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乐当及时,底用躭古仍癖诗。
老子平日汗牛载,五穷追逐不得辞。
罗帏围香击鼍鼓,食填巨壑酒如雨。
君看白面纨袴郎,不知经史何等语。
笑我蠹鱼尘简中,口角儒墨纷异同。
腹雷昼隐吟仰屋,诧向子墨收新功。
雪毛眵不自太恤,讥诃抵触取憎疾。
几人插羽上金銮,漫云九事八为律。
不如醇朴还吾天,抉肠剔肾谁汝怜。
且从酒徒趁落托,向来失计今差乐。
人生行乐当及时,底用躭古仍癖诗。
老子平日汗牛载,五穷追逐不得辞。
罗帏围香击鼍鼓,食填巨壑酒如雨。
君看白面纨袴郎,不知经史何等语。
笑我蠹鱼尘简中,口角儒墨纷异同。
腹雷昼隐吟仰屋,诧向子墨收新功。
雪毛眵不自太恤,讥诃抵触取憎疾。
几人插羽上金銮,漫云九事八为律。
不如醇朴还吾天,抉肠剔肾谁汝怜。
且从酒徒趁落托,向来失计今差乐。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
谪弃殊隐沦¹,登陟(zhì)²非远郊。
译文:遭贬被弃可不同于隐逸,只在近郊登山散心。
注释:¹隐沦:隐居。²登陟:登上。
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所怀缓伊郁¹,讵欲肩夷巢(cháo)²
译文:不敢与伯夷、巢父比肩,只求能缓解心中的郁闷。
注释:¹伊郁:忧郁,忧怨。²夷巢:即伯夷、巢父,古代的高士。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
高岩怀(kàn)清江,幽窟潜神蛟。
译文:高高的朝阳岩俯瞰清江,幽深的洞窟神龙深潜。
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开旷延阳景,回薄¹攒林梢。
译文:朝阳才照过开阔的岩口,又跃过了岩顶的树林之颠。
注释:¹回薄:动荡。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
西亭构其巅(diān),反宇¹临呀庨(xiào)²
译文:西亭建在岩洞顶端,突起的屋檐伸向蓝天。
注释:¹反宇:屋檐突起的瓦头。²呀庨:深广的太空。呀:太空。庨:深广的样子。
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译文:抬头已看见星辰升起,亭下可看见云腾雨欢。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jīng)(máo)¹
译文:可惜这不是我的故乡,广袤的原野香草弥漫。
注释:¹菁茆:即菁茅,一种香草,古代祭祀用以漉酒去滓。
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jī)¹去江介,世仕尚函崤(xiáo)²
译文:儿时曾去过长江边上,历来求仕都只在中原。
注释:¹羁贯:儿童的发髻。²函崤:函谷关、崤山,泛指中原地区。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故墅即沣(fēng)¹川,数亩均肥硗(qiāo)²
译文:我的故乡就在沣水边,家宅附近有数亩良田。
注释:¹沣:沣水。²肥硗:肥沃。
台馆集荒丘,池塘疏沈坳。
台馆集荒丘,池塘疏沈坳¹
译文:山丘上建有亭台馆舍,池塘与深泽碧水相连。
注释:¹沈坳:很深的坳泽。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
会有圭组¹恋,遂贻(yí)山林嘲。
译文:只因恋着仕途的官职,于是招来山林的嘲讽。
注释:¹圭组:指仕途,官场。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组:古代佩印用组,引申为官印或作官的代称。
薄躯信无庸,锁屑剧斗筲。
薄躯信无庸,锁屑¹剧斗筲(shāo)²
译文:微薄的我确实没有用,琐屑的俗事看得太重。
注释:¹锁屑:即琐屑,烦细,细碎。²斗筲:量器。斗,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
译文:囚居异地固然是活该,蒙受的羞辱早已包容。
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庭除植蓬艾,隟(xì)(yǒu)¹悬蟏(xiāo)(shāo)²
译文:我在庭院里种了蓬艾,窄小的窗户悬着蟏蛸。
注释:¹隟牖:狭小的窗户。隟,同隙;牖,窗户。²蟏蛸:虫名,长脚蛛,俗称喜蛛。
所赖山水客,扁舟柱长梢。
所赖山水客,扁舟柱长梢。
译文:幸有山水客屈就来访,驾一叶扁舟摇着长梢。
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挹流敌清觞(shāng)¹,掇(duō)野代嘉肴。
译文:舀一瓢清流胜过美酒,采摘些野菜可代佳肴。
注释:¹觞:盛有酒的杯。掇摘取,拾取。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páo)¹
译文:志趣相一致言谈高妙,互相娱乐也无需弦匏。
注释:¹弦匏:指乐器。琴瑟为弦,笙竽为匏。
逍遥屏幽昧,澹薄辞喧呶。
逍遥屏幽昧,澹薄辞喧呶(náo)¹
译文:逍遥的生活驱走了晦气,淡薄的心境隔断了喧嚣。
注释:¹喧呶:声音嘈杂刺耳。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xiāo)¹
译文:报晓的公鸡不会欺骗我,风雨中听见了鸡鸣嘐嘐。
注释:¹嘐嘐:鸡鸣声,象声词。
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
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páo)¹
译文:我希望还会有更多闲暇,携家厨再来此游乐逍遥。
注释:¹中庖:家中的庖厨。

  诗的前十四句抒写诗人谪居永州后的心境,描绘朝阳岩及西亭的美景。首句的“弃”,点出了诗人谪居的心情。柳宗元来到偏远的永州,远离了政治文化中心,一种遭遗弃的感觉始终折磨着他。诗人“弃”而来到偏远的永州,伯夷、曹父洁身自好,两种心境大相径庭,所以在永州附近登山临水,只求缓解一下忧郁的心情。正如他在《与李翰林建书》中所云,只是“闷即出游”而已。这次来到朝阳岩,景色果真异常优美:位于潇水西岸悬崖绝壁上的朝阳岩俯怀着奔腾的江水,洞窟幽深,岩口开阔,温暖的阳光在树梢盘旋;岩顶的西亭檐牙高啄,气势不凡,亭后星光点点,亭下却是云雨交替,一亭之上下而气候不齐,这确实是难得的自然景观。如此美景,使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惜非吾乡土”的感叹。眼前的美景虽然赏心悦目,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此情此景,不禁勾起诗人的故乡之思。

  于是,诗歌自然而然地转写思乡述旧之情,抒写其抱负与不幸。公元784年(德宗兴元元年),柳宗元曾随父亲移居夏口(今湖北武昌),“羁贯”句指的应该就是这次南迁,这时柳宗元12岁。可历来求仕都只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柳宗元也在16岁那年回到了他出生、成长的长安。当然,诗人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利安元元”的政治理想。他21岁中进士,因父丧耽误了几年,至26岁始任集贤殿正字,此后春风得意,一路青云,33岁时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与王叔文、刘禹锡等人大刀阔斧革新政治,兴利除弊。那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时期。诗人满怀留恋地描写了他在长安的故居:故居就在沣水边上,那里有肥沃的田地、宽敞的台阁馆舍、碧波荡漾的池塘。如此美好的故居不能不令囚居蛮夷之地的柳宗元思念,更何况那是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地方。诗人虽然是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曾迷恋仕途官场,落得贻笑山林的尴尬,说自己太微薄无用,把官场升迁的琐事看得过重,但这自嘲里包含的是万般无奈与满腔忧愤,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的叹惋。实际上,志大才高的柳宗元就是被贬到永州后,也一直没有熄灭他的理想之火,这在他羁永期间的许多诗文中都可以找到明证。

  故乡之恋,往事之思,使诗人的心灵备受煎熬。于是诗人又回到现实,写他在永州的囚居生活。“囚居固其宜”自然也是自我解嘲。诗人在《对贺者》中也曾说“凡吾之贬斥,幸矣,而吾又戚戚焉何哉?”但在内心深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在《与许京兆孟容书》里,他曾那样执着地为自己辩解过。“厚羞久已包”则是真实的表白,也正是因为有能包容“厚羞”的胸怀,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诗人接着描写了他在永州的陋居:院子里种植着蓬艾,狭小的窗户上结满了蜘蛛网。这与他的故居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初到永州的柳宗元寄居在龙兴寺,终日与僧人为邻,过着孤寂的幽居生活,所幸常有一些喜好山水的客人来访,于是诗人常与他们结伴而行,登山临水,访寻名胜,饮清流,烹野菜,志趣相投,言谈高妙,醉舞欢歌,其乐也融融。诗人说,这种逍遥的生活驱除了心中的晦气,淡泊的心境隔断了尘世的喧嚣,荒僻的谪居地倒成了他躲风避浪的宁静港弯。于是,当他每天清晨听见鸡鸣嘐嘐的时候,竟萌生了希望这样的日子更多些,或者干脆把家厨也带来过过这种逍遥生活的念头。表面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囚居生活写得充满乐趣,其实不然,他在《与李翰林建书》中给自己的囚居生活打了个比方:譬如常年关在监狱里的囚徒,遇上好天气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在墙上磨擦搔痒,也感到很舒服,但这样的舒服不是能长久享受的。这才是诗人心灵的真实表白。

  柳宗元这首五言古诗,以记游为题,从描绘眼前景物入手,继而写故乡之恋,往事之思,囚居之“趣”,运思缜密,蕴涵深远。他将个人遭际与满怀忧愤含融在山水诗之中,将深沉的忧思隐含在浅淡的微笑之内,“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姜夔),细细吟咏,回味无穷。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
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这阕小词,可以说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暮春归舟图,只是其中漾着的意绪,却分外勾人。

  词的主体,是船上的人。但船上却只以“一篙”隐过,而通阕词则皆莫不是舟中之“人”眼中之所见,以及身心之所感。

  春天已快过去了;楝花风吹得这急。“楝花风”,标明时间已是春末了。因为从“小寒”算起,至第二年的“谷雨”,其中凡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每候应以一种届时要开之花,故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其间梅花最先,楝花最后。楝花过后,便已入夏了。此时,他坐在小船上,是在回家去的路上;但人却似乎并不愿意;是以还不时要回过头去看看。但霏霏细雨,夹着漫天杨花,使南北东西,蒙蒙一片。这分明是一个不宜上路的天气,恰如他此时凄迷的心境。如此一来,这“回首”二字就有了着落,也难怪他于“归”不是喜而要着以“催”字了。这催人之风雨,显得极其无情。

  分明是“归”,为什么又有这么多的不愿和留恋,诗人没有写,甚至连这心情也只于那“回首”的眼光和“凄迷”的意绪中流露。

  这下阕在词的章法上放在最后,在内容上却是词的主体,是最先的存在。然而却在词面上颠倒了次序:将首先出场的却故意隐去,而将之置于下阕补出。

  这也难怪,因为主体先自存在,若无感受,自然也就不显主体了。是以词一开头,便是那一个入眼的小小的渔矶上浣衣的女子。“袜罗溅春泥”,固然是系心者未免看得仔细,却也透出了无意中的关爱和怜惜。不知是他想到了他家的她,还是以想到了为之“回首”之处的她。

  他还来不及分辨,他乘坐的小舟已冲到了石桥前。所以说是“石桥”的,这是因为板桥是用不着“画”的,能在桥上作浮雕之花纹的,自然是石板架起的拱桥了。昨夜下了一场大雨,溪水涨了,所以石桥也显得“低”了,水急桥低,他得赶紧趴下,于是便打断了他对于那浣衣女子的判断。这一下,人是过桥了,却为读者留下了这一幅谜似的勾人挂念的画。柳絮夹着细雨的迷蒙的溪水上,那溪边的矶头,有浣衣的女子;溪水上正有一只小船,从石桥穿了过去。在这凄迷的空间,也许只有捣衣间断的杵声和着流水的涓涓声,似闹而实静。倒是于这无声的迷蒙之巨大的空间,它所给予人的是一种推不开的怅惘。更妙在它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只用以构成这一幅淡淡的水粉画,让读者好一个思念。

huàtángchūn··jiānqúnshàngxiǎo--zhēnguān

jiānqúnshàngxiǎoluówēijiànchūngāoshēng绿huàqiáozuóqián

huíshǒuliànhuāfēngcuīguīfēifēitiānxiāngyōngnánběidōng西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译文: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一代有智慧国家就智慧,少年富足国家就富足,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吸张 一作:翕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¹。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lín)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huáng)。鹰隼(sǔn)试翼,风尘吸(xī)张。奇花初胎,矞(yù)矞皇皇²。干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³。天戴其苍,地履(lǚ)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吸张 一作:翕张)
译文: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注释:¹其道大光:语出《周易·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光,广大,发扬。²矞(yù)矞皇皇 :《太玄经·交》:“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一般用于书面古语,光明盛大的样子。³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刚磨出来,锋刃大放光芒。干将:原是铸剑师的名字,这里指宝剑。硎:磨刀石。

shàoniánzhōngguóshuō (jiéxuǎn )

liángchāo jìnxiàndài 

    jīnzhīrén zàirén érquánzàishàonián shàoniánzhìguózhì shàoniánguó shàoniánqiángguóqiáng shàoniánguó shàoniányóuguóyóu shàoniánjìnguójìn shàoniánshèngōuzhōu guóshèngōuzhōu shàoniánxióngqiú guóxióngqiú 

    hóngchūshēng dàoguāng chūliú xièwāngyáng qiánlóngténgyuān línzhǎofēiyáng xiào bǎishòuzhènhuáng yīngsǔnshì fēngchénzhāng huāchūtāi huánghuáng gānjiāngxíng yǒuzuòmáng tiāndàicāng huáng zòngyǒuqiān héngyǒuhuāng qiánhǎi láifāngcháng měizāishàoniánzhōngguó tiānlǎo zhuàngzāizhōngguóshàonián guójiāng  (zhāngzuò zhāng )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译文: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译文: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山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译文: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译文: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山无一实在。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译文: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译文: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高僧拂玉柄¹,童子献霜梨。
译文: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译文: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tóngzhípíngshìànyóuchāngchánshīshānchíèrshǒu--bái

yuǎngōngàikāngwèikāichánguān

xiāoránsōngshíxiàqīngliángshān

huājiāngrǎnshuǐxīnxián

zuòxiǎojiéguānkōngtiānjiān

láihuāqiūshuǐluòjīnchí

piànshíhánqīngjǐnshūyángguà绿

gāosēngbǐngtóngzixiànshuāng

àijiājǐngyānluómíngshí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皓魄(pò)¹当空宝镜²升,云间仙籁(lài)³寂无声。
译文: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宝镜般升起,月静风闲,万籁无声。
注释:¹皓魄:指明月。²宝镜:喻月。³仙籁: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这里指风声,言月静风闲。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无(qú)千里明。
译文: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遥望夜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将那四通八达的大路映照得千里光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¹休向眼前生。
译文:这圆月之夜,我仿佛看到玉兔在从桂枝边灵巧般跳跃,想落到人间。妖蟆呀你休要用你的阴影挡住我专注的眼神。
注释:¹狡兔、妖蟆(má):皆月中之形,兔能生光,蟆能蚀魄。狡兔当指玉兔,妖蟆当指圆月中的阴影如蟆。妖蟆:是传说中月中的蟾蜍,能够通过吞食月亮使月亮出现圆缺的变化。)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灵槎(chá)¹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译文:玉兔啊,你别落下,今夜我打算在银河更加清澈的时分,坐上仙人的木筏,与你相约仙境,携手共渡这美好时光。
注释:¹灵槎:神话中用来乘坐去往天河的船筏。
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首联即点明主题,用“宝镜”突出了月之明亮,颔联诗人作了空间的延伸,将读者带入了广袤无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临其境,看那皓月当空,光照万里的壮美景色。颈联引用了两个传说故事,增加了全诗的趣味性,尾联诗人突发奇想,欲与月亮一起乘船遨游银河,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zhōngqiū

 sòngdài 

hàodāngkōngbǎojìngshēng yúnjiānxiānlàishēng 
píngfēnqiūlúnmǎn chángbànyúnqiānmíng 
jiǎokōngcóngxiánwàiluò yāoxiūxiàngyǎnqiǎnshēng 
língcháyuētóngxiéshǒu gèngdàiyínchèq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