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盾从来司六尚,上林寻见惣三官。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
钩盾从来司六尚,上林寻见惣三官。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
民瘼乍求应有术,天伦少别不成欢。陶朱旧邑无多远,魏阙归心且自宽。
民瘼乍求应有术,天伦少别不成欢。陶朱旧邑无多远,魏阙归心且自宽。

殿diànchéngzhī广guǎngjūn--yáng亿

gōudùncóngláiliùshàngshànglínxúnjiànzǒngsānguānbāntiáopíngxióngshìduìháicéngjìnpán

mínzhàqiúyīngyǒushùtiānlúnshǎobiéchénghuāntáozhūjiùduōyuǎnwèiquēguīxīnqiěkuān

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5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望门投止¹思张俭²,忍死³须臾(yú)待杜根
译文: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逃亡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注释:¹望门投止:望门投宿。²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³忍死:装死。⁴须臾:不长的时间。⁵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我自横刀¹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²。(版本一)
译文: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注释:¹横刀:屠刀,意谓就义。²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张俭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顽固派的狠毒,表达了对维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后两句抒发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全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望门投止思张俭”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让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在政变的第二天,谭氏待捕不至,遂往日本使馆见梁启超,劝其东游日本。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他出于“道”(变法大业、国家利益),也出于“义”(君臣之义、同志之义),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在他看来,这伟大的身后事业,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们的推动和领导。基于这种认知,他对分任去留两职的同仁同志,给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评价:去者,留者。路途虽殊,目标则同,价值同高,正像昆仑山的两座奇峰一样,比肩并秀,各领千秋风骚。

  全诗用典贴切精妙,出语铿锵顿挫,气势雄健迫人。诗中寄托深广,多处运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气奈情的表达兼具含蓄特色。

参考资料:
1、 贺信民.红外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41-243页

zhōng

tántóng qīngdài 

wàngméntóuzhǐzhāngjiǎn rěndàigēn 
héngdāoxiàngtiānxiào liúgāndǎnliǎngkūnlún  (bǎnběn )

wàngméntóuzhǐliánzhāngjiǎn zhíjiànchénshūkuìgēn 
shǒuzhìōudāoyǎngtiānxiào liújiānggōngzuìhòurénlùn  (bǎnběnèr )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fú)平沙。
译文:杏花在细细的如青烟的柳丝中若隐若现,夜晚的露珠轻柔的拂去深绿色柳叶的尘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译文:柳枝也有他风流的一面呀,悄悄的倒映着钱塘美女在夜色中点灯梳妆。

  这首小诗写得清雅别致,题为“柳”,全篇不带一个“柳”字,却处处有着“柳”的影子。开头“晓带轻烟”四个字为整篇诗作定下了轻淡飘渺的色彩基调。“晚凝深翠”,颜色浓了一些,晨光过后,带了一些暮色。

  “长条别有风流处”,这句显得极有动感,同时又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柳条长飘的动作化在“风流”二字中。

  最后一句是柳丝的画面,“密映钱塘苏小家”,好一幅江南春色图。

  身为政治家的寇准竟也能够写出如此清新别致的诗作,而且毫不做作,感情自然地流露。想来该是政治生涯的疲倦吧!

liǔ--kòuzhǔn

xiǎodàiqīngyānjiānxìnghuāwǎnníngshēncuìpíngshā

zhǎngtiáobiéyǒufēngliúchùyìngqiántángxiǎojiā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亭高出鸟外¹,客到与云齐。
译文:西亭高高超出飞鸟以外,登上西亭便与浮云相齐。
注释:¹出鸟外:高出飞鸟之外。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树点千家小,天围¹万岭低。
译文:树影点点千家显得渺小,青天四围万岭顿觉更低。
注释:¹天围:苍天笼罩。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残虹¹挂陕北²,急雨过关西³
译文:残虹挂在陕州北面天空,秋雨阵阵随风飘过关西。
注释:¹残虹:将要消失的彩虹。²陕北:陕州以北。³关西:函谷关以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酒榼(kē)¹缘青壁²,瓜田傍(bàng)绿溪。
译文:美酒几壶靠在青崖旁边,瓜田一片傍着绿色小溪。
注释:¹酒榼:酒器。²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微官¹何足道²,爱客³且相携(xié)
译文:身居微官本觉不足称道,欣逢好友携手同在一起。
注释:¹微官:小官。²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³爱客:好友。⁴相携:互相携手,指同游。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唯有乡园¹处,依依²望不迷³
译文:只有远望遥遥长安故园,心中恋恋望去更觉清晰!
注释:¹乡园:指长安。²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³迷:模糊不清。

  诗的一开头点出登亭。第一句写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鸟外,从登前写亭高。第二句写登临后向四周望,身与浮云相齐,从登后写字高。三、四两句开始写登亭后的“观眺”。用山下的点点树影,千村万落和眼前的苍天,脚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构织出辽远的画面。五、六两句以西亭所见景物。点出登临时的天气。“残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气特征,从而暗示“早秋”。一“挂”一“过”,一静一动,景象十分生动;而从“陕北”、“关西”两个大的方位来写,尤其符合登高的特点,场面辽远而开阔。七、八两句由远眺写到近观,均从颜色着笔来写,陡峭“青壁”,弯弯“绿溪”,加上“洒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风光写得别有风致。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0-282

zǎoqiūzhūzidēngguózhōu西tíngguāntiào--céncān

tínggāochūniǎowàidàoyún

shùdiǎnqiānjiāxiǎotiānwéiwànlǐng

cánhóngguàshǎnběiguòguān西

jiǔyuánqīngguātiánbàng绿

wēiguāndàoàiqiěxiāngxié

wéiyǒuxiāngyuánchùwàng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¹马去翩翩,城秋²月正圆。
译文:你骑着征马,翩翩而去;秋天城中,明月正圆。
注释:¹征:即行,远行。²城秋:一作“秋城”。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chán)(yú)¹莫近塞,都护欲临边²
译文:匈奴单于你切莫靠近我汉家边塞,如今我都护将军正欲莅临边关。
注释:¹单于: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²临边:一作“回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汉驿(yì)¹于烟火²,胡沙³井泉
译文:汉家驿道中,烽火接连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难寻。
注释:¹驿:即驿道,此指边防要道。²烟火:即烽火。³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⁴乏:一作“泛”。⁵井泉:一作“水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功成须献捷(jié)¹,未必去经年²
译文:功成之后要献战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注释:¹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²经年:即一年,长年。

  崔颢的这首《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

  此诗开头“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两句写诗人送人远去,而明月正圆,暗寓友人远去后心中无限惆怅。征马,点明裴都护远赴边庭。翩翩,赞其风度。城秋,点明送别地点和时节。

  颔联“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写裴都护远赴单于都护府镇守边关。这里“单于”既是实指敌人首领,又暗点裴都护所往之地,语义双关。这两句以虚拟的告诫敌人的口吻措辞,告诫敌酋不要轻举妄动,扰犯边关,衬写裴都护强大的声威,谐谑而又豪壮。

  颈联“汉驿于烟火,胡沙乏井泉”,边防要道上烽烟四起,表明此时边关形势急迫,又暗寓了裴都护到任后,边关防备严密。胡地黄沙漫天,大漠瀚海,缺乏水泉,自然条件恶劣。“胡沙”一句,既是实写边地之景,又暗寓了都护镇守边关的艰辛。

  结尾“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两句写裴都护此去镇守边关,不必经年就能成功献捷,呼应前面“单于莫近塞”,这既是夸赞和祝愿,也是勉励。

  这首送别之作,语言朴实,格调刚健高昂,挟幽并慷慨之气,风骨凛然,正如徐献忠所言:“(崔)颢诗气格齐俊,声调倩美,其说塞垣景象,可与明远(鲍照)抗庭。”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6-67

sòngdānpéidōu西--cuīhào

zhēngpiānpiānchéngqiūyuèzhèngyuán

dānjìnsāidōulínbiān

hàn驿tōngyānhuǒshājǐngquán

gōngchéngxiànjiéwèijīngnián

风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
风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药椀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药椀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诗歌首联从景物描写入手,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风和日暖,黄鹂进村,好一幅优美和谐、闲适安宁的画卷。

  颔联运用两个典故。“潘子县”中的“潘子”,指潘岳。据晋潘岳《闲居赋》载,潘岳曾为河阳令,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陶摇门”中的陶摇,一般的说法指东晋的陶渊明。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归隐之后,门前种五株柳树并以五柳先生自况,后遂用“五柳、陶潜柳、陶家柳、陶摇柳、彭泽柳、陶令柳、先生柳、门前五柳、陶宅五株、五株柳”等称归隐、隐居,亦借以形容环境幽雅,隐居闲适。“花明潘子县,柳暗陶摇门”,描写出陶处士居所的优美环境,以环境的清新幽雅烘托出人物的雅趣与闲情。

  “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一联中的“摇”“带”两字用的十分生动,岑参在写景诗的诗句中总是使用一些奇巧的字来增加对景物的修饰,使诗句具有更风韵的艺术感官,这里用奇巧的动词将两个景物联系起来,使之具有明晰的层次感,将生机注入景物中,营造出一种奇趣。写出陶处士服药养生、持杆垂钓的自得其乐的生活情形,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自得其乐的陶处士形象。

  尾联在前三联写景状物的基础上,以问句来引人思考,南桥驾车马的人,为什么苦苦喧喧,奔波着追逐名与利呢?与“南桥车马客”往来奔走相对比,写出陶处士远离尘嚣的安宁心境。表达作者对陶处士生活态度的认同。 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风格近于田园诗,与作者为人熟知的边塞诗风差别较大。他的语言风格是以通俗浅近的口语、俊秀挺拔的笔调为基础的,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富有传奇色彩或童话般的生活而锤炼出来的,类似李清照词那样“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chūnxúnyángtáochùshìbié--céncān

fēngnuǎntūntūnhuángfēijìncūnhuāmíngpānzixiànliǔàntáogōngmén

yàowǎnyáoshānyǐng竿gāndàishuǐhénnánqiáochēshìxuānx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