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shāngshānmiào--chàng

shāngluòqínshílǎowēngrénchuánhuàshānkōngruòxiānyǎnyóujiànzǒngzàimiàoqiánhuādòngzhōng

陆畅

陆畅

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陆畅》一诗。后官凤翔少尹。陆畅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 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
清旦¹朝金母²,斜阳醉玉龟³。天风摇曳(yè)六铢(zhū)。鹤背觉孤危
译文:清晨朝拜西王母,傍晚醉于西王母居住的金龟处。风摇荡着仙人轻薄的六铢衣,乘着无力的鹤背,感觉孤立危急。
注释:¹清旦:清晨。²金母:即西王母。³玉龟:西王母所居之处。⁴六铢衣:仙人之衣。⁵孤危:孤高、危耸。
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贪看海蟾¹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²
译文:贪看刘海撒金钱之戏,不觉天关已全部关闭。相偕到何处寄居度过这漫漫长夜,还是去造访句曲山的三茅兄弟吧。
注释:¹海蟾:蟾蜍,此指月亮。²三茅:即茅山。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叹寒儒¹,谩(màn)²读书,读书须索³题桥柱。题柱虽乘驷(sì)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译文:可叹那贫寒的读书人,白白地读了那么多的书,读书必须要题字在桥柱。即便题柱后乘坐上了驷马车,可乘了车又有谁能像陈皇后那样重金求买《长门赋》?先到长安看看,就回乡去吧!
注释:¹寒儒:贫穷的读书人。²谩:徒然,枉自。³须索:应该,必须。⁴题柱:司马相如未发迹时,从成都云长安,出城北十里,在升仙桥桥柱上题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长门赋》: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退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作赋,以黄金百斤请其作《长门赋》,以悟主上。武帝看后心动,陈皇后复得宠。

duàn··tànhán--zhìyuǎn

tànhánmánshūshūsuǒqiáozhùzhùsuīchéngchēchéngchēshuímǎizhǎngménqiěkànlezhǎngānhuí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雨湿西风¹水面烟。一巾华发²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lǔ)破滩痕³散复圆。
译文:细雨打湿秋风,兰溪水面笼罩着薄雾轻烟。已是一头华发,登上了小船,两岸青山迎着我来,又送远去,橹打波痕散了又圆。
注释: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该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兰溪:指兰江。钱塘江自兰溪(县名)至建德县梅城段的别称。¹西风:秋风。²一巾华发:喻年事已高。华发即花发。³滩痕:指溪滩上的水纹。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寻浊酒¹,试吟篇²。避人鸥鹭(lù)³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jué)方知过眼前。
译文:斟满一杯浊酒,试着吟诗作词。鸥鹭避人,³翩翩飞去。五更时还在梦杭州,醒来时,就已经出现在眼前。
注释:¹浊酒:普通家常之酒。²吟篇:吟诗作词。³鸥鹭:水鸟。⁴钱塘:今浙江杭州市。⁵睡觉:睡醒。

  该词写兰溪舟行之感受,是一首清新俊逸的山水纪游词。该词上片写舟行之景,情趣盎然;下片言舟行之情,人在舟中饮酒吟诗,悠然自得,鸥鹭在溪上飞翔,亦自得其乐。全词写得空灵清幽,恬静自然,表现了词人情逸绝俗的怀抱。

  此词题“兰溪舟中”。兰溪,在浙江中部, 今称兰江,是钱塘江上游一段干流之名。再往下,依次称桐江、富春江、钱塘江,流经杭州入海。这条江流山水清绝,自古名闻遐迩。这是首山水词。朗诵这首词,不知不觉中将人带入了空江烟雨境界。朦胧的江面,朦胧的烟雨,还有朦胧的山色。词人之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读者之心,又何必不是这样呢?山水在词中,全然不是羁旅引役的背景,而是自具自足的境界。视野不妨再放开些。词人境界,从传统的深院绣阕,歌舞楼榭,推向美好的大自然,便焕发出人与自然融合的神理。山水词不多有。这确确实实是韩淲词的独到之处。

  “雨湿西风水面烟。”开篇便引人入于胜境。细雨湿秋风,溪面一片烟。好一幅泼墨空江烟雨图。“一巾华发上溪船。”次句写出自己登舟情景。一巾华发,可知词人此时已届老年。证以戴复古诗句“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又可知词人此时已过隐居生活,其襟抱洒然尘外,对大自然之体会,自格外亲切。上溪船三字,下得兴致盎然。于是,读者仿佛也随了词人登舟溪行。“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此一联,极写乘舟风行水上饱看山色水容的美感逸趣。

  上句写山色。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动态。山色来——还去,山一一迎面而来,又一一掉臂而去,又是动态。动态写山,动中有动,别具情趣。此句与敦煌词《浣溪沙》“看山恰似走来迎”,有异曲同工之妙。下句写水容。橹破滩痕散——复圆。滩痕即滩上水文。溪则有滩,滩则有纹,纹呈圆形。船夫过滩施橹,击散了圆圆的滩痕,船过处,滩痕又一一复为圆形。此句写滩痕亦趣。自其破散以观之,则滩痕为动态。自其复圆以观之,则滩痕呈静态。静态写水,静中有动,又具理趣。与韩淲诗“江中春水波浪肥”(《三月二十七日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同一逸趣。亲切的观察,实在体现出词人与大自然的契合。

  “寻浊酒,试吟篇。”舟中,词人要来家常之酒,乘兴吟起诗篇。“避人鸥鹭更翩翩。”江上,鸥鹭翩翩飞翔,亦无拘无束。此三句,写出人自得其乐,鸟亦自得其乐,真有物我两忘之古意。“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结笔二句,一气贯注。五更舟中,梦见到了钱塘(杭州)。一觉睡醒,才知道钱塘果然到了眼前。结笔写顺流而下舟行之速,风趣得很。梦境与现境打成一片。此二句不禁令人联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该词笔法清新俊逸,为读者展开一幅空江烟雨图,又给人一种船在画中游的感觉。作者就好像是这艘游船上的向导,指引读者顺流而下,观赏沿途风景。上片中“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观察仔细,笔法细腻,动静相称,情真意切,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结尾处更是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想象丰富,趣味十足。船至钱塘,词也戛然而止,可谓干净利落,留给读者的则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恰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 何瑞澄.吟唱·赏析·教学:古典诗词赏析:九州出版社,2013.10:167-168
2、 程艳杰,靳艳萍.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773-734

zhètiān··lánzhōuzhōng--hánbiāo

湿shī西fēngshuǐmiànyānjīnhuáshàngchuánfānyíngshānláiháitānhénsànyuán

xúnzhuójiǔshìyínpiānrénōugèngpiānpiāngèngyóuzuòqiántángmèngshuìjuéfāngzhīguòyǎnqián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秋风江口听鸣榔(láng)¹,远客归心正渺茫。
译文:在秋风中伫立江口听船家敲打船舷,远在他乡作客回乡的心情一片渺茫。
注释: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¹鸣榔:用木条敲打船舷发出响声。渔民常鸣榔驱鱼,渡船则用作将开船的信号。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译文:乾坤万里独对着这无尽的江水,人生百年能遇上几个风和渺丽的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烟中树色浮瓜步¹,城上山形绕建康²
译文:瓜步镇的样貌逐渐从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浮现出来,建康城四面环绕着连绵的山冈。
注释:¹瓜步:镇名,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步山下,东临长江。²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直过真州¹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²
译文:一直过了真州再向东驶去,到深夜就可住宿在灯火通明的维扬。
注释:¹真州:今江苏仪征,在长江北岸。²维扬:今江苏扬州市。

  诗中,诗人从瓜步烟树、建康山形,联想到自身如今寄寓天涯,思乡之念顿起,从而得出滋生无穷的慨叹。全诗清丽流畅,辞情兼美,确为佳构。

  首联由舟中所见过渡到舟中所想。秋渺江上,渔帆片片。诗人乘舟东下,江上所见,惟渔帆为多。渔人以鸣榔为信号,关照着,催促着同行者抓紧捕捉。他们以捕鱼为乐,毕竟与归客之乐不同。“渺茫”者,时地远隔,模糊不清也。归返是愉快的,及登程,则不免又百感交集,一时间出现了复杂的心态,思绪纷乱,竟理不出头绪了。“归心正渺茫”,道的就是诗人这种复杂的心绪。对比之下,诗人反不如渔翁之乐。但这应理解为诗人责己严而周,又在考虑北归之后要做的事了。

  颔联两句写诗人的“归思”。一从空间,一从时间立说。诗人当此重九佳节,却舟行江水之上,既念天地之无穷,复念时间之有限,前句用比,后句直叙。以有限对无穷,往往使之感慨系之。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发的正是诗歌革新的事业做不及做不完的感慨。诗人主天下文柄,又留心于政务,则其一生要做的事,当如山积。然时间有限,天地悠悠,以有限的一生,无法做完天地间的伟业。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这四句从总体上看,思路前后一致,是“归心正渺茫”的进一步充实,表现出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颈联两句由前面的舟中所想再过渡到舟中所见,此诗所写的风帆由北转东却尚未转东之时,故所见远则瓜步,近则建康,遥川、平原尚不收眼底。诗人远远看到的瓜步上迷茫的烟树像是飘浮在江水之中一般,虽不及“乾坤渺夜浮”的洞庭湖那样浩瀚无际,却也够表现了长江的壮阔气势了。近看金陵,诚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其雄奇险要,与长江气势相辅相彰,此时也许冲走了诗人的种种心态。

  尾联两句写到达真州时,天未暮,“直过”,正描述风帆之速与不肯稍事停息之意。“更东下”,则本次航行的目的地乃是扬州,而到达扬州之时已是深夜了。诗写到旅客留宿维扬而诗亦随之戛然而止。诗人在此诗中所要表现的基本内容也圆满地完成了。

  诗中将两岸风光、思乡情结、人生感慨、身世飘零等传统诗歌题材揉为一体,兼具杜甫诗的沉郁顿挫和李白诗的清新明快。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277-278页
2、 吴振标主编.中国古代名篇分类精赏第一卷:文汇出版社,2000年04月第1版:第254页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刃血攻聊¹已越年²,竟凭儒术³罢戈(gē)(chán)
译文:当年的“聊城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年齐军都未攻下,最后竟然只用攻心之术就大败燕军。
注释:¹刃血攻聊:指战国时期破燕复齐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聊城之战”。²已越年:聊城之战中,由于守聊燕军拼死抵抗,齐军久攻不下,战争持续一年之久。³儒术:指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通过和平方式使燕军投降。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田单¹漫逞(chěng)烧牛计²,一箭³终输鲁仲连
译文:田单使用“火牛阵”抵御燕军攻打,最后却因鲁仲连的一封劝降书而军心涣散,不得不撤兵。
注释:田¹田单:齐国将领,破燕复齐战争的军事统帅。²烧牛计:指破燕复齐的经典战役“火牛阵”。³一箭:鲁仲连把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聊城,瓦解守聊燕军的士气,使之最终放弃聊城撤兵。⁴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贤士。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乐毅伐齐直至破燕复齐战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说明了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和平解决战争的明智手段较之田单穷兵黩武的战术更胜一筹,赞颂了鲁仲连高度的战争智慧。

liáochéng--wāngzūn

rènxuègōngliáoyuèniánjìngpíngshùchán

tiándānmànchěngshāoniújiànzhōngshūzhòngl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