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气峥嵘老不除,求田未分赋归欤。功名日暮空弹铗,须发霜彫为著书。
豪气峥嵘老不除,求田未分赋归欤。功名日暮空弹铗,须发霜彫为著书。
想像柴门延履舄,凄凉滍水但丘墟。从今忍过西州路,暮树悲风拥素车。
想像柴门延履舄,凄凉滍水但丘墟。从今忍过西州路,暮树悲风拥素车。

fāngshūwǎnèrshǒuèr--guò

háozhēngrónglǎochúqiútiánwèifēnguīgōngmíngkōngdànjiáshuāngdiāowèizheshū

xiǎngxiàngcháiményánliángzhìshuǐdànqiūcóngjīnrěnguò西zhōushùbēifēngyōngchē

苏过

苏过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 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予家梅子真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方干一岛,贺监半曲,惟予所恣取。顾独予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中为之胼胝。予时亦同拏小艇,或捧士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事宗乘;止祥兄且构柯园为菟裘矣。舍山之阳建麦浪大师塔,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予家梅子真¹高士里,固山阴道上²也。方干³一岛,贺监半曲,惟予所恣(zì)。顾独予家旁小山,若有夙(sù)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chā),手中为之胼(pián)(zhī)¹⁰。予时亦同拏(ná)¹¹小艇,或捧士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zhé)弃去,事宗乘¹²;止祥兄且构柯园为菟(tù)(qiú)¹³矣。舍山之阳建麦浪大师¹⁴塔,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¹⁵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¹⁶之兴,遂勃不可遏(è),此开园之始末也。
译文: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注释:¹梅子真:梅福,字子真,西汉末寿春人。王莽专擅朝政时,他弃家出游,隐于会稽。²山阴道上:指绍兴城西南郊外一带。《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³方干:唐代诗人,举进士不第,隐居在绍兴镜湖,终身不出。此句意思是:这里有方干隐居过的湖岛。⁴贺监:唐代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家在镜湖。⁵曲:角落。⁶恣取:任意猎取、欣赏。⁷夙缘:前定的缘分。⁸季超:即祁逡佳,作者的胞兄。⁹止祥:即祁豕佳,作者的从兄。¹⁰胼胝: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¹¹拏:同“拿”,这里是撑的意思。¹²事宗乘:信奉佛教。¹³菟裘: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后世借称告老隐退的居处。¹⁴麦浪大师:俗姓黄,名明怀,字湛修,山阴人。死于1630年(崇祯三年)。作者写有《会稽云门麦浪怀禅师塔铭》。¹⁵引疾:托病辞官。¹⁶卜筑:兴建。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偶有家冗,皆于烛下了之。枕上望晨光乍吐,即呼奚奴驾舟,三里之遥,恨不促之于跬步。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虽遇大风雨,舟未尝一日不出。摸索床头金尽,略有懊丧意。及于抵山盘旋,则购石庀材,犹怪其少。以故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yíng)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xiè),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偶有家冗²,皆于烛下了之。枕上望晨光乍吐,即呼奚奴驾舟,三里之遥,恨不促之于跬步³。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虽遇大风雨,舟未尝一日不出。摸索床头金尽,略有懊丧意。及于抵山盘旋,则购石庀(pǐ),犹怪其少。以故两年以来,橐(tuó)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译文: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注释:¹楹:柱子。后借称一间房为一楹。²家冗:家中冗杂的事务。³跬步:半步。相当于今天的一步。⁴祁寒:严寒。⁵庀材:筹备建筑材料。⁶橐:指钱袋。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为堂者二,为亭者三,为廊者四,为台与阁者二,为堤者三。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居与庵类,而纡广不一其形。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委折波澜。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为堂者二,为亭者三,为廊者四,为台与阁者二,为堤者三。其他轩与斋类¹,而幽敞各极其致。居与庵类,而纡(yū)广不一其形。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委折波澜。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²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³;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译文:园子占据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与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而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注释:¹类:以类相从。²夷:此处用作动词,铲平。³投:下药。⁴奇正:兵法术语。指奇兵和正兵。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榭先之,阁继之,迄山房而役以竣,自此则山之顶趾镂刻殆遍,惟是泊舟登岸,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而予农圃之兴尚殷,于是终之以丰庄与豳圃,盖已在孟夏之十有三日矣。若八求楼、溪山草阁、抱瓮小憩,则以其暇偶一为之,不可以时日计。此开园之岁月也。
园开于乙亥¹之仲冬²,至丙子³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榭先之,阁继之,迄山房而役以竣(jùn),自此则山之顶趾镂刻殆遍,惟是泊舟登岸,一径未通,意犹不慊(qiè)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yǒu),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hè),乃可以称园矣。而予农圃之兴尚殷¹⁰,于是终之以丰庄与豳(bīn)圃,盖已在孟夏¹¹之十有三日矣。若八求楼、溪山草阁、抱瓮(wèng)小憩,则以其暇偶一为之,不可以时日计。此开园之岁月也。
译文: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有一条小路修不通,心里也会感到不满意。于是疏通开凿的工作又开始。从这年的十一月经过一个冬天一直到丁丑年的春季,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注释:¹乙亥:1635年(明思宗朱由俭崇祯八年)。²仲冬:农历十一月。³丙子:1636年(崇祯九年)。⁴春孟:即孟春,农历正月。⁵中夏:即仲夏,农历五月。⁶竣:完工。⁷顶趾:这里指山顶和山脚。⁸慊:满意。⁹丁丑:1637年(崇祯十年)。¹⁰殷:浓厚。¹¹孟夏:农历四月。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在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¹,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²五柳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在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译文: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止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注释:¹万壑千岩:《世说新语·言语》载顾长康形容会稽山川之美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²七松:《旧唐书·郑薰传》:“(薰)既老,号所居为隐岩,莳松于庭,号七松处士云。”³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⁴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的三径,不出。”后借指隐者的田园。⁵云客:隐士。⁶宅心:存于心中。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贱子¹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译文: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还有几人能记得我呢?
注释:¹贱子:诗人的自称。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译文:飘摇动荡的风连着无边野色,江水中的泡沫拥抱着泡沫。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jiē)¹
译文:强扶着衰病之躯种药,借着吟诗来排解嗟叹。
注释:¹叹嗟:嗟叹。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译文:恍惚中听到胡骑(安史叛军)逃走的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打听起京城的情况。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zhì)¹²³,幽幽南山。如竹苞(bāo)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译文:前有潺潺小溪水欢快流过,后有幽幽终南山沉静座落。山水之间有翠竹摇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在风中缄默。宽厚的兄长和知礼的贤弟,彼此情深义长亲密如间隔,没有我算计你来你算计我。
注释:¹秩秩:涧水清清流淌的样子。²斯:语助词,犹“之”。³干:通“涧”。山间流水。⁴幽幽:深远的样子。⁵南山:指西周镐京南边的终南山。⁶苞:竹木稠密丛生的样子。⁷式:语助词,无实义。⁸好:友好和睦。⁹犹:欺诈。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¹续妣(bǐ)²,筑室百堵³,西南其户。爰(yuán)居爰处,爰笑爰语。
译文:为了弘扬先祖前辈的基业,准备营造规制宏伟的建筑,在宫室西南方位大开门户。一家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每天欢声笑语让世人羡慕!
注释:¹似:同“嗣”。嗣续,犹言“继承”。²妣祖:先妣、先祖,统指祖先。³堵:一面墙为一堵,一堵面积方丈。⁴户:门。⁵爰:于是。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¹之阁阁²,椓(zhuó)³之橐(tuó)。风雨攸除,鸟鼠攸(yōu)去,君子攸芋
译文:粗绳索把筑版勒得阁阁响,笨石杵把围墙夯得响咚咚。坚固的大屋风不进雨不侵,尖嘴燕雀贼老鼠也钻不动。这就是咱君主安居的王宫!
注释:¹约:用绳索捆扎。²阁阁:捆扎筑板的声音;一说将筑板捆扎牢固的样子。³椓:用杵捣土,犹今之打夯。⁴橐橐:捣土的声音。⁵攸:乃。⁶芋:鲁诗作“宇”,居住。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如跂(qǐ)¹斯翼²,如矢斯棘(jí)³,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君子攸跻(jī)
译文:宫殿宏大庄严如人之高竦,规制严整如急矢向上直冲,飞檐造型如大鸟振翅翱翔,色彩斑斓远看如锦鸡飞腾。这就是咱君主听政的王宫!
注释:¹跂:踮起脚跟站立。²翼:端庄肃敬的样子。³棘:借作“翮(hé)”,此指箭羽翎。⁴革:翅膀。⁵翚:野鸡。⁶跻: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zhí)¹其庭²,有³其楹(yíng)。哙(kuài)其正,哕(huì)其冥。君子攸宁¹⁰
译文:宫殿门庭是那样宽广平正,庭前廊柱是那样稳稳高擎,只见正殿是那样宽敞明亮,连偏殿也是那样富丽堂皇。这就是咱君主休憩地王宫!
注释:¹殖殖:平正的样子。²庭:庭院。³有:语助词,无实义。⁴觉:高大而直立的样子。⁵楹:殿堂前大厦下的柱子。⁶哙哙:同“快快”。宽敞明亮的样子。⁷正:向阳的正厅。⁸哕哕:同“煟(wèi)煟”,光明的样子。⁹冥:指厅后幽深的地方。¹⁰宁:安。指安居。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下莞(guān)¹上簟(diàn)²,乃安斯寝³。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pí),维虺(huǐ)维蛇。
译文:铺好蒲席再把竹凉席铺上,然后君王进入甜美的梦乡。从沉深的睡梦中悠悠醒来,反复回忆修补梦游的情状。你猜君王在梦里梦到什么?梦到了黑熊罴是那样粗壮,梦到了花虺蛇是那样细长。
注释:¹莞:蒲草,可用来编席,此指蒲席。²簟:竹席。³寝:睡觉。⁴兴:起床。⁵我:指殿寝的主人,此为诗人代主人的自称。⁶维何:是什么。维:是。⁷罴:一种野兽,似熊而大。⁸虺:一种毒蛇,颈细头大,身有花纹。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大人¹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译文:请来占梦官为君王说端详:你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你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注释:¹大人:即太卜,周代掌占卜的官员。²祥:吉祥的征兆。古人认为熊罴是阳物,故为生男之兆;虺蛇为阴物,故为生女之兆。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¹生男子,载²寝之床。载衣³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huáng),朱芾(fú)斯皇,室家君王
译文:啊!若是宝贝公子生下来,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捡样地穿那漂亮衣裳,淘来精美的玉圭给他玩耍,你看他的哭声是多么嘹亮,将来定会大红蔽膝穿身上,成为我周室的君主或侯王!
注释:¹乃:如果。²载:则、就。³衣:穿衣。⁴裳:下裙,此指衣服。⁵璋:玉器。⁶喤喤:哭声宏亮的样子。⁷朱芾:用熟治的兽皮所做的红色蔽膝,为诸侯、天子所服。⁸室家:指周室,周家、周王朝。⁹君王:指诸侯、天子。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¹。载衣之裼(tì)²,载弄之瓦³。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yí)(lí)
译文:啊!若是千金女儿生下来,让她睡到宫殿屋脚地上边,给她小小的襁褓往身上穿,找来陶制的纺缍让她把玩,但愿她不招是惹非不邪僻,每天围着锅台转安排酒饭,知理知法不给父母添麻烦!
注释:¹载寝之地:男寝于床,女寝于地,有阳上阴下之义。²裼:婴儿用的褓衣。³瓦:陶制的纺线锤。⁴无非无仪:指女人不要议论家中的是非,说长道短。非:错误。仪:通“议”。⁵议:谋虑、操持。古人认为女人主内,只负责办理酒食之事,即所谓“主中馈”。⁶诒:同“贻”,给与。⁷罹:忧愁。

  全诗九章,一、六、八、九四章七句,二、三、四、五、七五章五句,句式参差错落,自然活脱,使人没有板滞、臃肿之感,在雅颂篇章中是颇具特色的。

  就诗的内容来看,全诗可分两大部分。一至五章,主要就宫室本身加以描绘和赞美;六至九章,则主要是对宫室主人的祝愿和歌颂。

  第一章先写宫室之形胜和主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它面山临水,松竹环抱,形势幽雅,位置优越,再加兄弟们和睦友爱,更是好上加好了。其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二句,既赞美了环境的优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语意双关,内涵深厚,可见作者的艺术用心。接着第二章说明,主人建筑宫室,是由于“似续妣祖”,亦即继承祖先的功业,因而家人居住此处,就会更加快乐无间。言下之意,他们的创举,也会造福于子孙后代。这是理解此诗旨意的关键和纲领,此后各章的诗意,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意识而生发出来的。以下三章,皆就建筑宫室一事本身描述,或远写,或近写,皆极状宫室之壮美。三章“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既写建筑宫室时艰苦而热闹的劳动场面,又写宫室建筑得是那么坚固、严密。捆扎筑板时,绳索“阁阁”发响;夯实房基时,木杵“橐橐”作声,可谓绘形绘声,生动形象。正因为宫室建筑得坚固而紧密,所以“风雨攸除,鸟鼠攸去”,主人“居、处”自然也就安乐了。四章连用四比喻,极写宫室气势的宏大和形势的壮美,可说是博喻赋形,对宫室外形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力。如果说,四章仅写宫室外形,那么第五章就具体描绘宫室本身的情状了。“殖殖其庭”,室前的庭院那么平整;“有觉其楹”,前厦下的楹柱又那么耸直;“哙哙其正”,正厅是宽敞明亮的;“哕哕其冥”,后室也是光明的。这样的宫室,主人居住其中自然十分舒适安宁。

  由此可见,作者在描绘宫室本身时,是由大略至具体、由远视到近观、由室外到室内,一层深似一层、逐步推进展现的。它先写环境.再写建筑因由,再写建筑情景,再写宫室外形,再写宫室本身,犹如摄影机一样,随着观察点和镜头焦距的推移,而把客观景象有层次、有重点地摄入,使读者对这座宫室有了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认识。更突出的是,每章都是由物到人,更显示出它人物互映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后四章是对宫室主人的赞美和祝愿。六章先说主人入居此室之后将会寝安梦美。所梦“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既为此章祝祷的中心辞语,又为以下四章铺垫、张本。七章先总写“大人”所占美梦的吉兆,即预示将有贵男贤女降生。八章专说喜得贵男,九章专说幸有贤女,层次井然有序。当然,这些祝辞未免有些阿谀、有些俗气,但对宫室主人说些恭维的吉利话,也是情理中事。

  从第八、九章所述来看,作者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生男,“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而且预祝他将来为“室家君王”;生女,“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而且只祝愿她将来“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男尊女卑,对待方式不同,对他们的期望也不一样。这应该是时代风尚和时代意识的反映,对后人也有认识价值。

  总观全诗,以描述宫室建筑为中心,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都能做到具体生动,层次分明,虽然其思想价值不大,但在雅颂诸篇中,它还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81-385

jiàn

míng xiānqín 

zhìzhìjiàn yōuyōunánshān zhúbāo sōngmào xiōng shìxiānghǎo xiāngyóu 
 zhùshìbǎi 西nán yuányuánchǔ yuánxiàoyuán 
yuēzhī zhuózhītuótuó fēngyōuchú niǎoshǔyōu jūnyōu 
 shǐ niǎo huīfēi jūnyōu 
zhízhítíng yǒujuéyíng kuàikuàizhèng huìhuìmíng jūnyōuníng 
xiàguānshàngdiàn nǎiānqǐn nǎiqǐnnǎixīng nǎizhānmèng mèngwéi wéixióngwéi wéihuǐwéishé 
rénzhānzhī wéixióngwéi nánzhīxiáng wéihuǐwéishé zhīxiáng 
nǎishēngnán zàiqǐnzhīchuáng zàizhīcháng zàinòngzhīzhāng huánghuáng zhūhuáng shìjiājūnwáng 
nǎishēng zàiqǐnzhī zàizhī zàinòngzhī fēi wéijiǔshíshì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高阁横¹秀气,清²(yōu)³并在君
译文: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凭亭览望君可赏得清幽之景。
注释:¹横:充溢,充塞。²清:清新。³幽:幽静。⁴君:崔八丈。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yán)飞宛溪水¹,窗落敬亭²云。
译文:宛溪绿水飞过阁檐,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
注释:¹宛溪水:在宣城东。宛溪:水名,在宁国府城东,源出峄阳山,其流清激。²敬亭:敬亭山。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译文:清风徐吹猿啸之声时断时续,明月朗照渔歌阵阵传来。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闲随白鸥(ōu)¹去,沙上自为群。
译文:闲逸之时自可随白鸥鸟而去,在沙岸上与鸟为群。
注释:¹白鸥:水鸟名,常群集海上,随着海舶飞翔。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亭阁高耸充溢着清秀之气、崔八丈可欣赏清幽之景的景致。诗人一语双关:说水亭清新,言水亭幽静,二者兼而有之。前句写“高阁”高耸开阔,充溢着山川之秀气。后句写诗人凭着水亭览望崔八丈而觉得“君”清幽,侧重表达出水亭的清新与幽静。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承接水亭的秀气与清幽,紧扣上文,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宛溪水从屋檐边飞过、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的景观。诗人从亭中望水飞落,恰似从屋檐边飞过。云从窗而落,侧重体现出水亭的高耸开阔、秀丽清幽。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写诗人在敬亭山的所闻:从敬亭山中转出猿啸,从宛溪水中转出渔歌。山水中有此清音,猿啸声因风变得断断续续,渔歌泛月遥闻。诗人在歌咏了清静幽雅的自然景物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以“风”、“月”之清幽,助“猿”、“渔”之逸响,勾画出一副凄凉冷清的景色。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描绘出一幅闲逸之时随白鸥而去、沙岸上与鸟为群的景致,诗人通过写宛溪边沙滩上白鸥的悠闲神态,抒发追求自由、闲适的情怀。“闲”、“白鸥”、“自为群”,点染出诗人追求与无机心的“白鸥”为群。一个“闲”字,传达出诗人心灵的解脱自在。

  全诗四句四十字,廖廖数句写崔八丈水亭幽美的风景:檐飞溪水,窗落暮云,风送猿啼,渔舟唱晚,有声有色,读之如临画境。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用字精当,写诗人游崔八丈水亭所见所闻的感受,以“风”、“月”之清幽,助“猿”、“渔”之逸响,歌咏了清静幽雅的自然景物。以“猿啸”、“渔歌”、“风”、“月”喧染氛围,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从而流露出诗人内心处怀归忧国的感伤情怀。以“闲”、“白鸥”、“自为群”,点染出诗人与无机心的“白鸥”为群,意在洗尽凡心,侧面表露出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后的闲适心情。

参考资料:
1、 常秀峰 何庆善 沈晖.李白在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09月第1版:159
2、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324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译文: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风中飞舞着。重重翠柳笼罩在缕缕水雾之中,柳絮象漫天飞雪。雨后仍感到微微的寒意,春天的愁绪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怅的情绪。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枕畔(pàn)¹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qiān)绣幌(huǎng)。月明正在梨花上。
译文:躺在床上从枕边看去,青山象屏风围绕着绿湖,周围点缀这点点灯光,每天晚上只能眼看这景象。寂寞中起身来掀起窗纱,看见月亮正在花丛上缓缓移动。
注释:¹褰:撩起。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春去愁生,全以迷离幽淡之景出之。下阕写空室独处,寂寞难禁。“屏山围碧浪”,含不尽心潮;空向华灯、翠被,禁不住独褰绣幌,极哀艳。最后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艳丽处忽生清淡,自是欧公本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