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尸乡翁,养鸡盖阡陌。
累财千余万,积微利自博。
子美居瀼西,此物尚百翮。
作诗戒宗文,墙东树笼栅。
我今山居中,生理苦近窄。
衰年资食治,时有不速客。
海鱼不常储,溪蟹碎难擘。
颇欲效两翁,字鸡供口食。
买得双伏雌,领以一赤帻。
户外听约束,发能污案席。
剖坼五十卵,引哺渐开拆。
从兹日生生,向秋益繁息。
麦云行刈黄,可得二十石。
已知饼臛具,不假天边翼。
窃笑芭季伟,割烹惟一只。
奉新不及宾,资生拙无策。
昔有尸乡翁,养鸡盖阡陌。
累财千余万,积微利自博。
子美居瀼西,此物尚百翮。
作诗戒宗文,墙东树笼栅。
我今山居中,生理苦近窄。
衰年资食治,时有不速客。
海鱼不常储,溪蟹碎难擘。
颇欲效两翁,字鸡供口食。
买得双伏雌,领以一赤帻。
户外听约束,发能污案席。
剖坼五十卵,引哺渐开拆。
从兹日生生,向秋益繁息。
麦云行刈黄,可得二十石。
已知饼臛具,不假天边翼。
窃笑芭季伟,割烹惟一只。
奉新不及宾,资生拙无策。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 3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细把君诗说。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细把君诗说。恍余音、钧(jūn)¹浩荡,洞庭胶葛(gě)²。千尺阴崖³尘不荡,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译文:待我仔细品评你的诗作:它们像雄伟浩荡的钧天广乐的遗音,又像是复杂多变的洞庭《成池》之乐的逸响。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不禁毛发森然。哎,从来才华出众的人。遭际都往往坎坷不幸。因此对着天上那片亘古不变的明月,他们难免会感伤身世;或者躲进华丽冷清的屋子里,借弹奏锦瑟打发夜晚的无聊。
注释:¹钧天:广阔的天空。²胶葛:指意境高远。³阴崖:朝北的山崖。⁴佳人:指杜叔高。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¹、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²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zhēng)铮、阵马檐(yán)间铁³。南共北,正分裂。
译文:您五兄弟虽说也是杜家,但与那过去长安世家大族杜家却是天差地别。你瞧瞧天空上风云变幻,仿佛连翱翔的鱼龙都因之惨然变色。再登高遥望当年北方家族避难南迁的道路。多少死难者的尸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无人掩葬,已经朽烂不存了。可恨把持朝政的那些当代王衍们。他们一味清谈,确实“清”到了家!夜半失眠,我常常引吭高歌,但觉悲风四起,檐前的铁马铮铮作响,仿佛又回到了杀敌的战场。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
注释:¹乘空:飞上天空。²衣冠:指士大夫。³檐间铁:屋檐下挂着的铁制风铃,称为”铁马”或“檐马”。

  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荡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国土分裂,简短有力,精悍异常。

  上片首句至“毛发”数句评价叔高的诗作。词人评点得很细致,语言优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以古今美女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被埋没;“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进一步说明被遗弃的痛苦。运用比兴手法,以虚写实,其艺术效果反而更好。

  下片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长安杜家曾是大族,门望尊崇,但叔高一家与之有别,朝中众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虽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却因不会钻营而不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作者又对祖国分裂产生悲叹:曾经衣冠相继的中原路上,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遍地战骨渐渐销蚀。统治者大兴清谈之风,借以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懦弱。但词人的爱国热情依旧高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此时词人好像又回荡了年轻时与金兵作战的大年代,但这毕竟只是幻觉,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全词词人擅用比兴,设喻新异,想像独荡,词中称赏的诗境之美,高冷绝俗,亦可看作词人所追求的某种美学境界。

参考资料:
1、 (南宋)辛弃疾著,辛弃疾词 插图版,万卷出版公司,2009.06,第175页
2、 郑小军编著,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01,第120页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西湖¹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²。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³。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yán),灯火优傒(xī),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¹⁰闺秀¹¹,携及童娈(luán)¹²,笑啼杂之,环坐露台¹³,左右盼望¹⁴,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¹⁵低唱¹⁶,弱管轻丝¹⁷,竹肉¹⁸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zé)¹⁹,酒醉饭饱,呼群三五²⁰,跻(jī)²¹入人丛,昭庆²²、断桥²³,嚣(xiāo)²⁴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²⁵,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huǎng)²⁶,净几暖炉,茶铛(chēng)²⁷(xuàn)²⁸煮,素瓷静递²⁹,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³⁰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³¹看月者,看之。
译文:西湖七月半的时候,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看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戴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美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叫喊声,环坐在大船前的露台上,左盼右顾,置身月下但其实并没有看月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歌妓、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萧管伴和着歌声齐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
注释:¹西湖:即今杭州西湖。²“止可看”句:谓只可看那些来看七月半景致的人。止,同“只”。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³以五类看之:把看七月半的人分作五类来看。⁴楼船:指考究的有楼的大船。⁵箫鼓:指吹打音乐。⁶峨冠:头戴高冠,指士大夫。⁷盛筵:摆着丰盛的酒筵。⁸优傒:优伶和仆役。⁹看之:谓要看这一类人。下四类叙述末尾的“看之”同。¹⁰娃:美女。¹¹闺秀:有才德的女子。¹²童娈:容貌美好的家僮。¹³露台:船上露天的平台。¹⁴盼望:都是看的意思。¹⁵浅斟:慢慢地喝酒。¹⁶低唱:轻声地吟唱。¹⁷弱管轻丝:谓轻柔的管弦音乐。¹⁸竹肉:指管乐和歌喉。¹⁹帻:头巾。²⁰呼群三五:呼唤朋友,三五成群。²¹跻:通“挤”。²²昭庆:寺名。²³断桥:西湖白堤的桥名。²⁴嚣:呼叫。²⁵无腔曲:没有腔调的歌曲,形容唱得乱七八糟。²⁶幌:窗幔。²⁷铛:温茶、酒的器具。²⁸旋:随时,随即。²⁹素瓷静递:雅洁的瓷杯无声地传递。³⁰匿影:藏身。³¹作意:故意,作出某种姿态。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杭人¹游湖,巳²出酉(yǒu)³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kào)门军酒钱。轿夫擎(qíng)(liào),列俟(sì)岸上。一入舟,速¹⁰舟子¹¹急放¹²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¹³以前,人声鼓吹¹⁴,如沸如撼¹⁵,如魇(yǎn)¹⁶如呓(yì)¹⁷,如聋如哑¹⁸。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gāo)¹⁹击篙,舟触舟,肩摩²⁰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zào)²¹喝道²²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²³,灯笼火把如列星²⁴,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译文: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像聋子一样,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像哑巴一样;大船小船一齐靠岸,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摩擦,脸与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注释:¹杭人:杭州人。²巳:巳时,约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³酉:酉时,约为下午五时至七时。⁴是夕好名:七月十五这天夜晚,人们喜欢这个名目。“名”,指“中元节”的名目,等于说“名堂”。⁵犒:用酒食或财物慰劳。⁶门军:守城门的军士。⁷擎:举。⁸燎:火把。⁹列俟:排着队等候。¹⁰速:催促。¹¹舟子:船夫。¹²放:开船。¹³二鼓:二更,约为夜里十一点左右。¹⁴鼓吹:指鼓、钲、箫、笳等打击乐器、管弦乐器奏出的乐曲。¹⁵如沸如撼:像水沸腾,像物体震撼,形容喧嚷。¹⁶魇:梦中惊叫。¹⁷呓:说梦话。这句指在喧嚷中种种怪声。¹⁸如聋如哑:指喧闹中震耳欲聋,自己说话别人听不见。¹⁹篙:用竹竿或杉木做成的撑船的工具。²⁰摩:碰,触。²¹皂隶:衙门的差役。²²喝道:官员出行,衙役在前边吆喝开道。²³怖以关门:用关城门恐吓。²⁴列星:分布在天空的星星。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吾辈始舣(yǐ)¹舟近岸,断桥石磴(dèng)²始凉,席其上³,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huì),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nì)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zhù)¹⁰¹¹,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¹²,酣(hān)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¹³人,清梦甚惬(qiè)¹⁴
译文: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注释:¹舣:通“移”,移动船使船停靠岸边。²石磴:石头台阶。³席其上:在石磴上摆设酒筵。⁴纵饮:尽情喝。⁵镜新磨:刚磨制成的镜子。古代以铜为镜,磨制而成。⁶靧面:一作“颒面”,洗脸。⁷向:方才,先前。⁸往通声气:过去打招呼。⁹韵友:风雅的朋友,诗友。¹⁰箸:筷子。¹¹安:放好。¹²纵舟:放开船。¹³拍:扑。¹⁴惬:快意。

  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与这些附庸风雅的世俗之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一类,即作者的好友及佳人,其观景赏月时行为的持重高雅、情态气度与西湖的优美风景和谐一致。作者对五类人的描述,字里行间不见褒贬之词,然孰优孰劣、孰雅孰俗则昭然若示。文章表面写人,又时时不离写月,看似无情又蕴情于其中,完美而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抑浅俗、颂高雅的主旨。

  农历七月半,正当月圆之际,此时游湖,本应赏月观景,文章一开头却说“一无可看”,先将题目正面一笔扫倒,接着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从反面揭题,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写自己的观感。开头这闲闲两句,简练警切,不落俗套,且直接导出下文。

  接着即写“看七月半之人”。七月半游湖之人千千万万,何能遍看,作者自有手眼,即“看五类看之”。

  其一,是有身分、有地位的官僚,坐着豪华的大船,摆开丰盛的宴席,奴仆侍奉,演员献艺,船上灯火通明,声乐齐鸣,好不气派。这种人“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即有意自炫而无心赏月,作者一语刺破此辈假冒风雅的嘴脸。

  其二,是豪富之家,千金闺秀,携带美貌家童,露坐于船上的平台上,哭哭笑笑,娇声娇气,左张右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这一类人是乘机玩乐,本不想看月,也不必作出看月的样子,其有别于第一类者在于不借“看月”之名,虽然庸俗,却不假冒风雅。

  第三类,船上有声歌,有名妓闲僧随侍陪游,可见也非等闲之辈。浅斟低唱,颇有韵致,且“亦看月”,较之“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和“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前二类人,似乎要风雅一些。作者用了四个“亦”字,正是比较而言。但这一类人虽然“亦看月”,更重要的却在于“欲人看其看月”,则不免有意做作,其“风雅”也要大打折扣了。

  第四类,是一批市井好事之徒,他们与前三类大不同,不坐船,不乘车,衣衫不整,三五成群,在人丛中乱挤乱撞,专拣热闹处钻。他们大呼小叫,旁若无人,甚至假装酒醉,东倒西歪,手舞足蹈,嘴里哼着走了调的流行曲调,左顾右盼,洋洋自得。此辈“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无所不看,而“实无一看”。他们看此为乐,什么雅与俗,统统不在话下。古往今来,大凡在人群簇拥的热闹场合都能碰到此辈。作者在此白描传神。

  第五类,是清雅之士。他们坐的是小船,船上还挂着细薄的帷幢,大约是不想露面吧。明净的几案,通红的沪火,煮好茶,慢慢地品味,二三好友,绝色佳人,一同赏月,确实雅兴不浅。但是他们不想被人看见,有的把小船隐蔽在树荫下,有的则悄悄地划向里湖,躲避喧闹的人群。他们在清净处得看从容看月,而不被别人看见,他们的看月纯是兴之所至,自然而然,并无做作之态。

  作者写五类人,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各色人等,无不现身纸上,而作者似乎不动声色,五个“看之”,大有冷眼旁观之概。然而他的主观褒贬之情还是从笔下的形象中表现出来了,第一类是假冒风雅的官僚,第二类是无意风雅的豪门,第三类则欲显风雅而不免做作,第四类是不知风雅为何物的市井好事之徒,第五类是不欲显其风稚而真正风雅的文人雅客。作者对前二类人显然嗤之看鼻;对第三类有所肯定,也有所讥刺;对第四类虽然不作肯定,却似乎欣赏其放荡中亦有几分天真;对第五类则显然引为同调。五类人,依次写来,如镜头推移,声态各异,境界不同。纷杂的情景再现于笔下,作者并不现身评点,却于客观的画面中分雅俗、寓褒贬,兼有史笔与传神之妙。

  第二段写杭人游湖好虚名,凑热闹。“已出酉归,避月如仇”,即喜欢白天游湖,像怕见仇人一样躲开月亮。袁中郎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也批评过杭人只爱白天游湖,不会选择时间,白白放过西湖最美的时刻。农历七月十五之夜,例应游湖,杭人出于好名,则成群结队而出。西湖在杭州城西,游湖须经城门,而城门关闭有定时,这一晚就多赏给守门的兵士一些酒钱,好晚些关门。二更看前,湖上人声乐声,闹成一片,“如沸如撼,如魔如吃,如聋如哑”,连下六喻,形容声音嘈杂,含糊难辨一。这一片刺耳的嘈音,破坏了西湖月夜的静谧气氛。这是写听觉感受的不堪。从视觉一面来说,则“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连用四个短句,将湖上密密麻麻舟船相触,肩摩踵接的拥挤状况形容尽致。拥挤中的人群,哪里还有兴致赏月,见到的无非是一张张贴得很近的油汗淋漓的面孔罢了。这与其说是游湖,不如说是赶市。“少刻兴尽”,狂热的兴头维持不了多久,官老爷们宴席已散,衙役喝道,率先离去。船上的人也纷纷上轿,轿夫还看城门将闭来催促人们上岸,岸上的人也争先逐队进城。各色人等作鸟兽散。灯笼火把,排列成行,如闪烁的星星在夜幕中移动消失。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莫名其妙,名为游湖看月,实与西湖风月毫不相干。这一段插叙,回应开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的论断,具体描写,缴足其意,同时又为下文作铺垫和反衬。

  “吾辈始般舟近岸。”最后一段从前面第三人称的叙述,突然转为第一人称的“吾辈”,叙述角度变换了,加强了主观的抒情色彩。“始”字,很可玩味,表示喧闹嘈杂的场面一告结束,西湖恢复了宁静安闲的本貌,湖山美景即开始属于“吾辈”,“吾辈”也就开始登场了。“断桥石瞪始凉”,这个“始”字,则表示被人踩热的石阶也刚刚退烧,恢复平静,这是一种外化了的心理感受。“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三句,则写一种崭新的审美感受,唯“此时”才能有此感受。一规圆月,如新磨之镜,清光格外皎洁可爱;湖光山色,如美人重新梳妆打扮,益发显得容光照人。此时,对景畅怀,与客纵饮,“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浅斟低唱者”即前文所写之第三类人,大醇小疵,还算有赏月雅兴;“匿影树下者”则为第五类清雅之士。五类人中唯此二者独留,故与之声气相通,有共同语言,拉来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著安,竹肉发”,这四个短句,写相得共赏之乐,节奏欢快,心情亦极欢快。“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写通宵盘桓,兴尽方散,与前文众人游湖匆匆聚散恰成对照。兴尽而散,却并不急于回城,而复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这个富有诗意的结尾,更显得雅韵流溢,余香沁人。可见西湖七月半自有其迷人之处,一被俗人点污,则一无可看;一成为雅人的世界,则处处是诗。作者的审美情趣自然是高雅脱俗的,但也不免传统文人孤高自赏的毛病。

  此文写人物场景,极纷繁复杂,而又极有条理。五类人物,两种场景,写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其观察之深人细致,笔墨之精练老到,确实令人佩服。行文错综,富于变化,转接呼应,均极自然。开头奇警峭拔,结尾则韵味悠长,全篇运用对比映照,严于雅俗之分,而又妙在不作正面按断。

参考资料:
1、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1332-1337
2、 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总1729-1733
3、 陆沉,神笔之画:《西湖七月半》[J],名作欣赏,2011
4、 陆承洛,清高雅洁 隽永别致 ——张岱《西湖七月半》赏析,青苹果,2005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画君¹年少时,如今君已老。
译文:为你作画还是在你少年时期,现如今你已经老了。
注释:¹君:敬辞。称对方。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好。
今时新识人,知君旧时¹好。
译文:如今重新认识了一些人,才明白旧友的情意有多好。
注释:¹旧时:过去的时候;从前;昔时。

cuīxīngzōngxiězhēnyǒng

wángwéi tángdài 

huàjūnniánshàoshí jīnjūnlǎo 
jīnshíxīnshírén zhījūnjiùshíhǎo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眼意心期¹(zú)²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³
译文:两个人心意相通,最终也没有断了情思,私下里约定在闺房相见。
注释:¹眼意心期:形容双方愿望一致,精神互相沟通。²卒:终了。³秦楼:指代烟花之地,但在诗词中一般指良家女子的闺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译文:可是造化弄人我们没有相遇,心情不自觉地忧郁起来。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遥夜¹定嫌²香蔽(bì)³,闷时应弄玉搔头
译文:在漫长的夜晚里,肯定对蔽膝的香气不满,烦闷的时候只该拨弄头上的玉簪。
注释:¹遥夜:长夜。²嫌:不满。³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⁴玉搔头:即玉簪。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译文:樱桃树上的花谢了的时候梨花又开了,这个时节两个人各自肝肠寸断,无处排解。

qīngchūn--hán

yǎnxīnwèixiūànzhōngzhōngyuēqínlóu

guāngyīnnánxiāngqíngqiānrényóu

yáodìngxiánxiāngmènshíyīngnòngsāotóu

yīngtáohuāxièhuāchángduànqīngchūnliǎngchùchóu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雷鼓¹(cáo)嘈喧武昌,云旗²猎猎³过寻阳
译文: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浔阳。
注释:¹雷鼓:如雷的鼓声。²云旗: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³猎猎:风声。⁴寻阳:即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秋毫不犯三吴¹悦,春日遥看五色光²
译文: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注释:¹三吴:泛指吴地,具体说法较多。²五色光:官军上面的瑞气。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