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姑射未全真,消得新诗脍炙人。
冰不待藏须洁齿,冻何须解要濡唇。
烹茶尚有虀监味,食蘖难夸麴米春。
胜欲清凉非内热,不庆宴赏羡诸臣。
色如姑射未全真,消得新诗脍炙人。
冰不待藏须洁齿,冻何须解要濡唇。
烹茶尚有虀监味,食蘖难夸麴米春。
胜欲清凉非内热,不庆宴赏羡诸臣。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3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
千古武陵溪¹上路,桃源²流水潺(chán)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lí)惊梦破,青鸟³唤春还。
注释:¹武陵溪:泛指清静幽美,避世隐居之地。²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³青鸟:《山海经》中西王母所使之青鸟。后来借指使者。
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栏干。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yǐ)栏干。紫箫(xiāo)¹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注释:¹紫箫:紫色箫。戴叔伦《相思曲》有“紫箫横笛寂无声”。
此词抒情气氛极浓。武陵路上,依然桃源流水。仙侣去后,留下绵绵相思。虽然黄鹂惊梦,青鸟唤春,而旧游安在!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眼前唯有苍烟一片,荒山横目,玉人何处!结尾两句,情思缠绵,余意无限。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línjiāngxiān··jiù--zhānghóngfàn

qiānlíngshàngtáoyuánliúshuǐchánchánliánxiānshèngnónghuānhuángjīngmèngqīngniǎohuànchūnhái

huíshǒujiùyóuhúnjiàncāngyānpiànhuāngshānrénchùlángànxiāomíngyuècuìxiùyúnhán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译文: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相到薰风¹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译文:直到四五月间夏风微微吹拂,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注释:¹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¹,不成²³;人不学,不知。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¹⁰,因物¹¹则迁¹²,不学,则虽¹³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¹⁴哉?
译文:(如果)玉不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物品,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雕刻制作成器物,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注释:诲学:有说教、学习的意思。¹琢:雕刻。²成:成为;变成。³器:器具,有用的东西。⁴知:明白,懂得。⁵道:道理,也指学问。⁶然:表转折,但是。⁷之:在这里意为“的”。⁸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 德:品行,这里借指特性。⁹害:妨碍;影响。¹⁰性:本性。¹¹因物:受外界事物影响。¹²迁:改变。¹³虽:放弃。¹⁴念:考虑;思考,这里指“重视”。

huìxuéshuō

ōuyángxiū sòngdài 

    zhuó chéng rénxué zhīdào ránzhīwéi yǒubiànzhīcháng suīzhuówéi éryóuhàiwéi rénzhīxìng yīnqiān xué shějūnérwéixiǎorén niànzāi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忆梅下¹西洲²,折梅寄江北³
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注释:¹下:往。²西洲:当是在女子住杏附近。³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单衫杏子红,双鬓(bìn)鸦雏(chú)¹
译文:(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注释:¹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西洲在何杏?两桨桥头渡¹
译文: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注释:¹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日暮伯劳¹飞,风吹乌臼(jiù)²树。
译文: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注释:¹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杏境。²乌臼:现在写作“乌桕”。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diàn)¹
译文: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注释:¹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译文: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译文: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低头弄莲子,莲子¹清如水²
译文: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爱你的感情就如流水一般缠绵悱恻,纯净悠长。
注释:¹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²清如水:隐喻爱情的纯洁。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置莲怀袖中,莲心¹彻底红。
译文: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注释:¹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¹
译文: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注释:¹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¹
译文: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注释:¹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杏。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楼高望不见,尽日¹栏杆头。
译文: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注释:¹尽日:整天。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译文: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¹
译文: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江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注释:¹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意思是说,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的碧波的江水。海水,这里指浩荡的江水。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海水梦悠悠¹,君愁我亦愁。
译文:梦境像江水一样悠长,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注释:¹海水梦悠悠:梦境像江水一样悠长。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将我的梦吹到西边的洲沚(与她相聚)。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以“难解”著称,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比如关于此诗的叙述视角就有不同解读,多数人从女子的视角来理解,也有人从男子的视角入手,认为“忆梅下西洲”中的“梅”指代男主角所寄情的心上人。常言道,诗无达诂,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多种新的视角,从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西zhōu

míng nánběicháo 

méixià西zhōu zhéméijiāngběi 
dānshānxìnghóng shuāngbìnchú 
西zhōuzàichù liǎngjiǎngqiáotóu 
láofēi fēngchuījiùshù 
shùxiàménqián ménzhōngcuìdiàn 
kāiménlángzhì chūméncǎihónglián 
cǎiliánnántángqiū liánhuāguòréntóu 
tóunònglián liánqīngshuǐ 
zhìliánhuái怀xiùzhōng liánxīnchèhóng 
lánglángzhì yǎngshǒuwàngfēihóng鸿 
hóng鸿fēimǎn西zhōu wànglángshàngqīnglóu 
lóugāowàngjiàn jìnlángāntóu 
lángānshíèr chuíshǒumíng 
juǎnliántiāngāo hǎishuǐyáokōng绿 
hǎishuǐmèngyōuyōu jūnchóuchóu 
nánfēngzhī chuīmèngdào西zhōu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
背水未成韩信阵¹,明星已陨(yǔn)²武侯³军。
译文:符离之役中背水而战却未能像韩信那样大破敌军,你染病过世就像诸葛谢世,天下殒落一颗明星。
注释:挽:哀悼死者。张魏公:张浚,封魏公,南宋爱国将领。¹韩信阵:据《史记·淮阴侯列传》,汉高祖三年,张耳与韩信合兵击赵王歇、成安君陈余,韩信背水而战,大破赵军,斩陈余于低水之上。此喻宋、金符离之战。²殒:殒落,喻死亡。³武侯:诸葛亮的封号。
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峰上云。
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¹峰上云。
译文:你生平未酬的壮志、抑郁愤懑之情没有逝去,化作了南岳衡山祝融峰上的流云。
注释:¹祝融:祝融峰,为南岳衡山最高峰。传说祝融为帝喾的火官,死后葬衡山之阳,祝融峰由此得名。张浚死后亦葬衡山之下,故以祝融比之。

  这首诗的前两句借史论今,深惋“韩信阵”之未成,哀叹武侯未捷而殒,以潜喻张浚的悲剧人生。后两句直点“魏公”之败,将其“不平气”化作“峰上云”,既暗写张浚死葬衡山的现实,又巧妙将其精神通过与祝融的比附,而得到一种升华。这首挽诗气势磅礴,意趣深婉,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符离惨败的反思,而且歌颂了张浚坚持抗敌的爱国精神。

  第一句“背水未成韩信阵”,用的是韩信破赵的典故,诗里用来比喻符离之战,说“未成韩信阵”表明此役的失败。

  第二句“明星已殒武侯军”,用的是诸葛亮的典故,诗里用来比喻张浚之死,写出了他的不幸结局,他在事业上的失败是命里注定。一、二两句流露出对张浚的崇敬、惋惜心情。可以体会得出,这两句诗是从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化来。

  第三句“平生一点不平气”,所谓“不平气”,是说张浚由于壮志未酬而产生的抑郁愤懑的情绪,他人虽死而精灵不灭从何处显示出来。

  第四句“化作祝融峰上云”作了回答。原来祝融峰上的云,就是张浚的壮志未酬的不平之气所化。诗人信手拈来,通过神思,构成了惊人之句,突出了张浚的“公忠为国”、志存社稷的高大形象。他将与祝融峰永久并存于天地之间。这比其他任何言辞的颂扬,要有力、要感人得多,这等于为张浚竖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刘过这首诗是否为了迎合张南轩的心意,对张浚的称颂有点过当,恐怕是夹杂了一些私人感情在内的,但主要的还应从刘过本人的政治思想方面去理解。他是一贯主张恢复,反对偏安局面的,这在他的诗词里有多方面的表现。张浚在事业上虽无大成就,但毕竟是一位著名的主战派,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受到刘过的崇敬,在张栻的请求下,他才乐于命笔赋诗。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253-125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