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

jiàoèr--zhāngqiānhēng

fēiniǎoyīncuìlínzhuǎnjiàoliǔwàiyīngyínyánliúyúnguòcháozhěnliúgènjīn

guòduānyángxīncǎiàisēngxiánlǎnfèngzhēnbēizhōngjiǔxiūzuìduànqīngshānyǒuyuǎnxīn

章谦亨

章谦亨

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词》辑其词九首。 ▶ 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yīn)¹。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²
译文:春风吹绿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衬下,芳草显得葱绿可爱,是在晓梦中梦见了这如茵的芳草。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软草上,蒙茸的草地随着流水延伸向天际。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
注释:¹芳裀:形容春草茸茸如垫褥。²香尘:带着花香的尘土。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qī)¹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²。冷落闲门³,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译文:萋萋的芳草,遮盖了伊人的足迹,给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别离之恨,使人追忆起像绿草地一样的翠罗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
注释:¹萋萋:指茂密的芳草。²翠罗裙:借指人。³闲门:代指情人居住处。⁴凄迷:迷茫。

  在南宋诗词圈子里,吟物之风十分盛行。但平庸草草之作,屡见不鲜,不足为怪。高观国的这首吟草词却不沾不滞,以意贯串全词。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这首词的上半阕绘出了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春风吹绿了芊芊的芳草,在飘动的白云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蒙茸的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草上。这的确是十分迷人的芳景。

  读者还应当注意到“晓梦入芳裀”这句的含意。“芳裀”,芳草有如厚厚的裀褥。关键是“晓梦”二字,原来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春梦中的幻境而已。大地山河,一经点破,并化烟云。用笔之虚幻,莫测端倪。“香尘”一句,补足梦境。“香尘”者,女子的芳踪也。刘长卿《陪辛大夫西亭观妓诗》:“任他行雨去,归路裛香尘”,与此词意境相似。可是美人的踪迹被无边的芳草隔断了。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

  下片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用“萋萋”一句换头,仍是从草字生发。“萋萋”,芳草美盛之貌。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即是此意。那么鲜美的芳草与江南的恨思有什么关系呢?这里似有事而无典,就是说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翻忆”句重笔渲染。用“罗裙”形容芳草,始于白居易的“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杭州春芳》);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生查子》),则以芳草拟罗裙。此词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个曲折。翻者,反也。本想眺芳一下,略舒郁悒,没想到反而勾起了对绿色罗裙——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的思念来。这一缕痴情真是不好收拾。“冷落”三句,以排体出之。句句切草、切情,化工之笔。“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无人随意绿”之神理,即隐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芳远之悲心。“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为其所本。

  “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芳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会一起,并与前片之“芳隔香尘”暗相挽合。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道之轻尘,真令人难以为怀。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烟雨”,在词人的笔下与草色结缘甚深。林和靖咏草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点绛唇》)贺方回《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便是显例。此词以“烟雨”结笔,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况蕙风所谓“取神题外,设境意中”者,约略近之。

  咏吟春草是一个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永恒题目,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有评论家说,在高手如林的名人队伍里,高观国用他那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秀美婉约的风格另起炉灶,独成一家。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57页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得西山后八日,寻¹山口西北道²二百步³,又得钴(gǔ)(mǔ)。西二十五步,当湍(tuān)而浚(jùn)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yǎn)(jiǎn),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dài)¹⁰不可数。其嵚(qīn)¹¹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chòng)¹²角列¹³而上者,若熊罴(pí)¹⁴之登于山。
译文:(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注释:¹寻:通“循”,沿着。²道:行走。³步:指跨一步的距离。⁴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⁵湍:急流。⁶浚:深水。⁷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⁸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⁹偃蹇: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¹⁰殆:几乎,差不多。¹¹嵚然:山势高峻的样子。¹²冲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¹³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¹⁴罴:棕熊。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丘之小不能¹一亩,可以笼²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³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yì)(huì)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¹⁰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áo)游,举¹¹(xī)熙然¹²回巧¹³献技¹⁴,以效¹⁵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líng)¹⁶之状与目谋¹⁷,瀯(yíng)¹⁸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zā)¹⁹而得异地者二,虽²⁰古好(hào)²¹之士,或²²未能至焉²³
译文: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吧。
注释:¹不能:不足,不满,不到。²笼:包笼,包罗。³货:卖,出售。⁴不售:卖不出去。⁵怜:爱惜。⁶售:买。⁷更:轮番,一次又一次。⁸器用:器具,工具。⁹刈:割。¹⁰其中:小丘的当中。¹¹举:全。¹²熙熙然:和悦的样子。¹³回巧:呈现巧妙的姿态。¹⁴技:指景物姿态的各自的特点。¹⁵效:效力,尽力贡献。¹⁶清泠:形容景色清凉明澈。¹⁷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¹⁸瀯瀯: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¹⁹匝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²⁰虽:即使,纵使,就是。²¹好事:爱好山水。²²或:或许,只怕,可能。²³焉:表示估量语气。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噫!以兹丘之胜¹,致之沣(fēng)、镐(hào)、鄠(hù)、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²之,贾四百,连岁³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译文: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这些繁华的地方),那么喜欢游赏的、争相购买的人每天增加几千文钱(购买)反而(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它)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唯独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为得到它了而高兴,难道遇到这个小丘真的要靠运气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我和)这小丘的遇合。
注释:¹胜:指优美的景色。²陋:鄙视,轻视。³连岁:多年,接连几年。⁴其:岂,难道。⁵遭:遇合,运气。⁶所以:用来……的。

内容结构

  第一段,写小丘的基本情况。“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两句,介绍发现小丘的时间及小丘的方位。“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句后的第一段内容,写小丘的景物。钴鉧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作者仅用“生竹树”三字概括其一般景物,而把重点放在写山石的奇特上。着重描写石的“奇”,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争为奇状者”的“争”字突出了山石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顽强地抗争逆境的品格: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也可看作是作者自身品格的写照。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作者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一句,既是对偶又运用比拟的方法,形象地将一堆堆静止的无生命的石头描绘成了一群群虎虎有生气的牛马和猛兽,生动细致,联想奇妙,下笔传神,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第二段,写小丘的遭遇和小丘带给自己的享受。小丘美好奇特却被主人抛弃,作者自然萌生购买的念头。“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明写的是小丘的遭遇,实际上暗含着作者自身的遭遇;作者被贬到永州,怀才不遇,同样是被遗弃,和小丘的命运非常相似。“价止四百”进一步印证了小丘售价之低廉,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被无辜贬低的愤慨。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又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而已。“立”、“露”、“显”三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作者除去秽草恶木的成果,暗含作者锄奸扶良、改革朝政的主张和理想。“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可见新生的小丘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主要写外部景致,把静物寓于动态之中。“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一段排比句写作者的感受,其所描绘的境界同文章开头有明显不同:开头写被弃山石的姿态,抒发了作者愤世疾时的愤慨;此时写在整修后的小丘上所感受到的暂时的怡适和宁静,既显示了小丘的价值,也表现作者为自己在不满一旬的时间里得到两处奇异的地方,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作者感叹同样一个小丘,在繁华之地被争相购买,在穷乡僻壤遭人鄙视。被弃置的小丘“农夫过而陋之”,却被作者和他的朋友赏识从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如此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高兴之余顿处凄清,转折之中独见幽怜,名为小丘,实为作者。“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一句表明了小丘遭人鄙视的原因;“果有遭”一是说小丘被“我”喜而得之,是它有了好的际遇,得到了赏识,二是说自己的遭遇同小丘一样;正如宋人洪迈所说:“士之处世,遇与不遇,其亦如是哉!”,刘海峰认为“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转折独见幽冷”,也是这个意思。“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最后说明写此文的目的,字面上是祝贺小丘得到赏识,真正的用意是为自己被贬谪的不公平待遇而气恼和忧伤,通过“贺兹丘之遭”来发泄胸中的积郁。

文学价值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是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钴鉧潭西小丘记》不是客观描摹自然风景,而是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以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正如他在《愚溪诗序》中所说,他是以心与笔“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像《钴鉧潭西小丘记》中所写的景物“清泠之状与目谋,瀴瀴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山水便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听觉的客观对象,而是投射了作者心境的活生生的亲切的自然。所以,他笔下的山水,都具有他所向往的高洁、幽静、清雅的情趣,也有他诗中孤寂、凄清、幽怨的格调。在同病相怜的情况下,能够努力发掘、欣赏这遗弃的美好风景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孤苦受辱的柳宗元的也就是这些山水了。

  《永州八记》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八记描写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如《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又如《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许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越过石渠是昌蒲掩映、苔藓环绕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鱼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向北曲行,则全都是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作者眼前的这些小景,幽深宜人,展示出永州山水的特有风姿。柳宗元曾经说:“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他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因永贞革新遭挫,但他未改本色,于是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洗涤天地间万物,囊括大自然的百态,在用笔赞赏山水美的同时,把自己和山水融化在一起,借以寻求人生真谛,聊以自慰。因而,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可以说,永州山水之美就是柳宗元人格美的艺术写照,可谓情景交融。

参考资料:
1、 朱克文.自然的风景,心灵的境界——柳宗元《钴镫母潭西小丘记》赏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 董艳艳.清丽流畅 简约凝练——《钴鉧潭西小丘记》语言赏析[J].郑州大学文学院,2011(20).
3、 教材编写组.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参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彭新有.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景物描写赏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2008(3).

tán西xiǎoqiū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西shānhòu xúnshānkǒu西běidàoèrbǎi yòután 西èrshí dāngtuānérjùnzhěwéiliáng liángzhīshàngyǒuqiūyān shēngzhúshù shízhīyǎnjiǎn érchū zhēngwéizhuàngzhě dàishǔ qīnránxiānglěiérxiàzhě ruòniúzhīyǐn chōngránjiǎolièérshàngzhě ruòxióngzhīdēngshān 

    qiūzhīxiǎonéng lóngéryǒuzhī wènzhǔ yuē  tángshìzhī huòérshòu  wènjià yuē  zhǐbǎi  liánérshòuzhī shēnyuán yuánshítóngyóu jiē chūwài gēngyòng chǎnhuìcǎo è lièhuǒérfénzhī jiā měizhú shíxiǎn yóuzhōngwàng shānzhīgāo yúnzhī zhīliú niǎoshòuzhīáoyóu ránhuíqiǎoxiàn xiàoqiūzhīxià zhěnér qīnglíngzhīzhuàngmóu yíngyíngzhīshēngěrmóu yōuránérzhěshénmóu yuānránérjìngzhěxīnmóu xúnérzhěèr suīhàoshìzhīshì huòwèinéngzhìyān 

     qiūzhīshèng zhìzhīfēng hào   guìyóuzhīshìzhēngmǎizhě zēngqiānjīnér jīnshìzhōu nóng guòérlòuzhī bǎi liánsuìnéngshòu érshēnyuán zhī shìguǒyǒuzāo shūshí suǒqiūzhīzāo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¹也不爱惜,雪压霜三。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²,归来曾见开时。
译文: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注释:¹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²塞雁:边塞之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¹何似²,茅舍疏篱(lí)。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³。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译文: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注释:¹玉堂:指豪家的宅第。²何似:哪里比得上。³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⁴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此词咏梅之孤高与环境冷落而有所寄意。作者选择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宛若一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给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词风格疏淡隽永,句格舒缓纡徐。

  起首一句,以修竹作陪衬,极言野梅品格之孤高。二、三两句,极写梅的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须扶持,以下二句就势写梅之不得于春神,更为有力:“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三。”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怕春寒、轻失花期”。因燕子仲春社日归来,其时梅的花时已过,故云。一言“东君不爱惜”、再言燕子“无情”,是双倍的遗憾。“惟是有”一转,说毕竟还有“南来归雁,年年长开时”,其词若自慰,其时无非憾意,从“惟是有”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这几句,挥洒自如,灵动飞扬,笔力不凡。

  下片化用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野“江梅”的风流与冷落。

  过片三句言“清浅小溪如练”,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村野(“茅舍疏篱”),似胜于白玉堂前。“伤心”两句感叹“梅妻鹤子”的诗人林逋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横斜”之诗竟成绝响。“微云”三句,以问句的形式,言林逋逝后,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动,也无人能赏,只不过孤芳自赏而已。结尾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梅之孤高自许的风流标格推向高潮,从而收束全篇,造成余韵深长。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hàngōngchūn ·méi

cháochōngzhī sòngdài 

xiāojiāngméi xiàngzhúshāoshūchù héngliǎngsānzhī dōngjūnài xuěshuāng qíngyàn chūnhán qīngshīhuā wéishìyǒu niánniánsàiyàn guīláicéngjiànkāishí 
qīngqiǎnxiǎoliàn wèntáng máoshèshū shāngxīnrénhòu lěngluòxīnshī wēiyúndànyuè duìfāng fēnshuí kōng qīngxiāngwèijiǎn fēngliúzàirénzh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左辖(xiá)¹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译文:左丞的职位频频空着以待贤能,直到今年得到了您这位年老而有名望的学者。
注释:¹左辖:《唐六典》: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察宪章。左辖即左丞。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相门韦氏¹在,经术汉臣²须。
译文:您出自宰相门第,像精通经术的汉代韦贤父子那样为朝廷所需。
注释:¹相门韦氏:韦济的父亲韦嗣立、伯父韦承庆都曾为宰相。²经术汉臣:汉朝韦贤和儿子韦元成都以经术为相。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时议归前烈,天伦¹恨莫俱。
译文:当时的舆论称许您的父辈,遗憾的是您的兄长早离人世。
注释:¹天伦:此指兄弟。韦济有兄名韦恒,先亡。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líng)¹荒宿草²,凤沼(zhǎo)³接亨衢(qú)
译文:他的坟上长着隔年的荒草,您通往凤池的道路畅通无阻。
注释:¹鴒原:鴒本为水鸟,现在原野,失去常处。喻韦济之兄已死。²宿草:指坟上隔年之草。³凤沼:即凤凰池,本为禁苑中的池沼,魏晋以来,将掌管机要的中书省设在禁苑,唐人因以风凰池代指中书省或宰相韦济父祖皆官至宰相,故以“凤沼”期之。⁴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译文:我虽是个安于命运安排的人,却也深虑自己不再年轻。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家人忧几¹²,甲子³混泥途。
译文:家里人也在为我的晚年生活而忧心,唯恐岁月就这样地在泥泞中度过。
注释:¹几:老者所凭。²杖:老者所扶。³甲子:此处泛指岁月。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不谓矜(jīn)(yú)力,还来谒(yè)大巫¹
译文:我不是为自夸余力来干谒您。
注释:¹大巫:比喻所仰慕的韦济。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chí)(chú)
译文:只因当此岁寒之际仍得到您的顾遇,故虽值暮年还是企盼您的举荐。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老骥(jì)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译文:我是一匹老马而犹存千里之志,我是一只饥鹰只待您的一声呼唤。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zhēn)(wú)
译文:倘若您对我的处境稍为动心,也就足可宽慰我这草野之人。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老我无心出市朝¹,东风林壑(dú)²自逍遥。
译文:老朽我不想置身名利场的喧嚣,却乐于在东风拂煦的山林间独自逍遥。
注释:¹市朝:此指闹市。“市”,本指交易买卖的场所。“朝”,指官府治事的场所。²林壑:树林和山谷。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一犁(lí)好雨秧(yāng)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译文:春耕时节趁着好雨犁地种下秧苗,当清冽的泉水涌出立即把药草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放犊(dú)¹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译文:清早放牧小牛儿登上白云外的田埂,爱听黄莺鸣啭常常闲立在绿杨下的小桥。
注释:¹犊:小牛。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池塘见说生新草¹,已许吟魂入梦招。
译文:听说池塘里已悄悄长出春草,我已准备有诗魂在梦里相招。
注释:¹“池塘”句“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有“池塘生春草”句,清新自然,历来传诵。相传谢灵运作诗终日不成,梦族弟惠连,即得此二句。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