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¹日日人行。
译文:江上的春天,年年都来得早。渡口每一天都是人来人往。
注释:¹津头:渡口。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¹钟声。
译文:已是薄暮时分,想问下山阴还有多远,隐隐约约听见了寺院的钟声。
注释:¹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上的春天,年年都来得早。渡口每一天都是人来人往。

已是薄暮时分,想问下山阴还有多远,隐隐约约听见了寺院的钟声。

注释

津头:渡口。

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译文:贾谊年少有才,豪爽洒脱,乃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最终壮志难酬真是让人觉得悲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胸罗文章¹兵百万,胆照²华国树千台³
译文:胸有锦绣文章,治国策略好像统军韬略。对大汉王朝忠心耿耿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注释:¹胸罗文章:指贾谊胸有锦绣文章。²胆照:肝胆相照。华国:即华夏,这里指汉王朝。³树千台:指建立众多的诸侯国。汉制设立“三台”,即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建立众多的诸侯国则势将设立“千台”。贾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他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雄英无计倾圣主¹,高节终竟受疑猜。
译文:如此杰出的人物却并未赢得汉文帝的赏识,他的高洁大义反而被君主猜忌。
注释:¹圣主:借用古代称颂帝王的惯用语,这里指汉文帝。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千古同惜长沙傅¹,空白²汨罗³步尘埃。
译文:古往今来无数人痛惜贾谊的遭遇,徒然地说贾谊是步了屈原的后尘。
注释:¹长沙傅:指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²空白:徒然说。³汨罗:即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

  全诗56字,毛泽东建国后读史之作。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首联是总冒,概括了贾谊的一生。特别强调其年少多才、壮志未酬这两点。按,贾谊是西汉大政论家和大文学家,所著《过秦论》三篇,详尽分析秦王朝统一中国及其二世而亡的原因,为汉文帝提供政治改革的借鉴,其文气盛言宜,文采斐然,开千古史论之先河。《论积贮疏》指陈朝廷积贮不充,是不安定因素,强调驱民归农的重要性。贾谊写出这些传世的大作时,多大年纪呢?不过二十三岁。那样年轻,就有治国的才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廊庙才”)。真是人才难得。据载,贾谊为博士,汉文帝或有咨询,诸老博士欲语不能,而年纪最轻的他却能专对,所以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然而,当文帝二年(前178)贾谊将进一步被提拔“任公卿之位”时,却激起朝中大臣一致的反弹。参与攻讦贾谊的,有平定诸吕、拥立文帝的元老级重臣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问题就严重了。文帝不得不作出让步,贾谊终竟被贬谪到长沙,远离了政治中心,这是命运对他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文帝七年(前173)贾谊被召回长安,任命为文帝少子梁怀王太傅。不幸的是,在四年后(前169)的一天,梁怀王因朝见皇上,途中不幸坠马而死,这一场飞来的横祸,彻底终结了贾谊的政治生命,不到一年,他就在抑郁中悄无声息地死去。怎么不是“事堪哀”呢!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颔联上承“廊庙才”,展开铺叙。贾谊文章,在汉初为第一。除了前面提到的《过秦论》、《论积贮疏》外,在贾谊被召回长安的几年中,他又曾多次向王朝上疏,建言献策,写下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这篇长文一反“天下已安已治”之说,指出当时种种社会隐患,如不及时消除,则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随时可能转化为政治危机。毛泽东称其“胸罗文章”,并不指一般意义上的文才,而是说有经世致用之才。虽然并没有证据表明贾谊具有何等军事才能,但治国与用兵这两件事往往连类而及。“兵百万”一语的出处,来自西夏人语范仲淹:“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引《名臣传》)。当然,还有一种讲法,是说贾谊文章,当得起百万雄兵,相当于“一支笔当三千毛瑟枪”那个意思。“胆照华国树千台”,乍看不知所云。细读《陈政事疏》,方知所谓“树千台”,乃指疏中提出的“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意思是当时各大诸侯王势力膨胀已成隐患,分封更多的诸侯以削弱各大诸侯国的实权,才能巩固中央集权。汉制,封国设三台,“千台”乃极言分封诸侯国之多。毛泽东从巩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肯定贾谊“众建诸侯”的意见,是古人咏贾生的名篇中没有说过的话。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颈联上承“壮志未酬”,为贾生抱屈。上句说贾谊如此杰出,却并未赢得汉文帝的真赏。说句公道话,汉文帝对贾谊的破格任用,已算得上非常的恩典了,所以王安石有“谁道君王薄贾生”之慨。汉文帝有汉文帝的难处,一个皇帝要作出重大决定,势必听一听身边人和大臣的意见。《文选》李善注引应劭《风俗通》说,贾谊与邓通俱侍中同位,忠奸不能互容,邓通进谗,导致文帝对贾谊的疏远。所记虽不见于《史记》、《汉书》,当有一定根据。何况还有周勃、灌婴这样的耆旧重臣也站在对立面上,叫文帝怎么办才好呢。“受疑猜”,指当时反对派加给贾谊的两条罪名,一条是“专欲擅权”,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条是“纷乱诸事”,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尾联“千古同惜”指长时期以来,人们对贾谊命运的一致评价,表达了毛泽东对谗言佞臣的痛恨之情。在最后“空白汨罗步尘埃”一句中,毛泽东表达了他对贾谊之死的慨叹和惋惜,认为贾谊虽然在《吊屈原赋》中对屈原选择投江殉国的归宿表示不以为然,然而贾谊最终也没有超越屈原的愚忠,因梁怀王堕马之事而忧伤不止,终于忧郁过度而死,同于屈原的投江,还是步了屈原后尘。毛泽东在这里哀其超凡的才华徒然空耗殆尽。

参考资料:
1、 藏书网.七律·咏贾谊
年华冉冉催人老,风物萧萧又变秋。家在凤皇城阙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年华¹(rǎn)²催人老,风物³萧萧又变秋。
译文:年华不断逝去催着人慢慢地变老,今日登上阊门,眼前风物萧萧,又是一年秋来到。
注释:阊(chāng)门:原江苏苏州城西北门。吴王阖闾欲破楚,楚在吴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也叫破楚门。¹年华:岁月,时光。²苒苒:慢慢,渐变貌。³风物:风光,景物。⁴萧萧:萧条、廖寂。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孩儿立志出乡关¹,学不成名誓不还。
译文: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
注释:¹乡关:家乡,故乡。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埋骨何须桑梓(zǐ)¹地,人生无处不青山²
译文: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注释:¹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²青山:象征祖国的山河秀丽。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诗僧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了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后来被西乡隆盛读到了,他认为其中第二首诗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抱负,便稍作修改后存留着自勉。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将不国、 民不聊生。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成为中国有志青年效法的榜样,西乡隆盛的著名事迹也流传到了中国。

  由此可以推断:在这种条件下,少年毛泽东或者是从书籍报刊上,或者是直接从留学东洋的教师那里,读到了西乡隆盛版本的这首述志诗。之后,他坚持要离家前往湘乡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与固执守旧的父亲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他改动了这首诗的几个字,而后呈给父亲。

  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

  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从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全诗通俗易懂,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经典词句,变为自己明志之诗句,简洁而不简单,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泽东心态、 志向的真实流露。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 倔强、 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 西乡隆盛? 月性和尚?——“孩儿立志出乡关”一诗作者考[J]. 金文明. 咬文嚼字. 2009(01)

jué ·gǎi西xiānglóngshèngshīzèngqīn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háiérzhìchūxiāngguān xuéchéngmíngshìhuán 
máisāng rénshēngchùqīngshān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从军玉门¹道,逐虏(lǔ)金微山²
译文: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
注释:¹玉门:指玉门关。²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击破北匈奴。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笛奏梅花曲¹,刀开明月环。
译文: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
注释:¹梅花曲:指歌曲《梅花落》,是横吹曲辞。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gǔ)声鸣海上¹,兵气拥云间。
译文: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
注释:¹海上:瀚海,大漠之上。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愿斩单于¹首,长驱(qū)静铁关²
译文: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注释:¹单于:匈奴称其王为单于。²铁关:指铁门关。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cóngjūnxíng

bái tángdài 

cóngjūnméndào zhújīnwēishān 
zòuméihuā dāokāimíngyuèhuán 
shēngmínghǎishàng bīngyōngyúnjiān 
yuànzhǎnchánshǒu chángjìngtiěguān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须观之。”
昔有人得一鳖(biē)¹,欲烹(pēng)而食之,不忍²当杀生³之名。乃炽(chì)火使釜(fǔ)水百沸,横筱(xiǎo)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rǔ)。”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须观之。”
译文:过去有人捉到一只鳖,想把它煮来吃,又不肯担负杀生的恶名。于是把炉火烧得很旺让锅里的水沸腾,在锅上横架一根细竹子作为桥。然后跟甲鱼约定说:“(你)能渡过这桥,我就放你一条生路。”鳖知道主人是在使用诡计取它性命,就尽力小心地(像螃蟹爬沙一样)爬行,仅仅能够渡过(竹桥)一次。 主人说:“你能渡过这桥,真是太好了!请再为我爬一次,我想要再看看。”
注释:¹鳖:形状象乌龟,背甲上有坎皮。也叫甲鱼或团鱼。俗称王八。²不忍:这里是不愿意的意思。³杀生:旧时指宰杀牲畜、家禽等生物。⁴筱:细竹子。 ⁵爬沙:原指蟹行,这里指鳖行。⁶更: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