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东风人去后,愁损燕莺心。一朵梅花淡有春。粉黛不忺匀。我亦青楼成卷客,风月强追寻。莫把恩情做弄成。容易学行云。
门掩东风人去后,愁损燕莺心。一朵梅花淡有春。粉黛不忺匀。我亦青楼成卷客,风月强追寻。莫把恩情做弄成。容易学行云。

língchūnbié--xièmào

ményǎndōngfēngrénhòuchóusǔnyànyīngxīnduǒméihuādànyǒuchūnfěndàixiānyúnqīnglóuchéngjuǎnfēngyuèqiángzhuīxúnēnqíngzuònòngchéngróngxuéxíngyún

谢懋

谢懋

谢懋(1116-1189),字勉仲,号静寄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工乐府,闻名于当时。卒于孝宗末年。 ▶ 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¹金锁²平旦³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译文:天色已明城门已经开启,日出城头友人就要离去。
注释:¹青门:即青绮门,汉长安东面三门之一。东台:即东都留台。唐时除在京都长安设御史台外,于洛阳又有东都留台。张判官:生平未详。判官,节度、观察和防御等使的僚属。²金锁:指城门上的铜锁。³平旦:天亮。⁴使车回:来京出使的车要回还。使车,出使人乘的车。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译文:柳枝青青人们正可攀折,一日之间路旁几人别离。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yì)¹官树²(bà)³东。
译文:道路遥遥东望没有尽头,灞陵东去连着大树驿楼;
注释:¹驿楼:指驿站。²官树:古时驿道为官府所建,称官道,两旁的树称官树。³灞陵:长安东有灞桥,附近有汉文帝刘恒的陵墓,称灞陵,古人常在这里折柳送别。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花扑征衣¹看似绣²,云随去马色疑骢(cōng)³
译文:云影照着坐骑色如骢马,落花扑向衣服好似花绣。
注释:¹征衣:远行人所穿的衣服。²绣:一语双关,暗指张判官在御史台供职。³骢:淡青色马。此处隐指“骢马御史”。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胡姬¹酒垆(lú)²日未午,丝绳³玉缸(gāng)酒如乳
译文:路旁胡姬酒家遥遥在望,酒店宴送友人天色未晌。条条丝绳拴着只只酒坛,好酒装满玉缸色如乳浆。
注释:¹胡姬:胡人妇女。姬,古时对妇女的美称,也用为美女之称。²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³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⁴玉缸:指酒缸。⁵酒如乳:说酒色纯,味香,即好酒。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灞头¹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²
译文:灞陵道上落花淹没马路,和着夜来微雨踏成香泥。
注释:¹灞头:即灞陵。²花成泥:花落地上,被踏成泥土。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¹尺书²醉懒题。
译文:黄鹂翅儿潮湿低低飞过,关东故友书信醉后懒题。
注释:¹关东:潼关以东,指洛阳一带。²尺书:指书信。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须臾¹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kòng)²疾如箭。
译文:友人登程东去已望不见,扬鞭策马飞驰快似利箭;
注释:¹须臾:一会儿。²飞鞚:指飞马。鞚,有嚼口的马笼头,指马。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¹西飞燕。
译文:借问为友此去何时再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之燕!
注释:¹伯劳:鸣禽。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送别诗,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友人之间送别的一个场面,在一个优美的春日的早晨,诗人送友人到城门之外,在酒店饯别,依依不合送友人离去。

  诗的一开头就点明即将分别和送别的时间,从“青门”写起以照应题目。“城头日出”,看得出天气的晴朗,从中可以感觉到诗人心情的开朗,从而提示了全诗的基调。然而既为离别。就不免有留恋之情,这一点在诗的三、四两句所勾划的景物中含蓄地透露出来。“青门柳枝”“几人别”对诗人送别起了很好的陪衬作用。

  诗的次四句先写步出青门后所见,瞻望前路,遥遥无尽,“路”是景物的中心,与“官树”、“驿楼”一路烘托旅途气氛,隐隐流露出惆怅不舍。然后设想友人登程后情景:“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这两句既以自然美景与远行之人相联系,勾划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春日行旅图,而又暗示张判官供职御史台的身份,是一种巧妙的双关笔法。而“花扑”、“云随”又都以物的有倩,衬托了人的不舍。

  诗的又四句写酒店饯别。“日未午”与上文“城头日出”联系,看出时间的推移,也从中反映出诗人的挽留。对酒店宴饮场面并未正面细致描写,只用“丝绳”、“玉缸”和“如乳”的美酒来侧写,后文用一“醉”字加以呼应,可见此次宴别宾主都很尽兴。紧接着四句仍以酒店为基点落笔,写饮酒时所见:宾主在酒家畅饮,窗外落花满地,和春夜来微雨被踏成花泥,黄鹂在翩翩低飞,春日美景,烘托着人们的兴致。一个“醉”字,而且醉到书信懒题的程度,可见虽为惜别,而宾主豪兴不减。这一节宴别场面仅用景物来侧写,用笔极含蓄而意境极优美。

  诗的最后四句写醉后送友登程。“望君不可见”而用“须臾”,故友离去而用“疾如箭”,在诗人感觉中,友人走得太快了,透露出不忍便别;而酒后便扬鞭飞马离去,也可看到友人奔波国事的豪迈姿态。结尾用古乐府歇辞“东飞伯劳西飞燕”的成句,贴切地表现出故人深情。

  这首诗写送别,着重写送别的环境,意境十分优美,诗人的心情与诗中的环境一样是开朗而明快的。全诗共十八句,六次换韵,又间用偶句,显得流畅而婉转。

参考资料:
1、 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06-108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21-225

qīngménsòngdōngtáizhāngpànguān--céncān

qīngménjīnsuǒpíngdànkāichéngtóuchū使shǐchēhuíqīngménliǔzhīzhèngkānzhébàngrénbié

dōngchūqīngménqióng驿lóuguānshùlíngdōnghuāzhēngkànshìxiùyúnsuícōng

jiǔwèishénggāngjiǔtóuluòhuāméizuówēihuāchéng

huángchì湿shīfēizhuǎnguāndōngchǐshūzuìlǎnwàngjūnjiànyángbiānfēikòngjiàn

jièwèn使shǐshíláizuòdōngfēiláo西fēiyàn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红尘¹紫陌²,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³处,迢(tiáo)匹马西是。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biān)时过长亭。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¹⁰。又记得、临歧(qí)泪眼,湿莲脸¹¹盈盈¹²
译文:通往京城的道路上红尘飞扬,落日余晖中,芳草凄凄的长安古道上,满是游子行人。让人断魂的地方,游宦的人万里迢迢西是。天初晴,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和气暖心,抬望眼见那如花的乡村。花草树木掩映着道路,挥鞭之时已过长亭。愁从心生,悲伤地怀念在京城的情人,现在已远在千里之外了。还记得送别时,两个人手握着手相互凝望,她莲花般的红艳脸庞被盈盈泪水打湿,叫人刻骨铭心。
注释:¹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²紫陌:指京城的道路。³断魂:灵魂从肉体离散,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哀伤。⁴迢迢:形容遥远。⁵韶光:美好的春光。⁶和气:清和的空气。⁷隐映:指路被草木隐蔽掩映。⁸长亭:古时每隔十里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行人休憩和饯别之处。⁹凤城:据传,秦穆公有女名弄玉,能吹箫引凤,凤凰曾降落京城,遂京城又名“丹凤城”。后常以“凤城“称呼京城。¹⁰行行:行而又行。¹¹莲脸:比喻女子的脸容如莲花一般红艳娇媚。¹²盈盈:形容泪水清澈晶莹。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消凝¹。花朝月夕²,最苦冷落银屏。想媚(mèi)容、耿耿³无眠,屈指已算回程。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译文:转而念及两人分离后,每到良辰美景,她一定凄冷清苦无比,辗转难眠,也许已然将我的归期屈指算好。情意绵绵无限,二人空有万般的追思回忆,真的不如尽量早归,好与日思夜慕的情人相会。绣帐帷幕里,二人同眠共枕,我将那别离后的万般思念和千般牵挂,对她一一诉说。
注释:¹消凝:销魂凝神,形容辗转思念。²花朝月夕:良辰美景。³耿耿:烦躁不安貌。⁴萦:牵绊。⁵争如:怎如。⁶倾城:指绝世美女,此处指心上人。

  这首《引驾行》是柳永创长调慢词的一个范例。

  全词共一百二十五字,以平叙为主,层次多变化,注重从不同角度展现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后世创作长调慢词者有很大的启发。

  上片极尽铺叙之能事,先以一组排句对旅途中的客观物景,大肆进行铺写涂抹。这组排句均以一个三字句托上两个四字对句,着意加以渲染。“红尘紫陌,斜阳暮草”,描绘当时的长安道说的是场所。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描绘当时的天气氛围。接着,人物登场,“迢迢匹马西征”、“摇鞭时过长亭”,谓主人公正旅行,“离人”、“匹马”,“断魂”、“迢迢”,都带感情色彩,让人觉得主人公的这次旅行,并不那么愉快,再与此时此地的大好时光相对照,则更加烘托出这次旅行,是多么令人难堪,使人生愁。于是,抒情主人公很自然地兴起对于“凤城仙子”的思忆。“别来千里重行行”说的是漫长的旅行途中,有万千情事可以思忆,但令人难忘的还是即将踏上征途的那一时刻,俩人执手相看,那脸上水盈盈的双眼,永远印脑际。头一组排句与以下的思忆,布局巧妙,写的是现的景况,铺叙中穿插回忆,已将主人公旅途中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转换角度,述说对方的相思苦情,并且进一步设想将来相见的情景。“花朝回夕,最苦冷落银屏。”几句说的是主人公设想:离别之后,每逢花朝月夕,她必定分外感到冷落,夜夜无眠,说不定她已经算好了我回归的日程。对方的相思苦情,这是想象中的事,但写得十分逼真,虚实难辨。这时候,仿佛她就自己的眼前。接着,主人公转而想到:这千万般的思忆,不管是我想念她,还是她想念我,全都是空的,怎比得上及早返回,与她相见,那才是实的。“争”,同“怎”。那时候,“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抒情主人公将向她从头细细述说,离别之后,他是如何如何地思念着她。幻想中,作者既描绘了她的相思苦情,又写出彼此述说相思的情景,深切而生动。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忆起“凤城仙子”,实景实情实写;下片描写对方的相思,虚者实写。上下片合起来,说的就是“相思”二字。全词铺叙、言情,有时间的推移,也有场景的变换,所抒之情饱满生动。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361

yǐnjiàxíng··hóngchén--liǔyǒng

hóngchénxiéyángcǎozhǎngāndàoshìrénduànhúnchùtiáotiáo西zhēngxīnqíngsháoguāngmíngmèiqīngyāndànbáonuǎnwànghuācūnyǐnyìngyáobiānshíguòzhǎngtíngchóushēngshāngfèngchéngxiānzibiéláiqiānzhòngxíngxíngyòulínlèiyǎn湿shīliánliǎnyíngyíng

xiāonínghuācháoyuèzuìlěngluòyínpíngxiǎngmèirónggěnggěngmiánzhǐsuànhuíchéngxiāngyíngkōngwànbānzhēngguīqīngchéngxiàngxiùwéishēnchùbìngzhěnshuōqiānqíng

老马虺隤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老马虺(huī)(tuí)¹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译文:疲病的老马凭依于夕照之下,心下揣想,自己怎么就只能够饮食那三等的草料。
注释:¹虺隤:有病、生病,多指马而言。
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
玉鞭金络¹付梦想,瘦稗(bài)²枯品(qí)³空咀(jǔ)(jiào)
译文:玉饰的马鞭金饰的笼头只有交付梦想,嘴里边只能够空自咀嚼那干枯的稗草和豆品。
注释:¹金络:金络头。²稗: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是稻田主要杂草。³品:豆子的秸秆。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译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旱情严重蝗灾肆虐国运衰颓,大宋朝廷刚刚传下诏令王师即将北伐。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译文:一听到战鼓心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我虽年迈依然能够平定北方收复失地为国效力。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¹²时,读书养晦(huì)³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jìn)淫日广。每履之,足苦¹⁰(zhì)¹¹焉。既久而遂安之。
译文: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注释:习:积习、习惯。¹蓉:作者自称。²少:年少,年龄小。³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县。⁴俯:低头。⁵弗得:没有心得。⁶旋:徘徊。⁷径尺:直径一尺。⁸浸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⁹履:踩,走。¹⁰苦:总是。¹¹踬:绊倒。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¹,顾²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³?”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jué)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译文: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那处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
注释:¹语之:对他谈了这事。语,告诉。²顾:看。³何……为:哪里还谈得上……。⁴童子:未成年的仆人。⁵平:填平。⁶蹶然:受惊而疾起的样子。⁷坦然:地面平坦的样子。⁸既:已。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噫!习之中(zhòng)¹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²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译文: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注释:¹中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中,深入影响。²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适,适应。³洼者若平:走凹地像平地一样。⁴故:缘故。⁵窒焉: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⁶宁:安宁。⁷慎始:一开始就慎重。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很容易适应外物的,适应了外物,也就由不习惯变为习惯。而习惯养成之后,对外物是否合理,对外物的是非优劣,往往也就不加详察,不予追究了。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于日常琐事中寄寓哲理,于平淡质朴中透出思想力度。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这一描述,就生动地勾勒了一个善于思考的读书人的形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善于思考,就很难说学有所获,更谈不上什么有独到的见解。文章以“思”为经,贯穿始末。因“思”而“绕室以旋”,从“旋”而极其自然地引渡到主题的阐发。总之,这都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书房里有一块洼地,愈来愈向外扩展。在这块地上踱来踱去,当然很不自在。可是时间久了,却习以为常了。等到填平这块洼地,却又感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经过一段时间,这才恢复到正常的感觉。洼地踩惯了如履平地,一旦填平,反而感到不适应。这是什么缘故呢?作者深有感触地说:“习之中人甚矣哉!”这是一篇之警策,撮辞举要,统摄全文。习惯成自然,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真理。由此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乃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意即治学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这一体会,不仅对育才树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做好一切事情,都有着普遍的借鉴作用。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7,第2003-2004页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美人梳(shū)洗时,满头间¹珠翠²
译文:美人梳洗妆扮的时候,满头遍插华贵的饰物。
注释:¹间:间隔,错杂地缀着。²珠翠:妇女华贵的饰物。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岂知两片云¹,戴却数乡税(shuì)
译文:怎知道两片云一般的发髻上华丽佩饰,抵得上几个乡的赋税。
注释:¹两片云:两边鬓发。

  此诗语言清浅,讽旨颇深。诗人仅仅抓住富室女子首饰之华美珍贵这样一个典型事物进行渲染,深刻地揭露出贵戚显宦、地主富室生活的奢靡浮华。

  不仅如此,含蓄也当是此诗的一个艺术特色。诗写一个富室女子的两片云髻就花费了“数乡”农民所缴纳的赋税,这就说明,她们所挥霍的并非他物,而是广大农民的血汗钱,从而以诗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赋税的剥削本质,对农民的苦难寄寓了深刻的同情。

guì

zhèngáo tángdài 

měirénshūshí mǎntóujiànzhūcuì 
zhīliǎngpiànyún dàiquèshùxiāngshu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