生此夜此景:“此生此夜此景”。²吟商: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2” 。吟商:吟诗放歌。³簪花弄水:插花,游泳。⁴浮大白:饮酒。大白:大酒杯。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此词上片前五句起笔写人间的清凉世界。吴兴自古以来号称“水晶宫”,多溪流湖泊,每到夏秋时节,十里荷花,满塘莲子,一派“水佩风裳无数”的景色。旧时船首画鹢以骇水神,故船也称为鹢。秋雨潇潇,洒在荷花丛中,清风习习,从白苹洲上吹来,词人的画舫在湖中荡漾,渐渐远去。转瞬间雨停风息,溪上寂静异常,四无人声。皎洁明月倒映于清澈明亮的小溪里,荷面浮动着夜露凝成的水珠。一个“点尘飞不到”的清绝境界!绝无俗世的喧器,也无世间悲欢喜怒种种情绪的困扰,心境可谓清澈。“逸兴横生,痛饮狂吟”的发泄此时变为一种宁静的怅想。于是天人合一,落想天外,引出上片的后五句:银河低垂横跨过夜空,遥想天上的牛郎织女,此刻正两地相思,盼望着七夕重逢,在天上世界里今夕何夕呢?

  下片抒写高人情怀。是说自从苏东坡去世之后,再也无人能领略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语气自负而又矜持,大有与古人以心会心的意味。词人们蓬乱着头发,吟咏秋歌,簪花弄水,在船尾吹起悠扬的笛曲,岁月流逝,如同落叶一般。既然如此,因此不必为区区尘事而烦恼,于是斟满大酒杯,唱一曲醉歌吧。

  作者在词序中已经提及,这两次秋游是摹仿李白泛舟采石矶、苏轼泛舟赤壁,这一点值得注意。周密在记述这两次雅游活动时曾这样说:“坡翁谓自太白去后,世间二百年无此乐。赤壁之游,实取诸此。坡去今复二百年矣,斯游也,庶几追前贤之清风,为异日之佳话云。”(《草窗韵语》卷二)正因为追慕苏东坡,所以作者的词中可见多处化用苏轼诗文的地方。在词中有许多的前人成句,而作者却能做到的同已出,不露一丝痕迹,不显一丝造作,自然贴切,这的确是一件易事,从中亦可见作者艺术造诣之深。

  这首词的语言平易浅显,流畅明快,没有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在可以对仗之处,作者还是雕琢字名,尽量“字字敲打得响”。如“散发吟商,簪花弄水”、“洗玉空明,浮珠沆瀣”等,清人的词话还把它们奉为“工于造句”的典范。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154-2155页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译文:马汗落地踏成稀泥,清晨驰过几万马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雪中行地角¹,火处²宿天倪(ní)³
译文:雪中来到大地边缘,靠近火山宿昔天际。
注释:¹地角:地之角,地的尽头,形容已走至西边极远处。²火处:火山。一说为灯火通明处。³天倪:自然的分际。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塞迥(jiǒng)¹中常怯,乡遥梦亦迷。
译文:边塞遥遥心常畏怯,故乡万里归梦迷迷。
注释:¹迥:远。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那知¹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译文:谁知今夜故乡明月,随我来到铁关以西。
注释:¹那知:哪知。

  岑参首次出塞,写过许多报绘边塞生活,抒发怀乡之情的优秀作品。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写千里行军途中对故园的怀恋。

  诗的首联写清晨行军图景。初赴边塞,千里行军,可记载的很多,诗人舍掉其他事物,仅从战马汗水落地,又踏成泥水这一细节写起,从而突出行军的急促和艰苦,描写是极真切的,没有切身的感受是写不出的。之后,诗人才又补写一笔;“朝驰几万蹄”,不仅点出时间:清晨,事件:行军,而且以“几万蹄”交代出形驰之远,与“朝驰”相映衬进一步突出行军之急切,同时把首句细节描写与长途行军这一巨大场景联系在一起。这两句仅从马蹄着笔写马,而赴边将士行军的急切和艰苦却已经表现很好了,似特写镜头,渲染急促格调,带起全篇。

  诗的次两句回顾行军途中经历。“地角”、“天倪”都极言边塞之远,而“雪中”、“火处”则形成鲜明对照,写出边远行军途中气候变化的悬殊,从而用概括的笔墨为上文行军提供了一个特征十分突出的广阔背景。一“行”,一“宿”,概括了行军途中单调而又艰苦的生活,联系“朝驰几万蹄”一句,可知“宿”是多么的短暂,而“行”又是怎样的长久。如果说首句写的是次句的一个细节,那么首联所写的就不过是次联所泻的长途行军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剪影了。至此鞍马风尘,餐风宿露的长途行军图景已写得十分突出。

  在前四句描写千里行军的基础上,后四句转写远赴边塞的乡思。“塞迥”和“乡遥”承上文“地角”和“天倪”而来,是触动诗人情思的客观因索,“中”和“梦”都写诗人情怀,转得极为自然。而一“怯”、一“迷”又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初出边塞的诗人对环境的陌生和畏惧,对故乡的梦绕魂牵而又难以归去。诗的最后两句写宿铁关西馆时的怀乡之馆:“哪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照应题目点出月夜和铁关。诗人宿于边塞,唯以望月寄托怀乡之情,而又不写自己望月,却反写明月有情伴随自己,从而使自己更添乡思,望的是“故园月”,想的是故乡情,把思乡之情写得很含蓄,很深切。

  这首诗写塞上行军,从“胡朝至夜,层层归结到“宿”字上,既有细节描绘,又有场景概括。写乡思,既有直接点示,又以景物烘托,写得十分生动,也十分含蓄。全诗八句,前六句描绘出笼时情景与中情,最后才以景物暗示出“宿”字,结构较别致。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91-19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