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归路远,闻说亦愁人。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
桑干归路远,闻说亦愁人。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
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
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

sòngwéipànguānguīmén--

sānggànguīyuǎnwénshuōchóurényǒuxuěchángjīngxiàhuākōngdàochūn

xiàyíngyúnwàihuǒshōuyuèzhōngchénbáishǒucóngróngqīngshānwèishēn

于鹄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 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gǔ)(mǔ)¹在西山西。其始盖冉(rǎn)²自南奔注,抵山石,屈³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¹⁰,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¹¹,然后徐¹²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¹³
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它的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屈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屈流。潭水清澈屈平缓,屈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屈下。
注释:¹钴鉧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钴鉧,熨斗,也有学者认为钴鉧是釜锅。²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³屈:通“曲”,弯曲。⁴其:指冉水的源头。⁵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⁶势峻:水势峻急。⁷荡击:猛烈冲击。⁸益暴:更加暴怒。⁹啮:侵蚀。¹⁰涯:边沿。这里指侵蚀着岸边。¹¹轮:车轮般的漩涡。¹²徐:慢慢地。¹³有树环焉,有泉悬焉:有树环绕在潭上,有泉水从高处流入潭里。环,环绕。焉,在那里,兼指代词。悬,自高处而下。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qì)¹也,一旦款门²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³,既芟(shān)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译文:山上有居住的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注释:¹以予之亟游:因为我经常去游玩。以,因为。予,我。亟,经常,多次。²款门:敲门。³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承受不了官家租税和私人债务的重压。不胜,承担不了。券,债务的借据。委积,累积的压力。⁴芟山:割草开山。芟,割草。⁵更居:搬迁居住的地方。⁶贸财以缓祸:这里指解救税债之灾难。贸财,以物变卖换钱。缓祸,缓解目前灾难。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¹,延其槛²,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³,有声潀(cóng)。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jiǒng)。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屈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注释:¹崇其台:加高潭边的台沿。崇,加高。其,指示代词,这里指潭。²延其槛:延长那里的栏杆。延,加长。槛,栏杆。³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引导那些高处的泉水,使之坠落到潭里。⁴潨然:水声淙淙的样子。尤与中秋观月为宜:尤其是在中秋晚上赏月更为适合。⁵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空的高远,感受到空气的清爽。于以,于此,在这里行迥,遥远。⁶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钴鉧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二篇。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作者从冉水着笔:“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奔注”二字描状冉水强悍的生命力,大有迅猛而来,一泻千里之势,但却遇上了屹立不动的山石挡住了去路。“奔注”之水抵石而下,但“抵”不过山石,只得“屈折东流”了。经过山石激荡后的溪水,变得更加湍急狂暴了,“啮其涯”,直到“啮”完了水涯的沙土,奔注之水全部流到潭中,有所归依才停止。在此,作者以飞动的笔势写出了湍急的溪水景象。接下来,作者则描绘“旁广而中深”的水潭。约有十亩大的潭水则显得格外的平静,格外的清澈。至此,作者的笔势也由峻急而变得平缓起来,不仅表现了溪水因落差过大而迸发出的巨大冲击力,而且进一步写出了溪水“流沫成轮”的又一性情,生动地描画出旋涡溅沫卷雪、旋转如飞的奇景。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是流动变幻、神秘瑰伟的,并且是有着强悍的生命力的锦绣画卷。这与作者顽强执着、自信自强的意愿相合,让其精神为之一振,作者长时间被压抑的内在不屈与傲岸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冉水由“奔注”而遇阻,而“屈折”,而“荡击”,而“啮”食,直至冲出个水潭来。这是一种充满了力度、骨气凛凛的壮观之景。“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这又是一种安宁疏朗,深婉幽美的恬静之景。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山水有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只有与大自然融合一体,才能识得天机,悟透人理。在柳宗元笔下,永州山水完全是为“我”而独有的。其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动静远近等等,都是或兴发感慨,或寄寓哲理的抒情载体。

  第二段笔锋一转,由写景过渡到叙事,叙述得潭经过时带出一个社会问题:钴鉧潭岸边上居住的一户人家,见作者多次去那里游玩、观赏,有一天,便来敲门相告:因受不了官租私债的重重负担,要躲避到山里去开荒,情愿把潭上的田地卖给作者,以缓解当前的困境。作者“乐而如其言”,把田地买了下来。这仿佛是把贫民的“忧”变成了自己的“乐”。其实相反。联系作者自身的遭遇和《捕蛇者说》等文所反映的情况,就不难想见他此时的心情。如前所说,作者寄情山水,本来是想逃避现实,排遣忧闷,然而尖锐的社会矛盾,直扩展到山巅水涯,如何逃避。一个由于企图改变黑暗现实而被放逐的人仍然不能不面对政治苛虐、生民涂炭的现实,他的忧闷就不能排遣得了。然后作者“崇其岩,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淙然”。作者对潭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改造,使钴鉧潭的环境便更优美了,更宜于“中秋观月”,更宜于站在潭上见天之高,气之迥了。只有在这幽丽清爽的大自然中,在这“天高气迥”的境界中,他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文章到此,作者沿着买田修潭的经过,再度抒发感慨,绾合二者,收束全篇。“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作者说因此潭而忘故土,但在这“乐”的背后,也流露出心底的隐隐哀愁。表面上说因此潭而忘故土,实则故土并不能忘。正所谓“不思量,自难忘”,这种忧郁,这种期待,始终剪不断,理还乱,这便是作者的矛盾心理。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057-1059
2、 马亮.柳宗元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209-211
3、 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449-450

tán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tánzài西shān西 shǐgàirǎnshuǐnánbēnzhù shānshí zhédōngliú diānwěishìjùn dàngbào niè pángguǎng广érzhōngshēn zhìshínǎizhǐ liúchénglún ránhòuxíng qīngérpíngzhěqiěshí yǒushùhuányān yǒuquánxuányān 

    shàngyǒuzhě zhīyóu dànkuǎnménláigàoyuē  shèngguān quànzhīwěi shānshānérgēng yuàntánshàngtiánmàocáihuǎnhuò  

    éryán chóngtái yánkǎn xíngquán gāozhěérzhuìzhītán yǒushēngcóngrán yóuzhōngqiūguānyuèwéi jiàntiānzhīgāo zhījiǒng shúshǐ使érwàngzhě fēitán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悲歌可以¹当泣,远望可以当归²
译文: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眺望远方就当做返回了故乡。
注释:¹可以:此处作“聊以”解。²当:代替。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思念故乡,郁(yù)郁累(lěi)(lěi)¹
译文: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思乡的忧愁盈满心怀。
注释:¹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译文:想要回家,可家中已无亲思,想要渡河却无船可渡。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心思¹不能言,肠中车轮转²
译文:心里思乡的悲愁无处可说,只能憋闷在心中,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注释:¹思:悲也。²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接着写他这样悲哀的原因:“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不是真的“远望可以当归”,而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远望还是没有见到故乡。“郁郁”是写草木郁郁葱葱。“累累”是写山岗累累。“岭树重遮千里目”,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难见故乡,不见亲人。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已经无家可归了。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的意思,是这位游子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这正是他思乡、望乡的根本原因。这样写,就比《艳歌行》所表达的要沉痛得多了。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这两句写游子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末句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不但“转”字关合得自然,同时能准确传神地传达出痛楚之感: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古歌》是触景生情,而这首诗,既不写景,也不叙事,它以真挚的感情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可以说,抒情诗的意境,并不在于写景和叙事,只要感情真挚感人能引起共鸣,那么诗的意境就在不同的读者的脑海中幻化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了。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 选注.乐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第2版):52
2、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10-111

bēi

míng liǎnghàn 

bēidàng yuǎnwàngdàngguī 
niànxiāng lěilěi 
guījiārén chuán 
xīnnéngyán chǎngzhōngchēlúnzhuàn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老人七十仍沽¹酒,千壶百瓮花门口²
译文:老人七十了还在卖酒,无数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花门楼口。
注释:¹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²花门口:指花门楼口。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巧 一作:仍)
道傍榆(yú)(jiá)¹巧似钱,摘来沽(gū)酒君肯否。(巧 一作:仍)
译文:路旁的榆荚好似那成串的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注释:¹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唐玄宗天宝十载(751)三月,诗人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怎能不在酒店小住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呢?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花门楼口。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的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境这可以算得上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做了铺垫。

  “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这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的实写付钱买酒的全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问那位当垆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你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生活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和平年代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这对于一个军旅诗人来说,更有切身的体会。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本诗语言具有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618-619页 .

wènhuāménjiǔjiāwēng

cénshēn tángdài 

lǎorénshíréngjiǔ qiānbǎiwènghuāménkǒu 
dàopángjiáqiǎoqián zhāiláijiǔjūnkěnfǒu  (qiǎozuò réng )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bìn)难玄¹
注释:¹河清易俟鬓难玄:等黄河变清虽是不易之事,但是白色鬓发重新变黑却更是难上加难。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mào)齿¹阻陪鸠杖²列,瞽(gŭ)³曾献兽樽前。
注释:¹耄齿:年老高龄。²鸠杖: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³瞽言:不明事理之言。还如“瞽见”、“瞽论”。此为作者自谦。瞽,昏昧。”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pán)¹淇澳²吾何敢,且学香山³也自贤。
注释:¹磻溪:周吕尚的别称。传说吕尚未遇文王之前,曾在磻溪垂钓,故以借指。²淇澳:原义是淇河的曲岸,此指卫武公。³香山:即白居易,晚年隐居后号香山居士。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shū)¹朝谒(yè)作闲人。
注释:¹疎:同“疏”,松懈,疏远。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公卿各趁黄麾(huī)¹,宾客谁看乌角巾²
注释:¹黄麾仗:此指权贵。²乌角巾: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líng)¹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注释:¹菱照:照镜子。菱:即古代菱花镜的简称。古时铜镜多为六角形或者背面刻有菱花,名菱花镜。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这两首诗是作者在戊午年正月初一所作。

  第一首诗首联和颔联写光阴似箭,不知不觉自己年事已高,与孔子和周瑜相比,感慨自己虚度年华,无所成就。颈联写自己虽已届耄耋之年,却仍为为国家大事在君王面前献计献策。尾联言志,写自己虽不敢以吕尚和卫武公自比,但也要向白居易学习。

  第二首诗歌首联写自己年老多病,疏远国事。颔联写众多公卿趋向皇权,很少看重被君王疏远的人。颈联写作者揽镜自照,发觉岁月无情,自己已到暮年。尾联写儿孙们对自己身体和诗歌的夸赞。

yuánèrshǒu--liúzhuāng

guòguāngyīnjiànxiánqīngbìnnánxuán

zàijiākǒngzicóngxīnsuìsānbèizhōulángzéinián

mào齿chǐpéijiūzhànglièyáncéngxiànshòuzūnqián

pánàogǎnqiěxuéxiāngshānxián

bàixiāorányōngbìngshēnjiǔshūcháozuòxiánrén

gōngqīngchènhuánghuīzhàngbīnshuíkànjiǎojīn

língzhàoqíngnánhuìlǎoxìngshāozuòliāochūn

wénérkuāwēngjiànshīniánguāngyàngxīn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俏冤(yuān)¹,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²。困坐南窗下,数³对清风想系他。蛾(é)淡了教谁画?瘦岩岩(xiū)石榴花。
译文: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系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注释:¹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²“偏那里”句: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爱人久离不归。³数:每每。⁴蛾眉:弯而长的眉毛。⁵瘦岩岩:瘦骨嶙峋貌。⁶带:即“戴”。

  这支小令写少妇对远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写得大胆泼辣。开头一句“俏冤家”,传神至极。“冤家”本是妇女对情人的昵称,已经够可爱了,又冠以一个“俏”字,更令人迷恋。可如今他却远走天涯,一去不归,不能不叫人怀疑。“偏那里绿杨堪系马”,更明显地由怀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绪。“偏”在这里用作副词,表示发生的事,与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此句一语双关,既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乡、拈花惹草的负心郎。曲子前三句,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其实,在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样,这或许是少妇的“多虑”。而“多虑”正是一种情深爱笃的表现,故虽抱怨,却并未弃绝。因此第四、五两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表现为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难忘”、摆不脱、丢不开之苦。这两句虽看似平淡无奇,但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它进一步刻画出少妇对远人思之弥深、爱之弥笃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谁画?”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来表现出少妇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与渴望。然而好事难成,希望终无由实现,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带(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状瘦弱不堪之状,更具体,更形象。“羞”字是尤为传神之笔,它既含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嘲讽之意,又表露出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这里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动,活画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状态。

  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少妇的思念、怀疑及抱怨都由此而发;少妇对过去美满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为悦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为依据。故全篇所言少妇的表现,都和这句“俏冤家”紧紧挂钩,句句落实,没有一句是闲笔。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74-7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