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只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张嵲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5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郁郁¹高岩²表,森森³(jiàn)(chuí)
译文:繁盛的松树生长在高山之上,茂密的松树也长在幽涧之畔。
注释:¹郁郁:繁盛的样子。²高岩:高峻的山。³森森:茂密高耸的样子。⁴幽:深远的样子。⁵陲:边。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鹤栖(qī)君子树¹,风拂大夫枝²
译文:白鹤栖息伴青松,清风拂荡数虬枝。
注释:¹君子树:指松、柏。²大夫枝: 指大夫松,又称为大夫树、大夫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登秦山时遇疾风暴雨,躲雨松下,故封其树为五大夫松,此处指松树。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译文:长到百尺,树下尽绿荫;活到千年,松影皆覆盖。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岁寒终不改,劲节¹幸君知。
译文:凛冽的冬寒始终改变不了它的坚韧向上。这种坚贞不屈的节操,希望你能够知道。
注释:¹劲节: 坚贞不屈的节操。

sōng--jiào

gāoyánbiǎosēnsēnyōujiànchuíjūnzishùfēngzhī

bǎichǐtiáoyīnqiānniángàiyǐngsuìhánzhōnggǎijìnjiéxìngjūnzhī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清泉映疏(shū)¹,不知几千古²
译文:清泉映出株株枝叶稀疏的古松,不知已在这里生长了几千年。
注释:¹疏松:稀疏的松树。²几千古:几千年。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¹
译文:寒月照着流荡的清水,流萤的光芒闪烁在窗前。
注释:¹户:门。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译文:对此我不禁发出长叹,因为它也引起了我对您的深深思念。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无因¹见安道²,兴尽愁(chóu)³人心。
译文:在这美好的月光中我无法见到您,游兴虽尽,心中却又被一种别愁充满。
注释:¹因:机会。²安道:即戴安道,作者与其为好友。此用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事。³愁:使动用法,使……愁。

  此诗通过对月的宁静的气氛来塑造和渲染,勾起户们潜意识的惆怅,而又让户们于这种潜意识的掘起中生出一种新的享受。

  “清泉映疏松”,此句不唯写泉与松,月光也在其中。有月在天,方可知泉“清”、松“疏”,方有一个“映”字。“不知几千古”,此句不唯写出诗户思绪万千,亦写出诗户独立的身姿。亦可想见诗户之非常户,方有念及“千古”之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户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寒月摇轻波,流光入窗户。”目光由远及近,由外及于内,由风景转入心境。薛逢《长安夜雨》云:“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与此类似。钱起《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云:“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则是由近至远了。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情因月起,意由情发。诗意满怀,故为“长吟”。然有佳作岂可无户欣赏、倾听?故思知音之意甚深。《长相思》云:“此曲有意无户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送纪秀才游越》云:“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对月思户,自然之事。李白行吟天下,知交亦满天下,处处相知却也是处处别离,思念于是则多。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户心。”怀君而终不得见君,意兴阑珊,愁苦渐来。《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云:“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马戴《楚江怀古》云:“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柳永《蝶恋花》云:“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两句用王子猷雪中访戴安道事,表达对朋友的想念之情。

wàngyuèyǒuhuái怀

bái tángdài 

qīngquányìngshūsōng zhīqiān 
hányuèyáoqīng liúguāngchuāng 
duìkōngchángyín jūnshēn 
yīnjiànāndào xìngjìnchóurénxīn 
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
春来何处不归鸿¹,非复羸(léi)²牛踏旧踪。
译文:春天到来,任何地方都是鸿雁的归处,不再是瘦弱的牛来脚踩这旧时的踪迹。
注释:¹鸿:鸿雁。²羸:瘦弱。
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wèng)¹里不相逢。
译文:希望老师透明澄澈的思想如皎洁的明月,把清辉洒满大地,使每户人家都能够通过水瓮而与老师相逢。
注释:¹瓮: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¹(dàn)²烟如柳。垂翠幕³,结同心,待郎熏绣衾(qīn)
译文:两人的相见越来越稀少,她思念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久,离愁别绪让她无心妆饰,那浅浅的眉毛好像淡烟中的柳叶。夜里她垂下翠绿的帘幕,系上同心结,独自卧在熏香的绣被中,期待情郎能够前来与她相会。
注释:¹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²澹:通“淡”。³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作床头锦帐讲,亦通。⁴待:鄂本作“侍”。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bìn)¹美人愁绝²。宫树暗³,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译文:城头的月亮白如霜雪,思念的情郎不见踪影,蝉鬓的美人满怀愁思。庭院中树木的影子渐渐转暗,天空中银河横斜,漏壶中的浮箭报晓,天就快亮了。她又度过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见到这黎明的景色更会产生悲苦之情。
注释:¹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飘渺如蝉,故曰蝉鬓。”²愁绝:愁极。³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⁴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⁵玉签: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⁶报明:报天晓。

  此词完整地描写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上片六句,首两句用赋法,运用简洁明净的语言,交代青年男女倍受离别之苦的折磨,直叙“相见稀,相忆久”,点明远人离去已久,由此引出闺中女子浅淡如柳的眉黛,显示其娴雅柔静的气质和孤寂凄凉的意绪。“眉浅”一句,写因相思相忆,无由与远人相见而懒画蛾眉,眉薄妆浅,其谁为容,将心情外化,以形写情。尽管如此,她仍然心怀希冀,下面“垂翠幕”三句,女子移步闺房,放下了翠幕,准备就寝,却又用锦带结着同心结,又用薰香薰了绣被。这几个动作,表现了女子的一片痴情,她在“待郎”归来。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下片六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人终究没有出现,女子却是彻夜无眠。女子空对城头上的一轮冷月,内心更感悲楚。“蝉鬓美人愁绝”,简直是痛彻心扉,把一位深夜独坐的怨女形象,非常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末三句描写黎明光景,深受离别折磨的女子又熬过了这一个漫漫长夜。除“蝉鬓美人愁绝”一句为赋法外,“城上月”两句和“宫树暗”两句,都是女子所见,“玉签”一句,写所闻。正是在这“见闻”之中表现了女子的无眠和“愁绝”。作品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皆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然而“结同心”、“鹊桥横”等痴情苦语,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可是她的期待之情越是殷切,失落之苦便更见沉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温庭筠 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9页

gènglòuzi··xiāngjiàn--wēntíngyún

xiāngjiànxiāngjiǔméiqiǎndànyānliǔchuícuìjiétóngxīndàilángxūnxiùqīn

chéngshàngyuèbáixuěchánbìnměirénchóujuégōngshùànquèqiáohéngqiānchūbàomíng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朝日敛(liǎn)红烟,垂竿向绿川。
译文: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在它的照耀下,红霞已渐渐消退,我手持钓竿慢步到绿水边开始垂钓。
注释:钓竿:汉乐府铙歌名,晋鼓吹曲亦有《钓竿》。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译文:看那白云倒影在水中,人在水上小舟之中就如同坐在天上一样;河水被阳光照耀,鱼儿慢游就像悬挂在明亮的镜中清澈可见。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避楫(jí)¹时惊透²,猜钩³每误牵。
译文:阵阵浆声划破水边的宁静,有的鱼儿受惊时时跳出水面,有的对着鱼钩揣测、试探,最终还是抵挡不住香饵的诱惑,被牵了上来。
注释:¹避楫:躲避船桨。²惊透:极度惊惧。³猜钩:猜测鱼上钩没有。误牵:错误牵动钓线。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tuān)¹不理辖²,潭静欲留船。
译文:江河垂钓,水流湍急的地方,难以施手,而潭深水静的地方流速缓慢,鱼易聚集,正好下钩。
注释:¹湍危:急流危险。²理辖:整理船辖。辖,鱼匣。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钓玉¹²徒尚³,征金我未贤
译文:学姜子牙钓鱼只怕是遇不到周文王的那样的伯乐;虽然明君招贤纳士,我也并非郭隗、乐毅那样的人才。
注释:¹钓玉:即钓誉,比喻选擢人才。²君:指同钓的人,也可以是泛指他人。³徒尚:徒然崇尚,空自崇尚。⁴征金: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南筑台,置千金于其上,延请天下贤士,号称黄金台,征金意为以黄金征,招贤能之士。⁵未贤:未曾贤德。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quán)¹
译文:垂钓是乐趣无穷的事情,钓者专心致志志地看着香铒被鱼儿吞下,鱼儿又禁不住香铒的诱惑,纷纷抢食铒料上钩入筌,真是人欢鱼跃啊!
注释:¹筌:捕鱼的竹器。

  这首五言排律,写的是“纶钓嬉游”之事。此诗格调流畅而谐趣,内容朴实而清丽,既洋溢生活气息,又饱蕴人生哲理,虽不无寓托,但格调轻松愉快。“情多、兴远、语丽”。诗的前八句咏钓,生动描画出一幅垂纶绿川,鱼跃人欢,趣味横生的游钓图。尾联“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夹叙夹议,照应题目收结全篇。“为看”二字说明了观鱼人专心致志,“贪得”二字描摹出鱼儿抢食的神态。可理解为贪得利禄者,难免要被世网所牵。巧妙地以鱼喻人,警诫世上求王取金、夺取私利的贪婪之徒难免不被世网所牵。诗中“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把坐在船上的情境想象得奇妙有趣。

  这是闲适、优雅、幽默的个人叙述。诗分三个段落,每段两联。

  第一段写景叙事,着重于描绘自然景色,借景色的变幻表明时间、地点的推移转换,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心境。首联的起句“朝日敛红烟”,描绘早晨宏丽的景象。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在它的照耀下,红霞渐渐消退。这个“敛”字下得实在好,将人人看得见道不出的“朝日”与“红烟”的关系,形象逼真地表达出来了。红霞的产生和消失本都是太阳的作用,太阳能将灿烂的红霞聚敛来,又能将它收敛去。云霞散去,大地苏醒,手持钓竿的人垂钓于绿水之上。这对句“垂钓向绿川”,既切题“钓竿”,又点出了地点;既写出人物的动作,又表现出其雅兴的浓郁。这个小层次叙述垂钓者一大早就出来了。

  第二联“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紧承首联从人的感觉和视觉表现“绿川”的澄澈宁静。由于白云倒影于水中,以致人在水上小舟之中就如同坐在天上一样。河水被阳光照澈,鱼儿缓慢游动的瞬间像悬挂在明亮的镜中。这两句诗出自王逸少的《镜湖诗》:“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但较之王诗意境更鲜明,音韵更优美,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里写景能够虚实结合,境界清幽,引人入胜。

  第二段着重描写人与物的情态。第三联“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是描摹游鱼的情状。阵阵浆声,划破“绿川”的宁静,鱼儿受惊时时跳出水面。“避楫”写出了鱼儿的警惕;“猜钩”进一步表现出鱼儿的精细来。它们对着鱼钩揣测、试探,最终抵挡不住香饵的诱惑,还是被丝纶牵了上来。两句诗十个字,将鱼儿诡谲可爱的形态描摹得活灵活现。

  第四联“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描绘的是钓者“乐亦忘返”的情态。绿川观鱼跃,兴趣盎然,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扁舟穿行无牵绊,急流险滩何所惧,且不要打理车马回家的。因为那边风景独好,明洁平静的潭水尚未尽情欣赏。人未尽兴舍不得离去,诗却不直说,反说潭水欲留客,物我融洽化一。文意曲折,文势跌宕。令人读来兴味无穷。

  第三段抒情寓意。第五联转为抒情。“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上句话用姜尚谓滨钓鱼的曲故,下句话用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钓玉”语意双关,“玉”与下句的“金”相对,“玉”借为鱼,是实指。但“钓玉”又可理解为“钓玉鱼,玉鱼指代皇帝赐给官员的玉带金鱼(佩饰),引申为官爵。唐制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并给随身金鱼佩饰。这两句诗的含意较复杂,似乎以揶揄和自嘲的口吻在与对方说话或自我解嘲:钓鱼嘛!你(君)学姜子牙,只怕是遇不到周文王的。虽然明君招贤纳士,我也并非郭隗、乐毅那样的人才。言外之意不无怀才不遇的感慨:你我还追求什么功名利禄呢?那都是不现实的,悠悠乎天地之间,垂钓于绿川之上,岂不快哉!

  尾联“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夹叙夹议,照应题目收结全篇。“为看”二字说明了观鱼人专心致志。“贪得”二字描摹出鱼儿抢食的神态。两句诗构成一幅鱼跃人欢谐趣横生的游乐图。当然也可理解为贪得利禄者,难免要被世网所牵。

  这首五言排律诗,篇幅不大,但气局严整,属对工丽,脉络清晰分明,开合相生,铺叙转换极其自然;用事贴切不着痕迹,形象生动逼真,色泽明丽鲜艳,意境清幽广远。简而言之,即“情多、兴远、语丽”(唐僧皎然语),不愧为排律的佳篇。郑振铎评价说:“状物陈形,已臻佳境。在排律中,气度虽未若杜甫的阔大,波澜虽未若杜甫的澎湃,然而是不易得的东西了。”

参考资料:
1、 安元 重庆.为看芳饵下 贪得会无筌──唐沈佺期《钓竿篇》赏析.中国钓鱼,2000(5)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7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