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谷何人叹久幽,纻袍一一赴兼收。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
岩谷何人叹久幽,纻袍一一赴兼收。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汎汎舟。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汎汎舟。

shěnjǐngxiūzōngshìshìyuànshūshìèrzhāngyùn--shěnqiú

yánréntànjiǔyōuzhùpáojiānshōuxiánméijǐnchéngjiān怀huáihúnàntóu

zhōngpiāngèngtiānzhúxiàoyíngtóuwénzhāngdàoshūgòngjīngéfànfànzhōu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2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野蚕食青桑¹,吐丝亦成茧。
译文:野蚕吃青桑叶,也能吐丝成茧。
注释:¹青桑:青桑叶。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无功及生人,何异¹偷饱暖。
译文:尽管它们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实际的贡献,却也只是像偷窃一样取暖而已。
注释:¹何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译文:我愿意分开野蚕的蚕丝,化为贫寒人的衣服。

cán--fén

cánshíqīngsāngchéngjiǎngōngshēngréntōubǎonuǎn

yuànjūněrhuàwèihánzhě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去年战,桑干源¹,今年战,葱河道²
译文: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
注释:¹桑干源:即桑干河,为今永定河之上游。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源出山西管滓山。唐时此地常与奚、契丹发生战事。²葱河道:葱河即葱岭河;今有南北两河,南名叶尔羌河,北名喀什噶尔河,俱在新疆西南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支流。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¹条支²海上波,放马天山³雪中草。
译文:曾经在条支海中洗刷兵器(即胜利结束战争),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
注释:¹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战争停息;后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²条支:汉西域古国名,在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此泛指西域。³天山:一名白山;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在今新疆境内北部。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译文: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匈奴以杀戮(lù)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译文:要知道匈奴是以杀戮为职业的,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秦家筑城¹²胡处,汉家还有烽(fēng)火燃。
译文: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注释:¹秦家筑城:指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²避:一作“备”。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译文: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译文:战士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乌鸢(yuān)啄人肠,衔(xián)飞上挂枯树枝¹
译文: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注释:¹上挂枯树枝:一作“衔飞上枯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¹
译文: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注释:¹空尔为:即一无所获。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译文:要知道战争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桑干”、“葱河”、“条支”、“天道”都是边疆地名。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句,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前四句写征伐的频繁。以两组对称的句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诗句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东征西讨、转旆不息的强烈印象,有力地表达了主题。“洗兵”二句写征行的广远。左思《魏都赋》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气势时说:“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此二句用其意。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放马,牧放战马,在条支海上洗兵,天道草中牧马,其征行之广远自见。由战伐频繁进至征行广远,境界扩大了,内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铺排点染的笔墨。“万里”二句是此段的结语。“万里长征战”,是征伐频繁和广远的总括,“三军尽衰老”是长年远征的必然结果,广大士兵在无谓的战争中耗尽了青春的年华和壮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写,这一声慨叹水到渠成,自然坚实,没有一点矫情的喧呶叫嚣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如果说第一段从横的方面写,那么,这一段便是从纵的方面写。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说,匈奴“业在攻伐,事在射猎”,“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扞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获刈则颠倒殪仆。”以耕作为喻,生动地刻画出匈奴人的生活与习性。李白将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两句诗。耕作的结果会是禾黍盈畴,杀戮的结果却只能是白骨黄沙。语浅意深,含蓄隽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深邃的观察与认识,成为诗中警策之句。没有正确的政策,争斗便不可能停息。“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这深沉的叹息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的。

  “野战”以下六句为第三段,集中从战争的残酷性上揭露不义战争的罪恶。“野战”二句着重勾画战场的悲凉气氛,“乌鸢”二句着重描写战场的凄惨景象,二者相互映发,交织成一幅色彩强烈的画面。战马独存犹感不足,加以号鸣思主,更增强物在人亡的悲凄;乌啄人肠犹以不足,又加以衔挂枯枝,更见出情景的残酷,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浓重的笔墨。“士卒”二句以感叹结束此段。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也只能一无所获。

  《六韬》说:“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诗以此语意作结,点明主题。这一断语属于理语的范围,而非形象的描写。运用不当,易生抽象之弊。这里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体描写,这个断语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经验中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诗意旨豁然。有人怀疑这一句是批注语误入正文,可备一说,实际未必然。

  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两句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汉《战城南》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艺术上则揉合唐诗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此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句,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1、 孙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23-225

zhànchéngnán--bái

niánzhànsānggànyuánjīnniánzhàncōngdào

bīngtiáozhīhǎishàngfàngtiānshānxuězhōngcǎo

wànzhǎngzhēngzhànsānjūnjǐnshuāilǎo

xiōngshāwèigēngzuòláiwéijiànbáihuángshātián

qínjiāzhùchéngchùhànjiāháiyǒufēnghuǒrán

fēnghuǒránzhēngzhànshí

zhàndòubàihàomíngxiàngtiānbēi

yuānzhuórénchángxiánfēishàngguàshùzhī

shìcǎomǎngjiāngjūnkōngěrwèi

nǎizhībīngzhěshìxiōngshèngrénéryòngzhī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雪屋灯青¹客枕孤²,眼中了(liǎo)(liǎo)³见归途。
译文:在积雪映照的屋子里,面对青灯孤枕难以入眠,归家的路途清楚明了地展现在眼前。
注释:客意:旅居中的心情。¹灯青:油灯发出青荧的光,形容火焰很小。²枕孤:孤孤单单地睡在客店里。³了了:很清楚的样子。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山间¹儿女应²相望,十月初旬³得到无
译文:在家乡山里居住的儿女们应该也是急切地盼望着我,互相谈论着:十月上旬能到家吗?
注释:¹山间:诗人在山中的家。²应:想来会,表揣测的口气。³初旬:即上旬,一个月的前十天。⁴得到无:能到家吗?这是摹拟儿女盼望自己的话。

  这是一首旅途思家的古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家途中遇雪、独居旅店时的情形,表达了想念家人、盼望回家的迫切心情。全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

  该诗第一句是环境描写。“雪屋”“灯青”“枕孤”,从纸面上就透出了寒冷凄清,渲染了诗人的心境。“雪屋”一词显得很重,可以想见雪大、雪厚,以至道路阻隔,为后面三句作了铺垫。越是路途阻隔,诗人想念家人、盼望回家的心情越是急切,以至于幻化出一幅幅清晰生动、视觉可见的场面。

  “ 了了”二字,写出了诗人的目光似乎真的透过了沉沉夜幕、纷纷大雪,清楚地看见了归家的道路和家中儿女盼望父亲的脸庞。最后一句“十月初旬得到无”,通过儿女们的天真发问,表现了诗人屈指计算归程的急迫。

参考资料:
1、 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古代诗歌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11:第330-331页
2、 徐敏编注.《儿童古诗300首 下》:语文出版社,1990.11:第147-148页

--yuánhǎowèn

xuědēngqīngzhěnyǎnzhōnglelejiànguīshānjiānéryīngxiāngwàngshíyuèchūxúndào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天秋¹月又满,城阙(què)²夜千重³
译文: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注释:¹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²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³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还作江南会¹,翻疑²梦里逢。
译文: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注释:¹会:聚会。²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泣 一作:覆)
风枝¹作暗鹊²,露草³泣寒蛩(qióng)
译文: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注释:¹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²作暗鹊:一作“鸣散鹊”。³露草:沾露的草。⁴泣寒蛩: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寒蛩:深秋的蟋蟀。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jī)¹²堪醉,相留³畏晓钟
译文: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注释:¹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²长:一作“常”。³相留:挽留。⁴晓钟:报晓的钟声。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

  颈联和尾联伤别离。颈联描写秋月萧瑟的景象。这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含义深刻,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故友的异乡羁旅生活都很凄苦,相逢不易,于是一起欢聚畅饮,长夜叙谈。尾联二句,诗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结。这二句中的“长”和“畏”二字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钟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钟报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2-253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04:95
3、 李 森.精译赏析唐诗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4-565
4、 霍松林 等.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258

rénǒu

dàishūlún tángdài 

tiānqiūyuèyòumǎn chéngquèqiānchóng 
háizuòjiāngnánhuì fānmèngféng 
fēngzhījīngànquè cǎohánqióng  (zuò  )
chángkānzuì xiāngliúwèixiǎozhōng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顷刻 一作:秦汉)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译文:道德风范是三皇五帝树立的,功名利禄却是由夏后商周享受的。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争斗多年,兴亡换朝在历史上,却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青史¹几行名姓,北邙(máng)²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译文:史册上留下的几行姓名,却造就了无数的墓地坟丘。历代都是前朝创下的基业后人接手,当事者自己却以为是在进行龙争虎斗。
注释:¹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而称史书为“ 青史”。“青”指的是竹简,“史”是指历史或史书。²北邙:山名。即 邙山。因在洛阳之北,故名。

西jiāngyuè ·dàosānhuáng

yángshèn míngdài 

dàosānhuáng gōngmíngxiàhòushāngzhōu xióngdòuchūnqiū qǐngxīngwángguòshǒu  (qǐngzuò qínhàn )
qīngshǐhángmíngxìng běimángshùhuāngqiū qiánréntiánhòurénshōu shuōshènlóngzhēngdò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