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
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
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
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
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
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
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
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
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
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
酌泉得醒心,茹朮可不死。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
酌泉得醒心,茹朮可不死。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

jièshānzhōngshǒuchéngfāngyǔndàozōngkūnzhòng--liúzhǐ

zhǎngsōnggāohánluòjiànxièqīngshēnghuángxiǎngtiānshàngjīnshímíng

yúnróngrùnxiàyǒuyǐnjūnzishānshuǐyīnqīngruòbiànliúzhēng

guàicóngláichénliǎngkòuróngzàijiāngjiànshíxīnwèi

chìnángzǒubiānbàocháoyōuānzhīyǐnrénshèngjuéyǒu

láichéngbàishìshānzhōngěryuànyánwǎnxiāngshōuzhìyán

zhuóquánxǐngxīnshùkuàngyǒuzàijiǔrénbàndàotóng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苹汀。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cí)¹(pàn)白苹²(tīng)³
译文:落日时分,一叶小舟漂过洞庭,好似一缕孤烟浮动;只见黄陵祠畔是一片长满白苹的小洲。
注释:潇湘:潇,水清深的样子。潇湘就如说清清的湘水。因为湘水流入洞庭,所以古代潇湘洞庭往往混言不分。¹黄陵祠:祭祀舜的妃子娥皇、女英的黄陵庙,在洞庭湖南岸。²白苹:即白蘋,水中的一种浮草。³汀:水边平地,小洲。
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
欲知万里苍梧¹眼,泪尽君山²一点青。
译文:想知道当日二妃是怎样长望苍梧,眼泪流尽的,就看那湖中君山,那青青的一点痕迹就是她们最后一滴泪所化。
注释:¹苍梧:即九嶷山,传说为舜死处和葬地。²君山:在洞庭湖偏北水域,相传为二妃居处。舜帝死,二妃面对湘江痛哭,眼泪滴在江边的竹子上,点点成斑。

xiāoxiāng--zhāngyuángàn

luòyānguòdòngtínghuánglíngpànbáipíngtīng

zhīwàncāngyǎnlèijǐnjūnshāndiǎnqīng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东风吹柳日初长¹,雨余²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³红妆
译文:东风吹柳的烂漫时节,白昼逐渐加长,外面刚刚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阳下闪着流光。杏花被东风吹散,四处飘荡,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年轻女子躺罗帐,醒来发现坏了斜妆。
注释:¹日初长:白昼开始长了。²雨余:雨后。³睡损:睡坏。⁴红妆,指妇女的盛妆,以色尚红,故称红妆。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宝篆(zhuàn)¹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²。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译文:龙凤形状的篆香已经燃尽,而竖立在一边的画屏,上面绘着一幅《云锁潇湘图》。夜深寒气袭人,无法入梦乡,只有无限思量。
注释:¹宝篆:有版本记作“香篆”:篆香,盘成篆字形状的香。古代盘香,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凤形也逐渐消失。故云。也有解释称此处指绣有龙风图案的床帐。²潇湘:湖南潇水、湘水一带的风景。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斜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春天是使人热情奔放的季节,春夜更是最让痴情男女激动的时光。苏轼的《春宵》诗写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宇夜沉沉。”如此黄金时刻,正值韶华的女子却只能独守空房,当然免不了辗转不寐;而一夜间堆积的困倦,只能挪到白天来补足,昼眠是迫不得已的。

  这首词最精致的就是前三句的景色描写,很多评论者都给予极高评价,沈际飞、王国维都认为秦观的句子脱胎于温庭筠、曾靓等人的词,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秦观这几句实际上是把前人诗词中的相似意境加以综合,从而营造出更为丰富的意境。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写杏花落入泥土,使泥土也沾染了香气,而曾靓的“为怜流去落斜香,唧将归画梁”则写燕子不忍心落花委于泥土,特意将它们衔起来黏在自己的巢上。秦观的词综合了温、曾两人词中的意境,把落花堕泥、燕子衔泥两个层次的场景合并到一起,却又处理得天衣无缝,甚至比他所依据的蓝本更简洁、更有表现力。

  全面分析作品的结构还可以看出,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主要写景,下阕情景兼备;上阕写的是白天,主要写室外的春色,下阕则写夜晚,主要写室内的陈设;最后两句以描绘情感作结,点明词作的主旨,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有的评论者认为这首词上下两个结句过于写实,有“气薄语纤”的毛病。其实也不然,如果没有最后的结句对情感的深沉描绘,则前面的写景将没有多少意义。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词作色彩绚丽,耀人眼目,却不免靡丽空薄之讥,就是因为他缺少真情的抒写。秦观之所以能超迈前人,也正是因为擅长抒写真情,天性多情、重情。

参考资料:
1、 史杰鹏编著.秦观: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5-108
2、 李麟主编.诗词文化常识: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174-175

huàtángchūn ·dōngfēngchuīliǔchūcháng

qínguān sòngdài 

dōngfēngchuīliǔchūcháng fāngcǎoxiéyáng xìnghuālíngluòyànxiāng shuìsǔnhóngzhuāng 
bǎozhuànyānxiāolóngfèng huàpíngyúnsuǒxiāoxiāng hánwēitòuluócháng xiànliáng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落花如梦凄迷¹,麝(shè)²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³西。
译文:落花如烟似梦,凄婉迷茫;红日坠向小楼之西,室中麝兰飘香。
注释:¹凄迷:形容落花凋谢零落的样子。²麝烟:焚烧麝香所散发的香烟。麝烟即点燃麝香所散发的烟。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室内放一丁点儿,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³潜下小楼:指太阳已经落到小楼偏西的地方。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yīng)(wǔ)¹念郎诗。
译文:无限忧愁使闺中人容颜消瘦,可没人知道她的忧伤。闲来无事调弄鹦鹉,教它诵念情郎赠我的诗章。
注释:¹闲教鹦鹉:此句化用前人意象。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闺阁之中怀春思人的情形。

  上阕写春天即将过去,曾经在枝头上绚烂地绽放过的花朵,这时已经凋零,看着枝头残花,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舞,少女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但是这场梦带着淡淡的凄清迷惘。纳兰通过写麝香慢慢燃尽,来暗指时间的推移,结合下一句“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知这位闺中女子看着园内纷飞的落红,一直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加上韶华即逝,本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气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无限,愁绪更是强烈。从“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经不止一次在夕阳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飘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点点的情况亦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愁日复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阳中积累着,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说不清也道不明。

  下阕的第一句,纳兰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愁容满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为了来排遣心中无限的忧愁,少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闲来无事之时就教自己的鹦鹉来吟诵情郎为自己写下的情诗。虽然此举可以暂时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鹦鹉念诗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曾经的那些诗是他亲口念给自己听的,而如今,念诗的有情人却变成了一只不解风情的鹦鹉,让人感叹心酸。

  这首词写得极为含蓄,甚至纳兰连词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整首词仿佛是许许多多破碎的画面,需要读者在心中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细细品读,还不难发现纳兰在作词时确实颇为用心,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字之间,他分别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笔笔细腻生动,形象传神。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3月:第286页
四壁空围恨玉,十香浅捻啼绡。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
四壁空围恨玉¹,十香²浅捻(niǎn)啼绡(xiāo)³。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
译文:我独自待在空空的闺房里面,十指轻捏着被泪水打湿的手绢。屋外阴云密布,落雨不时敲打着庭院井旁的梧桐树。树叶在风雨中凋零飘落,这个时刻那南去的大雁是不会捎信来的。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¹恨玉:指失意抱恨的女子。²十香:十指。³啼绡:泪水打湿手绢。⁴殷云:阴云,乌云。⁵度雨:过雨,下雨。
别后钗分燕尾,病馀镜减鸾腰。蛮江豆蔻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
别后钗分燕尾¹,病馀镜减鸾(luán)²。蛮江³豆蔻(kòu)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
译文:我们分别后,我从未将碧钗并合,就让它们像燕尾般在头发上岔着,相思让我终日闷闷不乐。揽镜自照,发现我腰肢锐减已经消瘦不少。走出屋外凭栏夜眺,我仿佛看到南方江边豆蔻相连根深叶茂,此时夜空参星已经斜照,天色微明拂晓即将来到。
注释:¹钗分燕尾:钗是双股的,分开如燕尾形状。²镜减鸾腰:照镜人消瘦。古时女子多以鸾自比。³蛮江:荒江。古时将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荒僻之处称为蛮荒之地。⁴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种子形状像石榴子,有香味,能入药。⁵参横:参星已落,表示夜久将晓。

  开篇两句写思妇独处空闺,泪落湿巾的情景,对仗工整,情景凄凉。句中的“空”、“恨”、“啼”诸字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由意态直接触及到心灵,将思妇相思的情,落寞无依的苦态描摹得维妙维肖,鲜活感人。

  “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无书又到。”这二句前句写景,点明时节,又是“秋雨梧桐落叶时”。后句言事,写意中人自离乡背井、远去他乡后,音信全无。句中“雁雁”二字的重复,突出了思妇的企盼之切和寄望之厚。“又”字则更深刻地传达出了思妇的极端失望之情,这种重复的失望要比直接否定的“不”字更让人难以忍受。这些企盼、寄望与极端失望的对比,让读者在为思妇不堪的处境感到悲伤的同时,更由衷佩服词人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别后钗分燕尾,病余镜减鸾腰。”换头二句,前句用比喻的手法,用发钗的分岔开来喻示二人的分离,后句写思妇因相思而日渐憔悴,衣带渐宽的情状,突出了其用意的深挚。

  “蛮江豆蔻影连梢,不道参横易晓。”句中“豆蔻”二字暗引唐杜牧《赠别》诗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点明思妇正值豆蔻年华,却寂寞无侣,孤单一人。于是,对意中人的思念、哀怨、嗔怒之情都由此生发出来,溢于言外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全词上片首二句写其独居幽恨。人去屋空,形单影只,每日只以泪洗面。而殷云带雨,浓添离愁,雁过尽而不至,倍觉沉痛哀婉。下片写别后相思,钗分燕股,鸾镜腰损,本已不堪。豆蔻映水尚能梢影相连,人却如参商永分,况长夜难眠,参横西天,思念未已乎。哀婉沉郁,令人心碎。

  全词语言凝炼,词情激切,意境哀伤,为读者描摹出了一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饱受相思折磨的苦况,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1、 白雪梅选注.分调绝妙好词 西江月:东方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第32页
2、 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 第二十卷 宋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1:第185-187页

西jiāngyuè··kōngwéihèn--zhāngliángchén

kōngwéihènshíxiāngqiǎnniǎnxiāoyīnyúnjǐngtóngdiāoyànyànshūyòudào

biéhòuchāifēnyànwěibìngjìngjiǎnluányāománjiāngdòukòuyǐngliánshāodàocānhéngxiǎo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译文:来时潜移暗度,去时慢慢悠悠;一半挂在眉梢,一半藏在心头。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hán)¹残月酒醒时。
译文:春老花残红满地,半掩房门泪暗流;残在满窗深夜里,酒醒人去独淹留。
注释:¹窗涵:窗棂,窗格子。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柔如万顷连天草¹,乱似千寻²(zā)地丝³
译文:似一望无边的野草,风连浪续,细软轻柔;像一团绕地的乱丝,纠缠凌乱,无尾无头。
注释:¹连天草:王维《出塞作》有“白草连天野火烧”句。²千寻:形容丝长而多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³帀地丝:遍地的丝绳。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除却五侯¹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译文:除了权势人家,谁能无虑无忧?看人世问时时处处,无论哪里都有忧愁!
注释:¹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称五侯,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颔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谙愁苦的人总会把“愁”贮藏在心房僻远的角落里,再筑起精神防线提防它侵袭,可“愁”欺人时,它会随机而出,无孔不入。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有二,一是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亡国哀愁;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青春少妇被抛弃之悲愁。二是心中有愁情的人借酒浇愁,待酒醒后眼见残月斜照窗棂,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使人更加愁肠百结,忧愁悲伤,愁人之“愁”会“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此联可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

  颈联写“愁”的情状。苦恼的忧愁如藏在愁人的心中,印在愁人的眉间,那愁人就会感觉到“愁”像万顷连天草铺天而下挥不去,就像千万条盖地丝绳网冲不破,他被严严盖住、紧紧捆住,困在其中,痛苦不堪。想挣脱这“柔”若草“乱”若丝的“愁”绪实叫人无可奈何。

  尾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能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问何处不相随”。

  “愁”究竟为何物,曹植《释愁文》有此一释:“愁之为物,惟惚惟帆。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这首《咏愁》诗如李商隐咏《泪》诗写泪而不见“泪”字,此《咏愁》诗也满篇不见“愁”字,这类诗近似制谜语的文字游戏,都以巧丽取胜,真如前人所评“格虽不高,却有神无迹”。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主编.《宋诗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07:第83、84页
2、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主编.《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8.7:第69、70页
3、 蒋楚麟 赵得见主编.《古诗赏析(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第31-33页
4、 傅德岷,卢晋主编.《唐宋诗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第509、510页
5、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第58、5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