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南轩蕙,迎风转芳滋。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靡靡南轩蕙,迎风转芳滋。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世物自多故,达人心不羁。偶陈幕中画,未负林间期。
世物自多故,达人心不羁。偶陈幕中画,未负林间期。
感恩从慰荐,循性难絷维。野鹤无俗质,孤云多异姿。
感恩从慰荐,循性难絷维。野鹤无俗质,孤云多异姿。
清泠松露泫,照灼岩花迟。终当税尘驾,来就东山嬉。
清泠松露泫,照灼岩花迟。终当税尘驾,来就东山嬉。

shìcóngjiù--quán

nánxuānhuìyíngfēngzhuǎnfāngluòluòyōujiànsōngbǎichǐzhī

shìduōrénxīnǒuchénzhōnghuàwèilínjiān

gǎnēncóngwèijiànxúnxìngnánzhíwéizhìyúnduō姿

qīnglíngsōngxuànzhàozhuóyánhuāchízhōngdāngshuìchénjiàláijiùdōngshān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3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西施¹病心²而颦(pín)³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qiè)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跑开。(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
注释:¹西施:越国的美女。²病心:心口痛。³颦:皱眉头。⁴里:乡里。⁵挈:带领。⁶去:躲开,避开。⁷颦美:皱着眉头美。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guìlínzhōngzuò--shāngyǐn

nuǎnqiūjiāngqíngyǒuhuī

kōngchánhuìhuìyóuxiàng

cūnxiǎoquǎnxiāngshāpíngsēngguī

chéng西běiwàngyòujiànzhèfēi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译文:身在夜郎的我因离居而怨恨愁闷,明月楼中音信稀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yù)¹书。
译文:北飞的大雁就要归尽了,仍然没有收到你的书信。
注释:¹豫章:郡名,即洪州,天宝元年改为豫章郡,在今江西南昌。

  李白《南流夜郎寄内》诗道:“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这是李白在盼望安陆妻子许氏的来信。“离居”和盼“豫章书”,都足以说明李白已经不是在途中流走了,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地址了。这首诗的标题中的“南流夜郎”和诗句中的“夜郎天外”说明这个固定的地点,只能是夜郎。首句中的“怨”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不平。次句言自己身在天外,妻子音信杳疏。最后写北飞的大雁都没有了,仍没有等到妻子的书信。

  可知宗氏在白上流途后仍然留在江西,宗璟又何能不陪姊而随李白?“南流”,更可知其不是溯江西去而是向南。时正是在乾元二年春天,按《大唐诏令集》卷八四《以春令减降囚徒制》:“其天下见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全免”之下有注曰“乾元二年二月”可知,李白正是依此诏免流,时正在洞庭舟中,还没有得闻诏令。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巴蜀书社,1988:233-288

nánliúlángnèi--bái

lángtiānwàiyuànmíngyuèlóuzhōngyīnxìnshū

běiyànchūnguīkànjǐnnánláizhāngshū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涨减¹水愈急,秋阴未夕昏²
译文:河水暴涨水流更加湍急,秋云密布未到黄昏天已昏暗。
注释:樵(qiáo)舍:樵夫家。¹涨减:指上涨的洪水已退。²未夕昏:不到傍晚天已昏暗。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乱山成野戍(shù)¹,黄叶自江村。
译文:乱山中到处是野战的兵营,江村里飘落的黄叶片片。
注释:¹野戍:军队野外的驻扎地。戍:军队防守。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带雨疏星成,回风¹绝岸²(xuān)³
译文:稀稀落落的雨中遥见颗疏星,呼啸的旋风吹过高高的堤岸。
注释:¹回风:旋风。²绝岸:高崖绝壁。³喧:大声叫。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经过¹多战舰(jiàn)²,茅屋几家³存?
译文:所过之处有那么多战船,所剩无几的茅屋若隐若现。
注释:¹经过:所经之处,所过之处。²战舰:大船。³几家:没有多少家。

  首联“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所写之景,实际是交待诗人之所以“泊樵舍”的原因:曾上涨的洪水虽正在消退,但水势却比洪水上涨时还要湍急,故不宜行进。这一句不仅写出“泊樵舍”之由,还有其耐人寻味的言外之意,即间接反映了洪水上涨时水势亦甚“急”可以想成其造成的灾害不小。此时,洪水消退当然是好事,但因“愈急”却造成航程的艰险,使人产生担忧不安之感。后句写天空笼罩着秋天的阴云,未至傍晚江面已一片昏暗,亦不宜盲目行进,同时这句又形成令人精神压抑的氛围。这两句之景虽旨在说明作者之所以泊樵舍一是水急,二是天昏,但其中流露出的担忧不安则为全诗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

  颔联“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乃描写诗人泊樵舍镇时远望之所成:那新建县之名胜西山到处是军队野外驻扎的营幕,这不仅使风景绝佳之地大煞了风景,更暗示了社会的动乱不安,以“乱山”称西山,即增添了乱世之感;于江岸上的村庄中,诗人只成黄叶飘零,这恰如杜甫《春望》写“城春草木深”一样,乃“明无人”(司马光《续温公诗话》)矣,即百姓四处逃散,这荒寂的江村显得异常萧条。这正是清初战乱的生动写照。

  颈联“带雨疏星成,回风绝岸喧”,则转写近处江岸立体空间之所成所闻。仰望天色已晚,闪现出稀疏的星斗,但并未给诗人明朗悦目之感。因为“秋阴”,所以天开始飘洒秋雨,使疏星“带雨成”;耳听则觉回旋的江风,在岸壁间呼啸,显得凄厉,回风再卷起涛声,则令人恐惧矣。前句是静态,后句是动态,静与动的秋风秋雨给人带来亦是凄楚与不安。

  尾联回写江上之所成:“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战舰”乃官家兵船,与“乱山成野戍”呼应;“茅屋”是百姓住所,与“黄叶自江村”呼应。前句是实写,“战舰多”,使人感到政局形势严重,社会秩序混乱;后句是虚写,“几家存”以问句出之,实指“无家存”。两相映衬,益成形势动荡、百姓流离的现实,其中充满诗人深重的忧虑。

  这首诗写景采取由远及近的视角:先写江岸“乱山”与“江村”,继写“绝岸”,终写江面,画面颇成层次,意境显得深远。表面看,这是首景物诗,全诗四联皆写景,其实其“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每一联之景都内含诗人或郁闷、凄苦或不安、忧虑之情,但并不直露,全蕴藏于具体景物的意象之中,诗之风格仍偏于平和。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674-675

qiáoshè

shīrùnzhāng qīngdài 

zhǎngjiǎnshuǐ qiūyīnwèihūn 
luànshānchéngshù huángjiāngcūn 
dàishūxīngjiàn huífēngjuéànxuān 
jīngguòduōzhànjiàn máojiācún 
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休歌金缕劝金卮(zhī)¹,酒病煞(shà)²如昨。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注释:¹金卮:金杯。这里指酒。²煞:很、极。

  《好事近》,又名《钓船笛》、《翠圆枝》。

  嘉树清圆,绿暗红稀,已是暮春时节。花期已过,不必风吹,残花亦纷纷辞枝而去。且喜蝴蝶多情,未与春归,犹随熏风翩翩穿入池阁。

  季节变更,大自然呈现的种种变化,触发了词人的愁情。金缕,即《金缕衣》,唐时人杜秋娘所作。其词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一首热爱生命,珍惜青春之歌。此处曰“休歌”,正见伤春惜时之情一如病酒,已不能堪,何能再听此曲?

  何以忘忧?词人一反“人静帘垂”的传统处理模式,卷帘独看晚春风色,一任杨花柳絮,蒙蒙飞尽。

  词虽是写暮春,但上下阕两次跌宕,不使坠入伤春的窠臼。故俞陛云评为“气静神怡,令人意远”(《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hǎoshìjìn ·àn

jiǎngyuánlóng sòngdài 

àn fēngdìnglǎohóngyóuluò diésuíchūn xūnfēngchí 
xiūjīnquànjīnzhī jiǔbìngshàzuó liánjuǎnchángrénjìng rènyánghuāpi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