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上大云飞,广陵城中命如鸡。梅花岭头葬遗衣,甬江刘生广陵客。
平山堂上大云飞,广陵城中命如鸡。梅花岭头葬遗衣,甬江刘生广陵客。
中夜匆匆筑复壁,呼我乡里且避迹。嗟哉妾身愿先死,忍听隔墙掠夫子。
中夜匆匆筑复壁,呼我乡里且避迹。嗟哉妾身愿先死,忍听隔墙掠夫子。
暗中投缳不可止,暗中有鬼反勾留。天乎留我将遭尤,此身可死不可羞。
暗中投缳不可止,暗中有鬼反勾留。天乎留我将遭尤,此身可死不可羞。
试看汹汹百辈至,聊尔复壁那足恃。兰摧玉碎顷刻事,明晨穿壁出堂堂。
试看汹汹百辈至,聊尔复壁那足恃。兰摧玉碎顷刻事,明晨穿壁出堂堂。
呼我爱女先上梁,东西两头死相望。须臾铁马又周遭,果然破柱索逋逃。
呼我爱女先上梁,东西两头死相望。须臾铁马又周遭,果然破柱索逋逃。
芳魂已过廿四桥,尔时乡衮谁并命。通守王郎周大令,居然巾帼高名并。
芳魂已过廿四桥,尔时乡衮谁并命。通守王郎周大令,居然巾帼高名并。
梅花岭头老督师,夜谒孝陵前致词。乞得旌书表素丝,我更为添黄绢诗。
梅花岭头老督师,夜谒孝陵前致词。乞得旌书表素丝,我更为添黄绢诗。

piān--quánwàng

píngshāntángshàngyúnfēi广guǎnglíngchéngzhōngmìngméihuālǐngtóuzàngyǒngjiāngliúshēng广guǎnglíng

zhōngcōngcōngzhùxiāngqiějiēzāiqièshēnyuànxiānrěntīngqiánglüèzi

ànzhōngtóuhuánzhǐànzhōngyǒuguǐfǎngōuliútiānliújiāngzāoyóushēnxiū

shìkànxiōngxiōngbǎibèizhìliáoěrshìláncuīsuìqǐngshìmíngchén穿chuānchūtángtáng

àixiānshàngliángdōng西liǎngtóuxiāngwàngtiěyòuzhōuzāoguǒránzhùsuǒtáo

fānghúnguò廿niànqiáoěrshíxiānggǔnshuíbìngmìngtōngshǒuwánglángzhōulìngránjīnguógāomíngbìng

méihuālǐngtóulǎoshīxiàolíngqiánzhìjīngshūbiǎogèngwèitiānhuángjuànshī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7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sài)¹得家报²云秋海棠³开矣,赋此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为双调小令。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¹塞上:塞边,边界上。²家报:家中信息。³秋海棠:又称“八月春”、“断肠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秋海棠科。此花叶大棵矮,背有明显的红丝,花小,聚生、粉色。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六曲阑干¹三夜雨,倩谁护取此慵(yōng)²。可怜寂寞粉墙³东,已分裙钗(chà)绿,犹裹泪绡(xiāo)
译文:家里已经下了三夜的雨,谁来保护这亭园里娇弱的秋海棠?可惜粉墙的东边寂静无人,秋海棠花绿萼已分,红花上带着雨滴,好像哭泣的美人一样。
注释:¹六曲阑干:指代亭园。²此慵:柔弱倦怠的样子,这里指秋海棠花。此系以人拟花,为作者想象之语。³粉墙:用白灰粉刷过的墙。⁴裙衩:裙子和头钗都是妇女的衣饰,这里以女子绿色裙衩比喻秋海棠绿色的枝叶。⁵绡红:生丝织成的薄纱、薄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xīng)(sōng)¹。旧欢²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译文:还记得海棠花曾在她的鬓边落下,那时她睡眼惺忪,静静感受着这半床月亮的清凉一往日的欢乐时光仿佛在梦中,还没等秋风吹起,我就已经痛断肝肠。
注释:¹惺忪:形容刚刚睡醒,神志、眼睛尚模糊不清的样子。²旧欢:指往日的欢乐情怀。

  词前“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寥寥十三个字,如云出岫,把纳兰心中的孤寂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离人在异乡收到了家书,也许一低头便柔肠寸断了。

  上片化虚为实,从想象中落笔,写家中“粉墙东”那“娇墉”、“寂寞”的秋海棠经“三夜雨”后,娇艳地开放。秋海棠香艳而多情,想来纳兰每每看见时必会想起心上人。“已分裙衩绿,犹裹泪绡红”,花朵娇红,枝叶青绿,像极了红衫绿裙的美人伫立在粉墙下。许多男人形容女子容貌时都爱说“花似人艳,人比花娇”,似乎很矫情。可真正地爱上,某位女子真正地烙于体的心上时,就会懂得那一低头的风情,似花枝轻摇,又似花露滚落。而纳兰的妻子优雅清丽,一如随风扭动腰肢的秋海棠般娇而不艳。

  下片转入追怀往昔,描绘了往日的美好时光和此时“肠欲断”的凄苦之情。一句“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表现出爱妻在纳兰心中就如梦幻中的仙子。词中写道:明明夜已深,她却不知为何突然醒了,半抬的睡眼惺忪着,白日里摘下的秋海棠仍在鬓边垂着,清冷的月光倾泻半床,好像才从仙境而来的仙子,娇媚慵懒。“旧欢如在梦魂中”,眼前的这一切是真还是假,是实还是虚,恐怕纳兰自己也无法分辨,爱妻的模样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旧爱已逝,新欢如何,或许这位续娶的夫人深深地爱着纳兰,看到明媚的花儿开了,赶紧摘一朵垂于鬓下,欢喜地为夫君写去家书,小女儿的情态跃然纸上。海棠还是那枝海裳,可她怎知自己那鬓垂海棠花的模样像极了夫君昔年的旧人。塞外西风呼啸,连着天际的枯黄令离人更加愁苦。词的最后写道:身在塞外,心里却时刻惦念着家中。逝去的时光只能在梦中再相见,而如今早已肝肠寸断,秋风又何必再来滋扰。

  通篇以花喻人,以人喻花,拿捏得当,既是极力描写烘托寂寥苦涩之意,也不显得矫揉造作,十分自然。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212页
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
坡仙¹不谪(zhé)²黄³,黄应无雪堂
译文:就像东坡先生谪居黄州才有黄州雪堂一样,如果道乡先生不流落岳麓寺,也不会有后来的道乡台了。
注释:道乡台:北宋谏臣邹浩,字志完,号道乡,以直言敢谏著称,数次被贬,和苏轼同为“元祐党人”。作有《道乡歌》,人称“道乡先生”。邹浩经潭州,遭驱逐,无法住宿,只好雨夜渡江,岳麓山寺僧举火把迎接,并邀其在书院讲学。几十年后,张栻在此筑台,朱熹为之刻石,即为道乡台。¹坡仙:东坡先生苏轼。²谪: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³黄:黄州。⁴雪堂:苏轼被贬黄州,“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写出了剖析心迹的《雪堂记》。
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道乡¹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译文:时光飞逝,道乡台不再光鲜亮丽。纵然有道乡台可寻,却不见当年的道乡先生了。
注释:¹道乡:见前注。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xié)(háng)¹
译文:在远处毅立的青山,如此地不屈顽强,不正是道乡先生吗?恐怕只有山之精魂能与道乡先生相较量。
注释:¹颉颃:不相上下,能与之相抗衡。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
一落名胜手,境¹与人俱香。
译文:道乡台一旦落成便成为当地名胜,道乡先生的事迹精神与道乡台相映生辉。
注释:¹境:指名胜道乡台。
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概慷。
悲吟倚空寂,临眺¹生概慷²
译文:先生已然驾鹤西去,我也只能倚楼惆怅;登上道乡台向远处眺望,忽又觉得神情激昂!
注释:¹临眺:登高远望。²概慷:即“慷慨”。
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道乡不可作¹,承君不可忘。
译文:死者不能复生,但是我会秉承您的精神,继续奋发前行。
注释:¹作:指站起来,即复活。《礼记·檀弓下》:“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

yuèdàoxiāngtái--pānfāng

xiānzhéhuánghuángyīngxuětáng

dàoxiāngxīntáidàoxiāng

qīngshānfēirénshānlíngnéngjiéháng

luòmíngshèngshǒujìngrénxiāng

bēiyínkōnglíntiàoshēnggàikāng

dàoxiāngzuòchéngjūnwàng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苦斋者,章溢¹先生隐居室室也。室十有(yòu)二楹(yíng)²,覆室以茆(máo)³,在匡山室巅。匡山在处(chù)室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室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è)皆苍石,岸外而臼(jiù)。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shuài)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zhòng)室,其味皆苦,而物性室苦者亦乐生焉。
译文: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注释:¹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²楹: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³茆:同“茅”,茅草。⁴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⁵崿:山崖。⁶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于是鲜支¹、黄蘗(bò)²、苦楝(liàn)³、侧柏(bǎi)室木,黄连、苦杕(dì)、亭历、苦参(shēn)、鉤(gōu)(yāo)室草,地黄、游冬¹⁰、葴(zhēn)¹¹、芑(qǐ)¹²室菜,槠(zhū)¹³、栎(lì)¹⁴、草斗(dǒu)¹⁵室实,楛(kǔ)竹室笋¹⁶,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suǐ)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室黄杜,初食颇苦难(nán),久则弥(mí)觉其甘,能已¹⁷积热,除烦渴室疾。其槚(jiǎ)(chá)¹⁸亦苦于常荼。其洩(xiè)水皆啮(niè)石出¹⁹,其源沸沸²⁰(gǔ)²¹,瀄(jié)(mì)²²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²³,味苦而微辛,食室可以清酒。
译文: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这类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葴、芑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茶也比一般的茶要苦。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注释:¹鲜支:即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²黄蘖: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³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⁴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⁵苦杕:不详。⁶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⁷苦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⁸鉤夭: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⁹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¹⁰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¹¹葴:即酸浆草,也叫“苦葴”。¹²芑:一种苦菜。¹³槠:常绿乔木,种子可食。¹⁴栎: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¹⁵草斗:栎树的果实。¹⁶楛竹室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苦”。¹⁷已:治。¹⁸槚荼:苦茶树。荼,“茶”的古字。¹⁹啮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啮,侵蚀。(一共有三种意思,一是“咬”,二是“缺口”,三是“侵蚀”)²⁰沸沸:水腾涌的样子。²¹汩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²²栉滵:水疾流的样子。²³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室往来,故遂择其窊(wā)¹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²(yǔn)(tuò)³以蓺(yì)(sù)(shū),茹(rú)(dàn)其草木室荑(tí)实。间(jiàn)则蹑(niè)(jī)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líng)。樵(qiáo)歌出林,则拊(fǔ)石而和(hè)室。人莫知其乐也。
译文: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人大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注释:¹窊:低洼地。²启:开辟,扫除。³陨箨:落下的笋壳。⁴蓺:种植。⁵菽:豆类。⁶茹啖:吃。⁷荑:草木始生的芽。⁸蹑屐: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⁹拊:击打。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先生室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¹者也,人知乐室为乐,而不知苦室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fú)膏粱室子²,燕坐³于华堂室上,口不尝荼(tú)(liǎo)室味,身不历农亩(mǔ)室劳,寝必重(chóng)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yú),是人室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yù)肥室肠,不可以实疏粝(lì),籍(jiè)柔覆温室躯,不可以御蓬藋(diào)¹⁰,虽欲效野夫贱隶,跼(jú)¹¹跳窜(cuàn)伏,偷性命于榛(zhēn)¹²而不可得,庸¹³非昔日室乐,为今日室苦也耶(yé)?故孟子曰:‘天室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室苦,吾室乐;而彼室乐,吾室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¹⁴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xīng)¹⁵,无亦犹是也夫?”
译文: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室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匿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好药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践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注释:¹相为倚伏:互相依存。《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²膏粱室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³燕坐:安坐。⁴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⁵重:双层。⁶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这里指仆役。⁷艾:尽,停止。⁸疏粝:指粗劣的饭食。⁹御:用。¹⁰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¹¹跼:曲,屈。¹²榛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¹³庸:岂。¹⁴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室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¹⁵勾践以尝胆兴: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刘子¹闻而悟室,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译文:我听了这番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注释:¹刘子:作者自称。

zhāi

liú míngdài 

    zhāizhě zhāngxiānshēngyǐnzhīshì shìshíyòuèryíng zhīmáo zàikuāngshānzhīdiān kuāngshānzàichǔzhīlóngquánxiàn西nánèrbǎi jiànzhīshuǐchūyān shānmiànqiào yánè崿jiēcāngshí ànwàiérjiùzhōng xiàwéibáiyún shàngduōběifēng fēngcóngběiláizhě shuàinénggānérshàn zhízhòngzhī wèijiē érxìngzhīzhěshēngyān 

    shìxiānzhī huáng liàn bǎizhī huánglián  tíng shēn gōuyāozhīcǎo huáng yóudōng zhēn zhīcài zhū  cǎodǒuzhīshí zhúzhīsǔn érluóshēngyān fēngcháojiān cǎihuāsuǐzuò wèi shānzhōngfāngyánwèizhīhuáng chūshínàn jiǔjuégān néng chúfánzhī jiǎchácháng xièshuǐjiēnièshíchū yuánfèifèi zhìzhé zhù zhōngduōbānwénxiǎo zhuàngchuīshā wèiérwēixīn shízhīqīngjiǔ 

    shānrénshāoyuǎn wéixiānshēngyóu ércóngzhěduōjiānhūnchénzhīwǎnglái suìérshìyān xiétóngérshùrén yǔntuòshū dàncǎozhīshí jiànnièdēng xiūérxiào huòjiàngérlínqīnglíng qiáochūlín shíérzhī rénzhī 

    xiānshēngzhīyányuē   xiàngwéizhě rénzhīzhīwéi érzhīzhīwéi rénzhī érzhīshēng xiàngnéngzāi jīngāoliángzhī yànzuòhuátángzhīshàng kǒuchángliǎozhīwèi shēnnóngzhīláo qǐnchóng shízhēnměi chū shìrénzhīsuǒwèi dànyùnqióngài diānpèishēng érzhīzuìchúnféizhīcháng shíshū róuwēnzhī péngdiào suīxiàojiàn tiàocuàn tōuxìngmìngzhēnmǎngér yōngfēizhī wéijīnzhī mèngyuē  tiānzhījiàngrènshìrén xiānxīnzhì láojīn è饿  zhàoyuē  liángyàokǒubìng zhōngyáněrxíng  zhī zhī érzhī zhī wénjǐnggānjié cún chāihānjiǔwáng érgòujiànchángdǎnxīng yóushì  

    liúwénérzhī míngshìyuēzhāi zuò zhāi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¹(tiáo)(dì)²。惊塞雁,起城乌³,画屏金鹧(zhè)(gū)
译文: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外传来连绵不绝的更漏声。这声音惊起了塞外大雁,在那城头上宿眠的乌鸦也苏醒,就连那画屏的的金鹧鸪好像也被惊醒。
注释:¹漏声:指报更报点之声。²迢递:遥远。塞雁:北雁,春来北飞。³城乌:城头上的乌鸦。⁴画屏:有图饰品的屏风,为女主人公居室中的摆设。⁵金鹧鸪:金线绣成的鹧鸪,可能绣在屏风上,也可能是绣在衣服上的。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香雾薄¹,透帘幕,惆(chóu)(chàng)²谢家池阁³。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译文:薄薄的香雾透入帘幕之中,美丽的楼阁池榭啊再无人一起观赏。绣帘低垂独自背着垂泪的红色蜡烛,长梦不断远方亲人啊可知道我的衷肠?
注释:¹薄:通“迫”,逼来。²惆怅:失意、烦恼。³谢家池阁:豪华的宅院,这星即指女主人公的住处。谢氏为南朝望族,居处多有池阁之胜。后来便成为一共名。韦庄归国遥词中有“日落谢家池阁”句。⁴红烛背:背向红烛;一说以物遮住红烛,使其光线不向人直射。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恋。

  上片写室外之景。首三句描写春雨绵绵洒在柳丝上,洒在花木丛中的情形。独处空闺的人是敏感的。外界的事物很容易触动其心绪,何况是在万籁俱寂的春夜。因此,当她听到从花木上掉下来的雨滴之声,犹误以为是远方传来的计时漏声。可以想象,思妇由于对远人的眷念时刻萦系在心,无法释然。故而心绪不宁,度日如年。那雨滴之声就像是放大了的漏声,对她来讲就格外地刺耳。柳丝、春雨等本是浓丽之景。但在这里只是用来暗示思妇凄凉的心境,增强对比的效果。“惊塞雁”三句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这种心理感觉。人忍受不了这夜雨之声的侵扰,那么物又如何呢。在思妇的想象中,即使征塞之大雁,宿城之乌鸦,甚至是画屏上之鹧递也必定会闻声而惊起,不安地抖动其翅翼。这几句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以惊飞的鸟来暗示思妇不安的心情。“画屏金鹧递”乍一看似突亍铿由室外移至室内,由听觉变成了视觉。其实,描写静止的鹧递慢慢变得灵动起来,这种错觉正好衬出思妇胸中难言之痛苦。

  下片描写思妇所居之室内情形。在兰室之内,炉香即将燃尽.香雾渐渐消散,但却依然能透过层层的帷帐。在这样精致雅洁的环境里,思妇的心态却只能以“惆怅”两字来概括,可见其凄苦。这里“谢家池阁”泛指思妇居处。由于这些华堂美室曾经是思妇与离人共同欢乐的地方。现今独自居住,物是人非,故其心理感觉就迥然不同。“红烛背”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在这孤寐无伴的夜晚。百无聊赖的环境下思妇之情状。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绵绵不绝的离情,如何才能寻觅离人的踪影。只有吹熄红烛,放下帐帷,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进入梦乡。然而“梦长君不知”,这又是一种多么可悲可叹的情景。

  全词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思妇寂寞凄凉的心理状态,深沉细腻的感情世界,几乎都是从具体的物象中反映出来的。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 .《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24 .

gēnglòu ·liǔcháng

wēntíngyún tángdài 

liǔcháng chūn huāwàilòushēngtiáo jīngsàiyàn chéng huàpíngjīnzhè 
xiāng tòulián chóuchàngxièjiāchí hóngzhúbèi xiùliánchuí mèngchángjūnzhī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
(yuè)¹重关²二虎尊³,万龙轰斗事何存。
译文:大虎山、小虎山威风凛凛地雄踞虎门蹲守着海面,万众一心抗英激战,往事不见踪影。
注释:虎门:在广东珠江出海咽喉的穿鼻洋,东西有大、小虎山相对如门,所以称虎门,是海防要塞。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屡次挫败英国侵略军的进犯。¹粤海:指虎门一带的海面。粤,广东省的别称。²重关: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关天培在虎门一带设置三道防线,所以称“重关”。³二虎尊:是说大小虎山威风凛凛地蹲在那里监视着海面。尊,同“蹲”。⁴万龙轰斗:指林则徐指挥虎门炮台与侵略军展开激烈的炮战。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至今遗垒(lěi)¹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译文:旧时的炮垒只剩下一堆残垣,唯见雪白的浪花铺天过虎门。
注释:¹遗垒:留存下来的堡垒。

  诗中用虎门形势的雄壮险要和遗垒的残破颓败,当年抗击侵略军的激烈战斗和眼前侵略者的嚣张狂暴作对照,抒发出忧时伤世的愤慨心情。全诗文辞瑰丽,风格雄浑。

  “粤海重关二虎尊”写景,由远及近,由海及山,勾勒出虎门的地理形势。一个“重”字写出了侵略者难以突破的层层险峻防御关口,而一个“尊”字又写出了“二虎”不可侵犯的雄伟气势。在如此形势的战略要地作战正是英雄的用武之地,而且定能大获全胜。从字面看是写景,但在写出这样的景中已经包含和体现了诗人为什么这样写的主观情绪,“重关”与“二虎”的客观形势与勇猛必胜的主观信念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万龙轰斗辜何存”,不仅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首的爱国将士抵抗英军侵略的英勇战斗最终未能抵御敌人的入侵,而且在此抵抗敌人的战斗业绩也永远成为过去,以后再也不会存在和发生。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致使虎门炮台被英国侵略者轰坏并拆毁防御工事。

  诗人用“万龙轰斗”四字追叙当年的英勇行为,表现了诗人对爱国将土抵抗侵略者的英勇奋战的赞颂和缅怀,而“事何存”的反问强烈地谴责了清王朝的卖国投降主义政策。纵使有英勇不屈的将土有虎门这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雄关,然而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投降主义政策只能导致引狼入室的结果,使侵略者倍加肆无忌惮、得寸进尺,使中国的危机不断加深,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至今遗留下来的唯有残石断垣余垒,破败不堪,一派凄怆苍凉,只见白浪滔滔、汹涌而过,虎门似乎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雄风伟力,虎山完全被“白浪如山”的气势所吞没。抚今思昔,触景生情,感慨无限。但诗人并没有直言抒发,而是对清朝政府卖国投降政策的嫉愤、对当年辉煌抗战业绩高然无存的哀惋、对民族危亡深切忧患等等复杂情感都寄托在最后这两句眼前凋零残败景象的描述之中。

  全诗四句,只有一句言事,其余三句均写景。同是一个地方、一种环境,但战前的景象与战后的景象截然不同,形成虎虎生气与残败不堪的强烈对比,这就在于诗人移情于景所致。诗人对战与降的态度不同,对战前和战后历史的心情不同,就在不同的景象描写中即对景象的不同描写中蕴含着诗人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评价。虽然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发感情,但思想感情却表达得淋滴尽致,尽在景象描述之中,尽在不言之中。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08月第1版:第1487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