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xuězhōngtīngzhēng--yángyuán

zhùlínglíngduìhánxuěqīngshāngyuànzhēngshēngqiè

shuíliánchǔxiàngshípiànchóuxīnxiánjué

杨巨源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1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mǎng)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译文:浑浑莽莽万山重叠,孤独的秦州城处于石谷之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译文: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shǔ)¹归何晚,楼兰²斩未还。
译文:外出的使臣迟迟未能归来,效法傅介子之壮举可能是遇到了障碍。
注释:¹属国:即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此处指赴吐蕃之使臣。²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昭帝时,楼兰与匈奴和好,不亲汉朝。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首。此以楼兰代指与唐为敌的吐蕃。
烟尘独怅望,衰飒正摧颜。
烟尘独怅望,衰飒(sà)正摧颜。
译文:久久地望着烟尘弥漫的天边,衰飒的秋景正在摧残我的容颜。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tóng)¹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译文:初升的太阳颜色像火一样,上升千里只需一刻。
注释:¹曈曈:闪烁的样子,一般形容日出时。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下如珠住不得。
译文:太阳出来就是白昼,沉没就是黑夜。浑圆的太阳运转起来像旋转的珠子一样不停息。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译文:停不住的太阳啊,我能把你怎么办呢。只好举起酒杯来唱一首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译文:歌声愁苦,吟唱的词也是愁苦的。在座的少年们请听好。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译文:今天还没有过完明天就紧催着要来了,秋天刚过去春天又来了。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¹白日相隳(huī)(tuí)²
译文:人生漂泊时光荏苒,美丽的容颜和时光一样总是很快消逝。
注释:¹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²隳颓:衰败、毁败。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译文:劝你勉强笑一笑,劝你勉强喝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yú)¹老到来。
译文:人的一生得不到长久的欢乐,青春年少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老年很快就来了。
注释:¹须臾:一会儿,片刻。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tiáo)¹槐江岭²,是为玄圃(pǔ)³丘。
译文:遥遥高耸槐江岭,那是玄圃最高冈。
注释:¹迢迢:高而远的样子。²槐江岭:即槐江之山。³玄圃:即平圃,亦作“县(悬)圃。”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西南望昆墟(xū)¹,光气²难与俦³
译文:远望西南昆仑山,珠光宝气世无双。
注释:¹昆墟:即昆仑山。²光气:珠光宝气。³俦:比并。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亭亭¹明玕(gān)²照,洛洛³清瑶流。
译文:高高珠树光明照,谣水涓涓流细淌。
注释:¹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²玕:琅玕树,即珠树。³洛洛:水流动的样子。⁴瑶:同“滛”。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恨不及周穆¹,托乘²一来游。
译文:可恨不及周穆世,搭车也去一游赏。
注释:¹周穆:周穆王。²托乘:犹今言“搭车”。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sān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tiáotiáohuáijiānglǐng shìwèixuánqiū 
西nánwàngkūn guāngnánchóu 
tíngtíngmínggānzhào luòluòqīngyáoliú 
hènzhōu tuōchéngláiyóu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gé)¹生蒙²³,蔹(liǎn)(màn)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译文:葛藤覆盖了一丛丛的黄荆,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茔。我的亲密爱人长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守安宁!
注释:¹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²蒙:覆盖。³楚:灌木名,即牡荆。⁴蔹: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白蔹、赤蔹、乌蔹等。⁵予美:我的好人。⁶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葛生蒙棘(jí)¹,蔹蔓于域(yù)²。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译文:葛藤覆盖了丛生的酸枣枝,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地。我的亲密爱人埋葬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自安息!
注释:¹棘:酸枣,有棘刺的灌木。²域:坟地。毛传:“域,营域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营域,或作茔域,古为葬地之称。《说文》:‘茔,墓地也’是也。”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角枕¹(càn)²兮,锦衾(qīn)³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译文:他头下的角枕是那样光鲜,身上的锦被多么光华灿烂!我的亲密爱人安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枕待旦!
注释:¹角枕:牛角做的枕头。据《周礼·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²粲:同“灿”。³锦衾:锦缎褥。闻一多《风诗类钞》:“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烂:灿烂。旦:天亮。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夏之日,冬之夜¹。百岁之后,归于其居²
译文:没有你的日子里夏天煎熬,冬夜是那样漫长难耐孤寒。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作清风,随你而来相会在碧落黄泉!
注释:¹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²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义同。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译文:没有你的日子里冬夜漫漫,夏天是那样漫长尤感孤寂。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为泥土,随你而来相聚在这块宝地!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从结构上看,可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有“予美亡此”句的三章,后一部分为有“百岁之后”句的两章。对后一部分是用赋法,诸家无异议,但对前一部分,除第三章皆认为是赋外,第一、二两章却有“兴”、“比而赋”、“赋”等三种说法。“葛生蒙楚(棘),蔹蔓于野(域)”两句,互文见义,都既有兴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侣相亲相爱关系的意思,也有对眼前所见景物的真实描绘,可以说是“兴而比而赋”。这一开篇即出现的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意象,设置了荒凉凄清、冷落萧条的规定情境,显示出一种悲剧美作。接着,“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两句,是表达对去世的配偶表示哀悼怀念之情。这里的比兴意义是:野外蔓生的葛藤蔹茎缠绕覆盖着荆树丛,就像爱人那样相依相偎,而诗中主人公却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好不悲凉。第三章写“至墓则思衾枕鲜华”(郝懿行《诗问》),“角枕、锦衾,殉葬之物也。极惨苦事,忽插极鲜艳语,更难堪”(牛运震《诗志》)。而“谁与独旦”如释“旦”为旦夕之旦,其意义又较“独处”、“独息”有所发展,通宵达旦,辗转难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几乎无以复加。

  后两章,语句重复尤甚于前三章,仅“居”、“室”两字不同,而这两字意义几乎无别。可它又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夏之日,冬之夜”颠倒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释为作歌词连番咏唱所自然形成,而是作者刻意为之。两章所述,体现了诗中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终竭的怀念之情,闪烁着一种追求爱的永恒的光辉。而“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室)”的感慨叹息,也表现出对荷载着感情重负的生命之旅最终归宿的深刻认识,与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样的现代观念似乎也非常合拍。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38-240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6-239

shēng

shījīng·guófēng·tángfēng xiānqín 

shēngméngchǔ liǎnmàn měiwáng shuí chǔ 
shēngméng liǎnmàn měiwáng shuí  
jiǎozhěncàn jǐnqīnlàn měiwáng shuí dàn 
xiàzhī dōngzhī bǎisuìzhīhòu guī 
dōngzhī xiàzhī bǎisuìzhīhòu guīshì 
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世本》
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世本》
译文:尧娶散宜氏的女儿,叫女皇,女皇生了丹朱。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尚书》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¹是好,傲虐²是作。罔(wǎng)昼夜頟(é)³,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tiǎn)(jué)世。《尚书》
译文:没有谁像丹朱那样傲慢无礼,他只喜欢懒惰逸乐,只作戏谑,不论白天晚上都不停止, (他还) 乘船玩 ,在家群聚淫乱,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注释:¹慢游:浪荡遨游。²傲虐:遨游嬉戏,残害百姓。³頟頟:不休息之貌。 ⁴罔水行舟:罔水:无水。没有水而在陆地上行船。比喻行为违背常理。⁵朋淫:群聚淫乱。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世本》
尧造围棋,丹朱善¹之。《世本》
译文:尧发明了围棋,丹朱很擅长。
注释:¹善:擅长。
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
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
译文:(尧知道丹朱不成器,) 不能继承帝位,因此将王位传给了舜。……尧说:“我不能辜负全天下人而让一人得利。”
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记》
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huān)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jí)(gǔn)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记》
译文: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在羽山将鲧诛杀,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人都悦服了。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史记》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史记》
译文: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