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晓忆东谿雪,晴思冠岭霞。
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晓忆东谿雪,晴思冠岭霞。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píngquányǒnghuāwèichángchūndàoyuán--

suīyóuluòyángdàowèishíyuánhuāxiǎodōng谿xuěqíngguānlǐngxiáshēnlánxiùcūnjiǒngliǔyīnxiéchàngwànglóngménwǎnshuízhīxiǎoyǐnjiā

李德裕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1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夜久无眠秋气¹清,烛花²(pín)剪欲三更。
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注释:¹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²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没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第870-871页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wú)¹翻叶动秋声。
译文:写苍江阴雨绵绵,时至傍晚仍未见晴,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片,飒飒有声。
注释:¹井梧:井边的梧桐。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楼头夜半风吹断¹,月在浮云浅处明。
译文:站在江楼上,风吹到半夜才停,乌云渐散,但末完全散去,透出朦胧月色。
注释:¹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496-497

jiāngshàngqiū--dàoqián

àncāngjiāngwǎnwèiqíngjǐngfāndòngqiūshēng

lóutóubànfēngchuīduànyuèzàiyúnqiǎnchùmíng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秋窗犹曙(shǔ)¹,落木更天风。
译文:秋窗还有淡淡的曙色,窗外的落木已经残破不堪,天风还在摧残。
注释:¹曙色:拂晓时的天色。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¹中。
译文:寒山外日出暗淡无光,江流也被掩映在宿雾中。
注释:¹宿雾:早晨的雾。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圣朝(cháo)无弃物¹,老病已成翁。
译文:圣朝没有被丢弃之物,自己并非没有才德,如今却老病成翁。
注释:¹弃物:被丢弃之物。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多少残生¹事,飘零任转蓬²
译文:余生还有多少坎坷磨难呢?只能像那随风飘零的蓬草,顺其自然。
注释:¹残生:犹余生。²转蓬:言人之飘零无定如蓬之转。
此诗和《客夜》是同时之作。杜甫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途中作此诗。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予尝论书¹,以谓钟²³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xī)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译文:我曾经评论书法,提出钟繇、王羲之的字体清逸古朴,妙处在笔画之外。到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才汇集了从古到今的笔法而尽力加以发展,达到了书法变化的极限,天下人都一致把他们奉为师表。而钟繇、王羲之的笔法就越来越衰微了。
注释:¹书:书法。²钟:即钟繇(yóu),字元常,三国时魏人,书法家,各体皆工,尤精隶书。³王: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长于行草,有书圣之称。⁴颜:颜真卿,字清臣。⁵柳:柳公权,字诚悬。均为唐代书法家。⁶翕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至于诗亦然。苏李¹之天成,曹²³之自得,陶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⁷,以英玮(wěi)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¹⁰。独韦应物¹¹、柳宗元¹²,发纤秾(nóng)¹³于简古¹⁴,寄至味¹⁵于澹(dàn)¹⁶,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¹⁷,崎(qí)(qū)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¹⁸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¹⁹”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²⁰,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译文:至于诗也是这样。苏武、李陵的天然不加修饰,曹植、刘桢的自写真性,陶渊明、谢灵运的高超脱俗,已经达到够高的境界了。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俊美妙、冠绝当代的姿彩,逾越百代,从古到今的诗人全都无法比拟;但从曹魏、两晋以来,高洁出俗的风韵,也稍为衰减了。李白、杜甫之后,诗人继续出现,虽然偶然有高远的韵致,却多是才华不足以表达心意。只有韦应物、柳宗元,在简洁古朴的语言中表现出纤秀绮丽的意态,在恬静寡欲的诗行中寄寓了极为浓郁的诗味,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相比的。唐朝末年,司空图生活在战乱的艰难困苦中,但诗文很高雅,仍具有太平时期遗留下来的风度。他评论诗歌说:“梅子只有酸味,食盐只有咸味,饮食中不能没有食盐和梅子,但食盐和梅子带来的味道之美常常在咸味和酸味之外。”他把自己在诗歌的字面以外领略到的韵味列为二十四种,只恨当时的人不能认识到他的高妙,我再三地咀嚼他的话而为他感到悲伤。
注释:¹苏李:即汉代苏武和李陵。²曹:即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³刘:即刘桢,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⁴陶:陶潜,字渊明,东晋人。⁵谢:谢灵运,南朝时人。⁶李太白:即李白。⁷杜子美:即杜甫。⁸英玮:英俊美妙。⁹凌:逾越。¹⁰才不逮意:才华不足以表达心意。¹¹韦应物:唐代大历时期诗人。¹²柳宗元:中唐散文家和诗人。¹³纤秾:纤巧浓艳。¹⁴简古:简洁古朴。¹⁵至味:极浓郁的诗味。¹⁶澹泊:恬静寡欲。¹⁷司空图:宇表圣,唐末诗人、诗论家,著有《诗品》。¹⁸承平:太平。¹⁹“其诗论曰”句:此句引语出自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字与原文有出入。²⁰二十四韵:指司空图把诗歌划分为二十四种不同风格,分别以诗论文,称为二十四诗品。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yòu)¹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kuī)²其家集³。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译文:福建人黄子思,在庆历、皇祐年间号称是擅长写文章的人。我曾经听到前辈朗诵他的诗,毎逢得到妙语好句,要反复多次地品味,才能懂得他所表达的意思。的确像司空图所说的,味道之美在咸味和酸味之外,可以一唱三叹啊!我既然和他的儿子几道、孙子师是交游,就有机会阅读到他家传的诗集。子思品行诚笃,志向高远,做官有出色的才干,这些在墓志中可以看到详细的记述,我不再论说了,只对他的诗作出以上评论。
注释:¹庆历、皇祐:均为宋仁宗赵祯的年号。²窥:窥看,这里表示阅读,带有自谦的意思。³家集:家传的诗集。⁴笃:诚笃。

  本文是一篇跋文,是苏轼读完黄子思诗集后写下的。文章用书法来比喻和评论诗歌,指出那些疏淡朴雅之中寓意深远的诗才是好诗。作者对苏武、李陵的“天成”、曹刘的“自得”、陶谢的“超然”、李杜的才气,以及柳宗元、韦应物“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都做出了高度评价。尤其对自然天成、“美在咸酸之外”的诗,苏轼似乎更加推崇。他认为艺术的法度应符合自然原则,文理自然,这样才会姿态横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韵外之致。全文言简意丰,洗练明畅。

  首先,苏轼认为:书法艺术以“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为在最高境界。尽管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能够集古今笔法的大成,成为天下人师法的宗师,但还是未能恢复钟繇、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神韵。接着,苏轼运用类比推理,认为诗歌艺术与书法相通。诗歌最高的艺术境界也是自然天成,富于神韵,像苏武、李陵、曹植、刘祯、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诗歌那样,出于性情的真切流露,超然物外,淡泊远神,富有韵味。

  尽管李白、杜甫取得了“凌跨百代”的集大成成就,但是,李杜诗歌还是缺少魏晋以来“高风绝尘”的韵味。此后的诗人尽管追求远韵,但是才不逮意。这就自然过渡到对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经典评价。苏轼认为他们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于此相应,晚唐司空图又提出了妙在咸酸之外的“神韵”说。最后,苏轼将黄子思的诗歌接在追求远韵神味的诗歌艺术传统上,发现并赞扬了黄子思诗歌艺术成就。

  这篇短跋的价值,并不在于评价了黄子思诗歌,而在于苏轼提出的新的诗歌理想。与当时复古思潮不同的是苏轼要求诗歌恢复汉魏古诗的萧散简远境界,并不是欧阳修等人追求的古朴苍劲的格调。值得指出的是,苏轼自己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实践这一艺术理想,即使那些刻意模仿陶渊明的和陶诗,也没有陶渊明诗歌那种冲淡闲适的风格,而是“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化如适如其意中所欲岀”(沈德潜《说诗晬语》),显露的仍然是他豪迈洒脱的个性本色。

参考资料:
1、 吴振华.唐宋散文品读.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239页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¹白葛道衣²凉。
译文: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道袍只觉十分清凉。
注释:祖塔院:即虎跑寺,在杭州虎跑山上。寺内有泉(虎跑泉)自山岩中流出,甘洌胜常。为西湖名胜之一。葛布:以葛的纤维织成的布,俗称夏布。¹乌纱:本是官帽,至唐时,已逐渐流行于民间。²道衣:僧道所穿之服,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闭门野寺¹松阴转,欹(qī)²风轩³客梦长。
译文:野寺里闭门休息任他松阴转移,斜倚枕头睡在有窗槛的小室午梦正长。
注释:¹野寺:野外庙宇。²欹枕:斜倚枕头。欹:通“倚”,斜倚,斜靠。³风轩:有窗槛的小室。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因病得闲殊不恶¹,安心是药²更无方。
译文:因病得到闲暇确实不错,安心就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
注释:¹殊不恶:确实不错。²安心是药:《景德传灯录》卷三:“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本意是安心要靠自己,不假外求,这里则进一步说,得病亦是心有未安的表现。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道人¹不惜阶前水²,借与匏(páo)(zūn)³自在尝。
译文:僧人不吝惜阶前甘洌的泉水,借给我容器让我随意品尝。
注释:¹道人:这里指僧人。²阶前水:指虎跑泉水,味极甘洌。³匏樽:葫芦作的酒樽,泛指饮器。

  诗中所写紫李黄瓜的乡村风光,与乌纱白葛道衣装束的诗人,搭配成一幅色彩清丽、情调脱俗的图画。而野寺的幽静清凉正宜于病中的诗人休息,于是诗人由此深深体悟了因病得闲的妙处,并借佛祖故事表明,此心安处是医治一切身体与灵魂创伤的良方。末二句归结到和僧侣自然而亲切的关系,以见诗人自己已经“近道”的内心境界。全诗写景有味,蕴含着更深的哲理。

  诗的开头写到祖塔院去的村路景物和作者的服饰。在村路上看到紫李黄瓜的色彩和香味,作者戴着乌纱帽、穿着白葛衣,感觉凉快。《冷斋夜话》称:“哲宗间右珰陈衍:‘苏轼衬朝章者何衣?’衍对曰:‘是道衣。’”朝章是上朝穿的官服,道衣是民间有道者穿的便服,较为凉快。接下来写到了祖塔院,那是在野地里的寺庙,故称“野寺”。作者在病中,所以在寺里闭门靠枕,就入梦乡了。当时是夏天,所以开着轩窗迎风,称“风轩”;因为入梦的时间较长,所以醒来看到窗外的松阴转移了。这一联写在寺中的情景。

  作者在杭州做通判,与知州共理政事,平时不可能到庙里去游息。所以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因为有病,所以有闲到庙里来休息,也是不错的事情。有了病,安心就是药,不用再求药方了。佛家认为,人求安心在于自己,自己认为心安了就是,不用外求。作者更认为只要自己能安心就能治病,不用再求药方了,结尾联系虎跑泉,说和尚借给匏瓢,供他自由自在地喝泉水。

  这首诗的构思,先写到寺前的路上景物,联系诗人自己的装束。次写到寺后的情景,结合诗人病中情事,再跟祖塔院的祖师慧可联系,从慧可询问安心的方法想到诗人自己的病。诗人把院僧同自己联系,归结到虎跑寺的泉水。这样的结构,容易形成一种可供后人摹仿的写诗样式。纪昀指出,苏轼这首诗“易于摹仿”,说明他的写法,按照游祖塔院的经过来写,可以供后人取法。钱钟书《宋诗选注》说,陆游除爱国诗外,还有“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纪昀讲“此种已居然剑南派”,就指这一方面的诗,苏轼这首诗正是例证。它的艺术特色,就是闲适细腻,像“因病得闲”,“歌枕客梦”,“松阴转”,“安心是药”等等都是。纪昀的批注指出,“剑南别有安身立命之地”,钱钟书又指出:“什么是诗家的生路、‘诗外’的‘工夫’呢?”“他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换句话说,要做好诗,该跟外面世界接触,不用说,该走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就苏轼这首诗而言,虽然容易让后人摹仿,但它从生活中来,也是创造。后人摹仿这样的写法,这是后人的事,对苏轼来说却是他自己的创造。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51-352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85-86

bìngzhōngyóuyuàn--shì

huángguācūnxiāngshābáidàoliáng

ménsōngyīnzhuǎnzhěnfēngxuānmèngzhǎng

yīnbìngxiánshūèānxīnshìyàogèngfāng

dàorénjiēqiánshuǐjièpáozūnzàich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