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飘青璅,金铺丽紫宸。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玉漏飘青璅,金铺丽紫宸。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
瑞霭方呈赏,暄风本配仁。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
文雅逢明代,欢娱及贱臣。年年未央阙,恩共物华新。
文雅逢明代,欢娱及贱臣。年年未央阙,恩共物华新。

chūnfèngxiànshèng寿shòujiāngshíshǒu--yángyuán

lòupiāoqīngsuǒjīnchényúnshānjiǔménshǔtiānjiāchūn

ruìǎifāngchéngshǎngxuānfēngběnpèirényánlángkāifèngshuǐ殿diànáoshēn

wénféngmíngdàihuānjiànchénniánniánwèiyāngquēēngònghuáxīn

杨巨源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1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青山隐隐水迢(tiáo)¹,秋尽江南草未凋(diāo)²
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谢。
注释:¹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²草未凋:一作“草木凋”。凋:凋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¹明月夜,玉人²何处教(jiào)³吹箫?
译文: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注释:¹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²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³教:使,令。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

  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温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便赋予扬州以完美。这两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出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

  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像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yángzhōuhánchuòpànguān

 tángdài 

qīngshānyǐnyǐnshuǐtiáotiáo qiūjìnjiāngnáncǎowèidiāo 
èrshíqiáomíngyuè rénchùjiàochuīxiāo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盖闻王者莫¹高于周文²,伯³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xī)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¹⁰。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¹¹亡绝¹²也。贤人已与我共平¹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¹⁴之,可乎?贤士大(dà)夫有肯从我游¹⁵者,吾能尊显¹⁶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zhèn)¹⁷意。
译文:听说古代圣王没有谁超过周文王的,霸主没有谁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依靠贤人成就功名。现在天下贤人有智慧有才能,难道只有古代才有这样的人吗?担忧的是君主不肯去结交,贤士有什么道路被进用?现在我靠上天神灵和贤士大夫平定了天下,统一全国成为一家。希望长久保持下去,世世代代奉祀宗庙到无穷。贤人已经和我共同平定天下了,而不和我共同治理天下,可以吗?贤士大夫们肯同我共事的,我能够使他贵显。把诏令布告天下,让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注释:高帝:即汉高祖刘邦,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6年至前195年在位。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他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¹莫:没有什么人,代词。²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³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的盟主。⁴齐桓:即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他任用管仲,富国强兵,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⁵智能:智谋与才能。⁶岂特:岂独,难道只。⁷人主:人君。⁸奚由:由奚,从哪里。奚,何,哪里。⁹灵:威灵,有保佑的意思。¹⁰以为一家:以天下为一家。以,介词。“以”后省宾语“之”(天下)。¹¹宗庙:奉祀祖先的庙堂。古时把帝王的宗庙当作国家的象征。¹²亡绝:无穷。亡,通“无”。¹³平:平定。¹⁴安利:安养。¹⁵游:交游,这里有共事的意思。¹⁶尊显:致人于尊贵显赫的地位。¹⁷朕:我,我的。古时君臣都可称“联”,自秦始皇时起,专作皇帝自称。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御史大夫¹²³相国,相国(zàn)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jùn),其有(chèn)¹⁰明德¹¹者,必身劝¹²,为之驾,遣(qiǎn)(yì)¹³相国府,署¹⁴行义年¹⁵,有而弗言,觉免¹⁶。年老癃(lóng)¹⁷病,勿遣¹⁸
译文:御史大夫周昌把诏书下达相国酂侯,相国酂侯下达各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各郡太守。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称的,一定要亲自劝他出来,给他准备车马,送他到相国府,写下经历、状貌、年龄。如果有贤人而不推举,发觉后要免除他的官。年老而体弱多病的,不要送来。
注释:¹御史大夫:汉朝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宫之一。协助相国,掌管机要文书和监察事务。²昌:周昌,高祖功臣。³下:下达。⁴相国:即丞相,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国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⁵酂侯:指萧何。⁶御史中执法:又称御史中丞,地位仅次于御史大夫。这里指诸侯国掌管监查、执法职务的长官。⁷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即太守。⁸其有:如有。⁹意:美好的名声。¹⁰称:相符。¹¹明德:美德。¹²身劝:亲自往劝出仕。¹³诣:前往。¹⁴署:题写。¹⁵行、义、年:事迹、状貌、年龄。义,通“仪”。¹⁶觉免:发觉后受免职处分。¹⁷癃:腰部弯曲、背部隆起。这里泛指残疾。¹⁸遣:派送,打发。

  《高帝求贤记》一文虽然短小,却清楚地说明了诏令求贤的原因、目的和方法。

  刘邦起自布衣,对士人多有轻侮。但由于他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认识到的天下多有赖于士人,为此他统一天下后,要治理天下,就急于寻访贤能之人,心情十分急迫。尽管此诏书是在刘邦在位晚年发布的,但这封诏书毕竟奠定了西汉的基本国策,功不可没。西汉大量贤士得到重用是在武帝宣帝时期。但是,要追溯西汉王朝的求贤历史,还要从这封诏书开始。

  高帝刘邦求贤的根本目的,自然是为了使自己的统治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高帝之所以求贤,则是因为他从历史与现实两个不同的层面,清醒地认识了经营天下与贤人辅的紧密联系。就历史而言,世之王者莫高于周文,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其成名的关键在于任用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泰颠、闳夭、散宜生、南官适等贤人;世之霸主莫高于齐桓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成名的关键在于任用管仲。就现实而言,贤人的重要性对高祖刘邦更是刻骨铭心。当初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超,商祖起于闾巷之间,拨乱诛暴,平定海内,终践帝祚。他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善用智能之士。高祖曾云:“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能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正因为知此,诏书才有“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云云。不论着眼于历史,还是着眼于现实,刘邦都迫切感到需要贤士大夫来治理天下。

  诏书以周文、齐桓自许,以古之贤士期待今之人,流露了刘邦希冀王霸之业的雄心以及渴求贤才的迫切。诏书云:不惟古之人有智慧有才能,今天下人亦然,只因人主不肯结交,致使贤者无由进升。如此归咎人君,便见高祖礼贤下士之意,显得顿挫而又警醒。高祖本意在于进用贤者以安定汉家,却云“与吾共安利之”;一个“利”字,巧妙地将自身的好处幻化成了贤人的利益。如此说来,高帝求贤便有了为贤者打算图谋的含义。诏书又云:“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上文言“交”,此处言“游”,更表现出一种天子友匹夫的大度雍容的气度;尊之显之云云,则是直接诱之以势力。诏书结尾云:郡国若有贤者,“必身功为之驾”,“有而弗言,觉,免”;一个‘必”字、一个“免”字,再次表现了高帝求贤的精诚。由此可见,《高帝求贤诏》不仅层次划然,而且用语极具艺术性。

  不过,政治在很多情况下都不会是这种停留在纸面上的温情脉脉牧歌。在封建社会,“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悲剧一次次重演,所谓贤者,所谓智能之士,常常难以摆脱这种历史的悲剧。

参考资料:
1、 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254~258
2、 吴云.古文观止注·译·评(上卷):长春出版社,2004:311~312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jì)(huán)狼藉¹黛眉长,出兰房²,别檀(tán)³。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译文:发髻散乱不整,眉毛久未打理已经长得很长。走出闺房,与心上人依依惜别。呜咽的鼓角声中,星辰渐渐黯淡变得稀疏又模糊。露已成霜月无光,留不住离去的人,只能泪千行。
注释:¹狼藉:或作“狼籍”,散乱不整的样子。²兰房:香闺绣阁。³檀郎:潘岳小名为檀奴,所以妇女称自己所欢者为檀郎。又解:檀有香之意,檀郎是对所爱者的美称。清褚人获《坚瓠集》:“诗词中多用檀郎字,檀喻其香也。”⁴微茫:稀疏而模糊。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花时¹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dī)
译文:本该是阳光明媚的春日却是连日阴雨,乌云笼罩大地连日的大雨将堤坝冲毁。
注释:¹花时: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¹(wǎng)抛泥。
译文:昨天感觉天气良好就启程上路,不成想让这大雨阻了前路停滞不前。
注释:¹红锦:红色名贵的绢织品。

chūn--níng

huāshímènjiànliánmiányúnrénjiāshuǐhuǐ

zuóchūnfēngyuánshàngliánhóngjǐnwǎngpāo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寒水依痕¹,春意渐回,沙际烟阔²。溪梅晴照生香,冷蕊(ruǐ)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译文:寒水缓缓消退,岸边留下一线沙痕。春意渐渐回临,空阔的沙洲烟霭纷纷。晴日朗照,溪边的新梅香气氤氲。数枝梅花争相吐蕊,装点新春。我独在天涯满腔怨恨,试想我现在是何等的悲怆伤神?长亭门外,群山重叠,望不断的远山遥岑,正是令人忧愁的节令时分。
注释:¹“寒水”句: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此处化用其决心书。²“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xiāo)肌雪。辜(gū)负枕(zhěn)前云雨¹,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yīn)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译文: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思绪纷纭。画楼的层门紧闭,春风暗暗使你的容颜瘦损。我真是对不起你啊,让你独守空闺冷衾。辜负了多少尊前花月的美景,浪费了大好青春。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进闺门。更有多少酸甜苦辣,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可等到我们再度相逢,恐怕又要过一年光阴。
注释:¹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
本词别本题为“感旧”。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情,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也体现张元斡词在激昂悲壮之外的细腻深情的另一面。张元斡本是南宋抗战名臣李纲的行营属官,因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遂辞职南归。词的开头点明时令季节。“溪梅”二句用特写的的手法刻画报春的使者。下片“画楼”以下三句,虚景实写,设想佳人独居深院,因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形体渐渐消瘦下去。“心期”三句抒写埋藏词人心底的渴望,即回归故乡,与亲人诉说凄凉。因其有些经历,故黄蓼园认为本词是“因送友而除名,不得已而托于思家,意亦苦矣。”似有牵强附会之嫌。细品全词,还是抒客子思亲之情怀。开篇五句化用杜甫诗意却了无痕迹,写初春之景极为熨贴生动。“天涯旧恨”为上片之眼,也是全词感情的出发点。长亭望远更显思归之切。下片开头“情切”二字精彩,绾合双方,既说自己情切,也引出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从“孤负枕前云雨”句看,所思者就是妻子。再从末尾两句看,似乎作者离家时间在一年左右。词风婉丽而不凄苦,可能是南渡前的作品。歇拍以情收结,极言不堪离别之苦,感情跌宕,含意深沉。这首词构思精妙,超越闺怨,有着对人生的悲叹,内涵深广。

shízhōumàn ·hánshuǐhén

zhāngyuángān sòngdài 

hánshuǐhén chūnjiànhuí shāyānkuò méiqíngzhàoshēngxiāng lěngruǐshùzhīzhēng tiānjiùhèn shìkànxiāohún chángtíngménwàishānchóngdié jìnyǎnzhōngqīng shìchóuláishíjié 
qíngqiè huàlóushēn xiǎngjiàndōngfēng ànxiāoxuě zhěnqiányún zūnqiǎnhuāyuè xīnqièchù gèngyǒuduōshǎoliáng yīnqínliúguīshíshuō dàoquèxiāngféng qiàjīngniánbi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