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烟疏雨散秋虹,古木高堂纳晚风。青史文章千古上,紫微星象五云中。
断烟疏雨散秋虹,古木高堂纳晚风。青史文章千古上,紫微星象五云中。
前朝无似于今盛,群彦难期此会同。凉思满帘宜解带,好怀宁放酒杯空。
前朝无似于今盛,群彦难期此会同。凉思满帘宜解带,好怀宁放酒杯空。

kānshǐliángpéihánzuǒchéngshūhēngxiǎo--zhāngzhù

duànyānshūsànqiūhónggāotángwǎnfēngqīngshǐwénzhāngqiānshàngwēixīngxiàngyúnzhōng

qiáncháoshìjīnshèngqúnyànnánhuìtóngliángmǎnliánjiědàihǎo怀huáiníngfàngjiǔbēikōng

张翥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68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zhè)¹红。谁家²刻烛³待春风。
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注释:¹柘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²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³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竹叶¹(zūn)枝翻采燕²,九枝灯³(xiè)颤金虫。风流端倚天公。
译文: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注释:¹竹叶:指竹叶酒。²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³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⁴灺:熄灭。⁵金虫:比喻灯花。⁶端:真。⁷合:应该,应当。

  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个黎明的到来。“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本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在一片本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舞裙犹忆柘枝红”,此情此景让纳兰回忆起了当年观看柘枝舞的情景,气氛热烈,婀娜婉转。“谁家刻烛待春风”,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这就是十分风雅的事情了。这两句看似是回忆,却也道出了纳兰在除夕夜的一种怀念往昔生活的心情。

  下片写守岁时的场景。富贵人家的除夕夜别有一派富贵景象:“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竹叶酒喝尽了,头戴采燕装饰的人们欢歌笑语,兴高采烈。九枝灯即将燃尽,余光之中贵妇们头上的金虫头饰与摇曳的烛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这两句用酒杯、彩燕和灯几种意象来衬托除夕夜的热闹,反映出整个除夕夜的欢腾的情景。这两句还是对仗句。“竹叶樽”对“九枝灯”,“空”对“灺”,“翻彩燕”对“颤金虫”,很是工整,这些丰满的意象烘托出了除夕的喜庆气氛。在这样风流快活的场景中,纳兰是沉默的,冷峻的,“风流端合倚天公”,要成为与前贤比肩的“风流人物”,去建功立业,却只能赖天公庇佑,非人力所能强求,这句也表明了纳兰对当年逍遥自在生活的无限回忆。

  通篇来看,这首词写的是纳兰对往年除夕的回忆,词中着力描写了柘枝舞和舞女的美妙风流,也深隐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全词情寓于景,清空而灵动。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43页

huànshā··gēngshēnchú--lánxìng

shōuxiánxīnlěngchùnóngqúnyóuzhèzhīhóngshuíjiāzhúdàichūnfēng

zhúzūnkōngfāncǎiyànjiǔzhīdēngxièchànjīnchóngfēngliúduāntiāngōng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黄帝¹(zhù)(dǐng)于荆山²,炼丹砂³
译文: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
注释:¹黄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²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附近。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³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深红色,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¹家,云愁成思令人嗟(jiē)
译文: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成,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空自叹息。
注释:¹太清:三清之一。道教徒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惟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luán)¹
译文:联想天宫中披着七彩霓裳羽衣的宫女一定貌美如花。真想乘风飞身而上,登上黄帝乘坐的鸾车。
注释:¹鸾车:神仙所乘之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登鸾车,侍轩辕(yuán),遨(áo)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译文:登上鸾车,陪在黄帝旁边,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种乐趣一定妙不可言。
注释:¹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fēilóngyǐnèrshǒu ·

bái tángdài 

huángzhùdǐngjīngshān liàndānshā 
dānshāchénghuángjīn lóngfēishàngtàiqīngjiā yúnchóuhǎilìngrénjiē 
gōngzhōngcǎiyánhuā piāoránhuīshǒulíngxiá cóngfēngzòngdēngluánchē 
dēngluánchē shìxuānyuán áoyóuqīngtiānzhōng yán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
布衣¹中,问英雄。王图霸业²成何用!禾黍(shǔ)高低六代³宫,楸(qiū)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
译文:在平民百姓之中,试问那几个英雄人物,称王称霸建立功业究竟有什么用处?你看那六朝宫殿,如今长满了高高低低的禾黍;千万名达官的坟墓上,如今远远近近长满了楸树和梧树。只不过像是一场恶梦。
注释: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拨不断: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属双调宫曲调。¹布衣:指平民百姓。²王图霸业:成王的宏图,称霸的大业。³六代:即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在今南京建都。⁴楸梧:两种树木名,既是制棺的用材,又是墓地常植之树。楸,梓树的一种。⁵冢:坟墓。⁶恶梦:一作“噩梦”。

  此曲起首两句“布衣中,问英雄”,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历史事实:一是历史上“王图霸业”的缔造者,尽管都被戴上了“天命所归”、“真龙天子”的桂冠(这情形就同他们失败了就被换上“贼”“寇”的帽子一样),但实际上多来自“布衣”;二是布衣们视这些幸运儿为“英雄”,并将此视为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这后一方面看来尤使作者不满,故要向“英雄”们“问”上一问。第三句初看也有点似问非问。“成何用”本身便有不成用的意味。不过作者在这里实有问意,因为随后他便自问自答,并通过揭晓的答案来阐明了全曲的主旨。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是工整而精警的对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王风·黍离》)远在西周就产生过对于废宫禾黍的嗟叹。“高低”既切“禾黍”又切“宫”,“远近”既切“楸梧”又切“冢”,足见造语的警策。

  这首小令,是化用唐代诗人许浑名作《金陵怀古》入曲的。许浑的原诗是这样的:“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台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从内容上看,许浑原诗首尾两联主要是抒情,中间两联侧重于写景。马致远基本上一字不动地保留了颔联两句,这两句是诗人登临时眼中所见之景,没有这两句,览古凭吊之情就失去了依据。而诗中其他各句,由于律诗与小令毕竟差异很多,保留的余地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马致远舍其次要成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首尾两联兴亡之感的抒发上。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开国之君,都是出身微贱登上皇帝宝座的,都所谓的布衣中的“英雄”。和许浑一样,马致远蔑视他们,认为他们的王霸事业,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恶梦而已。在马致远看来,古今英雄争王称霸,做得高官显赫,但最终化为尘土,这如同做了一场恶梦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曲子中流露出的历史虚无感和厌世感,是元代文人作品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从艺术上看,马致远此曲对许浑原诗的化用,是有新意,有创造性的。此曲由于具有自己的精神和风格,遂能与原诗并峙,为人们所传诵。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52-253

duàn··zhōng--zhìyuǎn

zhōngwènyīngxióngwángchéngyòngshǔgāoliùdàigōngqiūyuǎnjìnqiānguānzhǒngchǎngèmèng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wú)¹人尽去,断红²明碧树。
译文:黄莺的啼声飘落时,飘荡着满天稀疏的雨。极目远望平旷的草地,人们都已离去,红花被雨打落,树木明净碧绿。
注释:¹平芜:草木丛生之旷野。²断红:一作“断虹”。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费得炉烟无数¹,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译文:熏烤衣服费了无数炉烟,难以度过的只有,微寒袭人的时分。忽见西楼露出花影,摇弄得天气转晴,催促着黄昏降临。
注释:¹费得炉烟无数: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烟,指炉火。

  这首词的标题是“五月雨”五月雨也就是梅子黄时雨,柳宗元诗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词中所写,正是这种景象。 

  上片写景,在那黄莺儿啼叫的地方,满天正飘洒着雨丝,“疏雨”是间歇的雨,“摇荡”形容雨丝飘洒的状态,正所谓“雨丝风片”,再加上间断的莺啼,再准确不过地写出了梅雨的特点。极目远眺,平野之上没有行人,只见残剩的红花缀在绿树上,经过雨的冲洗,显得格外鲜亮。“极目平芜人尽去”,可能取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雨天行人稀少,树是那样绿,花是那样红,词人的观察总是十分细腻、具体的。 

  下片写情,主要写词人的感受。江南梅雨季节,湿度大,衣物易生霉,本来古代上层家庭就好在室内薰香,此时此地更要点燃炉香来除湿。所以说: “费得炉烟无数”此亦从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化出。梅雨季节,江南正处于冷暖空气交会地带,故而多雨,并且气温多变,早晚甚至还会感到轻微的寒意,词中说“只有轻寒难度”,正是指的这种气候,“难度”则属于诗人的感受了。最后两句由雨写到转晴,忽雨忽晴也止是梅雨季节的特点,诗人强调的是由雨转晴完全在不知不觉之间,“疏雨”似乎一直在下着,然而忽然看见西楼边上露出了花影,天已放晴了。阳光照射下,才有花影。这花影摇曳着,摆弄着阳光。时间已接近傍晚,花影随着太阳光线移动,就好像在催促着薄暮的到来。这里“弄”字“催”字都用得很巧妙。在词中“弄”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动词,与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张词写月光照射下,花影在轻轻摇动,于寂静中显出动态,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首词取法这一 “弄”字,也用得相当精彩,不说“花弄影’,而说“花影弄晴”,晴是阳光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花影摇动引起光线的明暗变化,这样就有了新的创造。而接言的“催薄暮”,用一个动词“催”字,赋予花影以感情的色彩。薄暮是自然到来的,在花影轻摇中阳光渐渐移去,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催促傍晚的到来,感觉十分细腻,表达则十分精彩。

  前人评陈子龙词“婉丽、清艳”、“情深一往,情韵凄清”。他的词属于“婉约”派,这一派认为词的本质就应该是婉转缠绵、含而不露的。在陈子龙的词中一些细腻曲折的表达,确实体现了这种特点。但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归宿,却是与柔情蜜意、轻歌曼舞的生活不甚相容的,所以前人又特别强调他的“艳”不是浓得化不开的艳,而是“清艳”。情韵更不是“婉媚”,而是“凄清”。在他存世的数十首词中,大都是抒写节候变化和自然风物的,其中也颇多批评时事的寓意和忧时伤世感情的曲折表达,至于本篇,主要用赋体写成。既然找不到什么寄托的根据,我们且将它作为一篇描写节候风物的佳作来欣赏吧。

jīnmén··yuè--chénzilóng

yīngchùyáodàngtiānshū

píngrénjǐnduànhóngmíngshù

fèiyānshùzhǐyǒuqīnghánnán

jiàn西lóuhuāyǐngnòngqíngcuībáo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 一作:戴)
头上红冠不用裁(cái)¹,满身雪白走将²来。(裁 一作:戴)
译文: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注释:¹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²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平生¹不敢轻²言语³,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¹平生:平素,平常。²轻:随便,轻易。³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⁴一:一旦。⁵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生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参考资料:
1、 米治国 周惠泉 陈桂英.元明清诗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04:50页
2、 范文玲 戴宪生.儿童一周一诗:重庆出版社,1985.12:29页
3、 张晨.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辽宁美术出版社,1992.06:221页

huà

tángyín míngdài 

tóushánghóngguānyòngcái mǎnshēnxuěbáizǒujiānglái  (cáizuò dài )
píngshēnggǎnqīngyán jiàoqiānménwànkā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