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sòngyúnyángshǎoguī--huángrǎn

wèichūnguāngyuǎnjìnchíyángkǒubèifāngfēi

guānshěcūnqiáoláicánhuāliáoluòdàijūnguī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天上何所有,迢(tiáo)迢白玉绳。
译文: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
注释: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斜低建章¹(què),耿(gěng)耿对金陵。
译文: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
注释:¹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汉水¹旧如练,霜江²夜清澄(chéng)
译文: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
注释:¹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²霜江:此指长江。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长川泻落月,洲渚¹晓寒凝。
译文: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
注释:¹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独酌(zhuó)板桥浦,古人谁可征¹
译文:我独自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
注释:¹“独酌”二句: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征:即”徵“。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玄晖(huī)¹难再得,洒酒²气填膺(yīng)
译文: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注释:¹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²洒酒:一作“洒泪”。

  此诗的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起首二句:“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一问一答,天真活泼,明快自然,饶有民歌风味。诗人仰望秋空,看到在这寥廓空明的天宇上远远地闪烁着两颗银亮的玉绳星。三四两句写玉绳星照耀下的金陵城。诗人放眼远眺,但见玉绳星斜斜地、低低地嵌镶在建章宫高大的楼阙旁边,发出格外耀目的光芒,对着整个金陵古城。这四句从大处落墨,先写天空,后写地面,连接自然,展现出碧海般的青天,白玉般的明星,以及星光照耀下的金陵城巍峨宫阙的剪影,境界空阔高远,正融注了诗人秋夜泛月时那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绪。如果更深细地品味,这四句诗已隐隐透露,出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情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有“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等写景佳句,李白诗的三、四句,显然是有意点化了谢诗,借以寄寓对谢朓的缅怀、追慕。而且,这两颗璀灿的玉绳星,一颗斜照建章阙,一颗耿对金陵城,仿佛具有象征的意蕴。它们在浩渺秋空中互相映照,仿佛正是谢朓、李白这两位古今相通、精神契合的天才诗人的化身。

  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这里“汉水”借指长江。诗人不说“长江”而说“汉水”,是为了避免同下句“霜江”字面重复和音声相混。在板桥浦信步泛月的李白,俯视着脚下的大江,但见清澄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此刻,谢朓描写大江黄昏美妙景色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自然跳上心头。对景吟诗,使他产生一种悠然神远的感变,仿佛自己已超越古今的界限,同小谢一起联袂步月,同赏秋江美景,推心置腹地纵论人生、品评诗文了。李白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与古人神游的幻想境界里,以致忘怀了一切。他久久地凝望着明月逐渐西斜,月光如乳汁般倾泻在长江之中。直到月落星隐,天将破晓,朝雾弥漫洲渚,寒气侵袭发肤。这四句写秋江月色,明丽皎洁,清幽飘逸,动静相生,空灵迷人。而在这幅秋江月色图中,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这里表现出他的神态和心绪的变化:先是缅怀遐想古人,继而是与古人神游的畅快,接着是从遐想中醒悟过来发觉古人不可得见的寂寞与怅惘,这四句妙在不是静态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而是从时间和景色的变化之中暗示出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着痕迹,纯乎天籁。

  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人在板桥浦自斟自酌,没有知音同欢共饮,虽追慕谢朓,但毕竟相隔数百年,谁也不能把古人找回来。而在当今现世,像谢玄晖这样才华高妙、志趣相投的人,是很难得再遇到的。想到这里,诗人深深感到孤独寂寞,挥杯洒酒无心再饮。一股悲凉抑郁之气,充满了他的胸中。结句暗用梁代诗人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而融化无迹,如同己出。至此,诗人不仅婉曲尽致地抒写了对古人的缅怀遐思,而且借痛感斯人之不可复遇,宣泄出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李白低首谢宣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少年负¹胆气,好勇复知机²
译文:有一位少年游侠凭借其胆量、气魄,勇猛并且善于相机而动,深为人所器重。
注释:¹负:凭借。一作“有”。²知机:指认识时势,趋向得宜,如下文所叙及时从军就是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¹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²
译文:手执长剑离家从军,奔赴前线,正遇上我方的一座孤城被敌军团团包围。
注释:¹仗:执。²合围:包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杀人辽水¹上,走马渔阳²归。
译文:他在这剑河一战中冲锋陷阵,杀死敌人无数,最后我军凯旋,他骑马胜利地回到渔阳老家。
注释:¹辽水:辽河。²渔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蓟县。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错落¹金锁甲²,蒙茸(róng)³貂鼠衣。
译文:他身上曾经灿烂华贵的锁子甲和貂鼠皮因酣战已变得破旧。
注释:¹错落:错杂。²金锁甲:黄金锁子甲。³蒙茸:乱貌。“错落”说明甲上环锁已损坏不齐,“蒙茸”说明貂裘已敝,见得他苦战日久。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还家且行猎¹,弓矢(shǐ)速如飞。
译文:回家后每日只管与人游猎,纵马驰骋,箭射如飞。
注释:¹且行猎:《乐府诗集》作“行且猎”。猎:一作“射”。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地迥(jiǒng)¹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译文:猎场面积宽广,老鹰猎狗紧紧跟随,草木茂密,猎物长得又肥又大。
注释:¹迥:此指宽广。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
腰间带两绶¹,转眄(miǎn)²生光辉。
译文:游侠腰间系着两条系印章的丝带,目光灵动,顾盼生辉。
注释:¹腰间带两绶:一作“腰带垂两鞬”。绶:丝带,古人用来系印纽,佩在腰上。²转眄:左右斜视,形容目光灵动。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¹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²
译文:回头对随从们说:“这次跟着我打猎,同往日跟随建威将军作战相比感觉如何?”
注释:¹顾:回头。²建威:将军的称号,东汉耿弇曾拜建威将军。

  游侠”,是乐府古题,从西晋张华以后历代都有人作,内容大都写壮勇轻生、杀人报仇的侠士精神。此诗属边塞诗,歌颂一位将士的赫赫战功和威猛气概。诗的前半部分写侠士从军。开头两句即赞赏主人公的有胆有识,接着写游侠慷慨从军及勇武善战的形象。后半部分,从“还家”句开始,写游侠立功受赏后归家游猎。这一部分描写了壮士归来的悠闲生活,但写其唯爱游猎,并且“弓矢速如飞”,仍不失其游侠的勇武本色。

  这首诗是诗人呈军中诸将之作。诗人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英俊潇洒而又豪爽的游侠形象。他勇武过人,终立功疆场,受封归家,志得意满。诗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赞颂,为军中诸将树立了一个楷模,激励将士们英勇作战,以期成就一番功业,扬名于世。全诗刻画人物极为成功,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人物都不失其英雄本色,并通过对其行动、外貌、语言、神态的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真实可感。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4-65

yóuxiáchéngjūnzhōngzhūjiāng--cuīhào

shǎoniándǎnhǎoyǒngzhī

zhàngjiànchūménchéngféngwéi

shārénliáoshuǐshàngzǒuyángguī

cuòluòjīnsuǒjiǎméngrōngdiāoshǔ

háijiāqiěxíngliègōngshǐfēi

jiǒngyīngquǎncǎoshēnféi

yāojiāndàiliǎngshòuzhuǎnmiǎnshēngguānghuī

wèijīnzhànsuíjiànwēi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雨急云飞,惊散暮(mù)¹,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²,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gū)(pú)³零乱秋声咽(yè)。梦断酒醒时,倚危樯(qiáng)清绝。
译文:一场秋风急雨,惊散了傍晚的乌鸦,雨过之后,天气豁然开朗,一会儿一轮月月高悬夜空,发出了清冷的月光。 秋柳枝条稀疏,在暮色中模糊不清,几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忽月忽灭的亮光,乘舟扬帆,满湖水气上升,在月色下朦胧苍茫看不分月,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摇曳零乱,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酒醒梦断时,倚着桅杆心中更加悲伤凄切了。
注释:吴兴:今浙江湖州。¹惊散暮鸦:傍晚的乌鸦被惊散。²低迷:模糊的样子。³菰蒲:菰草和蒲草。⁴秋声咽:西风声音凄切。⁵危樯:船上高耸(sǒng)的桅杆。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心折¹。长庚(gēng)²光怒,群盗³纵横,逆胡猖(chāng)(jué)。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sāi)(yuán)(zhī)隔长江,唾(tuò)(hú)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¹⁰
译文:悲伤到心中摧折,连金星都发怒了,国难当头之时出现叛乱,金兵入侵嚣张到了极点。想要引来天河之水,洗掉中原被敌人屠杀的同胞血肉。徽、钦二帝现在又在何处?目前南宋和金的边境只有一江之隔,形势更是十分危急。而自己再有壮志也不过与南朝时的王处仲一样,白白击碎唾壶,空有决心而无所可为,甚至还不如王处仲,连悲歌也是欲唱不能。自己在万里之外的吴兴漂泊避乱,还时刻不忘被金兵掳走的二主,时时为国事多艰,君主多难而痛哭流涕。
注释:¹心折:心中摧折,伤心之极。²长庚:金星。据《史记·天官书》载,金星主兵戈之事。³群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济南知府刘豫叛宋降金。三年,苗傅、刘正彦作乱,逼迫高宗传位太子,兵败被杀。⁴猖獗:亦作“ 猖蹶 ”,任意横行。⁵两宫:指徽(huī)、钦(qīn)二帝。⁶塞垣:南宋与金国,夹岸陈兵,只隔长江一水。塞,边境。⁷唾壶:借喻词人自己不能亲自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⁸龙沙:沙漠边远之地,指徽、钦二帝幽囚之所。⁹孤臣:词人自指。¹⁰吴越:古代的吴国、赵国,今江浙一带,为南宋政府所在地。

  该词上片写景,开头便写了“雨急云飞”的自然景象,这是词人对当时政治形势危急险恶的形象暗示。 “暮天凉月”点明时令与具体时间——在秋季的某一天暴雨过后,从傍晚到晚上。接着由景及人,写词人泛舟湖上所见的两岸景色:秋柳枝条稀疏,萤火虫发出忽明忽灭的光。词人在这里抹上一层阴暗、凄凉的色彩,表达了词人凄切、悲怆之情。接着由远及近,看见满湖水气上升,听到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这里词人既写了景色,又写到了声音,二者交织在一起,使词中所刻画的意境更显得清冷寂寥。在一片凄惋的秋景中,词人心中充满无比深沉的悲愁,只好借酒浇愁,以醉解千愁了。

  下片是抒情, “心折,长庚光怒”,由情及景,把词人郁积在心的满腔悲愤,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心折”两字比喻伤心到了极点。词人在这里用“心折”是承上启下的,既说明悲伤的程度,又展示了下文由景及情联想到了的国难国耻:金人气焰猖狂,几年前掳走徽钦二帝,现在又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长江竟成了国家的边界。自己和抗战派人士则受到压抑,只能悲歌哭泣,无力挽救天下,洗雪国耻。“群盗猖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指卖国求荣甘当金人走狗的汉奸与投降派,如黄潜善、刘豫之流;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是反语,指被投降派诬蔑为“盗”的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兵。两种解释都认为“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是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则是全词的主旋律,集中体现了抗战派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词最后两句,将“爱国”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亦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使然。

  该词在写法上主要应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词人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长庚”、“天河”,也是词人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词人从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书敏.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重庆出版社,1997年:160-161页

shízhōumàn ·yǒuqiūxīngzhōuzhōngzuò

zhāngyuángān sòngdài 

yúnfēi jīngsàn wēinòngliángyuè shuíjiāshūliǔ diǎnliúyíngmíngmiè fānfēngshǐ mǎnyānshuǐcāngmáng língluànqiūshēng mèngduànjiǔxǐngshí wēiqiángqīngjué 
xīnshé chánggēngguāng qúndàozònghéng chāngjué wǎntiān zhōngyuángāoxuè liǎnggōngchù sàiyuánzhīchángjiāng tuòkōngbēiquē wànxiǎnglóngshā chényuè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yīng)啼残月,绣阁¹香灯²灭。门外马嘶(sī)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译文:拂晓时分,早莺初啼,残月西沉,绣阁里的灯火才刚熄灭。门外马儿嘶鸣,好似催促爱人赶快动身离去。分别时正是这春暮落花的时节,更让人惆怅难堪。
注释:¹绣阁:旧时女子闺房。²香灯:闺中的灯。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妆成不画蛾(é)¹,含愁独倚金扉(fēi)²,去路香尘莫扫³,扫即郎去归迟。
译文:她梳妆之后却无心描画蛾眉,满含愁怨地独自倚着房门。她不愿扫去他离去路上的那些香尘,行迹长留还能告慰相思,只怕扫去香尘,他就会久久不归。
注释:¹蛾眉:形容女子细长而柔美的眉毛。蚕蛾的触须细长而曲,故称。²金扉:闺阁房门的美称。³香尘莫扫:香尘,指遗留有郎君香气的尘土,古代民间习俗,凡家中有人出门,是日家人忌扫门户,否则行人将无归期。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情侣的惜别之词,词人用清秋、残月、莺啼、马嘶等画面与声响,交相渲染秋天早晨的凄凉气氛,映衬出女主人公离别时悲痛欲绝的感情。

  词的上片写别时的情景。在个清秋的早晨,女主人公的丈夫就要远出。枝头响起紫莺啼晓的叫声,西边天空中,尚挂着一弯淡淡的月亮,留连不肯隐去。即将的离别使相爱的人儿有诉说不尽的情思,以致于夜无眠。然而离别的时刻终于来到。门外响起凄厉的马嘶,在催促行者赶快动身。后柳永《雨霖铃》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概括性她表达了同样的人生感受。语序安排也十分精致,传达出极深的意蕴。首先,“莺啼残月”,点出时闻是早晨;“绣阁香灯火”。说明二人沉浸于离别的痛苦之中,于灯下互诉衷情,竟不知黑夜已经过去。是早莺的啼鸣,西斜的弯月,唤醒了这对爱人,始知吹灭燃着的油灯,离别的早晨已经来临。

  接下来的“门外马嘶郎欲别”,以不通人情的马儿偏又在门外长声嘶叫,来描写离别时刻的迫近和二人的难舍难分之情。而“正是花时节”一句,既交代了季节是在秋天,又描画出秋风瑟瑟,落红纷纷的景色。女主人公出门送郎,觅此凄凉之景。哀伤痛苦之情倍增。“正是”二字,同时总结以上的场景描写,强调出景物对人的感染。张炎《词论》曾云:“词之难于令曲,犹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不得闲。”这首词的语言就显现了韦庄运用词这种艺术形式的造诣之高深。

  下片写女子在情人别后的情态。

  “马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这两句是说,她梳马之后却无心描画蛾眉,满含愁怨的独自倚着金扉,思念远去的情郎。

  为郎送别,她曾浓饰晓马,然而“马成不画蛾眉”,是耐人寻思的。这含有双重意味,一重表示自己爱情的坚贞,这不完全的化马,正是一种无言的表白。另一重则暗寓张敞画眉的故事,“不画蛾眉”是因为画眉的人已去,留此残马,等于示以盼归之意。这一细节描写岂但字句不闲,可谓事半功倍。下句说“独倚金扉”,则情郎已经走了,空余行处。女子凝望路尘之神,已在句外传出。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末两句是说,她不愿扫去他离去路上的那些香尘,只怕扫去香尘,他就会久久不归。

  末两句更是“留意”而精彩的一笔。乍看这话是极无理的,路尘之扫与不扫与情郎的早归迟归有什么必然联系?然而,处在失望而终不能断念的境遇中的痴情者,总能从一般人不在意的现象中发现预兆,或设置希望。鹊的鸣叫,灯的结花,衣带的松弛,蜘蛛的结网之类小小事体,却往往具有重大意义。无理语正是至情语。这两句概括了唐时民间的一种流行说法。词人运用这种生活气息很浓的说法,出以口语,明快而隽永,就有有余不尽之意。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情景交融,下片抒情而情致深婉。词人把这种洋溢着生活气息,植根于民间习俗的语言、运用到词中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痴情,又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集中体现了这首词的“无理而妙”。全篇语言秀美,情真动人。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79
2、 李文禄、宋绪连主编.《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07月第1版:477

qīngpíng··yīngcányuè--wéizhuāng

yīngcányuèxiùxiāngdēngmièménwàilángbiézhèngshìluòhuāshíjié

zhuāngchénghuàéméihánchóujīnfēixiāngchénsǎosǎolángguīchí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梅谢了¹,塞垣(yuán)²冻解鸿³归早。鸿(hóng)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yí)
译文: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注释:¹梅谢了:指梅花凋落。²塞垣: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³鸿: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⁴凭伊:指凭借大雁。⁵问讯:问候;慰问。⁶大梁遗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浙河¹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chuī)²少。炊烟少。宣和宫殿³,冷烟衰草。
译文: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归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注释:¹浙河:即浙江 。²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³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开头以“梅谢了”三字说明季节正当柳垂金丝的早春。春梅谢去,引起词人一系列的联想。他想起这时中原大地宋、金边界地区,该也在冻解冰融、逐渐转暖了,宋、金自“绍兴和议”之后,两国边境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所谓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鸿归早”也暗示着国境线的南移。接下去“鸿归早”三句,要借鸿雁带讯问候故都父老。

  下片进一层表达了对故土、故都的深切怀念。南宋偏安江左,浙江西路的镇江一带已经接近前线,北岸的瓜洲渡口是金失南侵的冲要之地。“边声悄”,指这一带平静无战事。“淮河”句,是说淮河一带,本来是人烟稠密、运输繁忙之地,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一路烧杀掳掠,而在这片疮痍满目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残破荒凉的景象,这里就以“炊烟少”三个字以概括之。

  末尾两句与上片结句相呼应。前面是说早春北归的鸿雁问候故都遗老,末尾点出故都宫殿(宣和是徽宗年号)那里曾是北宋朝廷所在,当年是何等巍峨宏丽,如今只余下冷烟衰草。遗民凭吊之余,不仅暗伤亡国,恐怕也在切盼着王师能如鸿归一般,早日北上恢复中原,而这也是词人的心愿。

  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俞平伯,唐圭璋 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qíné ·méixièliǎo

liúzhuāng sòngdài 

méixièliǎo sàiyuándòngjiěhóng鸿guīzǎo hóng鸿guīzǎo píngwènxùn liánglǎo 
zhè西miànbiānshēngqiāo huáiběichuīyánshǎo chuīyānshǎo xuāngōngdiàn殿 lěngyānshuāic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