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有钱竞沽酒,嗟我独醒坐搔首。
荒径蓬蒿深映门,茅舍三间傍疏柳。
南山奔腾呼欲来,云散山容一笑开。
何似齐山江上客,菊花须插满头回。
众人有钱竞沽酒,嗟我独醒坐搔首。
荒径蓬蒿深映门,茅舍三间傍疏柳。
南山奔腾呼欲来,云散山容一笑开。
何似齐山江上客,菊花须插满头回。
李复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 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去。
谢奕作剡(shàn)令,有一老翁¹犯法,谢以醇(chún)²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³。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kù),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去。
译文: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已经喝醉了,还不让停。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你是想放了他吗?”谢安点了点头,于是谢奕就把老头放了。
注释:¹老翁:年老的男子。²醇酒:烈酒。³已:停止。⁴著青布绔:穿着青布裤子,绔,同裤 著,穿。⁵遣:打发。
遥羡风流顾恺之,爱翻新曲复残棋。
遥羡风流顾恺(kǎi)¹,爱翻新曲²复残棋³
译文:钦慕顾恺之卓尔不群,悠闲地过着谱制新曲,复录棋局的隐居生活。
注释:¹顾恺之:东晋时无锡人,博学多才。²翻新曲:谱制新乐曲。³复残棋:下棋老手在棋枰上棋子完局后,能再摆出原来某一阶段的残局。
家临绿水长洲苑,人在青山短簿祠。
家临绿水长洲苑¹,人在青残短簿祠(cí)²
译文:家在绿水之畔长洲苑,人能在青山之边短簿祠徜徉。
注释:¹长洲苑:在苏州西南,春秋时吴王阖闾游猎处。²短簿祠:《吴郡志》:“短簿祠在虎丘云岩寺。寺本晋东亭献穆公王珣及其弟珉之宅,珣居桓温征西府时号‘短主簿’,俗因以名其祠。”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¹时。
译文:芳草逐渐青绿,正逢归来的燕子;百花凋谢委地,已过了浴蚕的时节。
注释:¹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cuō)(tuó)¹满鬓(bìn)²
译文:整整一个春天不能游山玩水,遗憾只能任苦闷白了双鬓。
注释:¹蹉跎:白费时间。²丝:借指白发。

  所谓“吴门故人”,是指作者的挚友顾苓。他在明亡之后隐居不仕,吟赏残水,棋曲自娱,颇得人生乐趣。相反,作者汪碗却羁身宦途,不能尽游赏之乐。

  这首诗首联先引用故人,表现对顾苓所选择的隐居生涯的钦羡之情。颔联写顾苓隐居地的名胜,再进一步抒发自己对顾苓的羡慕与向往。颈链则紧承上联,从季节景物入手,又写顾苓隐居生活所具有的盎然生机。尾联最后表达出作者对仕途生活厌倦悔恨情感的直接表白。

  诗的开头两句“遥羡风流顾恺之,爱翻新曲复残棋”表明了对顾苓所选择的隐居生涯的钦羡之情。将顾苓直接比作才华绝世的顾恺之,更为充沛地肯定了顾苓的人品才学;以谱制新曲、复录棋局概括顾苓的生活乐趣,更能衬托出自己宦途的忙碌无聊。

  “家临绿水长洲苑,人在青残短薄祠”,这两句写顾苓隐居地的名胜,进一步抒发自己对顾苓的羡慕与向往。长洲苑与瓶簿祠都是苏州的游览胜地,“绿水”、青残”描绘出了环境的优美动人,“家临”,“人在”则刻画出了顾苓徜徉于名胜古迹、绿水青残之中的自得。仿佛人与爱物完全融化在了一起,彼此毫无阻隔,这正是作者所向往、所追求的人生乐趣。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这两句紧承上联,从季节景物入手,写顾苓隐居生活所具有的盎然生机。作者选择春天的景象,芳草、归燕、落花、浴蚕,使生活充满诗意,充满春的气息。这与作者所处的官场又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是作者对仕途生活厌倦悔恨情感的直接表白。“苦恨”两字有力,“蹉跎”一词真实感人。作者内心的苦恼烦闷、仿徨、矛盾,通过这四个字贴切准确地揭示了出来。明知这是生命的浪费,却不得不继续敷衍周旋;明知这与自己的志趣相违背,却不能与之彻底决裂,其中的苦涩滋味只有当事者才能品味得出。所以作者写来也就分外的真切感人。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943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jiàn)¹灯窗,识秋娘²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³相倚,暖日明霞光烂。水眄(miàn)兰情,总平生稀见。
译文: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坊。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注释:¹竹槛:竹栏杆。²秋娘:唐宋时对歌妓的一般称呼。³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⁴水眄兰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兰花。眄,顾盼。一作“水盼兰情”。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何、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¹。谁知道、自到瑶台²(pàn)。眷(juàn)恋雨润云温³,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何、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译文: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我们互相情意绵绵。无奈人世无常,将我们分开,我心里哪堪孤独。如今我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无息,重门紧关。只有秋虫在声声重复忧伤的歌。无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虽然隔着万水千山,却无法断绝。
注释:¹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词人用旧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风面,指容貌美丽的。²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所。³雨润云温:比喻男女情好。⁴荒寒:既荒凉又寒冷。⁵怎奈何:怎么办?何,语助词。

  这首词所咏情事,略同《瑞龙吟》,但并非重游旧地,而是神驰旧游。作为一位工于描写的词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稀有的动人的画像。

  为了要使词中女主人的登场获得预期的应有的效果,词人在艺术构思上是煞费苦心的。他首先画出背景。在一个月色阴沉的晚上,更鼓催来了夜色,露水收尽了街尘,正是在这样一个极其幽美的时刻,他来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阑槛外种着竹子,窗户里闪着灯光,正是在这样一个极优雅的地方,他会见了这位人物。与杜甫《佳人》之写“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意相同,这里的竹槛、灯窗,也是以景色的清幽来陪衬人物之淡雅的。

  先写路途,次写居处,再写会晤,层次分明,步步逼近。下面却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过,对于闻名乍见、倾慕欢乐之情,一概省略。这样,就将以后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来。在这里,可以悟出创作上虚实相间的手法。

  “似觉”以下四句,是对美人的正面描写,又可以分为几层:第一、二句,乍见其光艳;第三句,细赏其神情;第四句,总赞。写其人之美,不用已为人所习见的“云鬓花颜”、“雪肤花貌”,而用“琼枝玉树”、“暖日明霞”来形容,就不熟滥,不一般化;用两个长排句,四种东西作比,也更有分量。(吴白先生云:“‘琼枝’,见沈约《古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玉树’,见杜甫《饮中八仙歌》:‘皎如玉树临风前。’”)上句说像琼枝和玉树互相交映,是写其明洁耀眼;下句说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辉灿烂,是写其神采照人。两句写入室乍见之初,顿时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缭乱,尤其因为这次见面是在夜间,就使人物与背景之间,色彩的明暗对比更为显著。在用这种侧重光觉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见的暗淡月色与庭坊中所见的隐约灯光的描写,也对之起了一种很好的衬托作用。如果不仔细研究全词的布局,对于这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一些优秀的电影导演的艺术处理手段的巧妙构思,是很容易被忽略过去的。两句写其人之美,可谓竭尽全力,而犹嫌不足,于是再加上“水盼兰情”一句。韩琮《春愁》“水盼兰情别来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兰情”,指性情幽静像兰花。这句虽也是写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见其容光而转到细赏其神态了。这已是进了一层。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够、写不完的,所以再总一句说:“总平生稀见。”这才画完了这幅美人图的最后一笔。

  换头一句,从抒情来说,是上片的延伸;从叙事来说,却是更进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旧事。杜甫《咏怀古迹》咏王昭君云:“画图省识春风面。”词句即点化杜诗而成,意思是说:在和其人会面之前,就已经知道她的声名,见过她的画像了。从而也看出了,这次的会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终于如愿以偿,欢乐可想。

  从这以下,才正面写到离情。“谁知道”二句则是这一幕小小悲剧的转折点。“瑶台”是美女所居。《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但这里却兼用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就暗示了这位姑娘有着如李白所形容的杨玉环那样神仙般美丽风姿,作为上片实写其人之美的补充。云雨习用,而“雨”以“润”来形容,“云”以“温”来形容,则化臭腐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爱悦之深,由此两字,都可想见,且与上文“兰情”关合。但这叙述两相爱悦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却以“谁知道”领起,以“苦惊风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个面。惊风吹散了温润的云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缘,通体用比喻说明,处理得极其含蓄而简洁。读到这里,读者才发现,原来在这以上所写,都是追叙。行文变化莫测,与《夜飞鹊》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现在。独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里,关上重重门户,听着坏了的墙壁中秋虫的叫声,这种种凄凉情景,用一“念”字领起,就显得更加沉重。因为无人可语,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写人叹,而以虫鸣为叹,似乎虫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极力描摹此时此地之哀,正是为了与上片所写彼时彼地之乐作出强烈的对比。

  末以纵使水远山遥,却仍然隔不断一缕相思之情作结,是今昔对比以后题中应有之义,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这种相思之情含义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038-1039页 .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131-132页 .

bàixīngyuèmàn ·cuīgēng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cuīgēng qīngchénshōu xiǎoyōufāngyuèàn zhújiàndēngchuāng shíqiūniángtíngyuàn xiàoxiāng juéqióngzhīshùxiāng nuǎnmíngxiáguānglàn shuǐmiǎnlánqíng zǒngpíngshēngjiàn 
huàzhōng jiùshíchūnfēngmiàn shuízhīdào dàoyáotáipàn juànliànrùnyúnwēn jīngfēngchuīsàn niànhuānghán 宿rénguǎn chóngmén bàiqiūchóngtàn zěnnài xiāng shānduàn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¹击之。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²所未通也。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³使能,李公效节。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
注释:杨公:即杨国忠。¹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西北。²百王:历代帝王。³庙堂:朝廷。⁴忝:有愧于。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圣人赫斯怒¹,诏伐西南戎。
注释:¹赫斯怒:勃然大怒。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注释:¹¹节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鼓行天海¹外,转战蛮夷中。
注释:¹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梯巘¹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注释:¹梯巘:险峻的山。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鬼门无归客,北户¹多南风。
注释:¹北户:房门北向,古代交趾一带习俗,指南越之地。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蜂虿¹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注释:¹蜂趸:代指南蛮军队。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精诚动白日¹,愤薄连苍穹。
注释:¹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列传》。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野食掘田鼠,晡¹餐兼僰僮。
注释:¹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收兵列亭堠¹,拓地弥西东。
注释:¹亭堠:瞭望的岗楼建筑。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¹
注释:¹饬躬: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泸水夜可涉,交州¹今始通。
注释:¹交州:交趾郡。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¹
注释:¹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廉蔺若未死,孙吴¹知暗同。
注释:¹孙吴: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¹深衷²
注释:¹谢:惭愧。²深衷:内心,衷情。

  征南诏这场战争是杨国忠把持朝政,为博名邀功而随意派遣边鄙一太守盲目攻击周边弱小民族的冒失行为。事先没有经过仔细调查,事中又不能随机应变,导致了这场战争大败的灭顶之灾。然而这些内幕则不是高适所能深知,或者虽知而不敢言,但诗中所描述的山穷水尽的情形,所歌颂战士们无所畏惧的气概,的确荡气回肠,足以警戒世人,发人深省。

  在这首诗中,诗人目的不在分析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成败得失,而在称赞战士们为国赴难,不顾自身安危的慷慨激昂的感人举动。但诗人选取这么一个材料,却只是为了表达如此片面的见解,不免有挂一漏万之嫌,十分书呆子气,给人一种本末倒置之感,这自然是诗人见识为时代和自身经历局限所致。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11-113页

yúnnánzhēngmánshī--gāoshì

tiānbǎoshízàiyǒuzhào西nányòuxiāngyánggōngjiānjiézhìzhīnǎizòuqiányúnnántàishǒushèhǎijiāozhǐzhīdàoxiǎnjiānwǎngshùwàngàibǎiwángsuǒwèitōngshíèrzàiyuèzhìzhǎngānjūnzishìzhīmiàotáng使shǐnénggōngxiàojiéshìtiǎnrénzhījiùyīnshìshī

shèngrénzhào西nánróng

miàotángshàngshēnchénjiézhìxióng

suìlìnggǎnshìjiànfēichánggōng

liàoliàoēnníngzhōng

xíngtiānhǎiwàizhuǎnzhànmánzhōng

yǎnjìngāoniǎo穿chuānlínjīngchóng

guǐménguīběiduōnánfēng

fēngchàiwànyúnléisuíjiǔgōng

zhǎnglàngqúnshānkōng

xiǎngdàoyuǎnxuánjūnchuíqióng

jīngchéngdòngbáifènbáoliáncāngqióng

shíjuétiánshǔcānjiāntóng

shōubīngliètínghòu西dōng

línshìchǐgǒumiǎnwēinéngchìgōng

jiāngxīngzhào耀yàobiānmíngméng

shuǐshèjiāozhōujīnshǐtōng

guīláizhǎngāndàozhàojiàngānquángōng

liánlìnruòwèisūnzhīàntóng

xiāngfénglùnkāngkǎixièshēnzhōng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¹青春²,少住³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少(xù)。随春且看归何处。
译文: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这大好的春光,可是春天却只稍稍停留便离去了。只有柳少仍然在风里飘飞,随着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注释:¹系:拴住。²青春:大好春光。隐指词人青春年华。³少住:稍稍停留一下。⁴犹自:依然。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绿满山川闻杜宇¹。便做²无情,莫也³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xiāo)潇雨
译文:一片碧绿的山野间传来一声声杜鹃的啼叫声,杜鹃即使无情,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沉默不语,黄昏时分忽然下起了潇潇细雨。
注释:¹杜宇:杜鹃鸟。²便做:即使。³莫也:岂不也。⁴“把酒”句:把酒,举杯;把,持、拿。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⁵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惜春伤春,留春送春,词中常调。这首“送春”词却别具一份女词人的巧思妙想与慧心深情。

  上片化景物为情思,纯从“楼外垂杨”着笔。从风飘柳絮的景象看,词中所写,当是暮春烟柳,而非细叶新裁的仲春嫩柳,这样方与送春之旨吻合。杨柳依依的形象和折柳送别的风习使人们从柳条想到送别,原很自然;但从“垂杨千万缕”想到它“欲系青春”,却是女词人的独特感受。从“送”到“系”,虽只在一转换之间,却包含了想象的跨越飞跃,进一步写出了柳的缱绻多情。那千万缕随风荡漾的柳丝,像是千万缕柔曼的情思,力图挽住春天。然而“少住春还去”,春毕竟是留不住的。他人至此,不过叹息伤感而已,词人却从随风飘荡的柳絮生出“随春且看归何处”的奇思妙想。柳絮的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蔡伸《朝中措》)一类想象。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由“系”到“随”,进一步写出了柳对春天的无限依恋和无尽追踪。

  下片从“春归”生出,转从送春的词人方面着笔。“绿满山川”正是暮春之景。这一望碧绿之中正含有落花飞絮狼藉的伤感记忆,更何况耳畔又时时传来象征着春归的杜鹃鸟凄伤的呜叫声。目接耳闻,无非芳春消逝的景象即便是无情人,恐怕也要为之愁苦不已。“便作”句先从反面假设,“莫也”句则故用摇曳不定之语从正面渲染愁苦,愈觉情怀酸楚。写到这里,方才引出这位满怀愁情的女主人公。“系春”不住,“随春”难往,唯有“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这两句似从欧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化出,但独具神韵。在词人感觉中,这即将离去的春天,像是怀着无限别离的惆怅与感伤,悄然无语,与伤春的词人默然相对。时近黄昏,又下起了潇潇细雨。这“潇潇雨”,像是春天告别的细语,又像是春天归去的叹息。而女主公情怀的黯淡、孤寂也从中隐隐传出。妙在“不语”与“潇潇雨”之间存在着一种似有若无的对应与联系,使读者感到这悄然飘洒的“雨”仿佛是一种不语之“语”。这一境界空晨。极富象外之致的结语使词在巧思妙想之外更多了一份悠远的情致。

  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参考资料:
1、 陆国斌,钟振振.《历代小令词精华》.长沙:岳麓书社,1993:353-354
2、 龚学文.《闺秀词三百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116

diéliànhuā ·sòngchūn

zhūshūzhēn sòngdài 

lóuwàichuíyángqiānwàn qīngchūn shāozhūchūnhuán yóufēngqiánpiāoliǔ suíchūnqiěkànguīchù 
绿mǎnshānchuānwén biàn便zuòqíng chóurén jiǔsòngchūnchūn huánghūnquèxiàxiāoxi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