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独忆卸冠眠细草,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独忆卸冠眠细草,
不知谁送出深松。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不知谁送出深松。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zuìhòushānzhōngyǒurén--

zuóshānjiāchūnjiǔnóngrénxiāngquànjiǔcóngróngxièguānmiáncǎozhīshuísòngchūshēnsōngdōuwàngzuìhòuféngliánshěngguīshíjiàngōngzhīshàngxiánshēnmǐngdīngrényīngkǒngxiàolóngzhōng

于鹄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 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还去。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还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空凝伫。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十暮平芜¹,花远重重树。空凝伫²。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注释:¹平芜:平旷的原野。²凝伫:有所思虑、期待而立着不动。
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抒发作者怀人的情思。上片写景。斜阳穿窗,暮山归雁,已经是黄昏的时候了。下片写惜春怀人之情。平芜远望,树木重重,春色将暮,故人何在?宛转细腻地透露了无限怀念之情。全词清新幽雅,委婉多姿。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何处¹?几叶萧萧雨。湿尽檐(yán)²,花底无人语。
译文:是什么时候,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
注释:¹何处:何时。古诗文中表示询问时间的用语。²檐花:屋檐之下的鲜花。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掩屏山¹,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lán)²
译文: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注释:¹屏山: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而得名。²阑干:同“栏干”。

  这是一首触景写情之作.细腻动人。前半首写室外勾画了一幅凄清的场景。后半首转入室内,掩紧屏风熏炉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烬,不见一丝温暖。这一切,无不透着凄冷之意。而看花之人此时无言胜有言,是对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叹息,是对自身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

  这首小词结构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地描摹出了一幅画面。先写室外,再写室内,最后点到愁怨之人。本篇虽短小精悍,但却层层深入,极见情味。纳兰长于小令,由此篇亦可见一斑。一开始便发问:何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把屋檐下的花儿都淋湿了。那个惜花之人默默地看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

  此词或可视为纳兰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婉曲表达,从中可见词人内心的悲凉。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7页

liánhuányǐng··chù--lánxìng

chùxiāoxiāo湿shījǐnyánhuāhuārén

yǎnpíngshānhánshuíjiànliǎngméichóulángàn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jǐ)¹沉沙铁未销²,自将³磨洗认前朝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注释:¹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²销:销蚀。³将:拿,取。⁴磨洗:磨光洗净。⁵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¹不与周郎²便,铜雀³春深锁二乔
译文: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²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³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⁴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对岸为乌林,相传是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决战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足而立的形势。周瑜统率吴军,作为主力,用火攻大败号称百万的曹操大军,一举成名,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的描绘了两个东吴著名美女的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临漳西)。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8-50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804-805

chì

 tángdài 

zhéchénshátiěwèixiāo jiāngrènqiáncháo 
dōngfēngzhōulángbiàn便 tóngquèchūnshēnsuǒèrqiáo 
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
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
译文:天子需要精明能干的县官,朝廷果然得到了你这样的干吏。
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
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
译文:你如朗然清秋之月,皎然独出照映吴台。
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
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
译文:你落笔即出绮绣文章,办理公务,雷厉风行。
蠖屈虽百里,鹏鶱望三台。
蠖屈虽百里,鹏鶱望三台。
译文:现如今虽然只是蠖屈百里之县官,将来可是鹏程无限,可望三台公相之位。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译文:公事完毕无他事,面对青山琴堂开。
绿水寂以闲,白云有时来。
绿水寂以闲,白云有时来。
译文:闲暇弄绿水,兴来约白云作客。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
译文:你如河阳潘岳问才奇藻富丽,又如彭泽陶潜乐纵名杯,清明治理县务。
所恨不见之,犹如仰昭回。
所恨不见之,犹如仰昭回。
译文:长恨不能与他们为伍,就如时光循环而转,各在相对的地方。
元恶昔滔天,疲人散幽草。
元恶昔滔天,疲人散幽草。
译文:乱群之马罪滔天,疲困之民散布幽草之间。
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
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
译文:江川震荡没有活的鱼,整个县里连老人都罕见。
誓雪会稽耻,将奔宛陵道。
誓雪会稽耻,将奔宛陵道。
译文:誓言要雪会稽之耻,我将踏上去宣城之道。
亚相素所重,投刃应桑林。
亚相素所重,投刃应桑林。
译文:你素为御史大夫所重视,处理公务游刃有余,并有美妙的节奏如奏桑林之曲。
独坐伤激扬,神融一开襟。
独坐伤激扬,神融一开襟。
译文:独坐常思激浊扬清,有时与神明相融,胸襟为之一开。
弦歌欣再理,和乐醉人心。
弦歌欣再理,和乐醉人心。
译文:欣然再理弦歌,和乐陶醉人心。
蠹政除害马,倾巢有归禽。
蠹政除害马,倾巢有归禽。
译文:清除害马,铲除害民的政令,归禽回巢,人民返回故乡。
壶浆候君来,聚舞共讴吟。
壶浆候君来,聚舞共讴吟。
译文:人民壶浆箪食等候你的到来,讴吟聚舞,与君共乐。
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
农人弃蓑笠,蚕女堕缨簪。
译文:农人乐得丢弃了头上蓑笠,蚕女乐得堕落了头上缨簪。
欢笑相拜贺,则知惠爱深。
欢笑相拜贺,则知惠爱深。
译文:人民欢笑互相拜贺,都感觉到你的惠政遗爱深深。
历职吾所闻,称贤尔为最。
历职吾所闻,称贤尔为最。
译文:我所见闻过的县宰,你是最贤能的。
化洽一邦上,名驰三江外。
化洽一邦上,名驰三江外。
译文:你善于教化普沾一邦之内,名声传播到了三江之外。
峻节贯云霄,通方堪远大。
峻节贯云霄,通方堪远大。
译文:高尚的节操气贯云霄,通晓为政之道的深远。
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
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
译文:文章能变一地之风俗,款待客人之礼仪周全。
他日一来游,因之严光濑。
他日一来游,因之严光濑。
译文:他日我再来一游,因为这里也有严光的严子濑。

zèngcóngsūnxìngzǎimíng--bái

tiānzimàozǎitiānzhīyīngcái

lǎngránqīngqiūyuèchūyìngtái

luòshēngxiùcāodāozhènfēngléi

huòsuībǎipéngxiānwàngsāntái

退tuìshíwàishìqíntángxiàngshānkāi

绿shuǐxiánbáiyúnyǒushílái

yángzǎopéngzòngmíngbēi

suǒhènjiànzhīyóuyǎngzhāohuí

yuánètāotiānrénsànyōucǎo

jīngchuānhuólínhǎnlǎo

shìxuěhuìchǐjiāngbēnwǎnlíngdào

xiāngsuǒzhòngtóurènyīngsānglín

zuòshāngyángshénróngkāijīn

xiánxīnzàizuìrénxīn

zhèngchúhàiqīngcháoyǒuguīqín

jiānghòujūnláigòngōuyín

nóngrénsuōcánduòyīngzān

huānxiàoxiāngbàizhīhuìàishēn

zhísuǒwénchēngxiáněrwèizuì

huàqiàbāngshàngmíngchísānjiāngwài

jùnjiéguànyúnxiāotōngfāngkānyuǎn

néngwénbiànfēnghǎoliúxuāngài

láiyóuyīnzhīyánguānglài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昔余游京华¹,未尝废²丘壑³
译文:曾在京都做官多年,却从未忘怀过山水。
注释:斋:指谢灵运在永嘉郡时的书斋。¹京华:指当时的京都建康,即今南京。谢灵运来永嘉前曾在京都做官多年,游京华即指这一段时间。²废:忘怀。³丘壑:泛指山水。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shěn)¹归山川²,心迹³双寂寞
译文:何况是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都感到空虚。
注释:¹矧乃:何况是。²归山川:回归到山水之中,实际是指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³心迹:指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两个方面。⁴双寂寞:都感到空虚,即作永嘉太守既无事可想,也无事可干。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虚馆绝诤(zhèng)(sòng)¹,空庭来鸟雀。
译文:官衙内没有狱讼案件而显得清闲,官堂庭院空旷清静以致招来鸟雀止息觅食。
注释:¹诤讼:狱讼案件。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卧疾丰暇(xiá)¹,翰(hàn)²时间作³
译文:卧病在床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文章诗赋时常写一写。
注释:¹丰暇豫: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²翰墨:笔墨,代指文章诗赋。³时间作:时常写一写。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怀抱¹观古今²,寝食展戏谑(xuè)³
译文:怀抱典籍图书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在寝卧饮食之时展开谈论说笑。
注释:¹怀抱:似指怀抱典籍图书。²观古今: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³戏谑:谈论说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既笑沮(jǔ)¹苦,又哂(shěn)²子云阁³
译文:即嘲笑长沮和桀溺的苦,又讥笑扬雄投阁自杀一事。
注释:¹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贤人,不肯游仕,结伴耕种,一辈子辛苦劳作。²哂:讥笑,嘲笑。³子云阁:指扬雄投阁自杀一事。扬雄在西汉成帝时在朝为官,王莽篡汉,立“新”朝,扬雄作《剧秦美新》加以吹捧,并受任大夫之职校书天禄阁,后来因事被株连,投阁自杀,几乎死去。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执戟(jǐ)¹亦以疲²,耕稼岂云乐³
译文:做官既然太疲倦了,耕种哪里能算快乐。
注释:¹执戟:秦汉时宫廷的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执戟而得名,这里泛指做官。²以疲:太疲倦。³岂云乐:哪里能算快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万事难并欢,达生¹幸可托。
译文:要寻求解决世事难并欢的矛盾,只好寄希望于老庄的道家思想。
注释:¹达生:老庄的思想。

  这首诗作纵向展开,从过去写到现在。开头两句说过去,接着四句主要讲述到永嘉担任地方官以后的情况。中间六句具体写读书的情形。结尾四句直接说到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生活情趣。这首诗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通篇又具有感情深沉凝重、语调平易亲切的特点。

  游京华”与“归山川”、“未尝废丘壑”与“心迹双寂寞”,隔句映衬,在文义上递进一层。这一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更明白提示前后两个时期之间存在着的变化。诗人自述到永嘉以后,“心”不预世事,“迹”绝交以息游。

  “虚馆”二句更具体描画出“心迹双寂寞”的景象。事实上,身为一郡之长,是不可能如此清闲的。《宋书》本传说:“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可见“绝诤讼”并非真的没有“民间听讼”,而是由于心远地自偏,“不复关怀”,有意不闻不问罢了。以上几句,对于“斋中读书”的诗题来说,看似闲笔,实际上这是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显示的是读书时总的心态意绪与环境气氛。以下写“斋中读书”的正笔,正是从这一大背景上推出的。

  从“卧疾丰暇豫”起,即转入“斋中读书”的描叙。“卧疾”就只能在“斋中”,有了许多空闲时间,为了排遣无聊,除了写诗作字以外,便轮到了“读书”。“怀抱观古今”等四句,具体写读书的情形。诗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了解历史以增进对现实的认识,方法上有读有评。诗中论到的人物有消极避世的隐士长沮、桀溺和热衷仕进的文人扬雄。谢灵运对沮、溺则取批评的态度,认为隐居耕田是一“苦”事而予以非笑。扬雄在易代之际的言行,历来受人非议,如李善说他“露才以耽宠,诡情以怀禄”。谢灵运也不满于扬雄的屈节事人、钻营爵禄,故在非笑沮、溺的同时,对扬雄也采取了哂笑的否定态度。

  结尾四句是在读书论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由“既笑”二句引出,直接说到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生活情趣。“执戟亦以疲”,说明自己对于仕进已心灰意冷;“耕稼岂云乐”,又表示自己不愿过躬耕隐居的清苦生活。诗人让自己站到了三岔路口,是仕,是隐,无一理想,无可适从。故不由得叹道:“万事难并欢。”在仕隐矛盾的煎熬下,诗人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慰藉心灵的人生道路:“达生幸可托。”以“达生”处世,就会避免贪多务得,不受物欲的困扰,摆脱世务的牵累,在精神上求得自我解脱,近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结尾所表示的生活态度:“乐乎天命复奚疑。”

  谢灵运为官时不理政事也是“达生”思想的表现,而“达生”思想的进一步实践,尚有待于绝意仕进,归隐田园,更远地离开尘世俗务。谢灵运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广有田产,归隐而仍可免于沮溺的耦耕之苦,这大概是他的“达生”思想的最完美的实现了。不久,他果然踏上了归隐的道路。

  全诗以“斋中读书”作为结构的中心,向前推衍,说到过去;往后演绎,谈及未来。读书是在斋中,说前道后的情事则及于斋外的广阔世界——京城的丘壑,永嘉的山川,执戟殿中,耕稼田间。仕隐矛盾的抽象主题,由于结合读书论书的具体内容提出,显得不玄不泛;又由于视野开阔,有回顾,有前瞻,联系长期以来的生活体验坦率剖白,通篇又具有了感情深沉凝重、语调平易亲切的特点。

  作为一首宣扬老庄“达生”思想的记事说理诗,而能不落抽象说理的魔障,写得迥异于“平典似《道德论》”的“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钟嵘《诗品序》),足见诗人艺术上的功力。至于诗中宣扬的所谓“达生”的消极避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与生活理想,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肯定是不足取的,但对于了解谢灵运全人及其创作演进的轨迹,则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673-67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