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圆初泛水池荷,承露翻风不厌多。平旦气清舞蝶叶,午天人静戏鱼波。
轻圆初泛水池荷,承露翻风不厌多。平旦气清舞蝶叶,午天人静戏鱼波。
采莲他日当寻曲,梦草前时亦可歌。安得镜湖三百里,酒船回棹谪仙过。
采莲他日当寻曲,梦草前时亦可歌。安得镜湖三百里,酒船回棹谪仙过。

yuèdànxiǎochíxīn--hánbiāo

qīngyuánchūfànshuǐchíchéngfānfēngyànduōpíngdànqīngdiétiānrénjìng

cǎiliándāngxúnmèngcǎoqiánshíānjìngsānbǎijiǔchuánhuízhàozhéxiānguò

韩淲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20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与君¹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译文:我和你都一同变老了,就不要问老成什么样子了。
注释:¹君:指刘禹锡。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眼涩(sè)¹夜先卧²,头慵(yōng)³(zhāo)未梳
译文:眼睛干涩早早睡去,早上起来头发都懒得梳了。
注释:¹眼涩:眼睛干涩。²夜先卧:夜晚先睡觉。 ³慵:懒散;疲倦。⁴朝未梳:早晨还没梳头。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有时扶杖出¹,尽日闭门居。
译文:只是偶尔拄着拐杖出门,大多数时候都在家中。
注释:¹扶杖出:扶着拐杖出门。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译文:已经懒得照那新磨的镜子了,也不看小字的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译文:对于故人情感深厚,与年少时的交情慢慢疏远。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译文:只有和好友闲谈时才有兴致,但是这样的相逢时光也已不多了。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¹莺花²,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里(nóng)³只恁(nèn)低低去。
译文:年年三月暮春时节,柳絮飘飘荡荡,它们在湖畔十里路的景致里度过莺啼花开的好时光。如今,柳絮飘来浮去,也没有个落地的地方,只是这样随着风轻缓地旋转漂浮着。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正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¹断送:作弄,逗引。²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³里:这里指风。⁴恁:如此,这么。⁵低低:轻曼、舒缓的样子。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直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满眼颓(tuí)垣欹(qī)¹病树,纵有余英²,不直³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译文:满眼都是残破的墙垣,病柳也倚靠着墙斜立。即使偶有枝头残留有花朵,也不值得风神嫉妒而把它吹落。雾气里的河滩黄沙,毕竟遮不住河流日夜向东南流注。
注释:¹欹:斜,倾倒。²余英:剩余的花朵。³直:通“值”,值得。⁴风姨:亦作“封夷”,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又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

  这首词意象凄凉,蓄蕴悲惋,喟叹逝者如斯,感伤时运无奈。就思想意义来说,格调一般,但其表现手法,却不乏令人称道之处。

  上片以“柳絮”起调,便使词趣带上了几许忧伤,因为杨柳飞絮之时,春已阑珊,而柳絮又从来是优伤的载体。故尔一见“柳絮” ,便意味着春光将逝,便自然生悲生愁。而“年年三月暮”更使“柳絮”带来的忧伤增添了许多。“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则使忧伤形象化、具体化。“十里湖边”路上的美景由于柳絮飘飞而绿肥红瘦,美景不复在眼里,其怅恨之情溢于词表,妥帖而形象。但说柳絮“无落处”却分明有悖于事实。众所周知,柳絮落地为土,遇雨为泥。苏东坡还相信“杨花(即柳絮)落水为浮萍”(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注)之说。关于“无落处”,词人不顾事实,硬是说柳絮“无落处”,分明是寄托自已飘蓬无定的悲惋的。既然柳絮“无落处”,它并不能飘到哪里去,只能随着风低低地飘去。这一笔使柳絮不仅不能直上青云,而且也不能再“万转千回”,只能是“低低去”了。是柳絮恋人,还是人恋柳絮。这倒无须穷究,但这意象中所融进的衰颓和沉落却是不难体味的。

  过片“满眼颓垣欹病树”,词脉直跌而下。诸君看到的是伤病的柳树倚着残破坍塌的墙。这画面不仅令人悲酸,简直更令人痛苦。再加上“满眼",便一丝丝生趣都不见了。三月过后是这般惨象么,这是象征什么,还是寄托什么。暂立此存照,下文将谈到这个问题。“ 纵有余英,不直封姨妒。”是说即便枝头上还残留着剩余的花朵,也敌不住风神因嫉妒而吹得它们离开枝头漫天飞舞。歇拍处又出现两个意象:“ 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前者紧承“封姨”而来,是“妒”的具体内容,极富肃杀意味;后者遥扣“年年三月”,可见逝者如斯的喟叹。

  全词意象凄婉,而旨趣模糊,读后使人觉得气淤胸塞,但究竟缘何而情,实在难以明言直述。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周济“出人说”的词学理论。他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曾详言“寄托”的出人有无,用谭献的话来概括周济的观点倒要简便得多:“以有寄托人,以无寄托出”(《复堂日记》)。以此观之,这首《蝶恋花》以“柳絮年年”起笔,以“河流日夜”作结,其中的时间难再的感伤十分的显豁。但从空间来说,“柳絮”、“莺花”、“颓垣”、“病树”、“余英”、“封姨”、“烟里黄沙”等,均似有所指,却又令人三思而难得其解。若联系周济《宋四家词笺序》说的“宜和(1119—1125)之时泰穷将否,危机已动,外荣而内瘁。鸣其盛者,虽极铺张粉饰,而幽优之思潜动于不自知”一番话,其《蝶恋花》词,似不无射时之意。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清词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09:第920页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伏击¹出,遭²田伏方³于道,下车伏谒(yè)。伏方不为礼。伏击怒,谓伏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伏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¹⁰¹¹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¹²,行不合¹³,则纳履(lǚ)¹⁴而去¹⁵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伏击乃¹⁶家之。
译文: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很生气,对田子方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呢?”田子方说:“只能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自高自大呢!国君如果对人自高自大,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自高自大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用国君的规格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用大夫的规格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言语不中听,行为不融洽,就穿上鞋子离去罢了,到哪里去不能(成为)贫贱的人呢!”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注释:¹伏击:魏文侯的长伏,国君的继承人。²遭:遭遇,遇到。³田伏方:伏击的老师。⁴伏谒:行礼拜见。谒:拜见,请求。⁵不为礼:不还礼。⁶亦:副词,只是,不过。⁷而:通“如”,如果。⁸国:国家。⁹闻:听说。¹⁰国:国君,国王。¹¹待:待遇,对待。¹²用:需要。¹³合:投契,融洽。¹⁴履:鞋伏。¹⁵去:离开。¹⁶谢:道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一条寒玉¹走秋泉,引出深萝(luó)²洞口烟³
译文:那引水的竹筒像一条寒玉,潺潺的秋水在竹槽里流动。泉水汩汩流出,在藤萝的掩映下,水雾像不绝如缕的清烟般缓缓弥漫开来。
注释:¹寒玉:清冷的玉石。古代诗人常用来形容月亮、清泉、翠竹等东西,这里指用竹筒做的渡槽。²深萝:指藤萝深掩。³烟:指洞口蒙蒙如烟的水雾。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十里暗¹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chán)(yuán)²
译文:在这绵延十多里的地带里,清幽的暗流在隐隐作声。行人走在下面,如听天籁,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注释:¹暗流:指泉水在竹筒里流动,行人只听到它的响声却看不见它的流淌。²潺湲:一作“潺潺”,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唐代诗歌题材丰富,内容广阔,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却很少得到反映。像李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这种描绘壮美的劳动场景的诗作,竟如空谷足音。这是封建文人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所造成的。正因为这样,李群玉的这首《引水行》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诗里描写的是竹筒引水,多见于南方山区。凿通腔内竹节的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甚至直接通到人家的水缸里,丁冬之声不绝,形成南方山区特有的富于诗意的风光。

  一、二两句写竹筒引泉出洞。一条寒玉,是对引水竹筒的生动比喻。李贺曾用“削玉”形容新竹的光洁挺拔(见《昌谷北园新笋》),这里用“寒玉”形容竹筒的碧绿光洁,可谓异曲同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应,以突出引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然泠然的感受。寒玉秋泉,益见水之清洌,也益见竹之光洁。玉是固体,泉却是流动的,“寒玉走秋泉”,仿佛不可能。但正是这样,才促使读者去寻求其中奥秘。原来这条“寒玉”竟是中空贯通的。泉行筒中,是看不见的,只能自听觉得之。所以“寒玉走秋泉”的比喻本身,就蕴含着诗人发现竹筒引水奥秘的欣喜之情。

  “引出深萝洞口烟。”这句是说泉水被竹筒从幽深的泉洞中引出。泉洞外面,常有藤萝一类植物缠绕蔓生;洞口附近,常蒙着一层烟雾似的水汽。“深萝洞口烟”描绘的正是这种景色。按通常顺序,应先写深萝泉洞,再写竹筒流泉,这里倒过来写,是由于诗人先发现竹筒流泉,其声淙淙,然后才按迹循踪,发现它来自幽深的岩洞。这样写不但符合观察事物的过程,而且能将最吸引人的新鲜景物先描绘出来,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竹筒引水,一般都是顺着山势,沿着山路,由高而低,蜿蜒而下。诗人的行程和竹筒的走向一样,都是由山上向山下,所以多数情况下都和连绵不断的竹筒相伴而行,故说“十里暗流声不断”。有时山路折入两山峡谷之间,而渡槽则凌空跨越,这就成了“行人头上过潺湲”。诗不是说明文,花费很大气力去说明某一事物,即使再精确,也不见得有感人的艺术力量。这两句诗对竹筒沿山蜿蜒而下的描写是精确的,但它决不单纯是一种客观的不动感情的说明,而是充满诗的情趣的生动描写。关键就在于它写出了山行者和引水竹筒之间亲切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在寂寥的深山中赶路,邂逅如此良伴,会平添无限兴味。“十里暗流声不断”,不只是写竹筒流泉,而且写出了诗人在十里山行途中时时侧耳倾听竹筒流泉的琤琤清韵的情景:“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抒写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

  竹筒引水,是古代劳动人民巧纱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动事例,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为自然增添了新的景色,新的美。而这种景色本身,又是自然与人工的不露痕迹的和谐结合。它本就富于诗意,富于清新朴素的美感。但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这种美的事物,能为文人所发现、欣赏并加以生动表现的却不多。仅此一端,也足以使后人珍视这首《引水行》了。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38-1239

yǐnshuǐxíng

qún tángdài 

tiáohánzǒuqiūquán yǐnchūshēnluódòngkǒuyān 
shíànliúshēngduàn xíngréntóushàngguòchányuán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云¹不雨不多黄²,荞(qiáo)麦空花早着霜³
译文: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注释:¹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²黄:成熟。³“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已分(fèn)¹忍饥度残岁²,更堪³岁里闰添长。
译文: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注释:¹已分:已经料定。²残岁:岁终,年终。³更堪:更哪堪,更不堪。⁴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mǐnnóng

yángwàn sòngdài 

dàoyúnduōhuáng qiáomàikōnghuāzǎozháoshuāng 
fènrěncánsuì gèngkānsuìrùntiānch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