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杭与越,形势夹长川。地占一方秀,天生万象全。
东南杭与越,形势夹长川。地占一方秀,天生万象全。
两城俱卓尔,列郡岂加焉。异世称无间,同时较有偏。
两城俱卓尔,列郡岂加焉。异世称无间,同时较有偏。
厥民如贵简,彼国实居先。大海收淮渎,群山冠幅员。
厥民如贵简,彼国实居先。大海收淮渎,群山冠幅员。
古人踪欲见,游客目先穿。况自醇风俗,从来省朴鞭。
古人踪欲见,游客目先穿。况自醇风俗,从来省朴鞭。
有年人既庶,乐教志弥坚。每得前朝事,尝由众口传。
有年人既庶,乐教志弥坚。每得前朝事,尝由众口传。
土疆归阙下,州宇辟湖边。未苦秦来幸,先经霸擅权。
土疆归阙下,州宇辟湖边。未苦秦来幸,先经霸擅权。
有贤思避世,择地效高眠。盘屈稽山势,嵯峨玉笥巅。
有贤思避世,择地效高眠。盘屈稽山势,嵯峨玉笥巅。
茂林侵碧汉,修竹挂青烟。东浙潮声近,西陵草色鲜。
茂林侵碧汉,修竹挂青烟。东浙潮声近,西陵草色鲜。
四明登陆显,五泄夹溪沿。渔浦从舟楫,仙居远市廛。
四明登陆显,五泄夹溪沿。渔浦从舟楫,仙居远市廛。
山青难入画,花灼正如燃。石伞阴遮径,松潭韵写弦。
山青难入画,花灼正如燃。石伞阴遮径,松潭韵写弦。
千峰云叆叇,双涧水潺湲。灵迹曾游处,清风可坐延。
千峰云叆叇,双涧水潺湲。灵迹曾游处,清风可坐延。
龟浮山出浪,龙去井迷年。泉涌寻源出,萝繁附木缠。
龟浮山出浪,龙去井迷年。泉涌寻源出,萝繁附木缠。
屏危开石上,星摘射岩前。仙髻传今古,峰形露丑妍。
屏危开石上,星摘射岩前。仙髻传今古,峰形露丑妍。
法华初赐号,释子已超禅。一感因人异,群言可理诠。
法华初赐号,释子已超禅。一感因人异,群言可理诠。
遍随高下赏,潜解利名牵。民室常盈目,城闉异及肩。
遍随高下赏,潜解利名牵。民室常盈目,城闉异及肩。
通幽云底路,朝接洞中天。必有千年隐,都忘万事煎。
通幽云底路,朝接洞中天。必有千年隐,都忘万事煎。
严园烟水乱,樊榭柳花颠。圣阁迎仙母,湖楼望綵船。
严园烟水乱,樊榭柳花颠。圣阁迎仙母,湖楼望綵船。
越台凌缥缈,溪女斗婵娟。野景诚无限,游人岂独专。
越台凌缥缈,溪女斗婵娟。野景诚无限,游人岂独专。
清虚宫刹古,恍惚岁时迁。宝相灵犹验,云门瑞复还。
清虚宫刹古,恍惚岁时迁。宝相灵犹验,云门瑞复还。
尘埃笼古壁,章句列前贤。醮礼因勤甚,龙宫尚俨然。
尘埃笼古壁,章句列前贤。醮礼因勤甚,龙宫尚俨然。
鱼池乖本意,僧罟触轻涟。凿石成金像,营庵对玉莲。
鱼池乖本意,僧罟触轻涟。凿石成金像,营庵对玉莲。
瑰奇天桂室,潇洒宝林篇。历历森豪俊,昭昭著简编。
瑰奇天桂室,潇洒宝林篇。历历森豪俊,昭昭著简编。
兰亭真翰笔,桃谷旧神仙。想像人堪慕,凄凉物足怜。
兰亭真翰笔,桃谷旧神仙。想像人堪慕,凄凉物足怜。
公卿誇道路,父子遁林泉。废宅仙宫立,还乡世事捐。
公卿誇道路,父子遁林泉。废宅仙宫立,还乡世事捐。
嗟时徒役役,味道益乾乾。种墓藏山穴,耸祠阚水壖。
嗟时徒役役,味道益乾乾。种墓藏山穴,耸祠阚水壖。
方干栖逸地,祖贯起英躔。相隐今遗迹,侯封昔见旃。
方干栖逸地,祖贯起英躔。相隐今遗迹,侯封昔见旃。
锦衣渐我得,车帐为民褰。臣力难堪矣,君仁未舍旃。
锦衣渐我得,车帐为民褰。臣力难堪矣,君仁未舍旃。
挺身徒尽瘁,报德乏微涓。所向知师古,干时愧学圆。
挺身徒尽瘁,报德乏微涓。所向知师古,干时愧学圆。
玑衡中切冒,条教外颁宣。每慕黄居颍,曾卑隗相燕。
玑衡中切冒,条教外颁宣。每慕黄居颍,曾卑隗相燕。
有为怀黾勉,无术可收甄。得请乡邦便,躬祠祖垄虔。
有为怀黾勉,无术可收甄。得请乡邦便,躬祠祖垄虔。
耕桑初劝谕,饥疫偶成连。赈发无深惠,疲劳获少痊。
耕桑初劝谕,饥疫偶成连。赈发无深惠,疲劳获少痊。
阖封方富稔,载路息迍邅。近幸同年代,前符昔日缘。
阖封方富稔,载路息迍邅。近幸同年代,前符昔日缘。
一麾来镇抚,千骑为盘旋。弊政因民革,烦文到日蠲。
一麾来镇抚,千骑为盘旋。弊政因民革,烦文到日蠲。
恩随和气浃,令比置邮遄。美誉皆腾实,清香已胜膻。
恩随和气浃,令比置邮遄。美誉皆腾实,清香已胜膻。
善良陶静化,奸猾洗前愆。吏畏输心鉴,民深入善渊。
善良陶静化,奸猾洗前愆。吏畏输心鉴,民深入善渊。
课书人第一,轺召里逾千。身起侯藩政,班趋秘殿联。
课书人第一,轺召里逾千。身起侯藩政,班趋秘殿联。
谋猷光帝座,议论溢经筵。道合风云会,功高玉石镌。
谋猷光帝座,议论溢经筵。道合风云会,功高玉石镌。
正宜裨日月,未可问园田。士论逾时望,人心曷月湔。
正宜裨日月,未可问园田。士论逾时望,人心曷月湔。
声名加显显,歌颂转翾翾。预喜明贤遇,须知直道便。
声名加显显,歌颂转翾翾。预喜明贤遇,须知直道便。
中宸深有眷,外补实难铨。行为山阴老,聊收一大钱。
中宸深有眷,外补实难铨。行为山阴老,聊收一大钱。

yùnchénggěishìhuì怀huáishì--zhàobiàn

dōngnánhángyuèxíngshìjiāzhǎngchuānzhànfāngxiùtiānshēngwànxiàngquán

liǎngchéngzhuōěrlièjùnjiāyānshìchēngjiāntóngshíjiàoyǒupiān

juémínguìjiǎnguóshíxiānhǎishōuhuáiqúnshānguānyuán

rénzōngjiànyóuxiān穿chuānkuàngchúnfēngcóngláishěngbiān

yǒuniánrénshùjiàozhìjiānměiqiáncháoshìchángyóuzhòngkǒuchuán

jiāngguīquēxiàzhōubiānwèiqínláixìngxiānjīngshànquán

yǒuxiánshìxiàogāomiánpánshānshìcuóédiān

màolínqīnhànxiūzhúguàqīngyāndōngzhècháoshēngjìn西língcǎoxiān

míngdēngxiǎnxièjiā沿yáncóngzhōuxiānyuǎnshìchán

shānqīngnánhuàhuāzhuózhèngránshísǎnyīnzhējìngsōngtányùnxiěxián

qiānfēngyúnàidàishuāngjiànshuǐchányuánlíngcéngyóuchùqīngfēngzuòyán

guīshānchūlànglóngjǐngniánquányǒngxúnyuánchūluófánchán

píngwēikāishíshàngxīngzhāishèyánqiánxiānchuánjīnfēngxíngchǒuyán

huáchūhàoshìzichāochángǎnyīnrénqúnyánquán

biànsuígāoxiàshǎngqiánjiěmíngqiānmínshìchángyíngchéngyīnjiān

tōngyōuyúncháojiēdòngzhōngtiānyǒuqiānniányǐndōuwàngwànshìjiān

yányuányānshuǐluànfánxièliǔhuādiānshèngyíngxiānlóuwàngcǎichuán

yuètáilíngpiāomiǎodòuchánjuānjǐngchéngxiànyóurénzhuān

qīnggōngshāhuǎngsuìshíqiānbǎoxiānglíngyóuyànyúnménruìhái

chénāilóngzhānglièqiánxiánjiàoyīnqínshénlónggōngshàngyǎnrán

chíguāiběnsēngchùqīngliánzáoshíchéngjīnxiàngyíngānduìlián

guītiānguìshìxiāobǎolínpiānsēnháojùnzhāozhāozhejiǎnbiān

lántíngzhēnhàntáojiùshénxiānxiǎngxiàngrénkānliánglián

gōngqīngkuādàozidùnlínquánfèizháixiāngōngháixiāngshìshìjuān

jiēshíwèidàogāngānzhǒngcángshānxuésǒnghǎnshuǐruán

fānggànguànyīngchánxiāngyǐnjīnhóufēngjiànzhān

jǐnjiànchēzhàngwèimínqiānchénnánkānjūnrénwèishězhān

tǐngshēnjǐncuìbàowēijuānsuǒxiàngzhīshīgànshíkuìxuéyuán

héngzhōngqièmàotiáojiàowàibānxuānměihuángyǐngcéngbēikuíxiāngyàn

yǒuwèi怀huáimiǎnmiǎnshùshōuzhēnqǐngxiāngbāng便biàngōnglǒngqián

gēngsāngchūquànǒuchéngliánzhènshēnhuìláohuòshǎoquán

fēngfāngrěnzàizhūnzhānjìnxìngtóngniándàiqiányuán

huīláizhènqiānwèipánxuánzhèngyīnmínfánwéndàojuān

ēnsuíjiālìngzhìyóuchuánměijiēténgshíqīngxiāngshèngshān

shànliángtáojìnghuàjiānhuáqiánqiānwèishūxīnjiànmínshēnshànyuān

shūrényáozhàoqiānshēnhóufānzhèngbān殿diànlián

móuyóuguāngzuòlùnjīngyándàofēngyúnhuìgōnggāoshíjuān

zhèngyuèwèiwènyuántiánshìlùnshíwàngrénxīnyuèjiān

shēngmíngjiāxiǎnxiǎnsòngzhuǎnxuānxuānmíngxiánzhīzhídào便biàn

zhōngchénshēnyǒujuànwàishínánquánxíngwèishānyīnlǎoliáoshōuqián

赵抃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 5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¹即高歌失²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³
译文: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没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注释:¹得:指得到高歌机会。²失:指失去这个机会。³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今朝¹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译文: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
注释:¹今朝:今日。

  该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这个形象虽有政治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格颇得人们赞叹。他除了反映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具体生动的感受。情而有“态”,便形象化。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不特是为了押韵而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这两句更将“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语具体化,一个放歌纵酒的狂士形象呼之欲出。这,也就是此诗造成的总的形象了。仅指出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看到这一形象的独特性。这里取象于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这样的情感既有普遍性,其形象又有个性化,所以具有典型意义。

  此诗艺术表现上更其成功之处,则在于重叠中求变化,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

  一是情感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先括尽题意,说得时诚可高兴失时亦不必悲伤;次句则是首句的补充,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则又回到正面立意上来,分别推进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至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

  二是音响即字词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前四字与后三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是紧缩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亦悠悠,形成同意反复。

  三、四句句式相同,但三句中“今朝”两字重叠,四句中“明日愁”竟然三字重叠,但前“愁”字属名词,后“愁”字乃动词,词性亦有变化。可以说,每一句都是重叠与变化手牵手走,而每一句具体表现又各各不同。把重叠与变化统一的手法运用得尽情尽致,在小诗中似乎是最突出的。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独到,宜乎千年以来一些穷愁潦倒的人沉饮“自遣”,陶冶情操时,于古人偌多解愁诗句中,惟独最容易记起“今朝有酒今朝醉”来。

  诗名《自遣》,是自行排遣宽慰的意思。解读此诗,关键全在于诗人将“愁’和“恨”排遣掉了没有。而诗人之“愁”和“恨”是社会之愁,家国之愁,这种愁是诗人自己难以解决的。上书,皇帝不听;劝说,皇帝不理;讽谏,皇帝会恼怒。那诗人怎样排遣,是采取了不理、不采、不合作、不发言的态度。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虽带有一定的消积成分,然而大多的知识分子都不发言,都不合作,那“此时无声胜有声”拥有很大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1983 :1276-1277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08-210 .
3、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65-167 .
4、 严洁 .晚唐诗鉴赏 :凤凰出版社 ,2006 :417-420 .

qiǎn

luóyǐn tángdài 

gāoshīxiū duōchóuduōhènyōuyōu 
jīnzhāoyǒujiǔjīnzhāozuì míngchóuláimíngchóu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今日竹林宴¹,我家贤侍郎。
译文: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注释:¹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此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李晔。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三杯容小阮(ruǎn)¹,醉后发清狂。
译文: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注释:¹小阮:即阮咸,与阮籍相对,故称小阮。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船上齐桡(ráo)¹,湖心泛月归。
译文: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注释:¹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桡:舟揖也。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yán)飞。
译文: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chǎn)¹君山²好,平铺湘水³流。
译文: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注释:¹刬却:削去。²君山:—名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³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巴陵¹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译文: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¹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 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李晔。“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诗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24-325页

péishìlángshūyóudòngtíngzuìhòusānshǒu

bái tángdài 

jīnzhúlínyàn jiāxiánshìláng 
sānbēiróngxiǎoruǎn zuìhòuqīngkuáng 

chuánshàngráoyuè xīnfànyuèguī 
báiōuxián zhēngjiǔyánfēi 

chǎnquèjūnshānhǎo píngxiāngshuǐliú 
língxiànjiǔ zuìshādòngtíngqiū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pín)叶软¹,杏花明²,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tīng)³,棹(zhào)声。
译文:水上柔嫩的苹叶,衬着岸边洁的杏花;翠红美丽的鸳鸯,拖着长长的绿漪浮漾。一叶轻盈的画摇出船,添几阕情韵袅袅的“棹歌”。
注释:¹软:一作“嫩”。²明:鲜艳。³绿汀:芳草丛生的水边平地。⁴棹歌:船歌。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¹相随南浦(pǔ)晚,几含情²
译文:春光,轻灵摇荡,明媚可人!水,好在无风无浪;天,好在半雨半晴。在疏淡的暮霭中,伴一二红粉知已泛舟南浦,更多了几分含蕴不露的情意!
注释:¹红粉:借代为女子。²几含情:屡次含着深情。

  这首词写春游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二句,连用两个“春”字,两个“无”字,两个“半”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红粉相随”。少女们相互媳戏追随,在南浦游玩,各得其乐。这首词写得明快,有生活气息,摆脱了浓厚的富贵味,堪称佳词。

参考资料:
1、 随便看看吧.春光好·蘋叶软

chūnguānghǎo··píngruǎn--níng

píngruǎnxìnghuāmínghuàchuánqīngshuāngyuānyāngchū绿tīngzhàoshēng

chūnshuǐfēnglàngchūntiānbànbànqínghóngfěnxiāngsuínánwǎnhánqíng

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
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
译文:我住在浙江西面,你要去往浙江东面。
注释:婺州:金华古称。隋置婺(wù)州,治金华。
日日心来往,不畏浙江风。
日日心来往,不畏浙江风。
译文:我俩的心日日相连,不畏惧那江上的风险。

sòngxuēèrshísānlángzhōngzhōu--yáo

zhùzhèjiāng西jūnzhèjiāngdōngxīnláiwǎngwèizhèjiāngfēng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落莫¹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译文: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注释:¹落莫:落魄潦倒。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壮年抱羁(jī)恨,梦泣生白头。
译文: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瘦马秣(mò)¹败草,雨沫飘寒沟。
译文: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注释:¹秣:饲养。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南宫¹古帘暗,湿景²传签筹(chóu)³
译文: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注释:¹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²湿景:雨影。³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¹
译文: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注释:¹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忧眠枕剑匣(xiá),客帐¹梦封侯²
译文: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注释:¹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²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07-10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