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
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

qiūjiāngguīzhǎngānliúbiéwángshàngshū--

shuòzhèngqiūlín西fēngchuánzhēncāngzhōuwèiguīhuáshòuēnxīngāngshālěngchánshēngshēnqīngchényuènèizhǐxiànbáiyúnyín

喻凫

喻凫

生活在唐代的诗人喻凫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江南才子,《唐才子传》卷七记载了他简短的生平,《唐才子传》中载:“凫,毗陵人,开成五年,李从实榜进士,仕为乌程县令,有诗名。”1458作为进士出身,喻凫一生创作甚丰,但《全唐诗》仅收录喻凫诗一卷又一首,计65首。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61篇诗文

猜您喜欢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马伶¹者,金陵²梨园部³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jì)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¹⁰也。梨园以技鸣¹¹者,无虑¹²数十辈¹³,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译文: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文武百官也都在这里,此时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岂止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注释:马伶:姓马的演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²金陵:南京市旧名。³梨园部:戏班。《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¹教于梨园,号梨园弟子”。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部,行业的组织。⁴明之留都:明代开国时建都金陵,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金陵为留都,改名南京,也设置一套朝廷机构。⁵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这里仍用本来的含义。⁶盛时:国家兴隆的时期。⁷问:探访。⁸桃叶渡:南京名胜之一,是秦淮河的古渡口,相传东晋王献之送其妾桃叶在此渡江,因而得名。⁹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外,三国时称石子岗,又称聚宝山。相传梁武帝时,元光法师在此讲经,落花如雨,故名。¹⁰趾相错:脚印相交错,形容游人之多。¹¹以技鸣:因技艺高而出名。¹²无虑:大概。¹³辈:同一等级、同一类别的人。引申为“群”、“队”。这里指“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一日,新安¹(gǔ)²合两部为大会,遍征³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sì),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dài)¹⁰半奏¹¹,引商刻羽¹²,抗坠疾徐¹³,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¹⁴,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¹⁵而叹¹⁶,或大呼命酒¹⁷,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¹⁸。未几¹⁹更进²⁰,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²¹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²²,而兴化部又不肯辄(zhé)以易之²³,乃竟辍(chuò)²⁴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译文: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凤记》,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注释:¹新安:今安徽歙(shè)县。²贾:商人。³征:召集。⁴妖姬:艳丽女人。⁵静女:指少女。⁶毕集:都来了。⁷肆:店铺,这里指戏场。⁸《鸣凤》:指明代传奇《鸣凤记》,传为王世贞门人所作,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⁹椒山先生: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¹⁰迨:等到。¹¹半奏:演到中间。¹²引商刻羽:演奏音乐。商、羽,古五音名。¹³抗坠疾徐:声音高低快慢。¹⁴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河套,地名,黄河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形曲如套子,中间一带称作河套。在明代,河套为鞑靼(dádá达达)族所聚居,经常内扰,杨继盛、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严嵩为当时专揽朝政的权臣,官至太子少师,结党营私,后被劾罢免。¹⁵西顾:往西看,指为华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¹⁶叹:赞叹,赞赏。¹⁷命酒:叫人拿酒来。¹⁸首不复东:头不再往东看,意为不愿看兴化部马伶演出。¹⁹未几:没有多久。²⁰更进:继续往下演出。²¹易衣:这里指卸装。²²既去:已离开。既,表示行动完成。²³辄以易之:随便换人。辄,犹“即”。²⁴辍:停止。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去后且三年¹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²,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³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pú)(fú)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¹⁰¹¹马伶:“子¹²,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¹³李伶。李伶之为¹⁴严相国至矣¹⁵,子又安从授之¹⁶而掩其上¹⁷哉?”马伶曰:“固然¹⁸,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¹⁹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²⁰顾秉谦²¹者,严相国俦(chóu)²²也。我走²³京师,求为其门卒²⁴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²⁵,察其举止,聆²⁶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²⁷而去。
译文:马伶走后将近三年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记》,敬献一日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注释:¹且三年:将近三年。²故侣:旧日伴侣,指同班艺人。³幸:冀也,希望。⁴更奏:再次献演。⁵奉:敬献。⁶已而:不久。⁷失声:控制不住,不觉出声。⁸匐匍:伏在地上。⁹凌出:高出,凌驾于对方之上。¹⁰华林部:指华林部伶人。¹¹过:拜访。¹²子:你,对对方的尊称。¹³易:轻视。引申为胜过。¹⁴为:此是扮演的意思。¹⁵至矣:像极、妙极。¹⁶安从授之:从哪里学到。¹⁷掩其上:盖过他。掩,盖过。¹⁸固然:确实。¹⁹即:通“则”。²⁰昆山:县名,在江苏省。²¹顾秉谦:明熹宗天启年间(—)为首辅,是阉党中人。²²俦:同类人。²³走:跑到。²⁴门卒:门下的差役。²⁵朝房:百官上朝前休息的地方。²⁶聆:听。²⁷罗拜:数人环列行礼。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¹人,当时犹称马回回²云。
译文: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注释:¹西域:古代地理名称,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中亚一部分地方。²回回:旧时对于回族及伊斯兰教徒的称呼。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¹,乃走事昆山²,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³,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译文: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唉!马伶以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为耻,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注释:¹无所干求:没有办法得到。²走事昆山:到顾秉谦处去做仆从。事,侍奉。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³以分宜教分宜:意即以生活中的严嵩为榜样来学演严嵩。⁴工:精。⁵不若:不如。⁶耳:表决然语气。

  1639年(崇祯十二年),侯方域游历南方,后来居留南京,参加复社,与魏党余孽阮大钺进行过斗争。这篇人物小传,是他寓居南京时写就。

  这篇文章讲述了马伶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的故事。作者通过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钺。

  这篇人物传记把笔墨集中在结果截然相反的两场演出对垒上。第一次马伶对垒中失败,负气出走,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习,三年后技艺大进,在第二次竞赛中获得成功。作者通过记叙马伶这一件事,显示了马伶好胜、自强的性格特征。

  文中讲述了马伶为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不断刻苦学习、努力探索的故事。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这个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文章选材集中,简繁得当,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同叙其缘由,颇有章法。

língzhuàn

hóufāng qīngdài 

    língzhě jīnlíngyuán jīnlíngwéimíngzhīliú shèbǎiguānjiēzài éryòudāngtàipíngshèngshí rénwéi shìzhīwèntáo yóuhuātáizhě zhǐxiāngcuò yuánmíngzhě shùshíbèi érzuìzhùzhěèr yuēxīnghuà yuēhuálín 

     xīnānliǎngwéihuì biànzhēngjīnlíngzhīguìwénrén yāojìng  lièxīnghuàdōng huálín西 liǎngjiēzòu míngfèng  suǒwèijiāoshānxiānshēngzhě dàibànzòu yǐnshāng kàngzhuì bìngchēngshàn dāngliǎngxiāngguólùntào ér西zhīwéiyánsōngxiāngguózhěyuēlíng dōnglíng zuònǎi西értàn huòmìngjiǔ huòzuògèngjìnzhī shǒudōng wèigèngjìn dōngnéngzhōng xún gàilíngchǐchūlíngxià dùn língzhě jīnlíngzhīshànzhě  érxīnghuàyòukěnzhézhī nǎijìngchuòzòu érhuálínzhù 

    hòuqiěsānniánérlíngguī biàngào qǐngxīnānyuē  jīnxìngwéikāiyàn zhāoqiánbīn yuànhuálíngèngzòu míngfèng  fènghuān  zòu érlùntào língwéiyánsōngxiāngguóchū língshīshēng qiánchēng xīnghuàshìsuìlíngchūhuálínyuǎnshèn  huálínguòlíng   tiānxiàzhīshàn ránlíng língzhīwéiyánxiāngguózhì yòuāncóngshòuzhīéryǎnshàngzāi  língyuē  rán tiānxiàlíng língyòukěnshòu wénjīnxiāngguókūnshānbǐngqiānzhě yánxiāngguóchóu zǒujīngshī qiúwéiménsānnián shìkūnshānxiāngguócháofáng cházhǐ língyán jiǔnǎizhī zhīsuǒwéishī  huálínxiāngluóbàiér 

    líng míngjǐn yúnjiāng xiān西rén dāngshíyóuchēnghuíhuíyún 

    hóufāngyuē zāi língzhīshī língwéijué suǒgànqiú nǎizǒushìkūnshān jiànkūnshānyóuzhījiànfēn fēnjiàofēn āngōngzāi ?  chǐzhīruò érshùqiānwéisānnián tǎngsānniányóu yóuguīěr zhì zhīgōngyòuwèn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薄露初零,长宵(xiāo)共、永昼分停¹。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yíng)。芝兰²为寿,相辉映、簪(zān)(hù)³盈庭。花柔玉净,捧觞(shāng)别有娉(pīng)
注释:¹分停:平分。²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这里指代众高官。⁴娉婷:此指美女。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鹤瘦松青¹,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²声名。东山高蹈(dǎo)³,虽卿(qīng)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释:¹鹤瘦松青:鹤鸟寿长谓之仙鹤,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为祝寿之辞。²日下:指京都。³东山高蹈:一则以隐居会稽东山的晋人谢安比喻寿主;二则寿主晁补之之原籍齐州,即今山东一带。在宋朝,人们习惯地把齐州一带叫做东山、东郡或东州。谢安,字安石。⁴苍生:指百姓。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xīn ·chūlíng

qīngzhào sòngdài 

chūlíng chángxiāogòng yǒngzhòufēntíng ràoshuǐlóutái gāosǒngwànzhàngpéngyíng zhīlánwéishòu寿 xiānghuīyìng zānyíngtíng huāróujìng pěngshāngbiéyǒupīngtíng 
shòusōngqīng jīngshén qiūyuèzhēngmíng xíngwénzhāng chíxiàshēngmíng dōngshāngāodǎo suīqīngxiāng wéiróng ānshí yàotiānxiàcāngshēng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银床¹(xī)(lì)²青梧老,屧(xiè)³秋蛩(qióng)扫。采香行处蹙(cù)连钱,拾得翠翘(qiáo)何恨不能言。
译文: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注释:¹银床:指井栏。一说为辘轳架。²淅沥:象声词,形容风雨声、落叶声等。³屧粉:借指所恋之女子。屧,为鞋的衬底,与粉字连缀即代指女子。⁴秋蛩:蟋蟀。⁵采香:指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的去处。⁶蹙:聚拢,聚集。⁷连钱:草名,叶呈圆形,大如钱。⁸翠翘:女子的首饰。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回廊¹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yǐ)。背灯和月就²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译文: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注释:¹回廊:用春秋吴王“响履廊”之典。其遗址在今苏州市西灵岩山。²就:走进,接近。

  上片首先由秋雨梧桐、秋蛩哀鸣引发出对旧情的追怀,进而企图在旧地重游中寻觅芳踪。然而时过境殊,昔时采香之处已经杳非前日,何况情事隐秘,即使拾得旧情人的遗物,也只能徒增遗恨。

  下片由“回廊”切入。“回廊”在纳兰的词中多次被提到,应和其早年的一段恋情有关。这个地方寄托着往日的甜蜜和此时的哀伤,是触发词人复杂情感的重要媒介。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结句“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和首句“银床淅沥青梧老”在时间上遥相呼应,在直抒胸臆中包含着由于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而带来的无尽悲哀。末句虽自竹屋词化得,用在此处乃熨帖天然,全自肺腑流出。

  全词抒情自然,采取的是触景伤情,抚今追昔的抒情方式。该词表面明白如话,水波不兴,实则用典绵密,潜流滚滚。

参考资料:
1、 马大勇编著.纳兰性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03:第136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58页
3、 (清)纳兰性德著,梦远主编.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256页

měirén··yínchuángqīnglǎo--lánxìng

yínchuángqīnglǎoxièfěnqiūqióngsǎocǎixiāngxíngchùliánqiánshícuìqiàohènnéngyán

huílángcùnxiāngluòyuèchéngbèidēngyuèjiùhuāyīnshìshíniánzōngshíniánxīn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剑江¹春水绿沄(yún)²,五丈原³头日又曛(xūn)
译文:剑江的春水啊,汹涌而明净;五丈原的太阳,也只剩余影。
注释:武侯:即诸葛亮,三国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任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¹剑江:水名,在四川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²沄沄:江水涌动的样子。³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⁴曛:昏暗。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旧业未能归后主¹,大星先已落前军。
译文:原有基业还未能由刘禅控制,巨星陨落,你已经病死军营。
注释:¹后主:即刘禅。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南阳祠(cí)¹空秋草,西蜀(shǔ)关山隔暮云。
译文:南阳祠堂,只剩下枯黄的秋草;西蜀关山,也笼罩在暮云之中。
注释:¹南阳祠宇:据传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这里也有武侯庙等古迹。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正统¹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译文:汉室正统未续,名声流传万古,不要以成和败,论列三国英雄。
注释:¹正统:南宋后,三国中奉蜀汉为正统。

  这既是一首凭吊诗,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集中向诸葛亮表达了崇敬仰慕之情,也指出蜀汉事业的败亡在于刘禅。

  首联从诸葛亮在世时活动的重要地点入笔,展开题武侯庙全诗。剑江是诸葛亮率军北伐必经之处,五丈原则是他损命之地。这两个极富典型意义的地点,浓缩了诸葛亮由生至死的过程。作者拜谒武侯庙时,跟前出现了“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这绝非实景,而是作者的想像,为的是渲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又”的精神和抒写作者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哀惋心情。

  颔联直接揭示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哀伤。诗句直来直去,有助于悲情的表达。颈联又掉转笔锋,再用首联的路数。表现对诸葛亮由衷的悼念之情。作者眼前是武侯庙里的萧疏秋草,却不见傍晚暮霭阻遮的西蜀关山,凄凉迷茫的景色,烘托了作者的哀伤和痛惜。

  前三联的基调是低沉、抑郁的,而尾联却蓦然挣脱出来,客观而又公允地为诸葛亮的一生作出了评价:诸葛亮精神传万古,莫以成败论英雄。

参考资料:
1、 王成纲.你应该知道的中国古典诗词:九州出版社,2005:347

hóumiào

míng míngdài 

jiànjiāngchūnshuǐ绿yúnyún zhàngyuántóu yòuxūn 
jiùwèinéngguīhòuzhǔ xīngxiǎnluòqiánjūn 
nányángkōngqiūcǎo 西shǔguānshānyún 
zhèngtǒngcánchuánwàn jiāngchéngbàilùnsānfēn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piāo)(miǎo)¹危亭²,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³
译文: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注释:¹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²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³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¹。空惆(chóu)(chàng)。少年豪放。莫学衰(shuāi)(wēng)²样。
译文: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注释:¹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²衰翁:衰老之人。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可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096-1097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