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丹毂常思阙下来,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丹毂常思阙下来,
紫泥忽自天中出。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
紫泥忽自天中出。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
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拜恩稽首纷无已,
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拜恩稽首纷无已,
凝旒前席皇情喜。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凝旒前席皇情喜。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专城一鼓妖氛静,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专城一鼓妖氛静,
拥旆十年天泽深。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拥旆十年天泽深。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仙酝尝分玉斝浓,御闲更辍金羁骏。元正前殿朝君臣,
仙酝尝分玉斝浓,御闲更辍金羁骏。元正前殿朝君臣,
一人负扆百福新。宫悬彩仗俨然合,瑞气炉烟相与春。
一人负扆百福新。宫悬彩仗俨然合,瑞气炉烟相与春。
万年枝上东风早,珮玉晨趋光景好。涂山已见首诸侯,
万年枝上东风早,珮玉晨趋光景好。涂山已见首诸侯,
麟阁终当画元老。温室沈沈漏刻移,退朝宾侣每相随。
麟阁终当画元老。温室沈沈漏刻移,退朝宾侣每相随。
雄词乐职波涛阔,旷度交欢云雾披。自古全才贵文武,
雄词乐职波涛阔,旷度交欢云雾披。自古全才贵文武,
懦夫只解冠章甫。见公抽匣百炼光,试欲磨铅谅无助。
懦夫只解冠章甫。见公抽匣百炼光,试欲磨铅谅无助。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3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两弯似蹙(cù)¹非蹙罥(juàn)烟眉²,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译文:两道淡烟弯眉欲皱未皱,一双清露目似泪非泪。
注释:¹蹙:皱眉。²罥烟眉:形容眉色好看,像一缕轻烟。罥,挂。各个版本或作“笼”,或作“罩”,或作“冒”,或经涂改,或改全句。一般以清代怡亲王府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世简称“己卯本”)为准。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态生两靥(yè)¹之愁,娇袭²一身之病。
译文:忧愁的姿态尽显于两边的酒窝,身子柔弱如同承袭了一身的病。
注释:¹靥:脸颊上的微涡。²袭:继,由……而生。这种用字和句子结构形式是骈体文赋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译文:泪光点点,气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译文:安静的时候就像泣花照水般迷人,行动时像弱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心较比干¹多一窍,病如西子²胜三分。
译文:心胜比干更聪明,生病时的姿态比西施还要美。
注释:¹比干:商代贵族,纣王的叔父,官为少师,因强谏触怒纣王而被处死。《史记·殷本纪》:“(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旧时赞人颖悟有“玲珑通七窍”的话。这句说林黛玉的心还不止七窍,是极言其聪明。²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将她训练三年后献给好色的吴王夫差,以乱其政。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皱眉)”,更显娇柔之美。见《庄子·天运》。林黛玉因“眉尖若蹙”又叫“颦儿”,也暗取其意。

  这篇赞文见于小说第三回,是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会面时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此文并没有对林黛玉的容貌作细致描写,却体现出她弱不禁风的娇态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全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容貌、才华过人的少女形象。

  《赞林黛玉》是一篇骈文,写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文中并没有对她的容貌作细致描写,却体现出她弱不禁风的娇态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古时女孩子画眉毛用一种松烟,有一点像墨。黛玉的眉间有一点淡淡的像烟一样的东西笼罩着,是说她不发愁的时候,都有一种发愁的感觉。她的姿态很美,两腮上满是愁容。这里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美不是讲她的容貌,而是在讲她的心情。所以宝玉看到的林黛玉不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在他眼里,林黛玉看起来好娇弱,一身都是病。一般人很少这样形容美女。可这是宝玉在看黛玉,表示宝玉对她有很多的疼惜,这是一个主观的描绘。林黛玉的存在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对宝玉特别有缘的。最奇特的描述是“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八个字。宝玉第一次看黛玉就觉得她一片泪光,这是一种感觉。第一回、第二回讲他们俩前世有过缘分,这一世相见的时候,留有对前世的回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完全是宝玉对黛玉心疼的描绘,而不是实际的描绘。

  《红楼梦》中写王熙凤跟写林黛玉的方法差别很大。王熙凤是黛玉眼中的一个光彩夺目的女人,而宝玉眼中的黛玉,给人一种娇弱的感觉。林黛玉的美是一种病态美,惹人心疼,惹人怜爱;“心较比干多一窍”又是对她冰雪聪明的赞美。整段文字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容貌、才华过人的少女形象,正所谓“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小说中的林黛玉以弱不禁风的娇态为美,说明了美感是有阶级性的。贾府上的焦大固然不会爱林妹妹,新时代的青年阅读《红楼梦》,虽然可以理解和同情处在当时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林黛玉,喜欢她的纯真聪明,却未必欣赏这种封建贵族阶级的病态美。而且,她的高傲与矜持,也让许多人对她颇有微词。

参考资料:
1、 李楠 解译.红楼梦诗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39-40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lú)山烟雨浙江潮(cháo)¹,未至千般恨²不消。
译文: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
注释:¹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汐。²恨:遗憾。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住静观心”、“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自己妄念看清,恍然看清自己之后,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469-2470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译文:残败的柳树、枯萎的荷叶让客居异乡的人倍感凄凉,站在高处独自面对萧瑟西风。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万井人烟环魏阙(què)¹,千年王气到钱塘。
译文:临安城中繁华无限,是因为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有王气存在。
注释:¹魏阙: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湖澄古塔明寒屿(yǔ)¹,江远归舟动夕阳。
译文:湖水清澈、古塔秀丽、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在夕阳的映照下,小魏从远处的江上归来。
注释:¹寒屿:寒冷的小岛。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bìn)¹霜。
译文:北望中原地区不知在何方,劳碌半生只是落得双鬓白发。
注释:¹鬓毛:鬓角的头发。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作者刘黻把他对南宋社会生活的体验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从中可以看出都城临安既繁华又荒凉的特殊风貌,表现出作者忧国伤己的情怀。

  诗题中的江指钱塘江,湖指钱塘湖(即西湖〉。首联写柳、荷、客、风。客是作者自指,上方即地势最高处。从人到物,全是一片衰枫凄凉的情态,一开始便给“伟观”罩上阴沉残破的影子。中间四句写景。颔联先写湖边的临安——这里既是“王气”所钟,又有“万井人烟”,可见其繁荣发达。“魏阙”本指古代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后代用以代指朝廷。“钱塘”是临安的别称。南宋统治者以临安为“行在所”,实际上是不敢承认他们已在那里建都。而诗中却用上“魏阙”、“千年王气”等词语,其中就隐含着对偏安局面的讥刺。

  颈联把镜头从“万井人烟”上移开,着力描写江和湖。西湖素以水碧、塔秀、岛奇见长,前一句中的“澄”、“明”二字就抓住了它最本质的特征。后一句写江,“归魏”和“夕阳”虽然是这幅江景图中的主要内容,但不可忽视句中的”远”字和”动”字——因为远,所以不能尽见,只可依稀辨出夕阳下的归魏;而一个“动”字,勾出夕阳洒在江面上的金鳞为归魏所摇乱时的美妙景致,给全篇的描写多少增添了点动态美。

  末联点明题意。由于钱塘是“王气”所在,因而“北望”句用中原何在论国事;因为作者对西风而伤怀,所以“半生”句用“鬓毛斑”叹自己(盈,通赢)。总之,国运不兴,仕途潦倒,正是国事、私事最不堪回首的时候,因而结尾处所包含的哀痛是深沉而接近绝望的。

  这是一首对景伤怀之作。西湖素以秀美著称,而宋代的临安,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自南宋建都于此后,正是它的全盛时期。然而作者独能借富丽之景抒凄凉之怀:钱塘不失其秀,江湖不减其美,却和谐地同悲怆情怀融而为一,这是作者写景的高明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每两句一变,因而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但作者在描写时又非常注意四者之间的过渡和关联。比如第二句末用了“上方”一词,有了它,中间四句所写的景象才能尽收作者眼底。第二联写钱塘,那里是南宋都城,因而诗中说是“王气”已到。然而直承这两字而来的第三联,却分明有“王气黯然”的慨叹。第六句写江,天色将晚时的归魏最容易激起“吾归何处”的感情,这又自然地引出末联中原何处、半生虚度的感叹来。

jiāngwěiguān--liú

liǔcánlǎoliángduì西fēngshàngfāng

wànjǐngrényānhuánwèiquēqiānniánwángdàoqiántáng

chéngmínghán屿jiāngyuǎnguīzhōudòngyáng

běiwàngzhōngyuánzàisuǒbànshēngyíngbìnmáoshuāng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卷尽愁云,素娥(é)¹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sū)润凌波地²
译文:雨后,漫天的愁云被风吹散,明月露出姣好的月容,就像嫦娥刚刚沐浴梳洗般。尽管街上车水马龙,来往着体态轻盈的佳人,却没有扬起半点尘埃,因为雨后的路面润泽酥软不起尘土。
注释:¹素娥: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²凌波地:是靓装舞女行经的街道。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后来借指步履轻盈的女子。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niǎn)¹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xūn)被。春梦笙歌里。
译文:我如今重游京华旧地,当日赏灯的情事依稀在心。难忘她的柔情似水,我的思绪如流水般难以止息。独自回到小楼里,薰香拥被独自睡去,进入温馨的春梦,梦里恍惚听到笙歌乐音。
注释:¹辇暗:帝王车驾经行之暗,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平”,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平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暗”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007-2008

diǎnjiàngchún ·shìdēngchūqíng

wényīng sòngdài 

juǎnjìnchóuyún élínxīnshū ànchén rùnlíng 
niǎnchónglái fǎng仿dēngqiánshì qíngshuǐ xiǎolóuxūnbèi chūnmèngshēng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¹²病翁³
译文:回家五年来,已经五度见到春天的容貌,我病且老,常被娇艳的春光欺恼。
注释:南溪:诗人故乡吉水塘村前一道小溪,诗人即筑室于溪畔。¹春容:犹言春光。²恼:使烦恼。³病翁:作者自指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恼上去末梢(shāo)红。
译文:柳树下垂的枝条末梢刚生出嫩绿的叶片,几枝上伸的桃枝上初绽嫣红的花苞。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卷帘亭馆酣(hān)¹日,放杖溪山款款²风。
译文:珠帘高卷,亭馆内融融春晖怡我心怀,拄杖出游,山水间款款春风令人醉倒。
注释:¹酣酣:艳盛貌。²款款:徐徐柔和貌。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¹
译文:新年早春时节恰逢春雨丰足,去年虽好,却难及今年兴荣。
注释:¹好时丰:好年成。

  此诗为诗人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尾联以春雨兆丰年收结。此诗用词通俗生动又富有理趣。

  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所以说“春容恼病翁”。叹老中隐藏着不服老的情绪。这正是诗人虽年已衰暮,却仍然热爱早春景色的原因。以下两联,即写衰翁眼中的春容。

  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早春柳枝返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小桃花初绽时,也总是首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下来,上去,分写柳条桃枝的特点;“垂处绿”,“末梢红”,则正是他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题目“早春"写出“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

  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在华美的亭馆中,珠帘高卷,浓盛的春光映射着,满室充满了温煦的春晖和熏人的春意;拄着拐杖,在溪山郊野间放步漫游,迎面吹来了徐徐的春风。这一联将早春的暖日和风与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动结合起来写,传出了融洽的春意。“酣酣”、“款款”使人感到舒适欲醉。

  尾联转笔,以春雨兆丰年收结,进入新年之后,新雨下得很足,看来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景,相比之下,去年虽丰收,恐怕还算不上最好的年景。"更入新年”点早春。这个结尾,说明“衰翁”所醉心的并不仅仅是美好的春容,而且关切着民生荣悴。从艺术角度看,可能失之平直,但从思想内容看,却转出新意。

  以衰翁写早春,本极易流于颓唐。这首诗的一个好处,正在于无颓唐之态,春天的色彩、活力、希望,都表现得相当充分。

参考资料:
1、 缪钺著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1186-1187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