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已老死,谁为问遗经。石箧渐以散,藜光犹然青。
扬雄已老死,谁为问遗经。石箧渐以散,藜光犹然青。
故人扶大雅,古谊照晨星。一瓮玉醅酒,残编细细拎。
故人扶大雅,古谊照晨星。一瓮玉醅酒,残编细细拎。

zhāiláiyínjiānfànshuāngjiǔshānfángquánquánwànxiānshēngshūgǎn--quánwàng

yángxiónglǎoshuíwèiwènjīngshíqièjiànsànguāngyóuránqīng

rénzhàochénxīngwèngpēijiǔcánbiānlīn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7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井上辘(lù)(lu)¹²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³,荀(xún)奉倩
译文:汲水辘轳井台上转,滴水声响亮,绳索声低慢。细语缠绵像何人?夫妻恩爱恰似荀奉倩。
注释:¹辘轳:装在井上用来绞起汲水斗的器具。²床:指安装辘轳的木架。弦:指吊桶的绳索。一作“丝”。³若何:怎样,怎么样。⁴荀奉倩:三国魏荀粲,字奉倩,因妻病逝,痛悼不能已,每不哭而伤神,岁余亦死,年仅二十九岁。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¹下去。
译文:城头上的太阳啊,但愿能够长留住;一天当作一千年,太阳不沉落,永远无昏暮。
注释:¹流:犹言沉、落。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所写的不外是“井”及与之相关的“辘轳”、“水声”、“弦(丝)声”、“城头日”和一位“荀奉倩”。乍一看,似乎很简略,找不出诸意象之间的内在必然的联系。让人摸不清到底说的是什么。但一个“情”字,而且诗人将“情”字与“荀奉倩”作了相比。这就给疏解提供了入门的路径。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丝声浅。”诗的开头依旧题,从“井”说开去。这三句所涉及的意蕴当以一种复沓而又孤单的音响构成的思绪为主。因为“转”字总括了后园里深井汲水的操作过程,并引出水井与器具的混杂声。“弦声”一本作“丝声”。绳索缠绕辘轳的声音相对辘轳的声音要小,而“水声”之“繁”又时时打破辘轳自转的单调声,写出诗人仔细辨别不同声响的专注。诗人或许是一次偶然的后园闲步,无意中驻足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后引出一段感慨。因此三句以“转”字引出深井汲水所需器具的相互联系,作为下文“情”的缘由的起兴。另有一种解释是,开头写的是闺阁之言,说是主人公在床上辗转反恻不能入眠才注意到后园的汲水声,由于注意力转移,室内的声乐丝弦声反而减弱,故谓“弦声浅”。

  辘轳声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重复,似乎在诗人心里制造一种紧迫的心理压力,以为这种断断续续的动力源不能久长。“情若何?荀奉倩。”这两句是规定此诗情感范围的关键,意思是说:感情怎么样呢?像荀奉倩那样吧!《世说新语》和《三国志·裴松注》都记载,荀粲字奉倩,娶骠骑将军曹洪之女,两人感情很深,冬天妻子病热,荀粲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历年后妻子病亡。荀粲不病而神伤,傅嘏前往安慰,说:妇人才色并茂为难,你娶曹洪女是遗才而好色,假如按照这种标准,还是很容易再遇到你满意的女人的,没必要如此悲哀。荀粲回答说:佳人难再得,虽说她没有倾城之色,但再找一个谈何容易。荀粲痛悼不能自己,岁余而亡。至此,诗中才透露出为什么诗人要强调辘轳与井架的和谐转动,吊桶与吊绳索的相互联系。因为有了这种配合的默契,水声才能繁多,水才能源源不断地被汲上来,以此来比喻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实在非常贴切。

  李贺的爱情诗多带上悲凉的死亡意绪,这也许是“鬼才”的特质。在这里,诗人赞赏荀奉倩对于爱情的“好色”观,实在是一种很值得品味的现象。荀奉倩在得到曹洪女为妻后,“容服帷帐甚丽,专房欢宴”,把自己的所专所爱都倾注到妻子身上,而且这种爱由“自宜以色为主”渗化为一种生死以之的痴情,这种由冲动而达到升华的爱情就更值得人们眷恋神往,更易于净化灵魂,从而幻化出悲剧美的境界。

  但是,诗人又为这种美好的东西的急剧销沉而惋惜不已。于是面对着东上西下的太阳发出凝固不转的奇想。“城头日,长向城头住。”意思说只要城头上的太阳永远不落,普照人间,世上美好的爱情也就能长葆。虽然李贺体弱多病,写过不少阴森可怖的鬼诗,流露一种对死的恐惧以及人生幻灭感。但是,在这首诗里,他却放声高歌宇宙中永恒的太阳,“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诗人说:但愿太阳的光晖长在,一天的光阴像一千年,永无昏暮,让那一刻令人销魂的时光与之天长地久。

  在此诗的随感式的慨叹中,由“井上辘轳床上转”的“转”和“长向城头住”的“住”构成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诗人由辘轳声转而时时感觉到它将骤然停歇的压力与隐忧;又由太阳的日日西沉而忧及一日夕阳的消失。这种宇宙无穷、时间永恒而人生短促固然是苦恼的命题,但此诗又有其特定的情景与内涵,或许青年诗人正有一种稍纵即逝的爱情体验,便以无限圣洁的感情,通过比拟与夸张以期达到凝固在自己的心中,从而享受和追忆一种青春美好、爱情长存的极大愉悦。而这种偶然感发式的浓郁含意又很难用浓丽的字眼来表达,于是找到拟古歌谣的最古朴方式,来规范他跳跃超常的激情。其中还表现出长吉诗风中的几分劲拔。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7-158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忆昔娇小姿,春心¹亦自持²
译文:回忆起以前未嫁之时,尚是一个娇小之女,虽有思春之情,芳心亦可自持。
注释:¹春心:思春之心。²自持:能够自我控制。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译文:想早日嫁个乘龙快婿,免得常在空闺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译文:谁知今日却嫁给了个商人,却令人好不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自从为夫妻,何曾思乡土。
译文:自从结婚为夫妻以来,他何曾一日在家呆过?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去年下扬州¹,相送黄鹤楼²
译文:去年他下扬州时我在黄鹤楼前为他送行。
注释:¹扬州:唐属淮南道,为大都督府,商业繁荣,万商云集,为东方大都会。即今江苏扬州。²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故址思武汉长江南岸的蛇山黄鹤矶上。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译文:眼看帆已去远,我的心也随江流逐他而去。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译文:只说去一年就回来,可是,过了三年他还没有回来。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译文:使得我想得愁肠欲断,怨恨夫君之情如悠悠的江水。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译文:与他一起出发的东邻西舍,人家北去南来不到一个月都回来了。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未知行李¹游何方,作个音书²能断绝?
译文:也不知道夫婿的影踪如今在何方?给他写封书信也没处投递。
注释:¹行李:行人随行之衣物,此代指行人。²音书:即书信。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适来往南浦¹,欲问西江²船。
译文:于是前来南浦,想打听一下是否有西江来的商船。
注释:¹南浦:地名。思江夏县南三里。《楚辞·离骚》:“送美人兮南浦。”²西江:江夏以西的长江。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正见当垆女¹,红妆二八年。
译文: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年方二八,红妆靓然,与夫一同当垆卖酒。
注释:¹当垆女:卖酒女。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一种¹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译文:同样是为人之妻,唯有我影只人单,独然一身,好不凄然。
注释:¹一种:一样,同样。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译文:我如今对镜垂泪,逢人欲泣,好不后悔。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不如轻薄儿¹,旦暮长相随。
译文:还不如当初就嫁给一个轻薄少年,也能与他早晚相随。
注释:¹轻薄儿:轻薄少年。即游手好闲的浮浪子弟。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译文:我悔作商人之妇,大好青春却长期过着别离的生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译文:如今正好是同欢乐的大好时光,夫君一去,我的青春容华谁得知?

  《江夏行》与《长干行》写的是同类题材,同样采用女子口吻的代言体形式,两个女主人公的遭遇则有同异。江夏女子的丈夫也在外经商,她的凄苦较多,而幸福的回忆却较少。

  江夏女子与丈夫的结合,感情基础较之长干女夫妇似乎薄弱得多。这位江夏女子自幼多愁善感,向往爱情几乎是她惟一的精神生活。她的幻想是“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不免把爱情问题看得太简单,她还不知道“负心汉”的含义,就委身商贾。殊不如商贾的生活方式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大,根本不可能“白头不相离”的。

  她所委身的这男子,似乎较其他商贾更为重利轻别:“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他的去处是扬州,乃是大都会,温柔富贵之乡。同去的人都还知道有个家,唯独他不回来。于是江夏女子痛苦得发疯,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她妒嫉一切少妇:“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她痛悔昨日的轻信:“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由此看来 ,李白笔下的妇女题材绝非千篇一律,妇女问题在大诗人笔下得到了多角度的反映。《江夏行》与《长干行》彼此是不能替代的。此诗较前诗比兴为少,赋法为主,又运用了五、七言相间的形式,音节上更见灵活多致。不过,大约是即兴创作,较少文字推敲,此诗比《长干行》出语稍易,腔调稍滑,不免在艺术上略逊一筹。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5-156
战战栗栗,日谨一日。
战战栗(lì)¹,日谨一日。
译文: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一天比一天谨慎。
注释:¹战战栗栗: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人莫踬(zhì)¹于山,而踬于垤(dié)²
译文:人不会在大山上跌倒,往往跌倒在小土堆前。
注释:¹踬:跌倒,摔倒。²垤:小土丘。

yáojiè

míng xiānqín 

zhànzhàn jǐn 
rénzhìshān érzhìdié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zhù)¹长堤,淡荡²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³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tiáo)(dì)
译文:久久的站立在长堤之上,轻柔的晚风吹拂着,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千万株柳树种在堤坝上,遮掩着奔腾不息的江河。人们都争相着往这里来,不管是什么途径,只是为了追名逐利。想到旅途之人终日不停的漂泊,这些追名逐利的人又怎么会察觉到在终日驱驰中已经渐渐远离了家乡。
注释:定风波,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等变体。¹伫立:长时间站立。²淡荡:舒缓,恬静。多用来形容春天景色。³箭波:水波迅速,有如飞箭。⁴走舟车:水路旱程并进。⁵念荡子、终日驱驱:想到旅途之人不停地漂泊。⁶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¹旅迹,厌厌病绪,迩(ěr)²(ān)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jiān)³,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译文:轻率的离开绣阁(代指女方),很难收到妻子的来信,随便度过了一年,无奈的到处旅行,厌烦的情绪,近来尝遍了在外流动做小官的滋味,这些想法,我就是写成书信,又能寄给谁呢?即使孟光一样贤惠的女子,又怎么能知道我一天比一天愁苦,增添憔悴呢。
注释:¹泛泛:飘流浮行的样子。²迩来:从某时以来,从那以来。³香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⁴孟光:东汉贤士梁鸿妻。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就是梁鸿、孟光。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词的上片先写“伫立长堤”,纵目远眺,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塞柳掩映的急流流向千里之外的故土。开篇几句对萧条的边地风光的描绘,为全词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而随着词作的逐步展开,这种悲凉之感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滔滔滚滚,联翩直下。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边地如此荒凉,人们却争相“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却为追名逐利。一可悲。

  荡子“终日驱驱”,不觉之间已然离故乡越来越远。词句由“念”领起,“争觉”一转,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想来荡子终日奔走,舟车劳顿,哪里还觉得家乡渐远!行行重行行,连家乡越来越远反也不觉得了。二可悲。

  过片“何意”二字,似将上片的内容化作一声悲叹,又在这声悲叹中继续抒写自己的思归之情:“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没想到自己为了蜗角功名、蝇头微利竟付出了抛家别妻、温情不再、虚度光阴的沉重代价。三可悲。

  “奈”字一转,贯串以下四句:无奈受尽了羁旅漂泊之苦,尝够了辗转宦游的滋味,却也再无法摆脱名利的束缚。四可悲。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词意再转:自己的种种情怀,纵然写在“香笺”上,又能寄给谁呢?孤寂、痛苦,却无一人可以倾诉。五可悲。

  “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语意更进一层:就算有孟光这样的贤妻,也未必能理解我,未必能理解我内心的苦衷。六可悲。

  这首词是柳永失意人生的咏叹,以悲情贯穿全篇,一步紧似一步、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尽了下层文人士子仕宦之途的矛盾心理和悲剧命运。

参考资料:
1、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编著.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01:121-122

dìngfēng··zhùzhǎng--liǔyǒng

zhùzhǎngdàndàngwǎnfēngzhòuxiēxiāoshūsāiliǔwànzhūyǎnyìngjiànqiānzǒuzhōuchēxiàngrénrénbēnmíngjìngniàndàngzizhōngzhēngjuéxiāngguānzhuǎntiáo

xiùqīngpāojǐnnánféngděngxiánsuìnàifànfànyànyànbìngěrláiānjǐnhuànyóuwèiqíng怀huáizòngxiěxiāngjiānpíngshuísuànmèngguāngzhēngzhītiānqiáocuì

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似不见。时韩吏部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鉴诫录》
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¹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似不见。时韩吏部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²,俄³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鉴诫录》
译文:有一天,(贾岛)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他开始是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也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用手做着推的动作,又做着敲的动作。不知不觉就走了半坊路,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贾岛却好似看不到一般。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清正严肃,出行时威势震动一路。贾岛不知不觉一直走到 (韩愈) 仪仗队的第三对,还在不停地做(推和敲的)手势。于是他被( 韩愈)左右的侍从推下了驴子,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方才醒悟过来。侍从想要责罚他,贾岛一一详细回答:“我偶然得了一联,吟到一个字没有定下来,神游到了诗中,以致于冲撞了您。我不是故意导致这个过失的,希望您明鉴。”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注释:¹炼:锤炼,引申为反复思考。²已:停止。³俄:不久,指时何短。⁴具对:一一详细回答。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