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佐戎于朔陲,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秕,饮之污池。厩枥也,上庳而下蒸;羁络也,缀索而续韦。其易之如此。予方病且窶,求沽于肆。肆之驵亦不知其良也,评其价六十缗。将剂矣,有裴氏子赢其二以求这之,谓善价也,卒与裴氏。
伯氏佐¹²于朔陲³,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tí)(bǐ),饮之污池。厩(jiù)¹⁰(lì)也,上庳(bì)而下蒸¹¹;羁络¹²也,缀¹³¹⁴而续韦¹⁵。其易¹⁶之如此。予方¹⁷病且窶(jù),求沽¹⁸于肆¹⁹。肆之驵(zǎnɡ)²⁰亦不知其良也,评其价六十缗(mín)²¹。将剂²²矣,有裴氏子赢²³其二以求这之,谓善²⁴价也,卒与裴氏。裴氏所善李生,雅²⁵²⁶相术²⁷,于马也尤工。覩(dǔ)之周体,眙(chì)²⁸视,听(yǐn)²⁹然笑,既³⁰而抃(biàn)³¹随之。且曰:“久矣吾之不觏(gòu)于是³²也,是何柔心劲骨,奇³³³⁴³⁵³⁶,宛³⁷如锵(qiāng)³⁸如,晔³⁹如翔⁴⁰如之备邪!今夫马之德全然矣,顾⁴¹其维⁴²(jū)藏锐⁴³于内,且秣之乖方⁴⁴,时用不说于常⁴⁵⁴⁶。须其齿⁴⁷备而气振⁴⁸,则众美灼⁴⁹见,上可以献帝闲⁵⁰,次可以鬻(yù)千金。”裴也闻言竦⁵¹焉。遂儆⁵²其仆,蠲(juān)⁵³其皂⁵⁴⁵⁵其恶⁵⁶,蜃(shèn)⁵⁷其溲(sōu)⁵⁸,催以美荐,秣以芗(xiāng)⁵⁹粒,起之居之,澡之挋(zhèn)之,无分阴⁶⁰之怠⁶¹。斯以马养,养马之至分也。居无何⁶²,果以骥德闻。
译文:伯氏在北方边陲协助军务,得到一匹良马送给我。我不知道它是良马,喂它吃稊米秕谷,让它在水池喝水。马厩和马槽呢,是上面气闷下面郁热;笼头和缰绳呢,是连的断绳接的牛皮。对马就这样轻视。我正生病而又贫穷,巴望在市场把它卖掉。市场上的马贩子也不知道它是良马,估的马价是六十串钱。就要签买卖合同了,有个姓裴的人加了二十串钱要求购买,我认为是个好价钱,最终卖给了裴氏。与裴氏交好的李生,颇有些相术,对于相马特别擅长。察看了马的周身形体,瞪着眼睛瞧,张着嘴巴笑,然后跟在它面鼓掌。并且说道:“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马了。这马心性柔顺,骨骼强劲,精气奇拔,姿态美妙,那样宛转,那样铿锵,那样灿烂,那样飞扬,多么齐备啊!现在马的德性它全都具备了,但还只是匹马驹,精锐蕴藏在内,何况喂养的方法不对,因此平庸的眼力不看好它。等到它的牙齿长全气势奋发,那么各种优点都会耀眼地显现,上可以献进皇帝的马厩,次可以卖出千金之价。”裴生听了肃然起敬。于是督促他的仆人,清理槽臼,用筐装垃圾,用蜃装粪便,喂美味的草料,吃软香的小米,起也服侍,睡也县侍,又是洗,又是揩,一分一秒都不能懈怠。这个从养马来说,是养马的最高境界了。过了不久,果然以良马著称。
注释:¹佐:辅助。²戎:战争。³朔陲:北方边境。⁴遗:给,送。⁵良:指马的优点。⁶秣:喂马。⁷稊:一种类似稗子的草。⁸秕:空或不饱满的谷粒。⁹污池:犹言水池。¹⁰厩:马房,牲口棚。¹¹蒸:郁热。¹²羁络:马笼头。¹³缀:缝合。¹⁴索:绳子。¹⁵韦:熟牛皮。¹⁶易:轻视,轻慢。¹⁷方:正在。¹⁸沽:卖。¹⁹肆:店铺。²⁰驵:指旧时从事马匹交易的经纪人。²¹缗:古代串铜钱的绳子,也指成串的钱,一千个钱为一缗。²²剂:古代买卖时用的券契,在木板上写有文字,中分为两半,买卖双方各执一半为凭证。²³赢:超过,多馀。²⁴善:与……友好。²⁵雅:甚;颇。²⁶挟:怀藏。²⁷相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表,能判断其优劣的本领。²⁸眙然:注视貌。²⁹听:笑貌。按,“听”,原作“昕”。《上林赋》云:“亡是公听然而笑。”今据改。³⁰既:完。³¹抃:拍手,表示欢迎。³²是:代指这匹马。³³奇:特殊,罕见。³⁴精:精神。³⁵妍:美好。³⁶态:姿态。³⁷宛:委曲顺从的样子。³⁸锵:形容玉声清脆。³⁹晔:容光焕发。⁴⁰翔:安舒的样子。⁴¹顾:不过,只是。⁴²维:助词,无实义。⁴³锐:勇往直前的气势。⁴⁴乖方:反常。⁴⁵常:普通,平常。⁴⁶目:名目,名称。⁴⁷齿:指年龄。⁴⁸振:振动,奋起。⁴⁹灼:明彻。⁵⁰帝闲:皇帝的马厩。⁵¹竦:严肃而恭敬。⁵²儆:告诫,警告。⁵³蠲:清洁,使洁净。⁵⁴皂:通“槽”,牲口槽。⁵⁵筐:装满、盛满。⁵⁶恶:污秽物,特指粪。⁵⁷蜃:古代的一种祭器,上面画有蜃形。⁵⁸溲:特指小便。⁵⁹芗:谷类的香气,这里指精美的饲料。⁶⁰分阴:片刻。⁶¹怠:怠惰,懈怠。⁶²无何:没多久。
裴氏所善李生,雅挟相术,于马也尤工。覩之周体,眙然视,听然笑,既而抃随之。且曰:“久矣吾之不觏于是也,是何柔心劲骨,奇精妍态,宛如锵如,晔如翔如之备邪!今夫马之德全然矣,顾其维驹藏锐于内,且秣之乖方,时用不说于常目。须其齿备而气振,则众美灼见,上可以献帝闲,次可以鬻千金。”裴也闻言竦焉。遂儆其仆,蠲其皁筐其恶,蜃其溲,催以美荐,秣以芗粒,起之居之,澡之挋之,无分阴之怠。斯以马养,养马之至分也。居无何,果以骥德闻。
客有唁¹予以丧²宝,且讥其贸³也微,予洒(xiǎn)曰:“始予有是马也,予常马畜之。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翘陆也,谓将蹄¹⁰将齧(niè),抵¹¹以挝(zhuā)¹²,不知其籋(niè)云耳。昔之嘘唏¹³也,谓为疵¹⁴为疠¹⁵,投以药石¹⁶,不知其喷玉¹⁷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¹⁸,将至顿¹⁹(bó)²⁰,曾²¹何宝之有焉?由是而言,方之于士²²,则八十其缗(mín)也,不犹踰于五羖(gǔ)皮乎?”客谡(sù)²³而竦(sǒng)。予遂言曰:“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shěn)德蕴于心者乎?斯从²⁴古之叹,予不敢叹。”
译文:有个客人因为我失去了宝物来慰问我,还批评我卖得那么便宜。我洒脱地说:“当初我拥有这匹马,我当普通马养它。如今卖了这马,他当宝马养它。宝贵还是普通,就在于遭遇到什么啊。况且原来它要跳跃,以为是要踢要咬,对付它的是棍子鞭子,不知道它能上蹑浮云。原来它的嘶鸣,认为是瑕疵是犯病,给它吃药扎针,不知道它的唾沫如雪如玉。像这样,那它就是熬个一年半载,也将会疲顿趴倒。因此还能有什么宝物呢?从这点来说,和读书人比较,那八十串钱,不也超过了卖掉百里奚的五只黑公羊皮吗?”客人起立而肃然起敬。我于是说:“马的德性,存在于它的形体之中,可以用眼睛看出,但是还会像这样看走眼。更何况德行蕴藏在人的心中呢?这是自古以来的叹息,我不敢感叹了。”
注释:¹唁:对遭遇灾祸者表示慰问。²丧:失去。³贸:交换财物。⁴微:细小,轻微。在文中是指价钱很低。⁵洒然:肃敬的样子。⁶畜:饲养禽兽。⁷彼:那个人。⁸遇:对待,待遇。⁹翘陆:举足跳跃。¹⁰蹄:踢。¹¹抵:击打。¹²挝策:指马鞭子。¹³嘘唏:叹息。¹⁴疵:毛病。¹⁵疠:疾病,灾害。¹⁶药石:是由植物和矿物质构成的药物。¹⁷喷玉: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出雪白的唾沫。¹⁸旷日历月:多费时日,指时间拖得很久。¹⁹顿:倒下。²⁰踣:倒毙。²¹曾:副词,加强否定语气。²²士:具有某种技能和才干的人。²³谡:站起来。²⁴从:顺从。
客有唁予以丧宝,且讥其贸也微,予洒然曰:“始予有是马也,予常马畜之。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翘陆也,谓将蹄将齧,抵以挝策,不知其籋云耳。昔之嘘吸也,谓为疵为疠,投以药石,不知其喷玉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由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也,不犹踰于五羖皮乎?”客谡而竦。予遂言曰:“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于心者乎?斯从古之叹,予不敢叹。”
客有唁予以丧宝,且讥其贸也微,予洒然曰:“始予有是马也,予常马畜之。今予易是马也,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翘陆也,谓将蹄将齧,抵以挝策,不知其籋云耳。昔之嘘吸也,谓为疵为疠,投以药石,不知其喷玉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由是而言,方之于士,则八十其缗也,不犹踰于五羖皮乎?”客谡而竦。予遂言曰:“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于心者乎?斯从古之叹,予不敢叹。”

  这篇文章通过对养马和售马的讨论来说明一个道理,名为“说骥”,实为借“骥”说人,阐明“宝与常所在遇也”的道理,同时也抒发了因伯乐难遇而常导致人才埋没的感叹。全文语言精练,运用对比和铺陈排比,显得很有气势与说服力。

  文章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重在叙事,叙述了得马、售马、相马,善养马和果得良马的始末。后一部分是议论,围绕一个中心,即“宝与常在所遇耳”。虽有良马,但未遇识者时,则以常马畜之,不知其举足腾跃乃踏云之举,反而以为是要踢人,动辄鞭打,如此待之,“何宝之有?”而以慧眼识之,并以宝马畜之,方得良骥。其关键在于一要遇识,二要善待。这跟韩愈在《杂说》(其四)中所阐述的观点是一致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伯乐,千里马也是同平常马一样而已。文章在最后结穴处画龙点睛地说道:“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乎心者乎?“良与不良,”存乎形“,”可以目取“的马,尚且如此不易为人所识,况且是美德和才智蕴藏于内心的人,那就更难以为人所识了。

  文章是议论是有感而发的。这篇文章是寄托作者才高运厄、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的。当然文章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它对于埋没和摧残人才的封建制度所进行的有力抨击,则具有更加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写作特色上,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特色。首先是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作者将对于良马以常马待之的情景与以良马待之的情景相对比,还将识者的慧目与不识者的常目进行对比,有力地深化了“宝与常在所遇耳”的主题。其次是铺陈排比,颇有赋体文风。铺陈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服人以理的力量。后半部分大体上采用了赋体文所常用的主客问答的形式,显豁又透彻地申述了题旨。最后一点就是语言简洁凝练,生动传神。无论是叙述性文字,还是议论性文字,都十分省净、简洁。篇无冗句,句无余字,堪称着墨不多而尽得风流。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001-1003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伯氏在北方边陲协助军务,得到一匹良马送给我。我不知道它是良马,喂它吃稊米秕谷,让它在水池喝水。马厩和马槽呢,是上面气闷下面郁热;笼头和缰绳呢,是连的断绳接的牛皮。对马就这样轻视。我正生病而又贫穷,巴望在市场把它卖掉。市场上的马贩子也不知道它是良马,估的马价是六十串钱。就要签买卖合同了,有个姓裴的人加了二十串钱要求购买,我认为是个好价钱,最终卖给了裴氏。与裴氏交好的李生,颇有些相术,对于相马特别擅长。察看了马的周身形体,瞪着眼睛瞧,张着嘴巴笑,然后跟在它面鼓掌。并且说道:“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马了。这马心性柔顺,骨骼强劲,精气奇拔,姿态美妙,那样宛转,那样铿锵,那样灿烂,那样飞扬,多么齐备啊!现在马的德性它全都具备了,但还只是匹马驹,精锐蕴藏在内,何况喂养的方法不对,因此平庸的眼力不看好它。等到它的牙齿长全气势奋发,那么各种优点都会耀眼地显现,上可以献进皇帝的马厩,次可以卖出千金之价。”裴生听了肃然起敬。于是督促他的仆人,清理槽臼,用筐装垃圾,用蜃装粪便,喂美味的草料,吃软香的小米,起也服侍,睡也县侍,又是洗,又是揩,一分一秒都不能懈怠。这个从养马来说,是养马的最高境界了。过了不久,果然以良马著称。

有个客人因为我失去了宝物来慰问我,还批评我卖得那么便宜。我洒脱地说:“当初我拥有这匹马,我当普通马养它。如今卖了这马,他当宝马养它。宝贵还是普通,就在于遭遇到什么啊。况且原来它要跳跃,以为是要踢要咬,对付它的是棍子鞭子,不知道它能上蹑浮云。原来它的嘶鸣,认为是瑕疵是犯病,给它吃药扎针,不知道它的唾沫如雪如玉。像这样,那它就是熬个一年半载,也将会疲顿趴倒。因此还能有什么宝物呢?从这点来说,和读书人比较,那八十串钱,不也超过了卖掉百里奚的五只黑公羊皮吗?”客人起立而肃然起敬。我于是说:“马的德性,存在于它的形体之中,可以用眼睛看出,但是还会像这样看走眼。更何况德行蕴藏在人的心中呢?这是自古以来的叹息,我不敢感叹了。”

注释

佐:辅助。

戎:战争。

朔陲:北方边境。

遗:给,送。

良:指马的优点。

秣:喂马。

稊:一种类似稗子的草。

秕: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污池:犹言水池。

厩:马房,牲口棚。

蒸:郁热。

羁络:马笼头。

缀:缝合。

索:绳子。

韦:熟牛皮。

易:轻视,轻慢。

方:正在。

沽:卖。

肆:店铺。

驵:指旧时从事马匹交易的经纪人。

缗:古代串铜钱的绳子,也指成串的钱,一千个钱为一缗。

剂:古代买卖时用的券契,在木板上写有文字,中分为两半,买卖双方各执一半为凭证。

赢:超过,多馀。

善:与……友好。

雅:甚;颇。

挟:怀藏。

相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表,能判断其优劣的本领。

眙然:注视貌。

听:笑貌。按,“听”,原作“昕”。《上林赋》云:“亡是公听然而笑。”今据改。

既:完。

抃:拍手,表示欢迎。

是:代指这匹马。

奇:特殊,罕见。

精:精神。

妍:美好。

态:姿态。

宛:委曲顺从的样子。

锵:形容玉声清脆。

晔:容光焕发。

翔:安舒的样子。

顾:不过,只是。

维:助词,无实义。

锐:勇往直前的气势。

乖方:反常。

常:普通,平常。

目:名目,名称。

齿:指年龄。

振:振动,奋起。

灼:明彻。

帝闲:皇帝的马厩。

竦:严肃而恭敬。

儆:告诫,警告。

蠲:清洁,使洁净。

皂:通“槽”,牲口槽。

筐:装满、盛满。

恶:污秽物,特指粪。

蜃:古代的一种祭器,上面画有蜃形。

溲:特指小便。

芗:谷类的香气,这里指精美的饲料。

分阴:片刻。

怠:怠惰,懈怠。

无何:没多久。

唁:对遭遇灾祸者表示慰问。

丧:失去。

贸:交换财物。

微:细小,轻微。在文中是指价钱很低。

洒然:肃敬的样子。

畜:饲养禽兽。

彼:那个人。

遇:对待,待遇。

翘陆:举足跳跃。

蹄:踢。

抵:击打。

挝策:指马鞭子。

嘘唏:叹息。

疵:毛病。

疠:疾病,灾害。

药石:是由植物和矿物质构成的药物。

喷玉: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出雪白的唾沫。

旷日历月:多费时日,指时间拖得很久。

顿:倒下。

踣:倒毙。

曾:副词,加强否定语气。

士:具有某种技能和才干的人。

谡:站起来。

从:顺从。

创作背景

  刘禹锡步入仕途后,雄心勃勃准备施展远大抱负,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而被贬朗州司马等官职,在外飘零二十多年。后虽入朝作主客郎中、太子宾客,但实质上都没有被重用,一生襟抱未开,空负凌云之才,心情抑郁,有感而作此文。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001-1003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对养马和售马者讨论来说明一个道所,名为“说骥”,实为借“骥”说人,阐明“宝与常所在遇也”者道所,同时也抒发了因伯乐难遇而常导致人才埋没者感叹。全文语言精练,运用对比和铺陈排比,显得很有踏势与说服力。

  文章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重在叙事,叙述了得马、售马、相马,善养马和果得良马者始末。后一部分是议论,围绕一个中心,即“宝与常在所遇耳”。虽有良马,但未遇识者时,则以常马畜之,不知其举足腾跃乃踏云之举,反而以为是要踢人,动辄鞭打,如此待之,“何宝之有?”而以慧眼识之,并以宝马畜之,方得良骥。其关键在于一要遇识,二要善待。这跟韩愈在《杂说》(其四)中所阐述者观点是一致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此马。千此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伯乐,千此马也是同平常马一样而已。文章在最后结穴处画龙点睛地说道:“马之德也,存乎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乎心者乎?“良与不良,”存乎形“,”可以目取“者马,尚且如此不易为人所识,况且是美德和才智蕴藏于内心者人,那就更难以为人所识了。

  文章是议论是有感而发者。这篇文章是寄托作者才高运厄、怀才不遇者愤懑不平之情者。当然文章者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它对于埋没和摧残人才者封建制度所进行者有力抨击,则具有更加广泛深刻者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写作特色上,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特色。首先是对比手法者成功运用。作者将对于良马以常马待之者情景与以良马待之者情景相对比,还将识者者慧目与不识者者常目进行对比,有力地深化了“宝与常在所遇耳”者主题。其次是铺陈排比,颇有赋体文风。铺陈排比增强了文章者踏势和服人以所者力量。后半部分大体上采用了赋体文所常用者主客问答者形式,显豁又透彻地申述了题旨。最后一点就是语言简洁凝练,生动传神。无论是叙述性文字,还是议论性文字,都十分省净、简洁。篇无冗句,句无余字,堪称着墨不多而尽得风流。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001-1003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7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带香 一作:带花)
乘彩舫(fǎng)¹,过莲塘,棹(zhào)²惊起睡鸳(yuān)(yāng)。游女³带香偎伴笑,争窈(yǎo)(tiǎo),竞折团荷遮晚照。(带香 一作:带花)
译文: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注释:¹彩舫:画舫,一种五彩缤纷的船。²棹歌:行船时所唱之歌。³游女:出游的女子。⁴带香:一作“带花”。⁵窈窕:姿态美好。⁶团荷:圆形荷叶。⁷晚照:夕阳的余晖。

  这首令词,是作者前期的作品。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写春女游莲塘,触景生情,相与戏谑,煞是动人。

  前三句:“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写春女漫游莲塘。

  春日里,芰荷满塘,碧水渌波,晴空夕照,景色融融。一群少女乘坐着彩饰华丽的游船,悠然地荡着桨儿,信船而游。她们陶然自乐,和棹而歌,一派优雅静谧的气象,令人沉醉。无意之中,那悠扬的歌声惊动了莲叶间沉睡的鸳鸯。这一来,则打破了那宁静的局面,勾起了春女们的绮思遐想,逗出无限情趣,引出了下文。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后三句正是游女们触景生情、敞露春心之态。

  “游女带香偎伴笑”一句,紧承“惊起睡鸳鸯”而来,工笔绘出一幅少女喜春图。游女们惊动了结伴而居的鸳鸯,而鸳鸯又震颤了少女的春心,憧憬着幸福的爱情。“带香”也者,给人以“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感受,是对妙龄少女的真实写照。她们看看眼前偶居不离的鸳鸯,想着心上的人儿,彼此心照不宣,只是依偎在女伴身上出神,凭借着嫣然倩笑,流露出心底里的柔情蜜意,散发出少女的幽香,沁人肺腑。

  沉浸在追味甜美爱情之中的少女们,一个比一个地娇羞艳丽,在一首短短的小词中,不允许逐个描状。亏作者想得出“争窈窕”一句,尽写出怀春少女的娇美。给读者留下无穷想象,

  少女们的异样情态,可能引起了其他游人的注目,觉得难以为情。她们羞中生智,急忙从水中采摘下一片圆圆的荷叶,以遮挡夕阳的照射为防身,避开游人的围观,只自己消受那向往爱情的甜蜜滋味儿。“竞折团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画出少女们活泼的举止,也揭示出她们害羞的神态。灿烂的阳光、绽绿的团荷与羞红的脸庞构成了一幅鲜亮美妙的画面。

  这首小令,绘出一幅活泼俏丽的风俗画,卷面绚丽而明快,状景则景致秀美,状人则形神兼备,更兼妙语传神,丽而不妖,艳而能质,颇得民歌韵味。

参考资料:
1、 胡中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223-224 .

nánxiāngzi··chéngcǎifǎng--xún

chéngcǎifǎngguòliántángzhàojīngshuìyuānyāngyóudàixiāngwēibànxiàozhēngyǎotiǎojìngzhétuánzhēwǎnzhào

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有羞耻心。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独异志》
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有羞耻心。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¹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²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zhàng)³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独异志》
译文:当初宇宙初开之时,有兄妹两个人居住在昆仑山,当时天下还没有其他人类。他们商议打算结为夫妻,但又有羞耻心。兄长随即带着妹妹上了昆仑山,祝告上天说:“上天如果同意我们兄妹二人结为夫妻,那么烟就汇合。如果不同意,那么烟就散去。”于是烟就汇合了,妹妹女娲就来实现了哥哥(的祝告)。于是用草结成扇子用来遮住脸面。今天娶妻时候妇人拿着扇,就是象征这个事情的。
注释:¹悉:全。²即:就。³障:遮挡。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¹之丁氏,家无井而²出溉(gài)(jí)³,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¹⁰,非得一人于¹¹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得到的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注释:¹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²而:于是,就。³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⁴居:停留。⁵及:待,等到。⁶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⁷道:讲述。⁸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⁹对:应答,回答。¹⁰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¹¹于:在。

chuān穿jǐngrén

wéi xiānqín 

    sòngzhīdīngshì jiājǐngérchūgài chángrénwài jiāchuān穿jǐng gàorényuē  chuān穿jǐngrén  yǒuwénérchuánzhīzhě  dīngshìchuān穿jǐngrén  guóréndàozhī wénzhīsòngjūn sòngjūnlìngrénwènzhīdīngshì dīngshìduìyuē  rénzhīshǐ使 fēirénjǐngzhōng  qiúwénzhīruò ruòwén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和凝的《江城子》共有五首,是一组完整的组词,内容相连,叙述一位女子与情人夜间约会相见的整个过程,从第一首“排红烛,待潘郎”到第五首“天已明”,写出这位女子含娇、含恨、含笑、含情、含愁的一个等待恋人时特有的心态流程,表现出她对恋人的一片痴情。因为它“章法清晰”,所以被人誉为“联章之祖”,又称“江城五支,为言情者之祖”。所谓“江城五支,为言情者之祖”,指的应该并不是“托美人以写情,指落花而自喻”,而应该是采用组词这种特别的方式,叙述了一件完整的情事过程。这属于和凝的首创,所以称祖。

  《江城子·帐里鸳鸯交颈情》为最后一首,写女子与情人相会情景,两情相投不觉时间太快,“恨鸡声,天已明”,郎君走时又约会期,留下了袅袅余音。

jiāngchéngzi··zhàngyuānyāngjiāojǐngqíng--níng

zhàngyuānyāngjiāojǐngqínghènshēngtiānmíngchóujiànjiēqiánháishìshuōguīchénglínshàngshíhòuhuìdàiméizhànyuèchūshēng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沈宋¹横驰翰(hàn)墨场²,风流初不废齐梁³
译文:沈宋驰骋在初唐的诗坛墨场,文彩风流,倒也没有尽废华美的齐梁。
注释:¹沈宋:唐初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²翰墨场:指诗坛。³齐梁:指南北朝时齐朝和梁朝的绮靡诗风。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论功若准¹平吴例²,合著黄金铸子昂³
译文:若是效仿越王平吴般论功行赏,应该铸造陈子昂的金像。
注释:¹准:按照,仿效。²平吴例: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隐于五湖。越王命人用金铸范蠡之像,置于座侧,加以礼拜。³子昂: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人,崇尚汉魏风骨,鄙弃齐梁绮靡诗风,诗作清新自然,不事雕饰,盛唐诗人多受其影响。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