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
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
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liántáng--mèngchí

màimàihuíyīnxiùzhēliǎnhéngqiūshuǐpán

liánjīngyǒuchéngzhéjǐnànbàngkōngkànhuā

孟迟

孟迟

孟迟(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迟之,(全唐诗云:一作升之;文献通考作孟达。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诗名,尤工绝句。与顾非熊甚相得,于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举进士第。亦与杜牧友善,迟至池州,牧作诗送之。 ▶ 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皎洁 一作:鲜洁)
新裂¹齐纨(wán)²,皎(jiǎo)³如霜雪。(皎洁 一作:鲜洁)
译文:最新裁出的齐地上好丝绢,犹如霜雪一般洁白。
注释:¹新裂:指刚从织机上扯下来。裂,截断。²齐纨素:齐地(今山东省泰山以北及胶东半岛地区)出产的精细丝绢。纨素都是细绢,纨比素更精致。汉政府在齐设三服官,是生产纺织品的大型作坊,产品最为著名。素,生绢。³皎洁:一作“鲜洁”,洁白无瑕。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裁为合欢扇¹,团团²似明月。
译文: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
注释:¹合欢扇:绘有或绣有合欢图案的团扇。合欢图案象征和合欢乐。²团团:圆圆的样子。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出入君¹怀袖²,动摇³微风发。
译文:随你出入,伴你身侧,摇动起来微风徐徐拂面。
注释:¹君:指意中人。²怀袖:胸口和袖口,犹言身边,这里是说随身携带合欢扇。³动摇:摇动。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常恐秋节¹至,凉飙(biāo)²夺炎热。
译文:团扇呵,常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
注释:¹秋节:秋季。节,节令。²凉飙:凉风。飙,疾风。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弃捐¹(qiè)(sì)²中,恩情³中道绝
译文:用不着的团扇将被抛弃,扔进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断绝。
注释:¹捐:抛弃。²箧笥:盛物的竹箱。³恩情:恩爱之情。⁴中道绝:中途断绝。

  该诗又题为《团扇诗》《纨扇诗》《怨诗》,是一首著名的宫怨诗。

  该诗通首比体,借秋扇见捐喻嫔妃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就皎洁无瑕,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也是写其内在本质之美。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团圆的月亮。此二句则写其经过精工制作,更具有外表的容态之美。“合欢”,是一种对称的图案花纹,象征男女和合欢乐之意,如《古诗》中“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羽林郎》中“广袖合欢襦”,皆属此类。故这里的“合欢”,不仅突出了团扇的精致美观,以喻女子的外貌出众,而且也寄托了少女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明月”不仅比喻女子的光彩照人,同时也象征着她对永远团圆的热望。“出入”二句,因古人衣服宽大,故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则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李善注云:“此谓蒙恩幸之时也。”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两句更深的含义是:嫔妃即使受宠,亦不过是侍候君侧,供其欢娱惬意的玩物而已。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她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能有专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班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常恐”,正说明乐中伏悲,居安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遍心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怒之幽深,千载之下,犹不得不令人惊叹其才情丽感慨其不幸!

  该诗完全符合这两条美学要求: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其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其次,诗中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也是值得欣赏的。前六句写纨扇之盛,何等光彩旖旎!后四旬写恐扇之衰,何等哀感顽艳!在两相照映之下,女主人公美好的人生价值和这价值的毁灭,又对比何等鲜明!短短十句,却写出盛衰变化的一生,而怨情又写得如此抑扬顿挫,跌宕多姿,蔚为大观。

yuànxíng

bānjié liǎnghàn 

xīnlièwán jiǎojiéshuāngxuě  (jiǎojiézuò xiānjié )
cáiwéihuānshàn tuántuánmíngyuè 
chūjūnhuái怀xiù dòngyáowēifēng 
chángkǒngqiūjiézhì liángbiāoduóyán 
juānqièzhōng ēnqíngzhōngdàojué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译文:混浊的水会使人心情低落,澄澈清明的水能激发人们探索的兴致。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思逢海底人,乞取¹(bàng)中月。
译文:幻想着能遇到那生活在海底的鲛人,向他求取蚌中吸取月光精华的珍珠。
注释:¹乞取:求得;请求采取。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此兴若未谐¹,此心终不歇。
译文:这样的心愿如果没能实现,一定会念念不忘,终身牵挂。
注释:¹谐:办妥;办成。

yǒng怀huáizuòyǒngqíngzuògǎn--mèngjiāo

zhuóshuǐxīnqīngmíngxìngchūfénghǎirénbàngzhōngyuè

xìngruòwèixiéxīnzhōngxiē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河边独自看星宿¹,夜织天丝²难接续。
注释:¹星宿:指列星。²天丝:仙女纺织用的丝线。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抛梭振镊动明珰(dāng)¹,为有秋期眠不足。
注释:¹明珰:用以泛指珠玉。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yuán)¹鹊填石。
注释:¹车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幸回郎意且斯须¹,一年中别今始初。
注释:¹斯须:须臾;片刻。
明星未出少停车。
明星未出少停车。

--wángjiàn

biānkànxīng宿zhītiānnánjiē

pāosuōzhènnièdòngmíngdāngwèiyǒuqiūmián

yáochóujīnshuǐlóngjiàchēyuánquètiánshí

liúcuìzhàngxīngzhǔjiānhuánpèishēngdēng

liǎngqíngchánmiánwèiqiūfēngshēngxiǎo

xìnghuílángqiěniánzhōngbiéjīnshǐchū

míngxīngwèichūshǎotíngchē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¹王。
译文:大汉王朝把我远嫁,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将我的终身寄于异国他乡的乌孙国王。
注释:¹乌孙:汉代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一带。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qióng)(lú)¹为室兮旃(zhān)²为墙,以肉为食兮酪(lào)为浆。
译文:居住在以毛毡为墙的帐篷里,以肉为食,饮辛酪。
注释:¹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²旃:同“毡”。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hú)¹兮归故乡。
译文:住在这里常常想念家乡,心里十分痛苦,我愿化作黄鹄啊,回我的故乡!
注释:¹黄鹄:即天鹅。

  汉朝初年,北方少数民族常率众南扰。朝廷有时出兵征伐,有时采用睦邻政策,以求缓和。“和亲”即睦邻的一个手段。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也是著名一例。刘细君去乌孙国是大义之举,她思亲人恋故土又是人之常情。《悲愁歌》亦即这矛盾心情中思亲一面的反映。因作者亲身经历,感受倍深,故这首诗写得情切切,意拳拳,真挚动人。在写思乡悲愁的同时,从客观上也具体地介绍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悲愁歌》,一作《乌孙公主歌》。原载于《汉书·西域传下》和 《玉台新咏》卷九。《乐府诗集》卷八十四以为刘细君作,属“杂歌谣辞。”此诗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诗中突出了中原与西域在食宿、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化为黄鹄归家的想象与事实上的不可能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两句写乌孙公主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汉朝把我远嫁于在天一方的乌孙国王。看似客观的自我介绍,其实蕴含着无限的伤感和怨愤。此“嫁”,实为和亲,寓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乌孙国与匈奴结盟,匈奴不断骚扰内地,为钳制匈奴,断其右臂,武帝采纳张骞建议,遣江都王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妻乌孙王猎骄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少数民族和亲,无疑具有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方面的意义。然而,这种于国于家有利的“美人计”,于公主自身却是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束缚。“天一方”、“远托”、“异国”等冷漠字眼已透出哀怨之信息,下面着力的值染更见其甚。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则是写公主远嫁异域,不仅举目无亲,孤苦无依,而且生活环境也令人难以忍受。这里没有崔嵬的宫阙,和暖的春风,没有美味佳肴玉液琼浆,而是以穹庐为室,毛毡作墙,饮以辛酪、食以膻肉。这与内地迥异的生活习俗,对从小过惯汉朝宫廷安逸生活的尊贵王女来说,无疑难以适应。作者以短短十几字高度概栝乌孙国饮食起居的生活习俗, 为以下思矣怀归之情的直接抒发埋下了伏笔。另据《汉书·西域传下》 记载:“乌孙国多雨,寒。昆莫年老,语言不通。”由此可见,公主所以不以审美心态去体味“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异国风光,而仅以哀怨叙之,正由于此。

  远离故国亲人,生活又难如愿,思乡怀归之情于是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直抒胸中郁结已久的忧思,凄婉哀怨,摧人泪下。明知远嫁之意义,回归之无望,又盼展开想象的双翅,化作黄鹄,自由飞回久别的故乡。想象中的满足与事实上的不能,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悲愁歌》同汉初的《大风歌》、《秋风辞》一祥深受楚辞的影响,读唱诗时句中加上舒缓语气的“兮”,增强诗的节奏感。诗歌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加上质朴无华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押韵,句句合理的推演,使一首虽然短的诗,却将其无比的思念、急切的盼归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4页 .
2、 李春祥等 .乐府诗鉴赏辞典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0年 :113页 .
3、 李春祥等 .乐府诗鉴赏辞典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0年 :114页 .
4、 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4-15页 .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万马不嘶(sī),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营铁骑¹,阵势纵横。人在油幢(zhuàng)²,戎韬(tāo)总制³,羽扇从容(qiú)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译文: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营,速度快如流星; 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¹星营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营。²油幢:油布制的帐幕。³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⁴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⁵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⁶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龙蛇¹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yán)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qiè)²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³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译文: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注释:¹龙蛇:喻书法。²惬:满足,畅快。³吹毛剑:指锋利的剑。⁴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刘过虽终身未仕,但对北伐甚为关心,一直期盼全国统一。该词即是作者这种心境的最好体现。词的开篇从听觉角度对“秋阅”开始前和刚开始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万马不嘶”,足以让人联想到当时整肃的军容以及严明的军纪。随即,“一声寒角”陡然响起,嘹亮之极。“寒”字用得妙,既与词题中的“秋”字呼应,又烘托出战场上的肃杀气氛。 “枪刀突出”三句,又从视觉的角度,在不同侧面描绘了演兵场上的盛况;“人在油幢”三句,从士兵写到将领,描绘了张路分指挥千军万马的仪态:只见他“羽扇从容裘带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君知否”三句,点出张路分“曾系诗盟”,即参加过诗人集会,展现出这位善于用兵治兵的统帅的另一面,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完整。

  下片“龙蛇纸上飞腾”三句承接上片,写张路分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一面,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能文能武。“便尘”以下几句写张路分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拂拭佩剑的动作,表现了其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末三句写秋阅结束时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归来晚”一句,表明演习时间之长。“随军鼓吹”,听起来也好似“边声”,足见作者北伐抗金的迫切心情以及期望朝廷尽早出兵的急切心情。

  全词风格豪放,极具画面感,是宋词中描写军事场面的优秀词作。

参考资料:
1、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270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