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
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

xiāoxiàshénǒutóngxièxiōngshǒuguànmáoshàn--quánwàng

shǐkǒunéngcuīlíngshàngzhìfēngzhèngdānyīngxiàohuīchénbáoliángzhōng

shàngdàijiāngxiūwànghuǒgōngqīngzāoshǒugāokuì鸿hóng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7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疏影¹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qiǎn)。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粉啼痕休泫²。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³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zhàng),夜中展。
译文:梅花疏朗的影子落在了书卷上。此时的梅花带着霜华,高高低低,看不到一点粉红的颜色。那梅花别是一种幽情和妩媚,故不须红烛滴泪照明。皓月之下,月光照在朵朵梅花上如同洁白的蚕茧纸。恰好这梅花之形与其神相映照,仿佛是随意画出的淡墨写意,这美妙的图画就好像是在夜间展开的一幅出神入化的障子。
注释:¹疏影:指疏朗的梅影。²泫:下滴貌。冰茧,即蚕茧纸。³花神:指花之精神、神韵。⁴写照:犹映照。⁵泼:指泼墨写意。⁶素障:即障子。
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残釭(gāng)¹掩过²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líng)³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shuāng)(qiú)。休便把,落英剪。
译文:将残灯遮起,再看那梅影就更加清晰动人。刚刚绽放的梅花像是开放的玉芙蓉,处处是银白色的花瓣,这美丽的花朵正好慰藉我的心境,不管外界沧桑变化。隔开了尘世和其中庸俗肮脏的世事,避开繁华热闹。西风吹来,帘幕舞动,我久久不能入睡,这样的悠闲自在的时光,舍得把鹔鹴裘典当出去来换取。不要把枯萎的梅花修剪掉了。
注释:¹残釭:将要熄灭的灯粉。²掩过:犹遮蔽起来。³鹤翎:本指鹤之羽毛,此处喻白色的花瓣。⁴银扁,遍地银白色。 扁,通“遍”。⁵浮云苍犬:犹白云苍犬(或白云苍狗),即白衣苍狗。即谓变化巨大之意,后以之喻世事无常,变化剧烈。⁶隔:隔开、分开。⁷软红:犹软红尘,即繁华热闹之意。⁸恁:如此、这样。⁹鹴裘典,即典当鹴裘。鹴裘,鹔鹴裘。相传为司马相如所制。一说用鹔鹴鸟皮做,一说用鹔鹴飞鼠皮做。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xiāng)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gàn)(xiǎn)¹出郊坰(jiōng)。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译文: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
注释:¹幰:音显,车上帷幔。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盈盈,斗草踏青¹。人艳冶²,递³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zān)堕珥(ěr),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léi)(qìng)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译文:远郊佳丽如云。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
注释:¹踏青:春季郊游。²艳冶:艳丽,犹言妖冶。³递:驿车,驿马。⁴往往:处处。⁵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饰。⁶罍:音雷。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⁷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⁸酲:音呈,病酒也。

  这首《木兰花慢》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写清明乍雨、群花烂漫,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紫桐即油桐树,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先清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正画。不过,这首词的重点不于对动人春色的工笔描绘,所以自“倾城”句始,词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观乐。“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词的上片,作者用浓墨重彩绘制出一幅生气盎然的清明踏青游乐图。

  词的下片着重表现江南女子郊游的欢乐。柳永这位风流才子将注意力集中于艳冶妖娆、珠翠满头的市井妓女身上。这富于浪漫情调的春天郊野,她们的欢快与放浪,作者看来,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实上也正此。“盈盈”以女性的轻盈体态指代妇女,这里兼指众多的妇女。她们占芳寻胜,玩着传统的斗草游戏。踏青中最活跃的还是那些歌妓舞女们。她们艳冶出众,尽情地享受着春的欢乐和春的赐与。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衬出当日游人之众,排场之盛,同时也暗示这些游乐人群的主体是豪贵之家。这是全词欢乐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对春之美好和生之欢乐的体验也抒发到了极致。继而词笔变化,作者继以肯定的语气,设想欢乐的人们,佳丽之地饮尽樽里的美酒,陶然大醉,有正玉山之倾倒。“罍”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词的结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这些欢乐的人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不能把这一句简单用“醉生梦死”去界定,实际上,柳永这里讴歌的是古代女子这难得的自由机会和场合中所迸发的生命的快乐。

  这首《木兰花慢》充分体现了柳词善予铺叙的表现特征。作者依赖调式变化、句式参差,造成了一种急促的节奏和繁密的语势;同时又通过特色景物的点染,大量细节的描写和场面的铺陈,将描写对象加以铺张渲染,为全词带来一种繁复之美。这是两宋时期广为传唱的“欢乐颂”和“春之歌”,体现了柳永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钟振振.《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6-01:第2871-2872页
2、 吕明涛,谷学彝.《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出版,2010-4-1:第198-200页

lánhuāmàn··chāitónghuālànmàn--liǔyǒng

chāitónghuālànmànzhàshūqīngmíngzhèngyànxìngshāolínxiāngtáoxiùfāngjǐngpíngqīngchéngjǐnxúnshèngzhòudiāoāngànxiǎnchūjiāojiōngfēngnuǎnfánxiáncuìguǎnwànjiājìngzòuxīnshēng

yíngyíngdòucǎoqīngrényànféngyíngxiàngpángwǎngwǎngzānduòěrzhūcuìzònghénghuānqíngduìjiāxìnjīnléiqìngjiéshānqīngpànquèmíngcháoyǒnghuàtángzhěnchūnchéng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
百疴(kē)¹从中²来,悟罢本谁病。
译文:百病都是从心而生,转化烦恼就能除去病根。
注释:斌老:黄斌老,文与可的侄子,善画竹,当时在此做通判。¹百疴:指多种疾病。²从中:从其中。此处指“心”。佛教有“万法唯心”的观点,认为人之得病首先是心得病,心居于“正中”,因此文中用“从中来”的词语。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西风将¹小雨,凉入居士²³
译文:西风夹带着小雨,周围定会感到更加清凉。
注释:¹将:携带,夹带。²居士:佛教中称在家奉佛修行的人为居士。³径:周围。
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
苦竹¹绕莲²塘,自悦鱼鸟性。
译文:苦竹环绕着荷花池塘,鱼鸟也会感到分外愉悦。
注释:¹苦竹:竹的一种,因其竹笋味苦,故名。²莲:荷花。为佛教中崇敬的花。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译文:纵有红妆华盖诱惑,也不能使禅心受到污染。

  “百病从中来,悟罢本谁病”,按照佛学的“万法唯心”“境由心生”的观点,人的得病首先是由心得病而产生的,心在人体的“正中”,故百病从中而来。如果参透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治病该先治心。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既有佛学上的大彻大悟,再加上一阵西风带着小雨,使居士的周围更加清凉。心病好了,身病也会慢慢好起来。

  “苦竹晓莲塘”,莲是佛教崇敬的一种花,按《大日经疏》卷十五所说,它是一种吉祥清净,能愉悦众心的象征,因此黄庭坚紧接说“自悦鱼鸟性”,这是从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那里学来的。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用的是维摩诘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黄庭坚在病时常以维摩诘自居,如他在《病起荆江亭即事》组诗中自称是“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立年”。这首诗也是咏病,用维摩问疾的故事是非常自然的。黄庭坚以这个故事说明自己学佛有得,虽有红妆之艳,紧倚翠盖,也不能使自己的禅心受到点染,因而大彻大悟,战胜了疾病。这首诗虽用了佛学典故,但由于黄庭坚善于锻句,善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了非常形象的“西风”“小雨”“苦竹”“莲塘”“红妆”“翠盖”等最常见的词汇去烘托,因而融深奥晦涩的禅理于浅显易明的境界之中,丝毫不显得艰深难懂,这显示出黄庭坚艺术手法的高超。结构上,李淼称这首诗“首尾照应,结构严谨”,的确是点出了它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44-546
2、 李淼.禅诗三百首译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230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论者以窃符¹为信陵(líng)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以之暴亟(jí)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jí)²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译文:评论者拿盗窃兵符一事做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凭这一点还够不上拿来责罪于信陵君的哩。那强劲的秦国 暴虐到极点了,如今把其所有的兵力来压于赵国 ,赵国肯定会灭亡。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亡了,那么魏国将要步其后尘;赵国与魏国,又是楚、燕、齐各国的屏障,赵、魏亡了,那么楚、燕、齐各国就得步其后尘了。天下的形势,再没有岌岌可危到像当时一样的了。因此,救赵国,也就是用以救魏国;救这一个国家,也就是用以救六个国家啊。盗窃魏国的兵符来解脱魏国的祸患,借用一国的军队来分担六国的灾难,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注释:¹符:兵符,其形如虎,故又称“虎符”。古代将帅出征时,由国君和将帅各执兵符一半,以后国君想调动军队时,须将国君所执的一半送至将帅处,与将帅所执的一半吻合后方能接受命令。²岌岌:极端危险。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译文:那么信陵君真的没有罪过吗?回答是:这话又不对了。我所责备的,是信陵君的心啊!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zhūn)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¹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yān)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chè)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jì)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yīn)(qī)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lǔ)于以,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xùn)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²魏王也。
译文:信陵君不过是一个王室公子罢了 ,魏国自有其君王的嘛。赵国不请求于魏王,而不断地恳切求救于信陵君,这说明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呢。平原君用亲戚情分来激将信陵君,而信陵君也自己为了亲戚的原故,想急于救赵,这说明信陵君只知道有自己的亲戚,不知道还有个君王。他的盗窃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而是为了赵国才如此;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只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使祸患不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即使撤销了魏国的屏障,撤销了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然不会去救他的。假使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亲戚,纵然赵国亡了,信陵君也必然不会救他的。这就是说赵王及其国家的轻重,不能比得上一个平原公子;而且魏国的军备原是依靠它来巩固自己的国家的,如今却拿来供信陵君的一个亲戚使用了。幸而战胜了,还算是可以的;如果不幸而战不胜,做了秦国的俘虏,就是倾覆了魏国几百年来的国家命运来殉葬于自己的亲戚。如果这样,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么来回答魏王呢?!
注释:¹平原君:战国时赵惠文王之弟,名赵胜,曾任赵相,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其夫人为信陵君之姐。当以兵围赵时,平原君曾多次派使者向信陵君求救,并以姻亲关系来打动其心。²谢:在这里是“请罪”之意,与现代用法不同。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¹,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²以唇齿之势激谏(jiàn)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以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³,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jī),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译文:盗窃兵符的计谋,那是出自侯生,而由如姬来完成的。侯生教魏公子来盗窃兵符,如姬在魏王卧室里替魏公子盗窃兵符,是这两个人也只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啊。我认为信陵君如果为自己打算,不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以激发、上谏魏王,如果不听,就用他本人的想为赵国而牺牲于秦国军中的心愿,而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就必然会醒悟了。侯生为信陵君打算,不如朝见魏王来劝说他救赵,如果不听,就以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心愿,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必然醒悟了。如姬既有意于报答信陵君,不如乘魏王的空闲时,日日夜夜劝他救赵,如果不听从,就用想为公子而死的心愿,而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必然醒悟了。这样做,就使信陵君不辜负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等二人不辜负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提出这种计划呢?信陵君只知道有做为亲戚的赵国,不知道有魏王;里边则有宠幸的侍妾,外边则有邻国,低贱者则有像夷门监侯生等乡野之人,又是都只知道有个魏公子,却不知道还有位君王。这就是魏国仅仅有一个孤立的君王罢了。
注释:¹侯生:侯赢,原为魏国国都夷门的守门人,后为信陵君家中门客。当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时,他向信陵君提出窃符之计。²曷若:何如,倘若。³“如姬”句:如姬之父被人杀害,信陵君曾为之复仇,故如姬对信陵君深为感激。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以人知有穰(ránɡ)¹,不知有以王,虞(yú)(qīng)²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zhuì)(liú)³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qī)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译文:啊!自从世运衰败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违背公益而甘心死于私党的行为,却忘掉了守节义而奉公的道理。于是就形成只有重要的宰相而没有具有权威的君王,只有私仇而没有义愤的局面。例如秦国人只知道有穰侯魏冉,而不知道有秦王;虞卿只知道贫贱时的老朋友,而不知道有赵王。这乃是君王好像旗子一样地被人把持着已经很久很久了。由此说来,信陵君的罪过,原不在于兵符的盗窃与否,若是为了魏国,为了六国,纵然是盗窃兵符,还是可以的;若是为了赵国,为了一个亲戚,纵然请求魏王,并且公然得到了它,也是有罪过的。
注释:¹穰侯:魏冉,以昭襄王之舅父,曾任以将军、相国,握有以国军政大权。“穰侯”为其封号。²虞卿:赵孝成王时相国。他和魏国的魏齐曾为早年间的好友,其后魏齐遇难出奔,他为了帮助魏齐,竟弃官与之一起出走。³赘旒:旒,同“瘤”,多余的东西。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jìng)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shì)魏王之宠也。木朽(xiǔ)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xián)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¹,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zhuì)(liú)也。
译文:虽是如此,魏王也不得以为是没有罪过的。兵符既藏在卧室之内,信陵君怎么能盗窃了呢?信陵君不害怕魏王,而居然直接请托如姬,这是他平日已看到魏王的疏忽了。如姬不害怕魏王,而敢于盗窃兵符,这是她素来仗恃着魏王的宠爱。木头枯朽了,然后蛀虫就生出来了。古代的君王手握重权,而宫廷内外没有敢不肃敬的,那么信陵君怎能建立私交于赵国呢?赵国怎能私下求救于信陵君呢?如姬怎能承受信陵君的恩惠呢?信陵君怎能施卖恩德于如姬呢?《周易》的所谓“履霜,坚冰至”(踩着路上的寒霜,就意味着坚固的冰块将要出现了)的逐渐形成的道理,难道说“一朝一夕”就会突然发生的吗?由此说来,不只是众人不知道有魏王,连魏王也自以为是个被把持着的旗子呢。
注释:¹履霜之渐:《易经·坤》:“履霜坚冰至。”说明行路时如踏到霜,则冰天雪地即将到来。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¹、翚(huī)帅师²。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译文:因此,信陵君可以做为人臣结党营私的鉴戒,魏王可以做为人君失权的鉴戒。从《春秋》的书写“葬原仲”和“翚帅师”的笔法来看,哦,圣人考虑得是多么深远啊!
注释:¹葬原仲:原仲为陈国大夫,死后,其旧友季友(鲁国的公子)私自去陈国将其埋葬。孔子认为这是非礼的行动。²翚帅师:鲁隐公时,宋、陈等国进攻郑国,宋国也要鲁国出兵,鲁隐公不同意,鲁大夫翚(即羽父)未得允许便帅师而去。孔子认为这是目无君主。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中,我们不仅赞叹古汉语用辞之精妙、简练,并且透过华丽的词藻,也可领略作者的文风文采,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重视的就是作者通过文章体现出来的立场或论点。

  唐顺之的《信陵君救赵论》一文,以大家所熟知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件为题材,对已有的评论予以反驳,并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开篇简练,没有过多赘述即阐明自己观点,指出赵国在军事上乃魏国的屏障,赵国灭亡,则魏国亦凶多吉少,由此得出“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的论断,因之,信陵君窃符救赵并无不可。

  然而,紧接的第二段笔锋一转,切入作者本人观点:“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作者认为,信陵君之所以救赵,并非为保魏国或其他几国,而只因其姻亲平原君在赵。并由此引出,其实信陵君不仅不为就魏国,甚至他心目中根本没有魏王。接下来,作者又将矛头指向魏王,说明信陵君窃符救赵之计所以能成功,魏王本身也有一定疏漏。文章末尾对全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指出为人臣的信陵君之罪在于结党营私,目无君主;为人君的魏王之罪在于君权不明,君威不振,才使得臣子有犯罪的余地。运用辩证法对论点详加阐明,使全文无懈可击。

  整篇文章构思严谨,逻辑特征鲜明,以驳斥原有论点开篇,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陈述出自己的论调。不仅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全文虽为古文,但词句深入浅出,即使不加注释,也可通篇阅读并把握文章主旨。

xìnlíngjūnjiùzhàolùn

tángshùnzhī míngdài 

    lùnzhěqièwéixìnlíngjūnzhīzuì wéiwèizuìxìnlíng qiǎngqínzhībào jīnbīnglínzhào zhàowáng zhào wèizhīzhàng zhàowáng wèiqiěwéizhīhòu zhào wèi yòuchǔ yān zhūguózhīzhàng zhào wèiwáng chǔ yān zhūguówéizhīhòu tiānxiàzhīshì wèiyǒuzhě jiùzhàozhě jiùwèi jiùguózhě jiùliùguó qièwèizhīshūwèizhīhuàn jièguózhīshīfēnliùguózhīzāi zhě 

    ránxìnlíngguǒzuì yuē yòurán suǒzhūzhě xìnlíngjūnzhīxīn 

    xìnlínggōngěr wèiyǒuwáng zhàoqǐngjiùwáng érzhūnzhūnyānqǐngjiùxìnlíng shìzhàozhīyǒuxìnlíng zhīyǒuwáng píngyuánjūnhūnyīnxìnlíng érxìnlínghūnyīnzhī jiùzhào shìxìnlíngzhīyǒuhūnyīn zhīyǒuwáng qiè fēiwéiwèi fēiwéiliùguó wéizhàoyāněr fēiwéizhào wéipíngyuánjūněr shǐ使huòzàizhào érzàiguó suīchèwèizhǐzhàng chèliùguózhīzhàng xìnlíngjiù shǐ使zhàopíngyuán érpíngyuánfēixìnlíngzhīyīn suīzhàowáng xìnlíngjiù shìzhàowángshèzhīqīngzhòng néngdāngpíngyuángōng érwèizhībīngjiǎsuǒshìshèzhě zhǐgòngxìnlíngjūnyīnzhīyòng xìngérzhànshèng  xìngzhànshèng wéiqín shìqīngwèiguóshùbǎiniánshèxùnyīn zhīxìnlíngxièwèiwáng 

    qièzhī gàichūhóushēng érchéngzhī hóushēngjiāogōngqiè wéigōngqièwángzhīnèi shìèrrénzhīyǒuxìnlíng zhīyǒuwáng wéixìnlíngzhīwéi ruòchúnchǐ齿zhīshìjiànwáng tīng qínshīzhěérwèiwángzhīqián wáng hóushēngwéixìnlíng ruòjiànwèiwángérshuìzhījiùzhào tīng xìnlíngjūnzhěérwèiwángzhīqián wáng yǒubàoxìnlíng ruòchéngwángzhīérquànzhījiù tīng wéigōngzhěérwèiwángzhīqián wáng  xìnlíngjūnwèi zhào èrrénwáng xìnlíngjūn wéichū xìnlíngzhīyǒuhūnyīnzhīzhào zhīyǒuwáng nèixìng wàilínguó jiànménrén yòujiēzhīyǒugōng zhīyǒuwáng shìwèijǐnyǒuwángěr 

     shìzhīshuāi rénjiēbèigōngdǎngzhīxíngérwàngshǒujiéfènggōngzhīdào yǒuzhòngxiàngérwēijūn yǒuchóuérfèn qínrénzhīyǒuránghóu zhīyǒuqínwáng qīngzhīyǒuzhījiāo zhīyǒuzhàowáng gàijūnruòzhuìliújiǔ yóuyánzhī xìnlíngzhīzuì zhuānzhīqièqiè wéiwèi wéiliùguó zòngqièyóu wéizhào wéiqīn zòngqiúwáng érgōngránzhī zuì 

    suīrán wèiwángzuì bīngcángnèi xìnlíngānqièzhī xìnlíngwèiwáng érjìngqǐngzhī kuīwèiwángzhīshū wèiwáng érgǎnqiè shìwèiwángzhīchǒng xiǔérzhùshēngzhī zhěrénjūnchíquánshàng érnèiwàigǎn xìnlíngānshùjiāozhào zhàoānqǐngjiùxìnlíng ānxiánxìnlíngzhīēn xìnlíngānmàiēn shuāngzhījiàn zhāozāi yóuyánzhī zhòngrénzhīyǒuwáng wángwéizhuìliú 

    xìnlíngjūnwéirénchénzhídǎngzhījiè wèiwángwéirénjūnshīquánzhījiè  chūnqiū shūzàngyuánzhòng huīshuàishī jiē shèngrénzhīwéishēn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gǔn)¹窃帝²之息壤³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¹⁰土以定九州¹¹。《山海经·海内经》
译文: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一说是鲧被流放,老死于东方海滨的羽山)。鲧死后腹中化生出大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注释:¹鲧:人名,禹的父亲。²帝:指天帝。³息壤:一种神土,传说这种土能够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故名。息,生长。⁴堙:堵塞。⁵不待帝命: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⁶祝融:火神的名字。⁷羽郊:羽山的近郊。⁸复:通“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鲧腹三年后自动裂开,禹乃降生。⁹卒:率领部下。¹⁰布:同“敷”,铺陈,即陈设,布置。¹¹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西汉以前认为禹治水后划定九州。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民瀍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
舜之时,共工¹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xìng)²,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quē)³,民瀍(chán),平通沟陆,流注东海。
译文:舜帝的时代,共工兴起洪水,大水逼近空桑,这时龙门尚未凿开,吕梁还没挖通,长江、淮河合流泛滥,天下四海一片汪洋,百姓都逃往山上,爬上大树。于是舜便让禹疏通三江五湖,开辟伊阙,疏导廛水和涧水,整治疏通大小沟渠,使水流入东海。
注释:¹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²溟涬:水势无边际的样子。³伊阙: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⁴瀍涧:瀍水和涧水的并称。
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淮南子》
鸿水¹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淮南子》
译文:洪水排泄了,九州大地平静了,百姓们都能各安其生。
注释:¹鸿水:大水。
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拾遗记》
禹尽力沟洫(xù)¹,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拾遗记》
译文:禹尽全力从事开沟挖渠的工作,疏导河川,夷平山岳。黄龙拖着尾巴在他的前面做向导,玄龟驼着青泥在后面紧紧跟随。
注释:¹沟洫:田间水道。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