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sòngcáolángzhōngnánguīshínánzhōngyòngjūn--dòng

guìshuǐjìngtiānnánguīshìzhéxiāntāoqīngxiàngmǎijiēmánchuánhǎizhēngruǎnjiāngfēngjiànpiānlángyínluànyuǎnzhīxián

李洞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1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白道萦(yíng)回入暮霞,斑骓(zhuī)¹嘶断七香车²
译文:大路曲折回环延伸到傍晚的天边彩霞中,骏马嘶鸣,像是要挣脱背上那用缰绳被其套住的香木车子。
注释:¹斑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²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最早现于商周时期,是西岐三宝之一,是一种法宝般的交通工具。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译文:有了春情的女子独自地能够和谁一起欢笑呢?白白地让阳城十万户人家的倾心的男子们思愁的面容破愁为欢喜了。
至正十三年九月某甲子,括苍章君溢,新建龙渊义塾成。
至正十三年¹九月某甲子²,括苍³章君溢,新建龙渊义塾成。
译文: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九月某日,括苍章君溢,新建龙渊义塾成。
注释:¹至正十三年:1353年。²某甲子:某日。³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市。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樽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畸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
龙渊即龙泉,避唐讳¹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²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yì)³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lǘ)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樽(zūn)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¹⁰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畸¹¹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¹²官山之阴,创燕居¹³以奉先圣¹⁴,而先师为之配¹⁵,春与秋行舍菜之礼¹⁶。旁列四斋:曰逊敏,曰知通,曰敬乐,曰博约,以居弟子员。后敞正义堂,月旦¹⁷、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¹⁸五伦¹⁹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劈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huáng),前后蔽荫,盖郁然²⁰云。
译文: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名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后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田产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约常日的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所遗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的北面,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注释:¹避唐讳:避唐太祖李渊讳。²欧冶子:亦称欧冶,春秋时铸工,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阳、纯钩(一作“纯钧”)五剑,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工市”)三剑。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越绝书·记宝剑》。福建闽侯市冶山麓,旧有欧冶池,相传亦为其铸剑处。³通都大邑:大城市。⁴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⁵奚可:怎么可以。⁶樽节:节省。⁷凡费:常日的花销。⁸斥田:开拓(扩大)田地,买田地。⁹妻党:妻子家的人。¹⁰曾大父:曾祖父。¹¹有畸:有余。畸:畸零。畸,通“奇”。意指二百三十亩土地之外还有零头。¹²卜地:择地。¹³燕居:本为退朝而处,宋居。《·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此处为堂名“燕居”。¹⁴奉先圣:供奉先圣孔子。¹⁵先师之为配:先师颜回享受配祀。《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汉以后,儒家思想为正统,历代都庙祀孔子。三国魏正始(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0—248年)以后,规定入学行祭礼,以孔子为先圣,配颜回为先师。唐初改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但很快又改了过来。¹⁶舍菜之礼:舍,读shì,舍菜,本作“舍采”,采,读cài。古者入学,执菜以为贽(见面礼),一说持菜祀先师。《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郑(玄)谓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¹⁷月旦:月初。¹⁸申饬:告诫、约束。¹⁹五伦:封建礼教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为“五伦”。²⁰郁然:茂盛的样子。
旁列四斋:曰逊敏,曰知通,曰敬乐,曰博约,以居弟子员。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劈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
岁聘¹行经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²不能裹粮³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朒(nǜ),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zhù),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¹⁰也。
译文: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则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田赋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一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注释:¹岁聘:每年聘请。²家单:家庭力量单薄,家贫。³裹粮:装粮。此处指交粮。⁴帅:遵循。⁵司:掌管。⁶籍:帐簿。⁷朒赢:亏盈。朒,不足。赢,盈利。⁸岁二会其数:每年两次会计(收入和支出)数字。⁹俟:等待。¹⁰大凡:大略,指基本情况。
岁聘行经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朒赢,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¹参知政事²石抹公闻而嘉之,檄(xí)本郡免其科繇(yáo)³,俾(bì)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伻(bēng)来,请濂记之。
译文: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到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注释:¹江浙行省:元代在江浙设行中书省。²参知政事:元代行省亦设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官员,以总揽该行省的政务。参知政事为行省行政副长官。³科繇:法律规定的徭役。繇,通“徭”,徭役。⁴俾:使。⁵与:给予。⁶条教:条文教令。⁷序:按次第排列。⁸诸:之于,兼词。⁹伻:使者。《尚书·洛诰》:“伻来,以图及献卜。”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繇,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伻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¹,而所以导民衷²、扶世防³者则一也。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水心叶氏正则、西山真氏希元,后先以学鸣,声感气求,籁鸣机动,掇(duō)巍科而典雄藩¹⁰者声华相望,一时文物,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而继之者鲜也,岂俗尚不同,遽(jù)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¹¹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¹²先世之徽猷(yóu)¹³,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¹⁴。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¹⁵之泽¹⁶,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子之若孙,当夙夜¹⁷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wú)(dù)¹⁸(niè)¹⁹其间以启争端,毋狎²⁰非类而斁(dù)²¹²²彝训²³,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²⁴,庶几不负章君之意。脱²⁵有违于是,陈氏之中有端亮²⁶者宜匡正之。陈氏或不我屑²⁷也,则乡尹²⁸里师²⁹岂无勇于为义者。咸得纠之。乡尹里师又不我屑也,则县大夫³⁰之贤者,宜抚树而振发之。是则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虽然,无以远虑为也,夫具人之形体者,孰无人心哉!苟读濂文,宜战兢(jīng)保守之,弗暇矧(shěn)³¹³²坏。因书之以为记。
译文: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之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见高低,大概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了。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一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注释:¹殊:差别。²衷:正派。³世防:世所防者,犹“世风”。⁴一:一致。⁵水心叶氏正刚:叶适(1150—1223),字正刚,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人。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⁶西山真氏希元: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希元,号西山。建州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进士,开禧初年中博学宏词科。使金归后,上言强兵足食以资进取。理宗立,擢礼部侍郎,奏民:“三纲五常,扶持宇宙之栋干,奠安生民之柱石”(《宋史》)。后任参知政事。著有《大学衍义》、《真文忠公集》。⁷声感气求:《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成绩单从龙,风从虎。”意思是同类相感应。此指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呼应。⁸籁鸣机动:即机动籁鸣。机,关键。籁,管乐器中空的发声部分。关键动,乐器即发声。此亦互相呼应之义。⁹掇巍科:登高科。古代科举考试考中称“登科”。¹⁰典雄藩:掌管强大的藩镇。¹¹封殖:即“封植”,聚集财物。¹²克绍:能够继承。¹³徽猷:高明的规划。¹⁴溥:广大。¹⁵涵濡:滋润。¹⁶泽:恩泽。¹⁷夙夜:白天晚上。¹⁸蠹:蛀虫。¹⁹蘖:枝叉。蠹、蘖皆作动词,即作蛀虫、生枝叉。²⁰狎:亲近。²¹斁:败坏。²²厥:其,他的。²³彝训:日常的训诫。《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²⁴互相低昂:互见高低上下。低昂,即“低昂”,高低起伏。²⁵脱:假使。²⁶端亮:正直。²⁷不我屑:即“不屑我”,为“我不屑”的倒文。²⁸乡尹:即里尹、里正。地方下层小吏。²⁹里师:即乡师。周代有乡师,《周礼·地官·乡师》:“乡师之职,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³⁰县大夫:县里的官员。³¹矧:况,且。³²敢:怎么敢、不敢。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水心叶氏正则、西山真氏希元,后先以学鸣,声感气求,籁鸣机动,掇巍科而典雄藩者声华相望,一时文物,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而继之者鲜也,岂俗尚不同,遽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水心叶氏正则、西山真氏希元,后先以学鸣,声感气求,籁鸣机动,掇巍科而典雄藩者声华相望,一时文物,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而继之者鲜也,岂俗尚不同,遽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
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
章君子之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狎非类而斁厥彝训,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脱有违于是,陈氏之中有端亮者宜匡正之。陈氏或不我屑也,则乡尹里师岂无勇于为义者。咸得纠之。乡尹里师又不我屑也,则县大夫之贤者,宜抚树而振发之。是则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虽然,无以远虑为也,夫具人之形体者,孰无人心哉!苟读濂文,宜战兢保守之,弗暇矧敢坏。因书之以为记。
章君子之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狎非类而斁厥彝训,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脱有违于是,陈氏之中有端亮者宜匡正之。陈氏或不我屑也,则乡尹里师岂无勇于为义者。咸得纠之。乡尹里师又不我屑也,则县大夫之贤者,宜抚树而振发之。是则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虽然,无以远虑为也,夫具人之形体者,孰无人心哉!苟读濂文,宜战兢保守之,弗暇矧敢坏。因书之以为记。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译文:来来来,先到山林的顶峰来看看,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ài)¹夏多寒。
译文: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林间的藤世,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
注释:¹碍日:遮蔽着太阳。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众山迢(tiáo)(dì)¹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译文:步出林荫,纵目瞭望,遥远的群山,重峦叠嶂,点点峰尖,如碧海浪涌。登临高处,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
注释:¹迢递:连绵不绝。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清峭(qiào)¹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译文: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我的心,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难分呀!
注释:¹清峭:清丽挺拔。

  这首诗诗人一开始就坦露自己惊喜的心情和宽广的胸怀。“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他站在寺院的上方,好象在召唤后来的游人:来啊,来啊,请先到山林的顶峰来吧!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兴致勃勃,意气飞扬。“来来”、“先上”,语言通俗,带有鲜明强烈的感情色彩。

  接着,诗人撷取了四个最具美感的镜头──悬岩飞瀑,林萝绿荫,迢递群峰,盘旋山道,艺术地再现了报恩寺上方的无限风光。

  先写岩上瀑布的动态:“岩溜喷空晴似雨”。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喷空”,状水势之大,飞泻之急,遣词有力,把岩溜写活了。“晴似雨”,使景色空蒙缥缈,分外清幽秾丽,给人们多少神思异想。

  接着写林萝的静态:“林萝碍日夏多寒”。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哪里还有什么盛夏的炎威,溽暑的烦恼!

  再写众山的远姿:“众山迢递皆相叠”。步出林荫,纵目瞭望,遥远的群山,重峦叠嶂,点点峰尖,如碧海浪涌。这是一幅立体感很强的画图,令人游目骋怀,开拓心胸。只有居高临下,放眼天边,才能把群山写得这样形神俱活,气势磅礴。

  然后写山道的由近而远:“一路高低不记盘”。登临高处,回顾来时走过的山间盘旋小路,绵延起伏,曲折回环。“却顾所来径”,又引起多少的遐想。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这一句回首总括了山路的艰险,景色的苍茫渺远。

  最后,诗人深情地写道:“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诗人的心,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真有些留恋难舍。“清峭”一词,总括前二联的景物:“清”,指“岩溜”、“林萝”:“峭”,指“众山”、“一路”,用词贴切不移。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难分呀!全诗在无限的依恋中结束,读者却久久沉浸在一种留连忘返、情难自已的况味之中。

  这首诗情景交融,妙合无垠。那情是触景而生,情中有景;那景是缘情而生,景中含情。题寺诗却以情景取胜,又很少有所谓佛家禅味,足见诗人宽广的胸次、深细的体察和灵活多变的笔致。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燕支¹山西酒泉(quán)²道,北风吹沙卷白草³
译文: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注释: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¹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肃省丹东。²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³白草:边塞所长之牧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译文: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此诗前两句“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极言塞外荒凉、酷虐的环境,极富塞外色彩,“燕支”“酒泉”,以西域的地名入诗,一望而知是北地边陲一带;“北风”“沙”“白草”,以特殊地域的自然景物入诗,给全诗罩上了一层沙海气息;“吹”“卷”,以独有的狂虐气势入诗,更给全诗贯注了一股粗犷的沙漠的血液。后两句“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长安”与“日光”相比,暗用了晋明帝的典故。据《初学记》卷一引刘劭《幼童传》记载: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问何以异昨日之言。”对曰:“举头不见长安,只见日,是以知近。”帝大悦。结句还可从《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找到影子。如此用典无碍表达,更增诗句的人文气息。

  全诗表达的感情虽极为普通,但表达方式却独具特色。以自己所处环境开篇,有一种向友人描述自己生活状况的意思,同时又意指自己在这苍凉、萧索的环境中,十分孤独,因而更加怀念友人,怀念那共处的美好时光;随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证了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对典故的运用,且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更见诗人笔力之深厚。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7页

guòyànzhīwèi--céncān

yànzhīshān西jiǔquándàoběifēngchuīshājuǎnbáicǎo

zhǎngānyáozàiguāngbiānjūnjiànlìngrénlǎo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¹西辞²黄鹤(hè)楼,烟花³三月下扬州。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¹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²辞:辞别。³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⁴下:顺流向下而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孤帆(fān)远影碧(bì)空尽¹,唯见²长江天际流³。 (唯 通:惟)
译文: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¹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²唯见:只看见。³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年2月版 :第400页 .
2、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00-302页 .

huánglóusòngmènghàoránzhīguǎng广líng

bái tángdài 

rén西huánglóu yānhuásānyuèxiàyángzhōu 
fānyuǎnyǐngkōngjìn wéijiànchángjiāngtiānliú  (wéitōng wéi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