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
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
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sòngshānrénguīshān

chàng tángdài 

láicóngqiānshānwànshān guīxiàngqiānshānwànshān 
shānzhōngbáiyūnqiānwànchóng quèwàngrénjiānzhīchù 
陆畅

陆畅

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陆畅》一诗。后官凤翔少尹。陆畅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 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译文: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万古齐州¹烟九点²,五更沧海日三竿。
译文: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注释:¹齐州:即济南。²烟九点:形容泰山烟云缭绕中群峰罗峙。化用李贺《梦天》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向来井处¹方知隘(ài),今后巢(cháo)居亦觉宽。
译文: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
注释:¹井处:居处狭隘,即其下句所言巢居,眼界窄,活动区域小。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笑拍洪崖¹咏新作,满空笙(shēng)²下高寒³
译文: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
注释:¹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在江西省新建县西南,传说上古仙人洪崖得道于此,崖以仙名。山下有炼丹井,名崖井。²满空笙鹤:传说仙鹤从空而降,接仙人乘鹤在天上的笙乐声中升天而去。³高寒:指天上仙人居处。

dēngtàishān

zhāngyǎnghào yuándài 

fēngyúndàotiānguān kuàishēngpíngyǒuguān 
wànzhōuyānjiǔdiǎn gēngcānghǎisāngān竿 
xiàngláijǐngchǔfāngzhīài jīnhòucháojuékuān 
xiàopāihóngyǒngxīnzuò mǎnkōngshēngxiàgāohán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¹
译文:天道幽深而玄远,鬼神之事渺难算。
注释:怨诗楚调:汉代乐府《相和歌》中有《楚调曲》,《楚调曲》中有《怨诗行》,简称怨诗。庞主簿:指庞遵,字通之,诗人的朋友。古代官府,上自御史府,下至州县,都有主簿一官,职掌簿书。邓治中:其人名字与事迹不详,亦为诗人之友。汉置治中从事史,简称治中,为州之佐史。居中治史,主众曹文书,故名治中。¹“天道”二句:是说鬼神之事渺茫难知。天道:天理。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结发¹念善事²,僶(mǐn)(miǎn)³六九年
译文:年少已知心向善,五十四岁犹勤勉。
注释:¹结发:束发,指十五岁。此处指青年时。²善事:做好事。³僶俛:勤奋努力。⁴六九年:五十四岁。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弱冠¹发世阻²,始室³丧其偏。
译文:二十岁上遭时乱,三十丧妻我独鳏。
注释:¹弱冠:指二十岁。其时体尤未壮,故称弱冠。²发世阻:陶渊明年轻时,时局非常混乱,前秦曾大举入寇,江西一带又遭遇饥荒,所以说“发世阻”。³始室:三十岁。丧其偏:古代死去丈夫或妻子称为偏丧,这里指丧妻。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炎火屡焚如¹,螟(míng)(yù)²(zì)中田³
译文:旱天烈日似火烧,害虫肆虐在田间。
注释:¹“炎火”句:此句是说,酷热的阳光老是像火一样的燃烧。指遭到了旱灾。²螟蜮:螟和蜮是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泛指害虫。³恣中田:在田里肆意为害。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chán)¹
译文:风雨交加来势猛,收获不足纳税钱。
注释:¹不盈廛:不满室。谓所收获粮食不多。廛:古时一户占用地。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夏日长¹抱饥²,寒夜无被眠。
译文:夏日缺粮长饥饿,冬夜无被受冻寒;
注释:¹夏日长:抱饥时间也长。²长抱饥:一作“抱饥长”。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¹夕思鸡鸣,及晨愿乌²迁。
译文:夜幕降临盼天亮,日出却愿日落山。
注释:¹造:至。²乌:指太阳。相传日中有三足鸟,故称太阳为金乌。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在己何怨天,离忧¹凄目前。
译文:我命自苦难怨天,遭受忧患心熬煎。
注释:¹离忧:遭遇到忧患。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吁嗟身后名¹,于我若浮烟。
译文:死后名声何足叹,在我视之如云烟。
注释:¹名:名声。当时陶渊明已有高隐之名。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慷慨独悲歌,锺期¹²为贤。
译文:慷慨悲歌孤独心,唯有知音晓哀怨。
注释:¹锺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是伯牙的知音朋友。《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然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这里用以指庞主簿、邓治中,意思是说他们一定也能像钟子期那样体会到这“悲歌”的含义。²信:诚然。

  作品分前后两段,前段十四句,诗人从自己半生的艰难遭遇出发,对自古以来众口所说的天道鬼神的存在提出了怀疑。开头两句是结论,是贯穿全段的。下面的十二句是这个结论所由得出的事实根据。他说:从刚刚成人(结发)那个时候起,我就一个心眼地想着做好事,苦力巴结(僶俛),到现在已经五十四岁了。自己的遭遇又是如何呢?二十岁(弱冠),世道乱离,苻坚南侵;三十岁(始室),家门不幸,死了妻子。再以后就是天灾屡降,气候反常,先是荒旱不已,螟蜮丛生;接着又是狂风暴雨,铺天盖地,闹得庄稼收不了一把,从而挨冻受饿,自己的经济生活现在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了。看看这种现实,这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福善祸淫”的天道鬼神。后段共六句,写他面对目前这种艰难处境的思想活动。他愤慨地说:我今天陷入到这个如此穷困悲凉的境地,这都怪我自己,怨不得什么别的天命或人为;历代圣贤不总是教导人们要立德、立功、立言,要名垂青史,像画麒麟么,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就如同过眼的烟云一样无足轻重,我自己在这里慷慨悲歌,我别无他求,我以有你们这两位像锺子期一样的知音人而感到欣慰与自豪。

  这是表现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景况及其思想情绪的一篇极其重要的作品。陶渊明以“田园诗人”著称,他的作品流传最广而又最脍炙人口的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这种文,和《归园田居》、《和郭主簿》、《饮酒》这种诗。后来经过鲁迅先生的批评提醒,人们又开始注意了《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少数所谓带有点“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而真正了解陶渊明晚年的生活与思想的读者仍是不多。因此,读者有必要向了解《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首诗。

  首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悲惨的生活情景,他已经到了挨饿受冻,无法维持的境地。他“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以至冻得“造夕思鸡鸣”,夜间盼着快点天亮;饿得“及晨愿乌迁”,白天又盼着快点天黑。这是多么难熬,多么难以忍受的岁月啊!反映陶渊明晚年的这种悲惨困苦生活,可以用来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相参证的,还有《杂诗》,其中说:“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梗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还有《饮酒》,其中说:“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词语都几乎一样。回想陶渊明归田的初期,那时他的家庭尽管不很富,但至少还保持着一个小康局面。他的居住情况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他的饮食情况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当隐士,自然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好景不长,四十四岁那年他家中失了大火,“一宅无遗宇”,什么都给烧得精光了。从此他的生活日益贫困,他的参加劳动也不得不由原来的观赏性、点缀性而逐渐地变成了维持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正因此,自然灾害对于陶渊明也就成为一个关系极其紧密的问题了。例如眼下陶渊明的困境就是由于“炎火屡焚如,螟蜮滋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这种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家们的经历中极为少见。

  其次,它表现了诗人晚年对社会现实的极大愤慨与不平,他满腹牢骚,甚至连天道、鬼神都恨起来了。他说:“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从自己的切身遭遇可以证明这些都是骗人的东西。与此相近,他在《饮酒》诗中还说:“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情绪都是非常激烈的。在这里,他表面上是指着天道鬼神,实际上他的批判矛头乃是指向当时的黑暗社会,指向那个掌握着人类命运的腐朽的统治集团。陶渊明这时的思想情绪和他归田初期的那种面貌大不相同了,归田初期他总爱唱那种“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的高调,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在《归去来辞》中他说:“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那时的陶渊明是以和平恬淡,与世无争著称。现在则不同了,牢骚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大。不是他的修养水平降低了。鲁迅先生说:“‘雅’要想到适可而止。‘雅’要地位,也要钱。”(《病后杂谈》)不论谁要说“安贫”,那他首先得保持一种至少是不太贫的经济条件。否则要想使人“安”得住,而且还要“乐”起来,那是很难的。陶渊明先前总爱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颇有点像是读书弹琴成癖的样子。可是到了晚年写作《咏贫士》,当他已经“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的时候,他也就“诗书塞座下,日昃不遑研”了。越穷越苦,思想矛盾也就越多,情绪也就越激烈,这是人之常情,是真实的。陶渊明的诗歌以真实著称,但若以后期这种艰难地写痛苦写愤怒的作品,和前期那种轻易地写快乐写恬淡的作品比起来,则是后期作品表现的思想更真切、更实在。

  第三,作品表现了陶渊明在这种极其痛苦难熬的生活中的意志坚定,宁死不移。他已经横下一条心来,无论怎样穷困,他再也不出去作官,再也不去和那个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了。他说:“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这是什么意思?比陶渊明早百余年的放诞派张翰曾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不是陶渊明也像张翰那样肆无忌惮地蔑视前代圣贤的古训,他所蔑视的正是当时官场中像苍蝇追逐血腥一样所追逐的那种东西。他说他之所以陷入今天这样的困境,这都怪他自己,怪不得天道鬼神或其他人事。这不是真话,这是牢骚,这是他在变相地表现他对当时政治的不平,同时其中也包含着一种坚守了节操,在精神道德上获得了胜利的骄傲与自豪。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与黑暗官场不合作,蔑视功名利禄而隐居田园去当清闲地主的,历代不乏其人。但是能够忍冻受饿,竟至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地宁可去向人家乞食,也决不回头,而一直挺下去,直至老死田园的,却除了陶渊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陶渊明的气节是感人的,陶渊明的骨头的确比别人硬。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是以淳朴实在著称,所以梁启超曾经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读者相接触的,只有阮步兵和陶渊明,而陶尤为甘脆鲜明”(《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他晚年写的这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就如同一位老朋友用连珠一般的语言在诉说他一系列的不幸,在那里发牢骚,在那里怨天恨地,在抒发他对现实社会的愤愤不平。这首诗和他归田初期作品中的那种宁静恬淡、情景交融比起来,是变得更为愤激、更为质直了,但是陶渊明作品中那种突出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却是始终一贯的。他有乐说乐,有苦说苦,有牢骚不平也决不故意掩饰。他的语言是那样浅近、凝练、生动、准确,例如:“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这种对于受冻者在冬天的长夜里盼望天亮,盼着快点日出;挨饿者在夏天的长昼里盼着天黑,以为上床不动,肚子也可能会好受一些的心情的描写,没有一点实际感受的人莫说是写不出,就是想也恐怕难以想到。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88-491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十里青山远,潮平¹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²。又是凄凉时候³,在天涯。
译文:青山连绵不断,潮水褪去路上还带着泥沙。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易逝。又是天各一方的凄凉日子,我远在海角天涯。
注释:¹潮平:指潮落。²怨年华:此指鸟儿哀叹年光易逝。³凄凉时候:指天各一方的凄凉的日子。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残月 一作:残暑)
白露¹²残月³,清风散晓霞(xiá)。绿杨堤(dī)(pàn)问荷花:记得年时沽(gū),那人家
译文: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站在绿杨堤畔询问那池中荷花:你可还记得,去年在此买酒的我?
注释:¹白露:露水。²收:消除。³残月:一作“残暑”,指余热。⁴散:一作“衬”,送。⁵年时沽酒:去年买酒。⁶那人家:那个人么?指作者自己。家在此处是语尾助词。

  这首词通篇写景,又抒发了词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首词作中读者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

  “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路带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

  “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

  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参考资料:
1、 (宋)王禹偁等著 .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超值金版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214-215 .
2、 程艳杰 靳艳萍编著 .宋词三百首 精读·故事 (上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350-352 .

nánzi··shíqīngshānyuǎn--zhòngshū

shíqīngshānyuǎncháopíngdàishāshùshēngniǎoyuànniánhuáyòushìliángshíhòuzàitiān

báishōucányuèqīngfēngsànxiǎoxiá绿yángpànwènhuāniánshíjiǔrénjiā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空门¹寂寞汝(rǔ)思家,礼别云房²下九华³
注释:¹空门:佛教名词。²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³九华: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爱向竹栏骑竹马¹,懒于金地²聚金沙。
注释:¹竹马:儿童玩具,当马骑的竹竿。²金地:佛教典故。后常用金地、布金之地代指寺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添瓶¹涧底休招月,烹茗(míng)²(ōu)³中罢弄花
注释:¹瓶:汲水的陶罐。²烹茗:煮茶。³瓯:盆盂一类的瓦器、陶器。⁴弄花:一种茶艺,于泡茶时于杯中冲出种种花纹、花样。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¹
注释:¹烟霞:山水景致。因为山水景致中烟霞所占比重最大,故一般山水美景便称作烟霞。烟指雾霭云烟,霞即阳光晚霞。
金地藏在九华山化修时,终日与一小童役为伴。当这个烹茶汲水的小童不耐深山寂寞,要回归家中去时,作者写了这首七言律诗赠送他。诗写得亲切柔和,娓娓情深,叙述的也是日常近事,充分地表现出作者仁慈的心地和豁达的情操。

sòngtóngzixiàshān--jīncáng

kōngménjiābiéyúnfángxiàjiǔhuá

àixiàngzhúlánzhúlǎnjīnjīnshā

tiānpíngjiànxiūzhāoyuèpēngmíngōuzhōngnònghuā

hǎopínxiàlèilǎosēngxiāngbànyǒuyānxiá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军歌¹应唱大刀环²,誓灭胡奴³出玉关
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注释: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¹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²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³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⁴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只解¹沙场²为国死,何须³马革裹(guǒ)还。
译文: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注释:¹解:知道,懂得。²沙场:战场。³何须:何必要。⁴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都有这着这样的一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首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气。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
1、 刘琦,周奇文著.《塞漠雄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1:第364-365页

chūsài

lín qīngdài 

jūnyīngchàngdāohuán shìmièchūguān 
zhǐjiěshāchǎngwèiguó guǒshīhu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