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田可无田,耕道岂得道。物生岂区区,天意非草草。
耕田可无田,耕道岂得道。物生岂区区,天意非草草。
林茂鸟知归,水清鱼恶扰。勿谓小人哉,请学樊须老。
林茂鸟知归,水清鱼恶扰。勿谓小人哉,请学樊须老。

yùnyǐngsǒugēngtángshìèr--jiǒng

gēngtiántiángēngdàodàoshēngtiānfēicǎocǎo

línmàoniǎozhīguīshuǐqīngèrǎowèixiǎorénzāiqǐngxuéfánlǎo

苏泂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5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凤凰丹禁¹里,衔(xián)出紫泥书。
译文:帝王所住的宫殿里,鸿雁衔出紫泥诏书招我为翰林待诏。
注释:¹丹禁: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
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
¹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
译文:往昔流放到三湘边远地区去,如今经历了万死才回来。
注释:¹昔:从前;过去。
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仙郎久三别,客舍问何如。
译文:和仙郎你分别很久了,客居在外,就别问住那里了。
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
(hé)(zhé)¹思流水,浮云失旧居。
译文:涸辙中的龙鱼思念的是浩瀚的流水,浮云飘荡,早失旧居。
注释:¹涸辙:搁浅。
多惭华省贵,不以逐臣疏。
多惭华省贵,不以逐臣疏。
译文:你不以我是逐臣而疏远我,又很惭愧住进你华美的官舍。
复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复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译文:又仿佛回到我们当初在竹林七贤的聚会,荣幸地陪侍在豪华的客宴上。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译文:希望你能生出羽翼,点化我成为北溟巨鱼。

jiāngxiàshǐ使jūnshūshàngzèngshǐlángzhōng

bái tángdài 

fènghuángdānjìn xiánchūshū 
fàngsānxiāng jīnhuánwàn 
xiānlángjiǔwéibié shèwèn 
zhéliúshuǐ yúnshījiù 
duōcánhuáshěngguì zhúchénshū 
zhúlínxià dāopéifāngyànchū 
jūnshēng huàběimíng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
释子¹吾家宝,神清慧有馀(yú)。能翻²(fàn)王字³,妙尽伯英书。
译文:上人你乃是我们宗族的骄傲,你聪慧有余,能翻译印度佛家经典,你的书法深得张旭的精髓。
注释:¹释子:僧人、和尚,此指怀素。²翻:翻译。³梵王字:指佛经。⁴伯英:即张旭,其字伯英,是早于怀素的大书法家。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远鹤无前侣¹,孤云寄太虚²。狂来轻世界³,醉里得真如
译文:远远飞去的仙鹤没有伴侣可追逐,孤单的白云漂浮于浩渺的太空之中,你单身远离家乡已经很久。你写起狂草来眼里全然没有了时空宇宙,醉后舞墨更能展现世界万象的真谛。
注释:¹前侣:前面的伴侣。²太虚:即太空。³世界:佛家语,指宇宙。⁴真如:佛家语,指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飞锡(xī)¹离乡久,宁亲²喜腊初³。故池残雪满,寒柳霁(jì)疏。
译文:你离开家乡,四海云游,时间太久;你如今在这腊月之初回乡探望,亲人该是多么高兴。你的故园池塘中满是残雪,柳条稀疏,烟雨迷蒙。
注释:¹飞锡:佛家语,和尚游方称为飞锡。²宁亲:使父母安宁。此为奉养父母。³腊初:腊月初旬。⁴霁烟:雨后的烟气。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寿酒¹还尝药,晨餐不荐²鱼。遥知禅(chán)³外,健笔赋闲居。
译文:你祝寿敬酒,熬汤侍药,晨餐素食,精心侍奉父母。我远在千里之外,也知道你在家除了诵经之外,还健笔如飞,赋诗闲居的生活。
注释:¹寿酒:寿延之酒。²荐:献,进。³禅诵:念经。⁴健笔:勤奋地练笔。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余。”俗话说“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家里有一人出家,冥冥中上下几代,周围几族都要沾光,当然是“吾家宝”了。作为怀素大师而言,从小就是“神清慧有余”的。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怀素也可能懂印度梵文。中国的草书,始于张芝,而怀素集其大成。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出家人如野鹤闲云,如怀素大师,至少在草书上是“无前侣”的。而其下笔,也如“孤云寄太虚”。没有如此的境界,也谈不上相应的艺术成就。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唐代草书,以张旭、怀素并称于世,张旭号称“癫”,一天疯疯癫癫的,而怀素则“狂”,成天疯疯狂狂的。在“癫狂”之中,“世界”也没有多重的分量。这两位草圣都是酒仙,怀素是僧人,悟道有资,如林酒仙、济颠只能是他的后辈。不是上界下凡,哪来如此神笔,可以说是“醉里得真如”了。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飞锡”云游四海,其态若飞。怀素出家之后,多年在外云游,难以归乡。今天是腊月初,因为“省宁”亲长,才得“飞锡”归来。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怀素幼小时在舅舅家嬉戏的水池,被冬天的几场大雪积满。池边的柳树在寒烟里显得稀稀疏疏,冬天柳叶早已落尽,当然“疏”了。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怀素大师这次“宁亲”的目的是为舅舅祝寿,当然也得象征性地“侍奉”一番。中国人讲孝道,“娘亲舅大”,出家人仍然免不了这一套习俗。吃饭时儿孙先品尝,称为“试毒”,为父辈们的健康把关。怀素是酒仙,不忘酒。但鱼是荤,这个戒不能破,当然是“晨餐不荐鱼”。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对于这位出家的外甥,这位当舅舅的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舅甥俩都是名士,又都是知已嘛。怀素是僧人,日常课诵仪规当然不能少。怀素大师的“健笔”,书法艺术也无须介绍了。唐代大师,没有一个的诗文会很差的。怀素大师的诗文也极好,大家所熟悉他书写的“自述帖”,笔文俱健。何况他“赋闲居”笔下所写的寺庙生活及其修行了。

  此诗通篇赞誉之词,却无奉承之嫌,洋溢着浓浓深情。全诗使用了很多佛家用语,十分切合怀素上人身份。意境清新,蕴藉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27-228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¹地白²树栖(qī)³,冷露无声湿桂花。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注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¹中庭:即庭中,庭院中。²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³鸦:鸦雀。⁴冷露:秋天的露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¹望,不知秋思²³谁家。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注释:¹尽:都。²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³落:在,到。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杜元颖。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shíwàngyuè

wángjiàn tángdài 

zhōngtíngbáishù lěngshēngshī湿guìhuā 
jīnyuèmíngrénjìnwàng zhīqiūluòshuíjiā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和泽(zé)¹²三春³,清凉素秋节。
译文: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露凝¹无游氛(fēn)²,天高肃景³(chè)
译文: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注释:¹露凝:露水凝结为霜。²游氛:飘游的云气。³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⁴澈:清澈,明净。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¹(cén)²耸逸峰³,遥瞻(zhān)皆奇绝。
译文: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注释:¹陵:大土山。²岑:小而高的山。³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⁴遥瞻:远望。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芳菊开¹林耀²,青松冠岩列³
译文: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注释:¹开:开放。²耀:耀眼;增辉。³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怀此贞(zhēn)秀姿¹,卓²为霜下杰³
译文: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注释:¹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²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³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xián)(shāng)¹念幽人²,千载抚尔诀(jué)³
译文: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注释:¹衔觞:指饮酒。²幽人:指古代的隐士。³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检素¹不获展²,厌厌³良月
译文: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注释:¹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²展:施展。³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⁴竟:终。⁵良月:指十月。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古诗赋中,写秋景肃杀悲凉,以宋玉《九辩》首肇其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往后秋景与悲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汉武帝的《秋风辞》、汉代《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曹丕的《燕歌行》、祢衡的《鹦鹉赋》、曹植的《赠丁仪》、《赠白马王彪》、《幽思赋》、王粲的《登楼赋》、阮籍《咏怀·开秋兆凉气》、潘岳的《秋兴赋》、张协的《杂诗·秋夜凉风起》等等,或触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怀,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渊明此诗的秋景却与众迥异,别开生面。首句不写秋景,却写春雨之多,说今春调合的雨水(和泽)不断,遍及了整个春季三月。这一方面是《诗经》中“兴”的手法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肃爽的秋作一对比,令人觉得下文描绘的清秀奇绝的秋色,大有胜过春光之意。往下即具体写秋景的清凉素雅:露水凝结为一片洁白的霜华,天空中没有一丝阴霾的雾气(游氛),因而益觉天高气爽,格外清新澄澈。远望起伏的山陵高岗,群峰飞逸高凝,无不挺秀奇绝;近看林中满地盛开的菊花,灿烂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苍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凛冽的秋气使百卉纷谢凋零,然而菊花却迎霜怒放,独呈异采;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变衰,唯有苍松却经寒弥茂,青翠长在。难怪诗人要情不自禁地怀想这松菊坚贞秀美的英姿,赞叹其卓尔不群的风貌,誉之为霜下之杰了。

  善于在景物的写实中兼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强烈的主体情感,是此诗的又一显著特征。诗人对菊举杯饮酒(衔觞),由逸峰的奇绝,松菊的贞秀,自然联想、怀念起那些与逸峰、松菊颇相类似的孤高傲世、守节自厉的古代高人隐士(幽人),他们千百年来一直坚持着(抚)松菊(尔)那种傲然特立的秘诀要道,其高风亮节真是可钦可敬。这里,赞美企慕“幽人”的节操,也寓有诗人内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厉。然而这只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或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宏图壮志。《杂诗》之二已作于五十岁左右,但仍感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晚年所作《读山海经》中,还义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赞扬“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咏荆轲》中又歌颂:“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一切都说明诗人终其一生,也未忘情现实;在向往“幽人”隐逸的同时,内心始终潜藏着一股壮志未酬而悲愤不平的激流。这种出处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诗中,便逼出结尾二句:诗人检查平素有志而不获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厌厌无绪了。

  由此可见,写秋景的清凉澄澈,象征着幽人和诗人清廉纯洁的品质;写陵岑逸峰的奇绝,象征着诗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写芳菊、青松的贞秀,象征着幽人和诗人卓异于流俗的节操。从外在联系看,以秋景起兴怀念幽人,又从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顺理成章;从内在联系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无不象征着“幽人”的种种品质节操,无不寄寓着诗人审美的主体意识,真是物我融一,妙合无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质中,又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品质;但“有怀莫展”之叹,又与那种浑身静穆的“幽人”不同。

  以松菊为喻写人或以松菊为象状景,前人早已有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这只是单纯取喻说理。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虽有象征,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并非景物写实。曹植《洛神赋》中“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是用菊松喻洛神的容光焕发,所比仅在外貌而非内在品质,且仍非写实景。左思《招隐》有“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是化用《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纫秋兰以为佩”二句,性质亦同。其《咏史·郁郁涧底松》中喻寒门才士受抑,亦非写实。至于钟会、孙楚的《菊花赋》虽是写景,却并无深刻的象征意义。真正把景物写实与比兴象征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当自渊明始。苏轼评陶云:“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选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冷斋诗话》引)读这首诗,深知苏评确非溢美。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495-498页

guōzhǔ簿··èr--táoyuānmíng

zhōusānchūnqīngliángqiūjié

níngyóufēntiāngāojǐngchè

língcénsǒngfēngyáozhānjiējué

fāngkāilín耀yàoqīngsōngguānyánliè

怀huáizhēnxiù姿zhuōwèishuāngxiàjié

xiánshāngniànyōurénqiānzàiěrjué

jiǎnhuòzhǎnyànyànjìngliángyuè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危楼¹百尺跨长城,雉(zhì)(dié)²秋高气肃清。
注释:¹危楼:高楼。危:高。²雉堞: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墻或是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¹斥肃(hòu)²扬旗旌(jīng)
注释:¹排空:凌空;耸向高空。²斥肃:亦作“斥候”。古代的侦察兵,有侦察、候望的意思。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已闻胡出河南境¹,不用兵屯(tún)细柳营²
注释:¹河南境:黄河以南的地方,指宁夏黄河平原。²细柳营:是指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这是一首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显眼底。此诗描写作者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色,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情,这在众多的长城诗中并不多见。

  王琼在灵州、花马池等地留下了足迹和诗文,他的诗反映出明代边防的严酷现实和他忠于国事、勤劳为政的可贵精神。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