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
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wángyǒujiāngpànjiù--quán

liáoluòliúsānjìngcháifēiduìchǔjiāngxiāoshāoànzǒuhánchuāng

sōnggàishūhuǎngtáishàngjiǔgāngpíngshēngduànjīndàolèichéngshuāng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3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¹纱窗晓。
译文:一夜东风,吹散了枕边多少愁。纱窗外,传来数声鸟啼声,惊扰了“我”的春梦。
注释:¹梦转:犹梦觉。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¹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译文:你来的时候正是初春,离开的时候已是暮春。长亭外的古道,芳草萋萋,充满了离别的味道,只有当你归来之时,春愁才可解,一切才算是好。
注释:¹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饯别、暂歇之处。
此词写闺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一夜东风,原应罗愁织恨,而词中却说“枕边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往往引起人们叹春惜花,无限感伤,而词中偏说“只有归时好”。在即将结束羁旅生活、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道上的芳草也在分享着他内心的喜悦。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zú)(lǜ)¹,当²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³,特向江心设。屹(yì)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译文:长江之水急速翻腾,向东流去,激起的浪花像飞起的珍珠、溅起的雪花。只见一座高峻的山峰,挡住了中流曲折江水。这应该是天公怕长江的水流气势凶猛,特意在江心设下这座山峰的吧!从古至今,屹然挺立,船夫争相指点谈论。
注释:¹崒嵂:高峻的样子。²当:阻挡。³澜倒:狂澜倾倒。⁴屹然:屹立的样子。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岸边无数青山,萦(yíng)¹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zì)²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fēi)³,高空日焕,谙(ān)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译文:两岸无数的青山,盘旋往复,如同紫色的翠玉,映照衬托着层层重叠的云朵。却都躲开了气势盛大的江水,让浪涛姿意汹涌,使这座山峰显现出了高峻的身姿。(见惯了)淡淡的暮色,炊烟中的柴扉,高空中明亮的太阳,熟悉地了解阴天晴空。行人经过此地,(感动得)为你多少次拍击手中的船桨。
注释:¹萦回:回旋环绕。²恣:放纵;没有拘束。³烟扉:云烟弥漫。⁴谙历:熟习,有经验。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还有小姑与彭郎相爱,难成眷属,投江殉情,死后化作“小姑山”,而彭郎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彭郎矶”,与小姑山隔江相对的凄美传说,如果按秦观一贯的风格,写小孤山似乎应该从这个传说入手,写一段清新隽永的爱情之歌,但是这首词,气象恢宏雄伟,与秦观的清新婉丽,柔和淡雅的文风十分不符,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比,简直不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第一句,先写长江的水势,“滚滚”、“激浪”来形容水流湍急,第二句奇峰突现,一座高峻的山峰,挡住了汹涌的江水。第三句,将此山傲立此处的原因,想像为天公设立,使此山有了中流抵柱的神韵,既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又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可谓神来之笔。后世谢枋得诗“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就是脱胎于此句。

  下阕以两岸群山为衬托,用拟人的手法,说群山虽然高(掩映云千叠),虽然美(萦回紫翠),但在汹涌的江水面前都退缩了(都让洪涛恣汹涌),只有小孤山屹立在中流,日复一日,感动着过往行人。

  这首词壮思逸飞,境界开阔,是秦观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

niànjiāoguòxiǎoshān--qínguān

zhǎngjiānggǔngǔndōngliúlàngfēizhūjiànxuějiànfēngqīngdāngzhùzhōngliúwànzhéyīngshìtiāngōngkǒnglándàoxiàngjiāngxīnshèránjīnzhōulángzhǐdiǎnzhēngshuō

ànbiānshùqīngshānyínghuícuìyǎnyìngyúnqiāndiédōurànghóngtāoxiōngyǒngquèfēngjuébáoyānfēigāokōnghuànānyīnqíngchèxíngrénguòwèijūn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¹
译文:隐居明招山中讲学的朱熹,品德高尚满世界无人能比。
注释:¹等伦:与之同等或同类。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恨子弗¹见之,一去五百春。
译文:遗憾是你没有机会见到他,因他他已经离开五百年了。
注释:¹弗:不。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
我学如赘(zhuì)(yóu)¹,未成先误身。
译文:我学他只是了解皮毛点滴,事业未成却先耽误了自己。
注释:¹赘疣: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译文:耽误自己也无非个人不好,误导世人那可就不仁不义。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译文:门前有车马经过,这车马来自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念君久不归,濡(rú)¹涉江湘。
译文:因为顾念我久久未回,因而他们远涉而来。
注释:¹濡迹:留下踪迹。濡,沾湿的意思。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投袂(mèi)¹赴门涂²,揽(lǎn)³不及裳。
译文:我听说有客人从故乡来,赶快整理衣服出去相见。
注释:¹投袂:甩下衣袖。²赴门涂:赶出门口上路。³揽衣:整理一下衣服。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fǔ)(yīng)¹携客泣,掩泪²叙温凉。
译文:见到故乡旧友不禁感动得掉下泪来,亲手拉他进屋,擦干眼泪我们聊起了我离别家乡后彼此的境况。
注释:¹拊膺:拍打胸部。²掩泪:擦干。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借问邦族¹间,恻(cè)怆论存亡。
译文:我问他现在乡国和宗族过得怎么样,他凄怆地对我说,自我别后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注释:¹邦族:乡国和宗族。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亲友多零落,旧齿¹皆凋(diāo)丧。
译文:亲友也大都零落,不知迁徙到哪里去了,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已去世。
注释:¹旧齿:故旧老人。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市朝¹互迁易,城阙(què)或丘荒。
译文:市集和朝堂都改变到了其他地方,以前的很繁华的地方都已成为了丘垄和荒地。
注释:¹市朝:市集和朝堂。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坟垄(lǒng)日月多,松柏郁茫茫¹
译文:坟茔越来越多了,坟地上的松柏也郁郁苍苍。
注释:¹郁茫茫:茂盛的一片。这里指坟墓剧增。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天道信崇替¹,人生安得长。
译文:天道还有盛衰,何况是人生呢?
注释:¹崇替:盛衰。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慷慨惟平生,俯仰¹独悲伤。
译文:想想我自己的人生,顷刻之间觉得无限悲伤。
注释:¹俯仰:顷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旧题。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戚雕丧之意也。”西晋武帝末年,陆机和弟弟陆云离开江南家乡,北上洛阳以求取功名。不久,晋武帝去世,围绕权力的再分配,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系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陆机沉浮于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备感仕途艰险、人命危浅,由此也常常生发出怀念故乡亲友之情。这首诗虽沿用乐府古题,但反映的却是陆机自己的感情。

  诗的开端六句,交代有客自故乡来,诗人急忙出门迎接。首句点应诗题。“念君”二句,以故乡客口吻点明作者离乡时间之长,以故乡客远涉而来暗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一般,为下文的问讯作了铺垫。“江湘”,偏指长江,因从江东至中原无须经湘江,诗人此为协韵而已。“濡迹”,涉江时沾湿的足印,二字概写故乡客行旅的艰辛,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投袂”两句,刻画诗人迎接故乡客的急切状态,神情毕肖,透过这毫无斯文气的动作描写,读者可以联想到诗人平素对乡音的殷切企盼。

  接下来“拊膺”二句,写诗人见到故乡客的激动情态。诗人连用“拊膺”“携”“掩泪”几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创造出一种极端伤痛的氛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那积抑已久的悲情。重情是魏晋思潮的一大特征,由于个人意识加强,魏晋文人对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了更敏锐更强烈的感受;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冲破了汉儒“温柔敦厚”、“哀而不伤”诗教说的抑制,敢于尽力宣泄。陆机不仅在理论上首标“诗缘情”之说,而且在创作上大力实践之,他“观尺景以伤悲,俯寸心而凄恻”(《述思赋》),往往尽最大的努力来强化自己的感情。“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不正是这种创作倾向的流露。

  “借问”八句,写亲友零落,桑梓倾覆的惨淡现实。重逢乡亲,自然就要问讯故乡亲友的情况。而世间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亲友的存亡问题,譬如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的八十岁老兵,他“道逢乡里人”,最挂念的也是“家中有阿谁。”“恻怆论存亡”,同样真切地表现了陆机的这种心情。然而,答案却令人黯然神伤。“亲友多零落”六句,展示了一幅极其惨淡的图景:亲友大部分零落了,有德望的老人则全死光了;昔日豪华壮丽的官府殿堂倾颓殆尽,或沦为杂草丛生的荒丘,或沦为商贩出入的集市;放眼望去,郊原坟冢垒垒,松柏郁苍。六句诗,“亲友”两句和“坟垄”两句形成相反相成的强烈比照,“市”与“朝”,“城阙”与“丘荒”,也对比鲜明。这都体现着作者巧妙的艺术匠心,只有通过这种对比组合,才能创造出沧桑陵谷的气氛和惊心动魄的感染力。

  结尾四句,诗人把亲友零落、生命短促的现实痛苦升华为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悲叹感伤。“道”,此指自然规律。信,确实。“崇替”,衰亡,灭亡。“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宇宙间万灵万类终归要走向衰亡,人又岂能获免!着一“信”字,更见沉痛。既然人的衰亡是宇宙之必然,那每个人都在劫难逃了,零落者的今天,便是“我”的明天,于是诗人便在一曲欲解不能的伤叹中收束全诗:“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惟,思。“俯仰”二字突现诗人敏感的时间意识,与悲伤萦怀、感慨淋漓的气氛相吻合,更易产生“每读一过,令人辄唤奈何”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383-384页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官仓(cāng)¹老鼠大如斗(dǒu)²,见人开仓亦不走。
译文: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
注释:¹官仓:官府的粮仓。²斗: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一作“牛”。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健儿¹无粮百姓饥,谁遣(qiǎn)²(zhāo)³入君口。
译文: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老百姓也饿肚子,是谁让你们天天都得吃的呢?
注释:¹健儿: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²谁遣:谁让。³朝朝:天天。⁴君:指老鼠。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官仓鼠”的形象,讽刺那些贪官污吏,真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官仓鼠,就是官府粮仓里的老鼠。“官仓”二字至关重要。它带来了“鼠”的特殊性,决定了诗的主题。

  第一句“官仓老鼠大如斗”开篇点题,并且描绘了官仓鼠惊人的身材一“大如斗”大得像个斗!斗是粮仓中必备的量具,一斗相当于10升,能装几十斤粮食。用“斗”来形容官仓鼠,真是绝妙至极:一、写出官仓鼠出奇的个儿大;二、写出官仓鼠满肚子装的都是粮食,正像斗装粮食一样;三、斗是粮仓里的器具,鼠也生活在粮仓里,以斗喻鼠,是就近取材,有信手拈来之妙。总之,这句从身材上写出官仓鼠的特征。鼠是向来以体小著称的,“官仓鼠”却为什么如此硕大?正是由于它吃的是官粮,吞的是百姓的血汗,它们与那官府里的肥头大耳的贪官污吏是多么相似啊!

  第二句“见人开仓亦不走”。亦,也。走,当跑讲。这句意思是说:官仓鼠见人前来开仓门,也不跑掉。这真是胆大包天了。这一笔写出官仓鼠的又一惊人特征。老鼠向来是以胆小著称的,它们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一有响动便溜之大吉。但是官仓鼠为什么不怕人?正是因为没人整治它们,于是才从容不迫、安闲自如地对待来人。这使我们想到,那些贪官污吏之所以敢于横行霸道,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上司在纵容他们,包庇他们,甚至与他们同流合污。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

  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谁遣朝朝入君口?”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当然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必定有人作后台。“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魏风·硕鼠》中就有。不过,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这就是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然而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用“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最后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

参考资料:
1、 冯伟民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64-1265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