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胸次有神奇,写得天闲八尺驹。
曾为岐王天上赐,不随都护雪中驱。
霜蹄奋迅追飞电,凤首昂藏似渴乌。
春草青青华山曲,三边今日已无虞。
韩公胸次有神奇,写得天闲八尺驹。
曾为岐王天上赐,不随都护雪中驱。
霜蹄奋迅追飞电,凤首昂藏似渴乌。
春草青青华山曲,三边今日已无虞。
钱选

钱选

宋元间湖州吴兴人,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清臞老人。幼有文名。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书,善画人物花木。尤善作折枝,其得意者,自赋诗题之。 ▶ 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cuì)¹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横落花红几片。
注释:¹翠帘:窗帘。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愁倚锦屏(píng)低雪面¹,泪滴绣罗金缕(lǚ)线。好天凉月²³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注释:¹雪面:粉面,意为面目白皙。²凉月:疑为“良夜”之讹。³尽:犹“竞”。⁴为是:因是。

  这首《玉楼春》抒写闺怨,所创设的意境是:暮春时节,梁燕双飞,落红满地。女主人公愁倚锦屏,感到“春色恼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全词意境优美,婉丽多姿。

  上片写卷帘所见,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梁间燕语,表现“画堂”“寂寂”,以动写静,人物情感也寓于其中;“高卷”句在结构上是过渡;后两句是触景伤情:帘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并不为己所有,故有“恼人”之感;而“满地落花”则又使她想到青春难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泪滴”写她触景伤精时的容态;结尾二句,点出原由。对月怀人,深为“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全而伤心。

  在艺术上,此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意象的装饰性特征。词中的“画堂”、“落花”、“锦屏”等都是较为典型的装饰性意象,在颜色、形状等方面都是有着鲜明的图案性质的。这些具有图案性质的意象构织出整体的图案。这些意象,并非是词人的兴会所得,而是具有审美抽象性质的意象构织而成的,也就是说,它们没有个体化的、殊相的特征,都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的意象。它们缺少随机感兴的鲜活感,但却具有一些可以相互诠释的意味。文学语言的图案化,在晚唐五代词中是最为典型的。因此可以说,此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词的共同特征。

lóuchūn··huàtángliángshàngyàn--wèichéngbān

huàtángliángshàngyàngāojuǎncuìliánhéngshùshàntíngchūnnǎorénláimǎnluòhuāhóngpiàn

chóujǐnpíngxuěmiànlèixiùluójīn线xiànhǎotiānliángyuèjǐnshāngxīnwèishìlángzhǎngjiàn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冬狩¹温泉岁欲阑(lán),宫城佳气晚宜看。
译文:一年将尽,帝王在温泉边冬季围猎;晚上适宜看看帝王宫城的美好气象。
注释:¹冬狩: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围猎。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汤熏(xūn)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¹寒。
译文:汤泉热气蒸腾,让围猎的仪仗队中的人都感到温暖,雪映照着山边的千家万户,人们感到寒冷。
注释:¹万井:千家万户。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zhé)自安。
译文:我想像司马相如一样献赋,谁来送达;住在客舍中,身无几两银钱,就自我安慰吧。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且喜礼闱(wéi)秦镜¹在,还将妍丑付春官²
译文:让人高兴的是礼部主持的考试还算公平,还是把自己的才能高低交付礼部来评判吧。
注释:¹秦镜:秦始皇宫里的方镜,传说它能鉴别人心邪正,后用“秦镜”代指明镜。²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代称。

wēntāngshě--liúzhǎngqīng

dōngshòuwēnquánsuìlángōngchéngjiāwǎnkàntāngxūnzhàngqiānnuǎn

xuězhàoshānbiānwànjǐnghánjūnménxiànshuíxiāngshěqiánzhéān

qiěwéiqínjìngzàiháijiāngyánchǒuchūnguān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无云世界秋三五¹,共看蟾(chán)²上海涯。
译文: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注释:¹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²蟾盘:指月亮。(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直到天头天尽处¹,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注释:¹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zhōngqiūduìyuè

cáosōng tángdài 

yúnshìjièqiūsān gòngkànchánpánshànghǎi 
zhídàotiāntóutiānjìnchù céngzhàorénjiā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百年怀土¹望,千里倦游情。
译文: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
注释:¹怀土:怀恋故土。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高低寻戍(shù)¹道,远近听泉声。
译文: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注释:¹戍:防守边疆。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jiàn)¹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译文: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
注释:¹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jī)¹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译文:我的愁思何时低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注释:¹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羁旅的愁思。

  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作者在这里追对它们作了粗略的带过。

  涧叶繁密到无法细分颜色,山花也无法辨名。照理说,已经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见到了仙境般的景色,这种景色,现在仅仅作为诗人羁心的反衬了。诗中,一个低分色和一个不辨名,是不着一色,而写尽风流。其妙处类似于希腊神话中,征战十年怨声连连的士兵看到海伦之后,心甘情愿的留学卖命。(呵呵,跑题了)。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只道,我的愁思到哪里低会结束。言下之义就是还乡。独在异乡,那种孤独和凄凉,日暮都会浮现和膨胀。柳宗元的小石潭竟然让他凄神寒骨。所谓的“涧叶低分色,山花不辨名”竟然变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参考资料:
1、 注释译文来源:《人民文学》 08年15期 《平麻晚行》诗校正与注解

píngwǎnxíng--wáng

bǎinián怀huáiwàngqiānjuànyóuqíng

gāoxúnshùdàoyuǎnjìntīngquánshēng

jiàncáifēnshānhuābiànmíng

xīnchùjǐnfēngyuánqīng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 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古史考》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¹,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biē)(bàng)(gé),未有火化,腥臊(sāo)多,害肠胃。羽使(是) 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suì)²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古史考》
译文:太古之初,人类喝露水,吃草木的果实,在山里居住的人则吃鸟兽,用它们的羽毛和皮做衣服穿,靠近水的人则吃鱼鳖河蚌,这些都没有经过火煮熟,很腥臊,很伤害肠胃,很多人因此生病。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圣人,钻木取火,教大家做熟食,还锻造金属做成首,人们非常高兴,就让他成为天下的王,叫作燧人氏。
注释:¹实:果实。²钻燧:钻燧取火。原始的取火法。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
民食果蓏(luǒ)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¹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
译文:百姓吃生的果蔬和蚌蛤的肉,伤害脾胃,所以经常生病。有一个圣人,钻取火,消除了腥臊之味。百姓非常高兴,就让他当天下的王,叫他燧人氏。
注释:¹说:通“悦”,高兴。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鸹,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路史》
遂明国¹不识²四时昼夜³,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羽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鸹(guā),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⁸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路史》
译文:传说中有一个国家叫燧明国,那里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日黑夜。国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树,屈盘起来,占地面积有一万顷地那么大。后来,有一个圣人,漫游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远方,来到此国,在这棵大树下休息。忽然看见许多象鸮样的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于是,圣人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于是后人就称他为燧人。
注释:¹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²识:知道。³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⁴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⁵至:到。⁶息:休息。⁷鸹:鸱鴞,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⁸感:感悟。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