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
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
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弦。
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弦。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回船惜芰荷。
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回船惜芰荷。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
舟寻绿水宵将半,月隐青林人未归。
舟寻绿水宵将半,月隐青林人未归。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tóngpíngyuánwàiyóushǒushíbiǎnjīntánlìng--chǔguāng

hóngxiǎoxiāngxiānzàogàilánráocuìyán

zhōuzhōngduìhándānyuèxiàshuāngdànxián

qīnglín屿ànxiānghuǎnhuīgōngshī

jièwèngāofánzhuǎnyuèluògèngshí

cháoláixiāntīngxiánmínghuātíngjiànluó

chíbiānmìngjiǔliánfēngyuèkǒuhuíchuán

ménglóngzhúyǐngyánfēidàndàngfēngpiāo

zhōuxún绿shuǐxiāojiāngbànyuèyǐnqīnglínrénwèiguī

huātánzhú屿bàngyōuhuàkōng

shuǐchuánnánjìnliúrényuè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1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初,宋季雅¹罢南康郡,市²宅居僧珍³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译文:南朝宋人季雅被贬在南康(今江西赣县)做当地的太守以后,买下了当时辅国将军吕僧珍隔壁的一处宅院。吕僧珍问房价多少,季雅回答:“一千一百万钱。”吕僧珍认为太贵,季雅说:“我是用一百万钱买宅子,而用一千万钱买邻居啊!”
注释:¹宋季雅:南朝梁武帝时期官员,官至壮武将军、衡州刺史。成语“千金买邻”的主要人物之一。²市:买。³僧珍:吕僧珍(453年-511年6月23日),字元瑜。东平郡范县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功臣。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李姬¹者,名香,母曰贞丽²。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³,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pǐ),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jiǎo)¹⁰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¹¹,受歌玉茗堂四传奇¹²,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¹³,然不轻发¹⁴也。
译文:名妓李香,她的母亲叫贞丽。贞丽颇有任侠的风度,曾经与他人赌博,一夜之间输尽千金。她所结侠的都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跟宜兴人陈贞慧特别要好。李香是贞丽的养女,性格也很豪爽,而且聪明伶俐,略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非常称赞她。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十三岁那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而且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
注释:¹李姬:李香,明末南京秦淮名妓。²贞丽:姓李,字淡如,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假母。³博:赌博。⁴阳羡:江苏宜兴旧名。⁵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为复社重要成员,明亡不仕,有《皇明语林》。⁶贤否:贤与恶。⁷张学士溥: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进士及第,复社发起人,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⁸夏吏部允彝:夏允彝,字彝仲,华亭(今属上海)人,崇祯进士,官福建长乐知县,与陈子龙组织几社,与复社相呼应。南明弘光朝,官吏部主事。清兵渡江,于家乡起兵抵抗,兵败投水死。著有《幸存录》。⁹风调:风度、格调。¹⁰皎爽:纯洁爽朗。¹¹周如松:苏昆生原名,本河南固始人,精通音律,善歌,为著名昆曲教习。明亡后,流落苏州。¹²玉茗堂四传奇:即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玉茗堂是汤显祖书斋名。¹³琵琶词:即高明《琵琶记》的曲辞。¹⁴不轻发:不轻易演唱。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雪苑侯生¹,己卯²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³之。初,皖(wǎn)人阮(ruǎn)大铖(chéng)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jī)实首其事,持之力¹⁰。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¹¹之,乃假¹²所善¹³王将军¹⁴,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¹⁵,公子盍(hé)¹⁶¹⁷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bǐng)¹⁸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¹⁹,其人有高义,闻吴君²⁰尤铮(zhēng)²¹,今皆与公子善²²,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²³,安²⁴²⁵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²⁶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yàng)²⁷,因辞去,不复通²⁸
译文:商丘侯生,于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结识了李香。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正直言论的抨击。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阮大铖不得已,想让侯生从中斡旋,于是假手于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李香生疑道:“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侠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用意。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侠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只得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
注释:¹雪苑侯生:作者自称。雪苑,汉梁孝王林苑,初名兔园,规模甚大,司马相如等名士曾为座上客,故著名,也称梁苑。南朝谢惠连作《雪赋》,描绘梁苑雪景,传诵极广,故梁苑亦称雪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南。侯方域为商丘人,故称雪苑侯生。²己卯:明崇祯十二年(1639),时侯方域二十二岁。³偿:酬报。⁴皖人阮大铖:字圆海,安徽省怀宁人。明天启朝为京官,依附权阉魏忠贤。崇祯初,削职为民,流寓南京,作戏曲,蓄声伎,结纳文士、游侠。南明弘光朝,依附马士英,官至兵部尚书。清兵渡江,出降,从清兵南侵,死于仙霞关。作有《春灯谜》《燕子笺》等传奇。事见《明史·奸臣传》。⁵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⁶屏居:退居。⁷为清议所斥:指复社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在南京联合发布《留都防乱揭帖》,揭发阮大铖为阉党馀孽,蓄意再起。清议,在野士人对时政之评议。⁸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今属安徽)人,复社领导人之一。⁹首其事:首先发起那件事情。¹⁰持之力:态度坚决。¹¹解:排解。¹²假:借,委托。¹³所善:所交好的人。¹⁴王将军:事迹不详。¹⁵非结客者:不是有能力广交宾客的人。¹⁶盍:何不。¹⁷叩:询问。¹⁸屏人:让周围人退避。¹⁹阳羡君:指陈贞慧。²⁰吴君:指吴应箕。²¹铮铮:正直刚强貌。²²善:交好。²³世望:家世和名望。侯方域祖执蒲、父恂、叔恪,在明末天启、崇祯间为朝官,均立身正直,未阿附权阉魏忠贤,属东林党人。²⁴安:如何。²⁵事:为之服务。²⁶后于:低于,不如。²⁷怏怏:失意貌。²⁸不复通:不再交往。通,往来。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未几,侯生下第¹。姬置酒桃叶渡²,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³,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jī),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¹⁰!妾亦不复歌矣!”
译文:过了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送他上路,说:“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掩盖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
注释:¹下第:指侯方域应江南乡试未中。²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口,相传因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而得名。³文藻:词彩,文彩,指文章。⁴雅:甚。⁵中郎:《琵琶记》演蔡伯喈与赵五娘故事,系据宋元间民间传说而作成,附会为东汉蔡邕之事。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⁶学不补行:谓学问虽富,而品行有缺陷。补,修补,引申为掩盖。⁷琵琶所传词固妄:谓《琵琶记》所写并非蔡邕实有之事。固,诚然。⁸尝昵董卓:汉献帝时,董卓擅政,征蔡邕为侍中,再拜中郎将,封高阳乡侯。王允诛董卓,独蔡邕哭之,坐董卓党下狱死。事见《后汉书·蔡邕传》。昵,亲近。⁹掩:掩盖,掩饰。¹⁰“无忘”句:勿忘所以歌之意,即勉之以蔡中郎为鉴。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¹田仰²者,以金三百锾(huán)³,邀姬一见。姬固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¹⁰于侯公子者谓何¹¹?今乃利¹²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¹³矣!”卒不往。
译文: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黄金为聘,邀李香见面,李香断然予以拒绝。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她终于不肯与田仰相见。
注释:¹开府:古代高级官员设立官署,自选僚属,称“开府”。明清两代用以指称方面大员,如总督、巡抚。²田仰:字百源,贵州人,与马士英有亲,弘光朝官淮扬巡抚。³锾:货币量词。⁴固:坚决。⁵却:推辞,拒绝。⁶有以:因此。⁷中伤姬:诬陷李香。侯方域有《答田中丞书》,驳斥田仰声称李香却金拒招是受其指使。此所谓“中伤”,当是指田仰羞怒,诬陷李香拒招有复社人物反马士英、阮大铖擅政之政治背景。⁸岂异:何异。⁹向:前时。¹⁰赞:支持。一说规劝。¹¹谓何:为了什么。谓,通“为”。¹²利:贪图。¹³卖公子:负心于公子。

  明代文人涉足花丛,在南京秦淮河上选色征歌,以至与秦淮歌女结下情谊,甚至论及嫁娶,这样的风月故事可以数出许多桩。

  此文塑造了明末秦淮歌妓李香的形象,不仅描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风度,更突出了她的见识和品格,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李香的生活和斗争,热情地赞美了李香的才能、智慧和品德。全文叙次井然,文笔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有可取之处。

  这篇别传首尾两段一为前奏,一为尾声,中间两段是其主干。作者写自己眼中和亲密交往中的李姬,这一叙事角度便构成了文章的主线,因此第一段关于李姬的一般性介绍只能成为文章进入主题的前奏,而最后一段写别后李姬拒绝田仰的邀聘也只是余波荡漾的尾声。当然前奏和尾声都必不可少,且与主干部分水乳交融,构成全文严谨的整体。

  第一段,作者先用一句话“李姬者名香”作必要而简略的交代之后,就掉转笔头写她的假母李贞丽的大“有侠气”与“所交接皆当世豪杰”,以衬托作为养女的李香大有乃母之风,然后鲜明地点出李香“能辨别士大夫贤否”,曾经得到复社领袖张溥与名士夏允彝的称道。再写她“少,风调皎爽不群”与对音律歌唱所具有的才华,却无一字道及李香君的美色,不作任何涉及轻薄的侧艳之辞,显示作者为李姬立传,重德重才而不重色,为全文确立了较高的格调。

  于是在主干部分,作者抛开了与李姬交往中一切深情缱绻和幽期密约,集中笔力记叙李姬生平行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义却阮大铖之举。阮大铖为天启朝权倾天下的阉党魏忠贤余孽,曾奉魏阉为义父,为陷害东林党人出过大力。崇祯登位后,阉党事败,阮大铖名列逆案,由光禄寺卿革职为民,匿居南京库司坊,起造第宅,蓄养声伎,谈兵论剑,企图死灰复燃,是一个为当时朝野士大夫所不齿、为公正舆论所贬斥的人物。与侯方域同列复社四公子的阳羡陈贞慧与贵池吴应箕主持正义,排阮最力。阮大铖为此假手王将军想拉拢侯方域以软化陈、吴等人,为他的东山再起消除阻力。是否与阮大铖结交,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成了泾清渭浊、是非分明的原则问题。文章写李姬凭着她对人际关系的敏锐感觉提醒侯方域,要他摸清“贫非结客者”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之游的真实意图,又写当了解王的真实意图之后侯方域尚未采取行动,李姬便对他作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规劝,使侯“大呼称善”,与王绝交,得以避免“负至交”、隳声望的尴尬处境,保全了侯生的清操。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处均系李姬而非侯生采取主动,说明李姬的才慧见识与对是非的判断均胜侯生一筹,而这一赞誉完全通过对比与烘托加以凸出,尽得含蓄蕴藉之致。对此,《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深有会心,他在将这一情节移植改造为香君“却奁”之后,于《桃花扇·闹榭》一出中,借吴应箕之口,盛赞道:“香君却奁一事,只怕复社朋友还让一筹哩。”陈贞慧接口:“已后竟该称他老社嫂了。”“社嫂”一词施之于秦淮歌妓李香君,何其光宠乃尔。

  第三段写侯生应举下第后,李姬于桃叶渡置酒送行。席间李姬“歌琵琶词以送之”。早在第一段中,作者已经为比埋下了伏笔,说李姬“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然不轻发”一语,看似信手拈出,只有读到桃叶渡送行的记叙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以琵琶词作呼应关合的文意之佳妙和情意之深重。琵琶词,指的是高明所作《琵琶记》。李姬临别歌《琵琶记》曲辞,且以蔡伯喈比侯方域,说:“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然而“中郎学不补行”,才胜于德。《琵琶记》所述情节固然于史无稽,但蔡中郎确实有阿附董卓的劣迹,无以掩饰。“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李姬以“从不轻发”而今一发之后再“不复歌”相喻相誓,表达了爱人以德与生死相依的款款深情。作者笔下规箴侯生“终自爱”的李姬,显示了凛然的风骨和高洁的格调,却又如此深情绵邈、凄婉动人。这里在写情侣临别赠言时脱出常格,别具一种强毅的伦理道德的美学风采,摄取了发自李姬灵魂深处最为眩目的一次闪光,给读者以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既是《李姬传》取材和运笔的成功,也是侯方域自我反省的成功。侯方域入清之后因软弱畏祸参加了河南乡试,仅中副榜,此举于民族气节有亏,当时和后世都受人讥弹。但侯方域敢于直陈桃叶渡李姬“愿终自爱”的临别赠言,说明在对蔡中郎媚事董卓一类的问题上自己是否“自爱”,曾经历过内心反省。包括前文在义却阮大铖一事上的自我对照,应当说作者是在一定程度的反省意识支配下写作《李姬传》的。中国的文学与文人比较缺乏自我反省意识,侯方域愿以自己为参照,暴露主观的欠缺和客观的优胜,更觉难能可贵。

  最后一段写侯生去后之事,虽属全文的尾声,但对描写李姬形象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笔。在这以前,李姬的动人光彩主要还是闪烁在她的言论之中,而到这时,她才以侯郎去后坚拒财雄势大的开府田仰的邀聘,以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田仰的三百金利诱与“有以中伤”的威逼,她都不为所动。李姬的品德和人格至此光芒四射。她最后说:“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证实了她为人的“风调皎爽不群”,言出必践,忠于爱情。

  《李姬传》风格朴质刚健而无绮罗香泽之态;笔致含蓄,颇多有余不尽之意;选材凝炼集中,不枝不蔓;行文坦率,具有可贵的自我批评的反省意识,显示了名家风范。凡此种种,使《李姬传》这篇别传为人记诵,成为明清古文中的名篇。后来孔尚任依这篇文章为蓝本刻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形象。李香君的性格及剧中《却奁》《拒媒》等出的情节均以《李姬传》所述为主要依据,《李姬传》也因《桃花扇》得传大名而著名。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802-1806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zhuó)¹者葭(jiā)²,壹³(bā),于(xū)(jiē)(zōu)(yú)
译文:从繁茂的芦苇丛,赶出一群母野猪。哎呀真是天子的好兽官!
注释:¹茁:草木茂盛貌。²葭:初生的芦苇。³壹:发语词。一说同“一”,射满十二箭为一发。⁴发:发矢。一说“驱赶”。⁵五:虚数,表示数目多。⁶豝:母猪(此处因文意应为雌野猪)。⁷于嗟乎:感叹词,表示惊异、赞美。于,通“吁”,叹词,表示赞叹或悲叹。⁸驺虞:一说猎人,一说义兽,一说古代管理鸟兽的官。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péng)¹,壹发五豵(zōng)²,于嗟乎驺虞!
译文:从繁茂的蓬草丛,赶出一窝小野猪。哎呀真是天子的好兽官!
注释:¹蓬:草名。即蓬草,又称蓬蒿。²豵:小猪。一岁曰豵(此处因文意应为一岁的小野猪)。

  此篇之所以有不同的解释,分歧主要源于对“驺虞”一词的理解。坚持“诗教”的学者们视驺虞为仁兽,认为此诗是描写春蒐之礼的,人们驱除害兽,但又猎不尽杀,推仁政及于禽兽,但是将驺虞解释为兽名最大的缺点是与诗意不能贯通。有人说,“驺虞”是一种义兽,它不食活物,只食死物,有着慈悲心怀;还有人说,诗中的“驺虞”所指并非义兽,而是管鸟兽的官职,指代专门管鸟兽的官吏。《鲁诗》就已将“驺”释为天子之囿,将“虞”释为司兽之官,今人鲍昌《释〈驺虞〉》一文,解“驺”为饲养牲畜的人,解“虞”为披着虎皮大声呼叫的人,将驺虞合训为猎人。

  全诗两章,每章三句,第一章首句“彼茁者葭”,“葭”是初生的芦苇,长势甚好,故用“茁”来形容。用“茁”还有一个好处,一下子就把蓬勃向上的气息散发出来了。此句点明了田猎的背景,当春和日丽之时。风煦润物,花木秀出,母猪藏匿在郁郁葱葱的芦苇之中,极为隐秘,猎人却能够“壹发五豝”,所获不菲。第二章首句“彼茁者蓬”,“蓬”指蓬蒿,草本植物。在这里,芦苇也好,蓬蒿也好,都不是什么主角,只是用来点缀鲜花的绿叶。此句指出行猎是在蓬蒿遍生的原野,天高云淡,草浅兽肥,虽然猎物小猪不易被发觉,但猎人仍然能够“壹发五豵”,轻松从容。打猎的地点、背景在变,但猎人的收获同样丰厚,足见其射技之高超。作者截取了行猎过程中的两个场景,简笔淡墨,勾勒出猎人弯弓搭箭、射中猎物的生动画面,可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关于“壹发五豝”与“壹发五豵”有多种解释。有人说“壹发”是指射出一支箭;有人说“壹”不是确数,“壹发”只是泛指射箭的动作;有人说“壹”是指一打,即十二,“壹发”是指射出十二支箭;还有人说这其实指的是一次驱车狩猎的行为。“豝”可能是公猪也可能是母猪,“豵”是指小猪。其实是雄是雌,是大是小关系都不大,因为这里主要想说明猎物之多,以引出末尾的感叹句:“于嗟乎驺虞”。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45-46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9-50

zōu

míng xiānqín 

zhuózhějiā  jiēzōu 
zhuózhěpéng zōng jiēzōu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pèi)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¹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²(xiǎng)³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译文:楚军将要攻取关中,到达函谷关,有刘邦的军队把守,不能进入。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非常恼火,就派遣当阳君等攻打函谷关。于是项羽进入关中,到达戏水之西。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为国相,珍宝全部占有它。”项羽大怒道:“明天犒劳士兵,给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的军队有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住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货,喜欢漂亮的女人。如今入了关,财物什么都不拿,也不迷恋女色,这样看来,他的野心不小。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注释:¹王:称王。²旦日:明天。³飨:用酒食款待,这里指犒劳。⁴说:劝说。⁵幸:宠幸,宠爱。⁶气:预示吉凶之气。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楚左尹(yǐn)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²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³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wú)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ù)。”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dāng)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¹⁰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¹¹与项伯有故¹²?”张良曰:“秦时与臣游¹³,项伯杀人,臣活之¹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shào)(zhǎng)¹⁵?”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¹⁶。”张良出,要(yāo)¹⁷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zhī)¹⁸酒为寿¹⁹,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²⁰不敢有所近,籍²¹吏民封府库²²,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²³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²⁴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²⁵自来谢项王²⁶。”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对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亲自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随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 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注释:¹左尹:令尹的辅佐,为楚国官名。²善:亲善,跟……要好。³具:全部。⁴毋从俱死: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又王念孙认为“从”当作“徒”,意思是白白地。⁵亡去:逃离。⁶语:告诉。⁷鲰生:浅薄愚陋的小人。鲰,小。⁸内:同“纳”。⁹当:挡住,抵挡。¹⁰固:固然,当然。¹¹安:何,怎么。¹²有故:有旧交。¹³游:交游,交往。¹⁴活之:使之活,使他免于死罪。¹⁵孰与君少长:跟你相比年纪谁大谁小。¹⁶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事,侍奉。¹⁷要:邀请。¹⁸卮:酒器。¹⁹为寿:古时献酒致祝颂词叫为寿。²⁰秋毫:秋天动物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²¹籍:登记。²²府库:仓库。²³非常:指意外变故。²⁴倍德: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倍,同“背”。²⁵蚤:通“早”。²⁶谢项王:向项王陪罪。谢,谢罪。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jì)¹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lù)²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³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shuò)项王,举所佩玉玦(jué)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¹⁰。若¹¹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¹²,若属¹³皆且¹⁴为所虏¹⁵。”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¹⁶沛公,庄不得击。
译文: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是这样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狠心。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请让我用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 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注释:¹从百余骑:带领随从一百多人。骑,一人一马为一骑。²戮:同“勠”。³不自意:自己想不到。⁴即日:当天。⁵东向坐:面朝东坐。这是表示尊贵。⁶数:多次。⁷目:用眼色示意。⁸玦: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⁹三:这里是表示好几次。¹⁰忍:狠心。¹¹若:汝,你。¹²不者:不然的话。不,同“否”。¹³若属:你们这班人。¹⁴且:将。¹⁵为所虏:被他俘虏。¹⁶翼蔽:遮蔽,掩护。翼,用翼遮盖,保护。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kuài)¹。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²。”哙即带剑拥³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chēn)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zì)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cān)(shèng)¹⁰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¹¹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zhì)¹²。”则与一生¹³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dàn)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¹⁴,刑人¹⁵如恐不胜¹⁶,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¹⁷,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¹⁸,因招樊哙出。
译文: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于是给了他一个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的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注释:¹樊哙:刘邦麾下战将。²与之同命:跟沛公共生死。一说“同命”,即拼命。³拥:抱,持。⁴交戟:把戟交叉起来。⁵仆:倒下。⁶披:分开。⁷瞋目:睁大眼睛。⁸眦:眼眶。⁹跽:长跪,挺直上身跪起来。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臀部压在小腿上,挺直上身就显得身子长了,叫长跪,就是跽。¹⁰参乘:即“骖乘”,古代主将战车上居于右侧担任护卫的武士,又叫车右。¹¹斗:古代盛酒器。《会注考证》引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字。¹²彘肩:猪腿。¹³生:未煮熟的。啖吃。¹⁴举:尽。¹⁵刑人:给人用刑。¹⁶胜:尽,极。¹⁷细说:指小人的谗言。¹⁸如厕:上厕所。¹⁹如:往。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¹不顾细谨²,大礼³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wéi)?”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¹⁰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¹¹,从郦山下,道¹²芷阳间行¹³。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duó)¹⁴我至军中,公乃入。”
译文: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有大礼节不回避小的责备。现在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注释:¹大行:指干大事。²细谨:小的礼节。谨,仪节,礼节。³大礼:指把握大节。⁴辞:推辞,这里有避开,回避的意思。⁵小让:小的责备。⁶俎:切肉的砧板。⁷何辞为:还告辞什么。为,语气助词。⁸何操:带了什么。操,持,拿。⁹会:正赶上,恰巧。¹⁰置:放下,丢下。¹¹步走:徒步跑,指不骑马乘车。¹²道:取道,经过。¹³间行:抄小道走。¹⁴度:估计。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已去,间¹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sháo)²,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³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文:刘邦离去后,走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注释:¹间:走小路,名词作动词。²不胜杯杓:意思是不能再喝。不胜,禁不起。桮杓,两种酒器,这里借指酒。³再拜:表示恭敬的礼节,这里就是恭敬的意思。⁴安在:在哪里。⁵督过:责备。⁶竖子:等于说小子,奴才。《会注考证》:“竖子,斥项庄辈,而暗讥项羽也。”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文: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

  一主旨和情节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本文按情节的发展过程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文章先指出刘、项两军的驻地及双方兵力,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中。下文所述人物活动均与这个背景有关。斗争起因是曹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他的主要谋士范增乘机揭露刘邦的野心,也力主进攻。二人认识上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对刘邦将采取不同的态度。

  战争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却忽然出现了转机。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劝他逃走,而张良反以"为韩王送沛公"为借口,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由是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二部分(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节奏发展得快,气氛的变化也快。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始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继而命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使气氛越来越紧张。

  于是张良出招樊哙。樊哙是刘邦的参乘,有保护刘邦的责任,但无与会资格。项羽得知他的身份后,知其来意,于是借赐酒缓和一下气氛。樊哙为了将众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不仅一切做得合乎礼法,而且忍辱吃了生彘肩。然后借项王"能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于"王关中"一事,言虽有怀王之约,犹不敢自专,必待大王来;又就席间舞剑一事指责项王"欲诛有功之人"。故"项王未有以应",反而赐坐。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宴会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属节选,亦有相对的完整性。

  二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项羽的形象,集中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因为秦的主力被他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更由于自矜功伐,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这种"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樊哙没有资格与会,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反而赐酒。樊哙陈词,虽有指责的话,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他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虽一时成功,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写项羽听了曹无伤告密之后的反应和听了项伯劝解之后的反应,形成两个极端,把项羽毫无主见,不辨忠奸,既易冲动又易受骗的性格勾画得十分鲜明。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既不顾范增再三催促杀刘邦的暗示,又不制止项庄意在杀刘邦的舞剑,还把樊哙的愤激当作豪壮,对刘邦的逃席行为听之任之,处处表现他的优柔寡断。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曾这样评论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刘邦的形象也写得很生动。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居中调停,其实是身入虎穴,命运难卜,但非此不足以平项羽之怒,仍如约而往;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能看出他的坚决果断。他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至于他的狡诈多端,从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三 写作特点

  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这些,上面已有分析。这里附带说说樊哙。樊哙在危急的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但入帐后的种种行动都是有礼有节的,先"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2.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

参考资料: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史记·项羽本纪》

hóng鸿ményàn

qiān liǎnghàn 

    xínglüèdìngqín hánguānyǒubīngshǒuguān  yòuwénpèigōngxiányáng xiàng shǐ使dāngyángjūnděngguān xiàngsuì zhì西 pèigōngjūnshàng wèixiàngxiāngjiàn pèigōngzuǒcáoshāng shǐ使rényánxiàngyuē  pèigōngwàngguānzhōng shǐ使yīngwéixiāng zhēnbǎojìnyǒuzhī  xiàngyuē  dànxiǎngshì wéipèigōngjūn  dāngshìshí xiàngbīngshíwàn zàixīnfēnghóng鸿mén pèigōngbīngshíwàn zàishàng fànzēngshuìxiàngyuē  pèigōngshāndōngshí tāncáihuò hàoměi jīnguān cáisuǒ suǒxìng zhìzàixiǎo lìngrénwàng jiēwéilóng chéngcǎi tiān shī  

    chǔzuǒyǐnxiàngzhě xiàng shànliúhóuzhāngliáng zhāngliángshìshícóngpèigōng xiàngnǎichízhīpèigōngjūn jiànzhāngliáng gàoshì zhāngliáng yuē  cóng  zhāngliángyuē  chénwéihánwángsòngpèigōng pèigōngjīnshìyǒu wáng   liángnǎi gàopèigōng pèigōngjīng yuē  wéizhīnài  zhāngliángyuē  shuíwéiwángwéizhě  yuē  zōushēngshuìyuē  guān zhūhóu qínjìnwáng  tīngzhī  liángyuē  liàowángshìdāngxiàngwáng  pèigōngrán yuē   qiěwéizhīnài  zhāngliángyuē  qǐngwǎngwèixiàng yánpèigōnggǎnbèixiàngwáng  pèigōngyuē  jūnānxiàngyǒu  zhāngliángyuē  qínshíchényóu xiàngshārén chénhuózhī jīnshìyǒu xìngláigàoliáng  pèigōngyuē  shújūnshàozhǎng  liángyuē  zhǎngchén  pèigōngyuē  jūnwéi xiōngshìzhī  zhāngliángchū yāoxiàng xiàngjiànpèigōng pèigōngfèngzhījiǔwéishòu寿 yuēwéihūnyīn yuē  guān qiūháogǎnyǒusuǒjìn mín fēng érdàijiāngjūn suǒqiǎnjiāngshǒuguānzhě bèidàozhīchūfēicháng wàngjiāngjūnzhì gǎnfǎn yuànyánchénzhīgǎnbèi  xiàngnuò wèipèigōngyuē  dànzǎoláixièxiàngwáng  pèigōngyuē  nuò  shìxiàng zhìjūnzhōng pèigōngyánbàoxiàngwáng yīnyányuē  pèigōngxiānguānzhōng gōnggǎn jīnrényǒugōngérzhī  yīnshànzhī  xiàngwángnuò 

    pèigōngdàncóngbǎiláijiànxiàngwáng zhìhóng鸿mén xièyuē  chénjiāngjūnérgōngqín jiāngjūnzhànběi chénzhànnán ránnéngxiānguānqín jiànjiāngjūn jīnzhěyǒuxiǎorénzhīyán lìngjiāngjūnchényǒu  xiàngwángyuē  pèigōngzuǒcáoshāngyánzhī rán zhì  xiàngwángyīnliúpèigōngyǐn xiàngwáng xiàngdōngxiàngzuò nánxiàngzuò   zhě fànzēng pèigōngběixiàngzuò zhāngliáng西xiàngshì fànzēngshuòxiàngwáng suǒpèijuéshìzhīzhěsān xiàngwángrányìng fànzēng chū zhàoxiàngzhuāng wèiyuē  jūnwángwéirénrěn ruòqiánwéishòu寿 shòu寿 qǐngjiàn yīnpèigōngzuò shāzhī zhě ruòshǔjiēqiěwéisuǒ  zhuāngwéishòu寿 shòu寿 yuē  jūnwángpèigōngyǐn jūnzhōngwéi qǐngjiàn  xiàngwángyuē  nuò  xiàngzhuāngjiàn xiàngjiàn chángshēnpèigōng zhuāng 

    shìzhāngliángzhìjūnménjiànfánkuài fánkuàiyuē  jīnzhīshì  liángyuē  shèn jīnzhěxiàngzhuāngjiàn chángzàipèigōng  kuàiyuē   chénqǐng zhītóngmìng  kuàidàijiànyōngdùnjūnmén jiāozhīwèishìzhǐ fánkuàidùnzhuàng wèishì kuàisuì wéi西xiàng chēnshìxiàngwáng tóushàngzhǐ jìnliè xiàngwángànjiànéryuē  wéizhě  zhāngliángyuē  pèigōngzhīcānshèngfánkuàizhě  xiàngwángyuē  zhuàngshì zhīzhījiǔ  dǒuzhījiǔ kuàibàixiè  éryǐnzhī xiàngwángyuē  zhīzhìjiān  shēngzhìjiān fánkuàidùn jiāzhìjiānshàng jiànqiēérdànzhī xiàngwángyuē  zhuàngshì néngyǐn  fánkuàiyuē  chénqiě zhījiǔān qínwángyǒulángzhīxīn shārénnéng xíngrénkǒngshèng tiānxiàjiēpànzhī huái怀wángzhūjiāngyuēyuē  xiānqínxiányángzhěwángzhī  jīnpèigōngxiānqínxiányáng háomáogǎnyǒusuǒjìn fēnggōngshì huánjūnshàng dàiwánglái qiǎnjiāngshǒuguānzhě bèidàochūfēicháng láoérgōnggāo wèiyǒufēnghóuzhīshǎng értīngshuì zhūyǒugōngzhīrén wángqínzhīěr qièwéiwáng  xiàngwángwèiyǒuyìng yuē  zuò  fánkuàicóngliángzuò zuò pèigōng yīnzhāofánkuàichū 

    pèigōngchū xiàngwángshǐ使wèichénpíngzhàopèigōng pèigōngyuē  jīnzhěchū wèi wéizhīnài  fánkuàiyuē  xíngjǐn xiǎoràng jīnrénfāngwéidāo wéiròu wéi  shìsuì nǎilìngzhāngliángliúxiè liángwènyuē  wángláicāo  yuē  chíbáishuāng xiànxiàngwáng dǒushuāng  huì gǎnxiàn gōngwéixiànzhī  zhāngliángyuē  jǐnnuò  dāngshìshí xiàngwángjūnzàihóng鸿ménxià pèigōngjūnzàishàng xiāngshí pèigōngzhìchē tuōshēn fánkuài xiàhóuyīng jìnqiáng xìnděngrénchíjiàndùnzǒu cóngshānxià dàozhǐyángjiànxíng pèigōngwèizhāngliángyuē  cóngdàozhìjūn guòèrshíěr duózhìjūnzhōng gōngnǎi  

    pèigōng jiànzhìjūnzhōng zhāngliángxiè yuē  pèigōngshèngbēisháo néng jǐnshǐ使chénliángfèngbáishuāng zàibàixiànwángxià dǒushuāng zàibàifèngjiāngjūnxià  xiàngwángyuē  pèigōngānzài  liángyuē  wénwángyǒuguòzhī tuōshēn zhìjūn  xiàngwángshòu zhìzhīzuòshàng shòudǒu zhìzhī jiànzhuàngérzhī yuē  ài shùmóu duóxiàngwángtiānxiàzhěpèigōng shǔjīnwéizhī  

    pèigōngzhìjūn zhūshācáoshāng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我本汉家子,将适¹单于庭²
译文:我本是汉人,却要去匈奴单于的漠北之地。
注释:¹适:去往。²单于庭:是单于会见各部首领及祭祀之处。单于,匈奴君主的名号。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jīng)¹
译文:和相送者道别还没有结束,前面开道的人已经举起旗帜要出发了。
注释:¹抗旌:举起旗帜。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译文:车前的仆人也都伤心得落下了眼泪,驾车的马也为之悲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哀郁伤五内¹,泣泪沾朱缨(yīng)²
译文:我内心十分痛苦,眼泪沾湿了我的衣带。
注释:¹五内:五脏。²朱缨:红色的系冠带子。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译文:已经越行越远,匈奴地快到了。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延我于穹(qióng)¹,加我阏(yān)²名。
译文:他们在帐篷中宴请了我,并且加给我阏氏的名号。
注释:¹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帐篷。²阏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阏氏。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译文: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阏氏的尊号为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父子见陵辱¹,对之惭(cán)且惊。
译文:父子都来凌辱自己,对此我感到羞惭惊惧。
注释:¹父子见陵辱:匈奴的习俗是父亲死后儿子以后母为妻。所以这里说父子都来凌辱自己。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译文:自己下不了杀身的决心,所以只能沉默苟求生存。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译文: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积郁着悲愤。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xiá)¹
译文:我想借助鸟的翅膀,乘着它远飞。
注释:¹遐征:往远方去。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着鸟远飞。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¹
译文:但是飞鸟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长久伫立。
注释:¹屏营:惶恐。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译文:昔日我是宝匣中的美玉,今日却是粪土上的败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译文:昔日在汉朝荣华已经过去,情愿像秋草一样枯死。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译文:不禁想对后世人说:远嫁异乡使人感情上难以承受。
“明君”即昭君。这首诗写昭君远嫁。《王明君》属《相和歌辞·吟叹曲》之一。

wángmíngjūn--shíchóng

běnhànjiāzijiāngshìdāntíng

juéwèizhōngqiánkàngjīng

liúyuánbēiqiěmíng

āishāngnèilèizhānzhūyīng

xíngxíngyuǎnsuìzàoxiōngchéng

yánqióngjiāèshìmíng

shūlèifēisuǒānsuīguìfēisuǒróng

zijiànlíngduìzhīcánqiějīng

shāshēnliánggǒushēng

gǒushēngliáochángfènyíng

yuànjiǎfēi鸿hóngzhīxiázhēng

fēi鸿hóngzhùpíngyíng

wèixiázhōngjīnwèifènshàngyīng

cháohuáhuāngānqiūcǎobìng

chuánhòushìrényuǎnjiànánwèiq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