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书诏掌泥封,紫阁春深近九重。阶日暖思吟芍药,水风香忆种芙蓉。
六年书诏掌泥封,紫阁春深近九重。阶日暖思吟芍药,水风香忆种芙蓉。
登台未买千金骏,补衮难成五色龙。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
登台未买千金骏,补衮难成五色龙。身病益愁愁转病,老来归思十分浓。

chūnxìngshǒu--dōngyáng

liùniánshūzhàozhǎngfēngchūnshēnjìnjiǔzhòngjiēnuǎnyínsháoyàoshuǐfēngxiāngzhǒngróng

dēngtáiwèimǎiqiānjīnjùngǔnnánchénglóngshēnbìngchóuchóuzhuǎnbìnglǎoláiguīshífēnnóng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1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何处望¹神州²?满眼风光北固楼³。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译文: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楼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注释:¹望:眺望。²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³北固楼:即北固亭。⁴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⁵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¹万兜(dōu)(móu)²,坐断³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着千军万马。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注释:¹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²兜鍪: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³坐断:坐镇,占据,割据。⁴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⁵休:停止。⁶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⁷曹刘:指曹操与刘备。⁸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词以一个问句开始,词人写道:“何处望神州。”“神州”指中原地区。“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这里的“神州”是词人心中不忘的中原地区,是他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接着写道:“满眼风光北固楼。” “北固楼”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词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看到的却是北固楼的优美风光。然而,那时候却是山河破碎,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对于爱国诗人来说,触景生情,心念家国,哪里有兴致去欣赏美景。

  词人接着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楼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楼的愁思和感慨。接着的“不楼长江滚滚流”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楼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据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辛弃疾借用此典,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其实,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

  于是,词人末句写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据有关资料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于是感叹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是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我们从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却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617-1619

nánxiāng ·dēngjīngkǒuběitíngyǒuhuái怀

xīn sòngdài 

chùwàngshénzhōu mǎnyǎnfēngguāngběilóu qiānxīngwángduōshǎoshì yōuyōu jìnchángjiānggǔngǔnliú 
niánshǎowàndōumóu zuòduàndōngnánzhànwèixiū tiānxiàyīngxióngshuíshǒu cáoliú shēngdāngsūnzhòngmóu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东风荡飏(yáng)¹轻云缕(lǚ)²,时送萧(xiāo)萧雨³。水边画榭(xiè)燕新归,一口香雨湿带、落花飞
译文: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雨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
注释:¹荡飏:飘扬,飘荡。²缕:一条一条地。³萧萧雨:形容雨声萧萧。⁴水边二句:谓新归双燕衔雨筑巢。台榭,建筑在高台上临水的四面敞开的楼阁。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海棠糁(sǎn)¹径铺香绣²,依旧成春瘦³。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译文: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注释:¹糁:掺和。²香绣:这里指海棠花瓣。³成春瘦:花落则春光减色,有如人之消瘦,此言春亦兼及人。⁴柳啼鸦:归鸦啼于柳上。⁵那人:指所思女子。⁶和月句:极言人与境界之实。

  词的上片开篇两句没有写“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芳菲春景,而是直说“风”、“雨”。东风轻拂着大地,几缕淡淡的云彩在天空飘荡。这两句里的“风”和“雨”,是全词的词眼,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领起了全篇词意。“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两句化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意。燕子才刚刚归来,还未来得及观赏芳菲春色,满树花朵却已经凋零,如此景象,词人不由产生满腔感慨、满腹愁绪。这里的“泥”承第二句“萧萧雨”,“落花”承第一句“东风荡飏”而来。燕子新归,而落红已经成阵,目睹这种景色,词人的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词的下片首句承上片“落花”,开始描写凋零的海棠。“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在此词人虽然只取了海棠一种花来进行描写,但是读者从中仿佛还可以看到桃花、杏花、梨花……落红一地。当所有春花凋零并被泥土掩埋,也就没有什么春色可言。用“春瘦”来形容春色渐失十分形象传神,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春也如人一般,在万花凋零的满腹愁绪中逐渐消瘦,逐渐疲惫不堪。结尾两句“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开始出现人的形象,画面也顿时变得更加丰富。

  全词无一字说愁,却处处都透着愁绪。春天本是百花竞放、喧闹芳菲的季节,可是经历一场风雨后,凋零的花朵,衔泥的春燕,对月啼叫的乌鸦却让人顿感凄凉。花开花落虽是自然之理,却引发了敏感词人心中的无限愁绪,凄凉的其实不只是春色,也是词人因年华渐逝、壮志未酬而生的悲哀。词中的抑郁哀婉之气令读者读之不禁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动容。

参考资料:
1、 徐寒主编.历代古词鉴赏 下:中国书店,2011.06:第383页
2、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543页
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西湖载客恣(zì)¹从,湖上参差半佛宫。
译文:我与客人在西湖上纵情游览,湖边的建筑参差错落,有一大半都是佛宫。
注释:¹恣游:纵情游览;纵情游荡。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回顾隙(xì)(jū)¹曾不息,沉思樽(zūn)酒可教空。
译文:回想过往,一刻也不曾停息地忙碌;静下来想喝一杯酒,都让我觉得是虚度光阴。
注释:¹隙驹:比喻易逝的光阴。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层台累榭(xiè)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译文:层层高台上建造的敞屋是那么明朗开阔,杭州城许多人家的门前都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译文:面对一派繁荣景象,泛舟西湖欣赏春光只觉快乐无限;可自己依然感到惭愧,不敢说继承了文翁的卓越政绩。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zhì)¹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shuì)²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xuán)³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hé)改之乎?不然,迨(daì)年事蹉(cuō)(tuó),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王生喜欢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确实是这样吗?”王生不高兴了,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于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优点并去学习,是希望听到真理啊!我一段话还没有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了。几乎想要把人挡在千里之外,这是区别于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有的么?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这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我座位的右侧,当做座右铭,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注释:¹志:记住。²说:劝说。³还:通“旋”,转身。⁴迨:等到。⁵蹉跎:时光白白流逝。⁶坐:通“座”,座位。

shēnglùnshànxuézhě

míng xiānqín 

    wángshēnghàoxuéér yǒushēngwènzhīyuē  huòwèijūnshànxué xìn  wángshēngyuè yuē  fánshīzhīsuǒyán néngzhìzhī shìshànxué  shēngyuèzhīyuē  kǒngyún xuéérwǎng  gàixuéguìshàn jūndànzhìzhīérzhī zhōngsuǒchéng wèizhīshànxué  wángshēngyùn yìngérxuánzǒu  shēngxúnwángshēng gàozhīyuē  shànxuézhěchǐxiàwèn shànércóngzhī wéndào yánwèijìn érjūnbiàn rénqiānzhīwài shànxuézhěsuǒyìngyǒu xuézhězhī yàn gǎizhī rán dàiniánshìcuōtuó suīgǎi kǒng  wángshēngjīngjué xièyuē  mǐn jīnshǐzhījūnyánzhīshàn qǐngmíngzhīzuòyòu zhāojiǒngjiè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¹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²玉岩公³为御史,谪(zhé)(yuán)、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láng)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zhì)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译文:杏花书屋,是友人周孺允建造的读书室。孺允曾说他已去世的父亲的玉岩公担任御史之职,在玉岩公谪戍到沅、湘一带时,曾经做梦自己居住在一间房子里,室外杏花烂漫,自己的孩子则在房内读书,朗朗的读书声传到户外。嘉庆初年,玉岩公重新起用后升任宪使,于是他的家从故居迁到县的东门,也就是他现在居住的宅院。玉岩公曾经指着房子后的一块空地对孺允说:“将来某一天应当在那里建造一栋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以此来记录我昔日的梦。
注释:¹周孺允:字士洵,周广的小儿子,太仓(今属江苏)人。²先大父:犹言先父。³玉岩公:即周广(1474—1531),字克之,号玉岩,又号抑斋。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莆田、吉水知县,正德中授监察御史,以疏谏明武宗,被贬广东怀远(今属广西)驿丞,险些被刺杀。两年后迁建昌(治所在今江西永新西北)知县,再贬竹寨驿丞。明世宗立,擢福建按察使,又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令贪官恐惧。后卒于南京刑部右侍郎任上。《明史》有传。⁴谪:封建时代官吏被降职调到边远地区。⁵沅、湘:沅江和湘江,均在今湖南省。战国楚屈原因谗被放,流落于沅、湘之间,这里有比喻义,即以屈原比况周广。⁶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⁷起官:被贬官后重新起用,又称起复。⁸陟:提升。⁹宪使: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官员,即御史。《明史》本传:“世宗即位,复故官。”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¹,不及归而没(mò)于金陵²。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³,孺允葺(qì)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yíng),贮(zhù)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méi)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càn)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¹⁰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译文:玉岩公后来升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还没有来得及荣归故里就在金陵去世。玉岩公去世后,孺允兄弟多次被人欺侮,家族不免有风雨飘摇的祸患。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才获得安居。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葺玉岩公的居室,于是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藏书达万卷,用玉岩公昔日命的名,悬挂在门楣之上。在院落的四周,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烂漫,整个院落如玉岩公昔年梦中之境。在回头想想玉岩公昔日谪戍在沅、湘一带的情景,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到了这个厅堂,追思玉岩公,怎能不感慨万千!
注释:¹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的副长官。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仍在南京设立名义上的中央机构,并任命各部官员。²金陵:即今江苏南京。³嘉靖二十年:即公元1541年。⁴葺:修补房屋。⁵楹:房屋一间称一楹。⁶揭:悬挂。⁷楣:门上的横木。⁸艺:种植。⁹洞庭木叶:语出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¹⁰苏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这里系借用,比喻周广被贬官之所,并与前文“谪沅、湘时”照应。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昔唐人重进士科¹,士方登第时,则长安²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³,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wǔ)天子,间(jiàn)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cuì)其躬¹⁰而已;至于其后,犹冀¹¹其世世享德而宣力¹²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译文:过去唐代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要登第的时候,正是长安杏花盛开之时,所以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宴当做一件大事。如今考察进士,也是在杏花盛开之时,读书人要想得第,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前兆。这是世俗不忘追求荣华和功名的助成这样的。玉岩公因为直谏之事触犯了天子,发配到道路艰险的岭南十几年时间,所为铁石心肠,对于追求富贵的念头已经灰飞烟灭了,但玉岩公仍以科名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孙。大约古代的君子,爱自己的国和自己的家,不但鞠躬尽瘁;并且对于他的后代,仍然希望他们世世享受祖荫并能无穷无尽的为国家效力啊。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大约就在上述这些吧。
注释:¹唐人重进士科:唐代科举取士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科,其中以进士一科最为士人所重,时谚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语。唐代宰相多由进士出身。²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唐代首都。³杏园之宴:唐代帝王赐宴新科进士的宴会。杏园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郊大雁塔南。新科进士于杏园宴后到大雁塔题名留念,为一时盛事。⁴“今世”两句:明代会试在农历二月中,殿试在三月初,与杏花开放时间相当。⁵忤:触犯,不顺从。⁶间关:辗转。⁷岭海:指两广地区。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称。这里即指周广的贬所。⁸科名: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⁹尽瘁:尽全力。¹⁰躬:身体。¹¹冀:期望。¹²宣力:出力,效力。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今去公之殁(mò)¹,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xī)²,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³虽蠖(huò)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译文:现在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久,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他们的后代现在不知沦落在何地。虽然目前孺允兄弟还不得志,但人们正期望他们能得以重用。并且玉岩公诸子都才华出众,可以凭此知道《诗》《书》传家的恩泽啊。《诗经》中说:打如今开了头,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我在周氏家族看到了《诗经》所说的情形啊!
注释:¹殁:死亡。²翕赫:显赫荣耀。³孺允兄弟:指周士淳、周士淹、周士洵兄弟。⁴蠖屈: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而退隐。⁵秀发:喻指人神采焕发,才华出众。语出《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原指植物生长繁茂,花朵盛开。⁶《诗》《书》:指《诗经》和《尚书》。这里也泛指古代文献。⁷“自今”五句:语见《诗经·鲁颂·有駜(bì)》的第三章。大意是:今年算是个开端,岁岁皆为丰年,君子有了俸禄,就留下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据文中所记年代,本文作于嘉靖二十年(1541)或稍后,归有光时年约三十五岁。周广(玉岩公)于明正德间为御史,直言立朝,曾上疏进谏明武宗,几乎被害。归有光对这位前辈很尊重,与其子周士洵为友,后来又为他的两个哥哥周士淳、周士淹写过墓志铭,可见关系密切,非同一般。此文是为友人的新建书屋作记,缅怀其先人忠义之馀,祝愿周氏子孙兴旺发达,克绍箕裘。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