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墐户入室处。东作丰登未可期,
南方瘴疠已堪御。去年雪不及腊间,
霜天桃杏敷红颜。今年夏竟无冰卖,
富屋钱谩堆如山。秋来数郡融风烈,
万舍烟灰千屋拆。骄阳失性化为霖,
鞭蛟笞龙精髓竭。救火救水不少閒,
民生下土何其难。此时早降六花瑞,
时寒休徵犹可还。雁低楼外彤云起,
万里北风开爽气。雨声一变为霰声,
霰效前驱雪踵至。古称民以食为天,
天欲饱民殊易然,但恐燮理无真贤。
果能燮理得真贤,岂不一白二白三。
十月墐户入室处。东作丰登未可期,
南方瘴疠已堪御。去年雪不及腊间,
霜天桃杏敷红颜。今年夏竟无冰卖,
富屋钱谩堆如山。秋来数郡融风烈,
万舍烟灰千屋拆。骄阳失性化为霖,
鞭蛟笞龙精髓竭。救火救水不少閒,
民生下土何其难。此时早降六花瑞,
时寒休徵犹可还。雁低楼外彤云起,
万里北风开爽气。雨声一变为霰声,
霰效前驱雪踵至。古称民以食为天,
天欲饱民殊易然,但恐燮理无真贤。
果能燮理得真贤,岂不一白二白三。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译文:一簇簇梅花绽放压低枝头,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栽种,随处都可成活。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却是五侯¹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译文:只是权贵之家却看不到梅花的坚毅品格,和煦的春风迟迟不肯到来。
注释:¹五侯:泛指权贵之家。

méihuā--luó

fánruìxuězhīkāiyuèlǐngmiǎnyòngzāi

quèshìhóujiāwèishíchūnfēngfàngguòjiānglái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昼晷(guǐ)¹已云极,宵漏²自此长。
译文: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注释:¹晷:观测日影以定时间的工具。这里指日影。²漏: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简称漏。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译文: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公门日多暇(xiá)¹,是月农稍忙。
译文: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注释:¹暇:空闲的时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译文: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亭午¹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译文: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注释:¹亭午:正午,中午。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译文: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绿筠(yún)¹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译文: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注释:¹筠: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竹子。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于焉(yān)¹洒烦抱,可以对华觞(shāng)²
译文: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注释:¹于焉:在这里。²华觞:华丽的酒杯。

xiàzhìshǔběichí

wéiyìng tángdài 

zhòuguǐyún xiāolòucháng 
wèishīzhèngjiāo suóyōubiànyánliáng 
gōngménduōxiá shìyuènóngshāománg 
gāoniàntián āndāng 
tíngqún yóuàifāngtáng 
ményīn chénggāoshùcāngcāng 
绿yúnshànghánfěn yuánshǐsànfāng 
yānfánbào duìhuáshāng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pì)¹巷邻家少,茅檐(yán)²喜并居。
译文: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少, 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注释:¹僻:偏僻。²檐:屋顶伸出的部分。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蒸梨常共灶,浇薤(xiè)¹亦同渠。
译文:蒸梨常用一个炉灶,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注释:¹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chuán)¹(jī)²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译文:邻居送我鞋子约我早上一同去采药, 我回赠灯火约他夜晚一起读书。
注释:¹传:送。²屐 :木底鞋。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qiáo)(yú)¹
译文:虽然住在城市里, 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注释:¹樵渔:打柴、捕鱼。

lín

 tángdài 

xiànglínjiāshǎo máoyánbìng 
zhēngchánggòngzào jiāoxiètóng 
chuánzhāoxúnyào fēndēngshū 
suīránzàichéngshì háiqiáo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为人性僻(pì)¹(dān)²佳句,语不惊人³死不休
译文: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
注释:¹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不管是什么内容,诗总得有好的句子。²耽:爱好,沉迷。³惊人:打动读者。⁴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漫与 一作:漫兴)
老去诗篇浑¹漫与²,春来花鸟莫³深愁。(漫兴 一作:漫与)
译文:人老了,诗写得不怎么经心了,对着春天的花鸟,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注释:¹浑:完全,简直。²漫与: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³莫:没有。⁴愁:属花鸟说。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新添¹水槛(jiàn)²供垂钓,故着(zhuó)³浮槎(chá)替入舟。
译文: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注释:¹新添:初做成的。²水槛:水边木栏。³故着:又设置了。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⁴槎:木筏。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焉得¹思如陶谢²手,令渠(qú)³述作与同游。
译文:怎么才能找到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文高手,让他们与我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注释:¹焉得:怎么找到。²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皆工于描写景物,故想到他们。³令渠:让他们。⁴述作:作诗述怀。语谦而有趣。

  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则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抒写了他激愤的、自我解脱的、一时的人生感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诗题中一个“如”字,突现了江水的海势 ,提高了江景的壮美层次,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度和动态。江水如海势,已属奇观。然而诗题却偏偏曰 :“聊短述 ”。诗题中就抑扬有致,这是诗人的一贯风格。

  既然是聊为短述,绝不能出语平平。诗人自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聊短述”的良苦用心,炉火纯青的诗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动人心弦的审美效果。

  正由于杜甫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勇于创新,因此老年臻于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极境。所谓“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死花鸟莫深愁”。仇兆鳌评杜甫“ 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思矣 。”(《杜诗详注》卷之十)同时他还转引钱笺可相互发明:“春死花明鸟语,酌景成诗,莫须苦索,愁句不工也。若指花鸟莫须愁,岂知花鸟得佳咏,则光彩生色,正须深喜,何反深愁耶?”(《杜诗详注》卷之十)这里是说点明春光明媚,花香鸟语,快乐异常,因此不存在花鸟深愁的问题,“莫深愁”为杜甫自况。

  至于“ 浑漫与”中的“与”字,旧本曾作“兴”,清末郭曾忻解释说:“所谓漫兴,只是逐景随情,不更起炉作灶,正是真诗。”(《读杜札记》)此处强调任笔所之,自然而然。总之,首颔二联总体着眼,大处落墨,虽为短述,语实惊人,虽未直接描写江上海势,但胸中之海早已形成。它浑厚深涵,辽阔无垠,大气磅礴。心中之海,诗人采取了虚写的办法。正如金圣叹所说,此“不必于江上有涉,而实从江上悟出也。”(《杜诗解》卷二)所谓海势,其实是江,因此江上之景,亦应摄取,若完全避开江水,则海势亦无所依附,而不成其为江如海势。为此,诗人紧接首颔二联虚写海势以后,随即转入实写江水。

  故颈联道 :“新添水槛供重钓,故著(着)浮槎替入舟。”此处虽写江水,但只是轻轻带过,如此触及江水、悟及海势的写法,令人玩味不尽。正如王嗣奭所说 :“水势不易描写 ,故止咏水槛浮舟。此避实击虚之法。”(《杜臆》卷之四)又如金圣叹所说 :“不必于江上无涉,而实非着意江上也。”(《杜诗解》卷二)尾联诗人以一“焉”字,即巧作转折,融注新意。诗人之语,已经惊人。诗人说:若得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妙手,使其述作,并同游于江海之上,岂不快哉!尾联思路新奇,饶有兴味,且与首联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艺术最高境界的执着追求。“更为惊人之语也。”(《杜诗解》卷二)

  对诗与诗题之间的关系金圣叹先生写道:“每叹先生作诗,妙于制题。此题有此诗,则奇而尤奇者也。诗八句中,从不欲一字顾题,乃一口读去,若非此题必不能弁此诗者。题是‘江上值水如海势’七字而止,下又缀以‘聊短述’三字。读诗者,不看他所缀之三字,而谓全篇八句,乃是述江水也,值江水之势如海也。则八句现在曾有一字及江海乎?”(《杜诗解》卷二)从他评析中,可以得知:此诗诗题与诗中八句,构成了一个浑厚海涵、博大精深的整体。虽未写海,而如海势。此诗以虚带实,出奇制胜,意在言外,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74-276页

jiāngshàngzhíshuǐhǎishìliáoduǎnshù

 tángdài 

wéirénxìngdānjiā jīngrénxiū 
lǎoshīpiānhúnmàn chūnláihuāniǎoshēnchóu  (mànzuò mànxīng )
xīntiānshuǐjiàngōngchuídiào zhuócházhōu 
yāntáoxièshǒu lìngshùzuòtóngyóu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
初闻征雁¹已无蝉(chán)²,百尺楼高³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注释:¹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²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³楼高:一作“楼台”。⁴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青女¹素娥(é)²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chán)³
译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注释:¹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²素娥:即嫦娥。斗:比赛的意思。³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霜月,说明时间在深秋。《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所以诗中说,听到南飞大雁啼叫声时,已经听不到蝉儿的鸣叫。而霜降时已经是深秋。征雁,南飞的雁。“水接天”的水,一般认为指的是霜月之光。秋空明净,月色澄清,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月中仙女。婵娟,美好的姿容。诗人李商隐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征的,她们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现实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一面的自然流露。

  七言绝句《霜月》也能看出李商隐诗歌的唯美风格。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深秋时节,已经听不到蝉鸣,万里长空时时传来大雁寒冷中凄切的叫声。百尺高楼,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这是现实的景色,澄澈空灵。而现实的环境是美妙离奇想象的摇篮,会唤起诗人脱离尘俗的意念。青女和素娥两位仙女不怕寒冷,在霜月中争比彼此的美好姿容,是诗人的幻想,也寄托了诗人不惧寒冷和高标绝俗的情怀。诗人运用想象与神话典故,创造出清幽而又瑰丽的意境。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0-1131页

shuāngyuè

shāngyǐn tángdài 

chūwénzhēngyànchán bǎichǐlóugāoshuǐjiētiān  (lóugāozuò lóunán /lóutái )
qīngénàilěng yuèzhōngshuāngdòuchánj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