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年知近百,伛偻合龟形,
不理儿孙事,惟占水旱星。
惯医閒施草,贳酒自携瓶。
劝世行方便,何消念佛经。
问年知近百,伛偻合龟形,
不理儿孙事,惟占水旱星。
惯医閒施草,贳酒自携瓶。
劝世行方便,何消念佛经。
刘黻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 2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jí)¹井漱(shù)寒齿,清心拂²尘服。
译文: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注释:¹汲:从井里取水。²拂:抖动。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闲持贝叶书¹,步出东斋(zhāi)²读。
译文: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注释:¹贝叶书:一作“贝页书”。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又叫贝书。²东斋:指净土院的东斋房。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真源¹(liăo)²无取,妄迹³世所逐。
译文: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注释:¹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²了:懂得,明白。³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遗言¹²可冥³,缮(shàn)何由熟
译文: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注释:¹遗言:指佛经所言。²冀:希望。³冥:暗合。⁴缮性:修养本性。缮:修持。⁵熟:精通而有成。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道人¹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译文: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注释:¹道人:指僧人重巽。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¹(mù)²
译文: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注释:¹膏:润发的油脂。²沐:湿润、润译。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dàn)¹离言说,悟悦²心自足。
译文: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注释:¹澹然:亦写作“淡然”,恬静,冲淡,宁静状。²悟悦:悟道的快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到超师院读佛经的感受,其主要内容是: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个名叫超的僧人(师)的寺院里去读佛经,有所感而写下这首五古抒情诗,既表达了他壮志未已而身遭贬谪,欲于佛经中寻求治世之道的心境,又流露出寻求一种超越尘世,流连于冲淡宁静的闲适佳境的复杂心情。

  头四句总说“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人把研读佛典安排在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刻。“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清晨早起,空气清新,以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弹冠振衣拂去灰尘,身心内外俱为清净方可读经。可见用心之虔诚,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倾心和崇信,其沉溺之深溢于言表,不啻教徒沐浴更衣以拜佛祖。“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贝叶书简称贝书,佛经之泛称。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叶经水沤后代纸,用以写佛经,故名。一个“读”字,是全诗内容的纲领;一个“闲”字,是全诗抒情的主调。诗人贬居永州,官职虽名曰“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但只是个“闲官”而已。闲人闲官闲地,无政事之烦扰,亦无名利得失之拘牵,正是难得清闲,正好信步读经。就读经来说,闲而不闲;就处境而言,不闲而闲,其复杂心情曲曲传出。

  中间四句承上文“读”字而来,正面写读“经”的感想。这里有两层意思:前二句“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是说书中真意不去领悟,妄诞之言世所追逐。诗人以自身崇信佛学的正确态度讽喻世俗之佞佛,即对于佛经中的真正本意全然不去领悟,而对于书中一切迷信荒诞的事迹却又尽力追求而津津乐道。正如诗人在《送琛上人南游序》中所批评的那样:“而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柳宗元集》卷二五)言下之意正好表明自己学习佛经的正确态度和对佛经的深刻理解。后二句转写对待佛经的正确态度。“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意思是说:佛家遗言值得深思,修养本性怎能圆熟?“冀可”是希望能够的意思。言佛教教义艰深,必须深入钻研思考,如果只用修持本性去精通它,是不可能达到精审圆满的目的的。言下之意是说:愚妄地佞佛不足取,只有学习它于变革社会有益的内容才算真有所得。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主观的特殊理解。对此,诗人也有批评说:“又有能言体而不及用者,不知二者之不可斯须离也。离之外矣,是世之所大患也。”(《柳宗元集》卷二五)联系诗人在对待佛教问题上与韩愈的辩论就更清楚了。韩愈辟佛,是热心张扬“道统”的儒学家,主张对僧侣“人其人,火其书”;而柳宗元却认为在佛教教义中包含着与儒家圣人之道相通的有益于世的内容,否定“天命”的主宰。诗人自以为对佛教的精义和作用已有深刻的领会,殊不知结果不是他利用佛教以济世,而是佛教利用他作了宣传宗教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的工具;而他自己最终也陷入了佛教识破尘缘、超脱苦海的消极境地。

  末六句承上文“闲”字而来,抒发诗人对寺院清净幽闲的景物的流连赏玩,到了忘言的境界。这里也写了二层意思: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先看前四句:“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意谓超师寺院何其幽静,苔色青青连着翠竹。旭日东升晨雾滋润,梳洗青松涂以膏沐。“道人”实指“超师”,“庭宇”呼应“东斋”,既言“步出”则寺院环境尽收眼内,一个“静”字总括了它的幽静无声和诗人的闲适心境。是景物之静,也是诗人内心之静。而苔色青青,翠竹森森,一片青绿,又从色调上渲染了这环境的葱茏幽深。“日出”照应“晨”,紧扣题目,再次点明时间。旭日冉冉,雾露濛濛,青松经雾露滋润后仿佛象人经过梳洗、上过油脂一样。这是用拟人法写青松,也是用“青松如膏沐”进一步写环境的清新。这就使读者体会到诗人通过优美宁静的寺院之景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这是“闲人”眼中才能看得出的静谧清幽之景,抒发的是“闲人”胸中才有的超逸旷达之情。再看结尾二句:“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意思谓宁静冲淡难以言说,悟道之乐心满意足。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看来似乏含蓄,有蛇足之嫌,但一经道破,又觉意味更深一层。它既与前面的景物相连,写出“闲人”欣喜愉悦而又多少带点落寞孤寂的韵味;又与前面的读“经”相呼应,诗人自认为是精通了禅经三昧,与当时的佞佛者大相径庭,其悟道之乐自然心满意足了。这就又透露出诗人卑视尘俗、讽喻佞佛者的孤傲之情。而这两者——情景与读经,前后呼应,融为一体。诗人巧妙地把自然景物契合进自己主观的“禅悟”之中,其感受之深,妙不可言,真是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从章法上看,全诗自晨起读经始,至末以日出赏景惮悟终,浑然无痕,相映成趣。读完此诗,姑且抛开诗人对佛经所持的错误态度不论,不能不为诗人的于逆境中读经养性、追求事理而又超脱尘俗、寄情山水、怡然自适的复杂心境所感动,从而进到那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幽深寂静的艺术境界中去。诗中有禅味而又托情于景,情趣浓郁。

chénchāoshīyuànchánjīng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jǐngshùhánchǐ齿 qīngxīnchén 
xiánchíbèishū chūdōngzhāi 
zhēnyuánliǎo wàngshìsuǒzhú 
yánmíng shànxìngyóushú 
dàoréntíngjìng táiliánshēnzhú 
chū qīngsōnggāo 
dànrányánshuō yuèxīn 
月下谈深睡去迟,满身凉露夜何其。
月下谈深睡去迟,满身凉露夜何其。
鸡声未断钟声起,又是江头欲别时。
鸡声未断钟声起,又是江头欲别时。

  这首送别诗之特色有二,一为构思新颖,二为叙事与写景融洽无间。

  一般送别诗,都是就送别场面着意渲染尽情描绘,如名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莫不如此。而此诗除末句略点送别之意外,送别场面并无一句具体描写,但依依惜别之情却十分浓郁,并不亚于上举各个名篇。究其原因,是诗人善用腾挪手法,将描写重点挪到了送别之前,将其写足,而写到送别时,一点辄止,把送别的具体情景全部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阔别已久的老友通宵促膝夜语,古代诗文中也多有描写,或连榻夜话,或秉烛夜谈,或同床偶语,不管是那一种情况,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在家中,在室内。而此诗的通宵夜语,却在舟中。于是诗人就抓住舟中夜晚这一典型环境中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作细致的描写,以渲染气氛,抒发感情,从而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叙诗人与阔别重逢的老友在月光朗照中深谈至后半夜,等到想睡时已经显得太迟了。次句描写“满身凉露”的情景,既补充了两人交谈之深、时间之长,以点示时间已到了深夜,又暗示是在舟中交谈的,并且两人谈兴极浓,一点也不觉得时间之漫长和夜露浸身之寒凉。三句继续写景:鸡声连续不断,寺庙晨钟声骤起,原来天已亮。此句与第二句同为传神之笔,不仅暗示了两人实际上彻夜未眠,还强烈地渲染了两人又将分手、各奔前程黯然神伤的气氛,顺利地引出了第四句。读到这里,不觉使人联想到杜甫的名句“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游龙门奉先寺》),感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

érzhōuzhōngbiélǎnggōng--tēng

yuèxiàtánshēnshuìchímǎnshēnliángshēngwèiduànzhōngshēngyòushìjiāngtóubiéshí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¹余。
译文:与弟弟离别有三年了,回家重聚有一天多了。
注释:¹一日:一作“十日”。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lù)(líng)¹今夕酒,缃(xiāng)(zhì)²去时书。
译文:今晚的醁醽美酒,离家时缃帙包着的书。
注释:¹醁醽:酒名。²缃帙:浅黄色的包书布。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病骨¹²能在,人间底事无?
译文:一身病痛现在还能活着回来,这世间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
注释:¹病骨:病身。²犹:一作“独”。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¹
译文:何必要问五木名色,抛出去管它是“枭”还是“卢”。
注释:¹牛马、枭卢:古代有掷五木的博戏,五木其形两头尖,中间平广,一面涂黑色,画牛犊以为花样,一面涂白,画雉以为花样。

  前四句写归家后的心情。首二句点明时间。“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和久别的亲人团聚,又感到欣喜宽慰。三、四句“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表现的正是诗人这种悲喜交织的复杂心情。弟弟不因“我”落泊归来而态度冷淡,仍以美酒款待。手足情深,互诉衷肠,自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乐趣。可是一看到行囊里装的仍是离家时带的那些书籍,又不禁悲从中来。这里虽只字未提名场失意,而仕途蹭蹬的景况,已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点染,委婉地显示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形象,执简驭繁,手法是十分高妙的。

  后四句抒发感慨。“病骨醽能在”写自己:“人间底事无”写世事。意思是说:“尽管我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至于人世间,什么卑鄙龌龊的勾当没有呢?”诗人一方面顾影自怜,抒发了沉沦不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又指摘时弊,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显得异常沉痛。

  末二句是回答弟弟关于考试得失的问话。“牛马”和“枭卢”是古代赌具“五木”(一名“五子”)上的名色,赌博时,按名色决定胜负。“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意思是说:“我应试作文,如同‘五木’在手,一掷了事,至于是‘枭’是“卢”,是成是败,听之任之而已,何必过问呢!”其实当时“枭”(负彩)“卢”(胜彩)早见分晓,失败已成定局,诗人正是悲愤填膺的时候,却故作通达语,这是悲极无泪的一种表现。表面上愈是装得“冷静”、“达观”,悲愤的情怀就愈显得深沉激越。

  黎简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李长吉集评》)这首诗,当是李贺诗中“章法井然”的一个例子,音韵和谐,对仗亦较工稳。全诗各联出句和对句的意思表面相对或相反,其实相辅相成。一者显示悲苦,一者表示欣慰,但其思想感情的基调都是忧伤愤激。诗人装作不介意仕途的得失,自我解嘲,流露出的正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极大痛苦。

参考资料:
1、 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2-993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旧爱柏(bǎi)梁台¹,新宠昭阳殿²
译文:柏梁台里是曾经的旧爱,昭阳殿里有新宠的美人。
注释:长门:即长门宫,地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北。¹柏梁台:汉代台名。²昭阳殿:汉代殿名,汉成帝时造。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守分辞芳辇(niǎn)¹,含情泣团扇²
译文:我恪守本分,拒绝登上香车与君王同行;我脉脉含泪,吟咏着凄凉的《团扇分》。
注释:¹芳辇:香车,指后妃们乘坐的人挽推车,这句引用了班婕妤辞辇的典故。²团扇:即《团扇歌》,见班婕妤《怨歌行》。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一朝歌舞荣,夙(sù)¹诗书贱。
译文:载分载舞的新人一旦得到恩宠,旧人昔日的诗书都变得卑贱。
注释:¹夙昔:往日。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tuí)¹²已矣,覆水³难重荐
译文:往日的恩宠果真已完全断绝,失宠的旧人正如泼出去的水,再难重获欢心。
注释:¹颓恩:恩情已绝之意。²诚:果真。³覆水:旧称被遗弃的妇女。⁴难重荐:难以重荐枕席。

  徐惠的《长门怨》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为班婕妤这位贤妃秋风团扇的悲苦命运鸣不平的作品。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了班婕妤被成帝冷落遗弃后的心理状态,抒发了主人公被弃后无法言说的怨愤之情,这也是封建时代后宫女性对自身被动命运的无奈慨叹。

  绵密的典故和意象是徐惠诗作的特点之一。以此诗为例,首句中的“柏梁台”是指代汉武帝抛弃陈阿娇一事,表明女主人公已经落得陈阿娇一般的下场。“昭阳殿”则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宫殿,这里指代新宠之人的居所。此句中“旧爱”和“新宠”的强烈对比,充满了哀怨。接下来的一句则巧用班婕妤辞辇的典故和她《怨分行》里的团扇意象,写出了女主人公德行高洁却秋绢见弃的悲剧命运。徐惠身为妃嫔,深知当年汉成帝宠爱班氏,邀其同坐一辇之上,是何等地荣耀,而其以“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之言推辞和劝谏,又是何等贤明。正因如此,班婕妤最后“含情泣团扇”的结局,才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题为《长门怨》的诗分一般都是失宠后妃忧伤悲痛的心灵写照,但徐惠则不然。她诗中的女性,不同于以往被动望幸的嫔妃宫人,而是有思想,有感情,要求独立个性和平等人格的女性。她的《长门怨》充满了人的尊严,既“怨”也“怒”。她敢于用“一朝分舞荣,夙昔诗书贱”,大胆的表达自己对皇帝的不满。而一旦失去感情,她有深深的绝望,“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一句,写得斩钉截铁,以一种“决绝”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自尊和傲骨。

  徐惠的诗与她的思想是相合的,她看中的是感情。班婕妤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她自己心灵的写照?在她眼里,太宗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更是和自己在感情上处于平等地位的丈夫。她在《长门怨》中表达的愤怒和幽怨,正是基于对感情的失望而产生的反抗情绪。虽然这种反抗意识还很模糊,并且她最终以“不医而卒”为唐太宗作了殉葬,但这种平等的观念和有意识的反抗,在以往的宫怨诗里是从没有过的,这昭示了宫廷题材诗作新变的方向。而徐惠不凡的才华,思想和政治见解,对当时和以后的女性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格律上看,此诗的修辞手法对偶运用得尤其突出。如“旧爱”对“新宠”、“柏梁台”对“昭阳殿”、“守分”对“含情”、“芳辇”对“团扇”,“一朝”对“夙昔”,“分舞荣”对“诗书贱”,“已矣”对“重荐”等,且全诗声韵和谐。这表明徐惠创作中偶对和律化意识的自觉,也体现了初唐宫廷诗的典型特征。

参考资料:
1、 李海燕. 唐太宗之贤妃徐惠诗歌纵论[J].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7:32
2、 赵秀红.唐五代女性诗歌史略:[D].开封:河南大学,2003
3、 王向峰.扇子的审美文化内涵与价值[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3):305-309

zhǎngményuàn--huì

jiùàibǎiliángtáixīnchǒngzhāoyáng殿diàn

shǒufēnfāngniǎnhánqíngtuánshàn

cháoróngshīshūjiàn

tuíēnchéngshuǐnánzhòngjiàn

小猎南山雪未消,绣旗斜卷玉骢骄。
小猎南山雪未消,绣旗斜卷玉骢(cōng)¹骄。
译文:记得在南山小规模打猎时积雪还没化掉,锦旗斜卷猎猎飘,骏马奔腾逞英豪!
注释:¹玉骢:即玉花骢。泛指骏马。
不如意事常千万,空想先锋宿渭桥。
不如意事常千万,空想先锋宿渭桥。
译文:可天下不称心的事儿常常有万万千千,宋军进兵长安,先锋驻扎渭桥的愿望已是空想!

zhuīzhēng西zhōngjiùshì--yóu

xiǎoliènánshānxuěwèixiāoxiùxiéjuǎncōngjiāo

shìchángqiānwànkōngxiǎngxiānfēng宿wèiqi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