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相从访了翁,妙高台上数宵同。十年秪在分阴里,万法都归一默中。
昨日相从访了翁,妙高台上数宵同。十年秪在分阴里,万法都归一默中。
扬子江山仍落照,越王城郭又西风。阿师说法天章上,开遍人间色与空。
扬子江山仍落照,越王城郭又西风。阿师说法天章上,开遍人间色与空。

shānyīntiānzhāngjìngtángzhǎnglǎo--chéngtíngguī

zuóxiāngcóng访fǎnglewēngmiàogāotáishàngshùxiāotóngshíniánzhīzàifēnyīnwàndōuguīzhōng

yángzijiāngshānréngluòzhàoyuèwángchéngguōyòu西fēngāshīshuōtiānzhāngshàngkāibiànrénjiānkōng

成廷圭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4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míng)鸿¹高士,钓鳌(áo)词客²。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译文:变幻莫测无常雨,南北东西不定风。风风雨雨留不住,江畔行客色匆匆。劳烦你捎个口信,捎给那鸿雁般高翔的志士;劳烦你转达问候,问候那海滨钓鳌的诗翁。千百年后,人们会传诵我辈今朝的话语;诸君数人,维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听见王郎这一曲动人的箫声,连无情的金石也凄然变容。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系唐教坊曲。¹冥鸿:高飞的鸿雁,形容才士高绝尘俗。²钓鳌词客:喻指志士仁人的豪放胸襟和惊天动地的壮举。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xī)¹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²白。笑而今拙(zhuō)(huàn),他年遗直³。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译文:在我披散头发,沐浴阳光之处,秀丽的怡山耸着几道青峰,在我垂下钓丝,享受宁静之时,无边的沧海白雾蒙蒙。别笑话我今日仕途坎坷,也许后世能洞察我抗直的初衷。但愿诸君常相见,但愿诸君人长久。轻易屈服不应当,平生紧要是操守。胸中愤懑起狂涛,一吐为快雷霆吼。隔墙有耳且莫谈,为求免祸休开口。
注释:¹晞发:洗净晒干头发。²沧溟:大海。³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词之开篇气象宏大,作者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怪雨盲风”,不仅是对送别场面的具体描写,也是影射当时动荡、晦暗的政治环境。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友人与词人志存高远、不肯趋炎附势,自然广为结交高洁之士,所要拜访问讯的也是那些不为世俗所容的奇才高士。“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作者化用孔子困于匡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之语,进一步赞颂友人的高才雄略,并指明其任重而道远的济世使命。

  上片末两句重述离别的现实场景。词人极言王实之所奏的箫声荡气回肠,与首句风雨之声相呼应,营建起肃杀中见意气飞扬的沉雄壮阔之境。惜别情感,无须泪水点染、反以凄动金石的箫声烘托,词人与友人的报国之心已然跃然纸上。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词人回忆与友人贬谪赋闲期间醉心山水、睥睨天下的逍遥乐事。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水间求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把持朝政的拙官愚吏不过是置之一哂而已。引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日希女发合阳之阿,更显词人与友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刚正不阿。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上承词人回忆、下启劝勉之辞。词人在此着一“笑”字,颇有睥睨天下、超然物外之意。功名只如粪土,何妨化外逍遥,词人坚信那些庸庸碌碌的“拙宦”必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被遗忘,而像自己和友人这样忠心为国、德才兼备的贤良终将名垂青史。

  临行在即,词人终于道出心中的期许与担忧,全词也由此步入高潮。“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词人一方面期望友人保持气节,不轻易摧眉折腰、一味迎合世俗趣味;另一方面又担心友人的豪言壮语招致小人忌恨惹来杀身之祸。如此矛盾的心情,正是词人对险恶世道的绝望、南宋江山的精忠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三重情感的交织,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一群有才情、有抱负的文人壮志难酬、满腹辛酸的曲折心事。

  全词内容饱满,不仅有对送别场面的描写,也有对往事的追忆,更有对友人的临行赠言。词中成功地塑造了词人与两位友人的鲜明形象,传达出南宋豪放派文人的一腔忧愤。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09月:第612页

mǎnjiānghóng··wángshízhīyùnsòngzhèngchāng--liúzhuāng

guàimángfēngliúzhùjiāngbiānxíngfánwènxùnmíng鸿hónggāoshìdiàoáoqiānbǎiniánchuánbèièrsānziwénmàitīngwánglángxiāoshēngjīnshí

chùshānchuídiàochùcāngmíngbáixiàoérjīnzhuōhuànniánzhízhǐyuànchángliúxiāngjiànmiànwèiqīngpíngshēngyǒukuángtánqiěxiūxiūjīnglín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寂寞东篱(lí)¹湿露华,依前金靥(yè)²照泥沙。
译文:重阳后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
注释:¹东篱: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因陶渊明诗意而后人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²金靥: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脸,其实是诗人的化用,实意是形容菊花,这一用法宋朝尤为常见。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照重阳一日花。
译文:与重阳前比并没有差异,还是金色的菊蕊照着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没有超脱的情趣,不解赏花,只知道看重阳节那一天的菊花。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译文:过了重阳登高节之后,菊花还是很新嫩的,但所谓的酒徒与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恰如退士¹垂车²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译文:这就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朋故友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
注释:¹退士:退休之官员。²垂车:犹“悬车”,以悬挂车子表示不再当官上朝。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寂寞”,无人到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比照。“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此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第二首,起句写过了重阳“登高节”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写“酒徒”与所谓的“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人们的不同对待,恰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交”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范成大做过大官,这时“致仕”家居,大概也尝过世人这种冷淡的况味,故见重阳后的菊花有感而一发之。这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

参考资料:
1、 陈祥耀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037-1038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译文:游蜂越飞越远,不知回巢。春天到了,几行翠绿的新柳上几只乌鸦在啼叫,想想当初春天离开家,便是天涯相隔。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¹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译文:午睡初醒时心情厌烦,无心赏画,于是卷起了画,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翔,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瓶花凋落,也好像默默无言。
注释:¹睡:睡醒。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怅卧新春白袷(jiá)¹,白门²(liáo)落意多违。
译文: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注释:¹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²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红楼¹隔雨相望冷,珠箔(bó)²飘灯独自归。
译文: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注释:¹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²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远路应悲春晼晚¹,残宵(xiāo)犹得梦依稀²
译文: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注释:¹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²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玉珰(dāng)¹(jiān)(zhá)²何由达,万里云罗³一雁飞。
译文: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注释:¹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²缄札:指书信。³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春雨》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此诗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 ,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

  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李商隐的爱情诗含蓄蕴藉、幽美凄艳。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将心中的朦胧意绪转化为恍惚迷离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意象与辞采,表达复杂的心绪。在这首诗中,红楼、珠箔、春雨、灯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使诗境凄美幽约;春晚日暮和云罗万里,则烘托出离别的寥落、思念的深挚。

  同时,李商隐的爱情诗内涵极为丰厚,决不仅仅围绕单一的情绪反复吟唱,而是虚虚实实,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着另一重情思。将难言的情感表现得生动而丰富,却又让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相当的美感。

参考资料:
1、 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99-1201

chūn

shāngyǐn tángdài 

chàngxīnchūnbáijiá báiménliáoluòduōwéi 
hónglóuxiāngwànglěng zhūpiāodēngguī 
yuǎnyīngbēichūnwǎnwǎn cánxiāoyóumèng 
dāngjiānzháyóu wànyúnluóyànfēi 
好诗读罢倚团蒲,唧唧铜瓶沸地炉。
好诗读罢倚团蒲¹,唧(jī)²铜瓶沸(fèi)地炉。
译文:把好诗读完便背靠着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垫,地炉上的铜瓶正嗞嗞的响着。
注释:¹团蒲:用蒲草编成的圆垫。²唧唧:嗞嗞似的响声。
天气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与狸奴。
天气稍寒吾不出,氍(qú)(shū)¹分坐与狸(lí)²
译文:天气稍冷我便不出门了,与我的猫一起坐在地毯上。
注释:¹氍毹: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²狸奴:猫的别称。

chū--liúzhòngyǐn

hǎoshītuántóngpíngfèitiānshāohánchūshūfēnzu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