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花春烂漫,叠石翠巑岏。小亭相对倚,数峰寒。主人寻胜,接竹引清泉。凿破苍苔地,一掬泓澄,六花疑是深渊。向闲中、百虑然。情事寄鸣弦。炉香陪茗碗,可望言。喷珠溅雪,历历听潺湲。尘世知何计,不老朱颜,静看日月跳丸。
栽花春烂漫,叠石翠巑岏。小亭相对倚,数峰寒。主人寻胜,接竹引清泉。凿破苍苔地,一掬泓澄,六花疑是深渊。向闲中、百虑然。情事寄鸣弦。炉香陪茗碗,可望言。喷珠溅雪,历历听潺湲。尘世知何计,不老朱颜,静看日月跳丸。

pāimǎnhuā--zhàoshīxiá

zāihuāchūnlànmàndiéshícuìcuánwánxiǎotíngxiāngduìshùfēnghánzhǔrénxúnshèngjiēzhúyǐnqīngquánzáocāngtáihóngchéngliùhuāshìshēnyuānxiàngxiánzhōngbǎiránqíngshìmíngxiánxiāngpéimíngwǎnwàngyánpēnzhūjiànxuětīngchányuánchénshìzhīlǎozhūyánjìngkànyuètiàowán

赵师侠

赵师侠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1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东望望春¹春可怜²,更逢晴日柳含烟。
译文:向东望去,那春天的景色十分可爱,更何况又适逢晴朗的日子,柔媚的柳条像薄烟一样在摆动。
注释:¹望春:即指观赏春色,又切宫名,一语双关。²可怜:可爱。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宫中下见南山¹尽,城上平临北斗²悬。
译文:自宫中向外望去,可尽览终南山的雄奇美景;城墙巍峨,与高悬的北斗齐平。
注释:¹南山:终南山,兼含“如南山之寿”意,表示祝贺。²北斗:星宿名。
细草偏承回辇处,轻花微落奉觞前。
细草偏承回辇(niǎn)¹处,轻花微落奉觞(shāng)²
译文:柔细的小草恰逢御驾回转处,吐露着清新宜人的芬芳。在轻巧的落花中,群臣奉觞称寿。
注释:¹辇:车子,秦汉后特指帝王乘坐的车。²轻花微落奉觞前:一作“飞花故落舞筵前”。觞:古代酒器。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chén)¹对此欢无极,鸟哢(lòng)声声入管弦²
译文:君王出游之时,面对此情此景,心境无比欢愉,鸟鸣婉转,与管弦乐音的节拍相和。
注释:¹宸游:帝王之巡游。宸:北极星所居,因此借指帝王的宫殿,又引申为帝位、帝王的代称。²鸟哢声声入管弦:一作“鸟哢歌声杂管弦”。哢:鸣叫。

  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大抵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几无可取。但是要写得冠冕华贵,雍容典丽,得体而不作寒乞相,缜密而有诗趣,却也不大容易。

  原唱题曰“春日幸望春宫”。这诗是歌咏皇帝春游望春宫,颂圣德,美升平。它紧扣主题,构思精巧,堂皇得体,颇费工夫,也见出诗人的才能技巧。

  首联点出“春日幸望春宫”。“望望”、“春春”,不连而叠,音节响亮。“东望望春”,既说“向东眺望望春宫”,又谓“向东眺望,望见春光”,一词兼语,语意双关。而春光可爱,打动圣柳游兴,接着便说更逢天气晴朗,春色含情,恰好出游,如合圣意。这一开头,点题破题,便显出诗人的才思和技巧。

  次联写望春宫所见。从望春宫南望,终南山尽在眼前;而回望长安城,皇都与北斗相应展现。这似乎在写即日实景,很有气派。但造意铸词中,有实有虚,巧用典故,旨在祝颂,却显而不露。“南山”、“北斗”,词意双关。“南山”用《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原意即谓祝祷国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不骞亏,不崩坏。”此写终南山,兼用《小雅·天保》语意,以寓祝祷。“北斗”用《三辅黄图》所载,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故有“斗城”之称。长安北城即皇城,故“北斗”实则皇帝所居紫禁城。“晴日”是看不见北斗星的。此言“北斗悬”,是实指皇城,虚拟天象,意在歌颂,而运词巧妙。

  三联写望春宫中饮宴歌舞,承恩祝酒。诗人随从皇帝入宫饮宴,观赏歌舞,自须感恩戴德,献杯祝颂。倘使直白写出,便有寒乞气。因此诗人巧妙地就“望春”做文章,用花草作比喻,既切题,又得体。“回辇处”即谓进望春宫,“奉觞前”是说饮宴和祝酒。“细草”是自比,见得清微:“飞花”则喻歌姬舞女,显出花容娇姿;而“偏承”点出“独蒙恩遇”之意,“故落”点明“故意求宠”之态。细草以清德独承,飞花恃美色故落,臣、姬有别,德、色殊遇,以见自重,以颂圣明。其取喻用词,各有分寸,生动妥帖,不乞不谀,而又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的游春气氛。所以末联便以明确的歌颂结束。“宸游”即谓天游,指皇帝此次春游。君臣同乐,圣心欢喜无比,人间万物欢唱,天下歌舞升平。

  这是一首盛世的歌功颂德之作,多少见出一些开明政治的气氛,情调比较自然欢畅,语言典丽而明快。虽然浮华夸张的粉饰不多,但思想内容也实无可取。并且由于是奉和应制之作,拘于君臣名分,终究不免感恩承欢,因此诗人的才能技巧,主要用于追求艺术形式的精美得当,实质柳这是一首精巧的形式主义作品。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0-62

fèngchūnxìngwàngchūngōngyīngzhì--tǐng

dōngwàngwàngchūnchūnliángèngféngqíngliǔhányān

gōngzhōngxiàjiànnánshānjǐnchéngshàngpínglínběidòuxuán

cǎopiānchénghuíniǎnchùqīnghuāwēiluòfèngshāngqián

chényóuduìhuānniǎolòngshēngshēngguǎnxián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尘满疏帘¹素带²飘,真成³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xī)(lián)见翠翘(qiào)
译文:窗帘上落满了灰尘,素带飘飞,我在凄凉的心境里不知不觉度过了这个悲凉的夜晚。好几次偷偷地流下眼泪,猛然间看到你用过的妆奁翠翘。
注释:于中好:即《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也是曲牌名。¹疏帘:指稀疏的竹制窗帘。²素带:白色的带子,服丧用。³真成:真个。的确。⁴暗度:不知不觉地过去。⁵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⁶犀奁:以犀角制做饰物的妆奁。⁷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¹打画桥²
译文:心中唯有幽怨,对一切都兴味索然。天已五更,又是一个残花飘落的早晨,颓败的杨柳已经落尽了树叶。凄风冷雨抽打着画桥,怎能不令人愁思满怀。
注释:¹冷雨凄风:形容恶劣的天气或悲惨凄凉的处境。²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上片写室内,亡妻逝去后的尘帘飘带、妆奁翠翘等遗痕遗物,由此触发了对亡妻的深深的悼念,致使通宵不眠,清泪偷弹。“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夜已深沉,窗帘上落满尘土,风儿静静地吹了进来,只见素带飘动——这是惟一的“动”,除此之外,世界一片死寂。这个夜晚,难道真的就要这样伤痛地度过。初四之夜,不但是个“可怜宵”,还要“暗度”,自是凄凉孤寂之意。想纳兰性德和卢氏此时,也正是风流年纪,而本是最当珍重的一个晚上却只有纳兰性德一人孤单度过了,又该是怎样一番感触。“疏帘”“灰尘”“素带”这几个意象整体给人营造出来的感觉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往事尘封。“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纳兰性德在这个寂寥的夜晚,好几次想起妻子,总要偷偷地抹上几回眼泪。忽然看见妻子的梳妆盒旁边躺着一支翠翘,更不由得睹物思人。在这个场景里,纳兰性德是一个人夜不能寐。但他不睡,别人未必都陪着他不睡。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沉思往事,所以流泪也就流泪了,犯不上“偷偷地抹去眼泪”,又没人看,词中就是虚笔了,“偷”作为一个符号意象,所传达的一个意思是:情何以堪

  下片又扩展到室外,用室外之景进一步烘托出难耐的愁情。“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夜不能寐,转眼已是五更天,马上就要天亮了。“落花朝”即落花时节的早晨。十月初五不是落花时节,五月才是。卢氏之死正在五月。纳兰性德由妻子的生辰想到忌日,“依旧”二字无限悲伤:说到底,妻子也不可能死而复生,失去的便永远也回不来了,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一个落花朝呀。“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室外景象依然,同样的“落花朝”,同样的“画桥”,但却生死殊途,物是人非了,故而今日只有长恨复长恨,痛苦难消,百无聊赖。

  这首悼亡词写得尤为低落惨淡,此时的纳兰已经英雄气短,唯有儿女情长,他失去了一生的红颜知己,虽然还有很多好友还陪伴在他的身边,但是妻子是他们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纳兰不会再有幸福,他甚至还在这首词中流露出对人生的厌倦。

参考资料:
1、 苏缨著.纳兰词典评: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09:第175页

zhōnghǎo··shíyuèchūfēngmíngshìwángshēngchén--lánxìng

chénmǎnshūliándàipiāozhēnchéngànliánxiāohuítōushìqīngshānlèibàngliánjiàncuìqiào

wéiyǒuhènzhuǎnliáogèngjiùluòhuācháoshuāiyángjǐnnánjǐnlěngfēnghuàqiáo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文人沈亚之¹,元和²七年以书不中第³,返归于吴江。吾悲其不,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译文: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由于文章原因而没有考取功名,准备返回家乡吴江。我为他将要踏上归途感到伤心,可是没有钱买酒设宴来慰问他,又感激他的再三请求,于是创作一首诗歌赠送给他。
注释:¹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年)进士。²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³以书不中第:因为文章没有考取功名。⁴其不:将要踏上归途。⁵劳:慰问。⁶勤请:再三请求。⁷一解:乐府歌词一章称为一解。这里指的是一首诗。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吴兴才人¹怨春风,桃花满陌(mò)²千里红。
译文:吴兴才人失意将归,哀怨春风无情,吹得桃花落满路,千里一片红。
注释:¹吴兴才人:这里指沈亚之。²桃花满陌:落红铺满田间的路。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紫丝竹¹断骢(cōng)²小,家住钱塘³东复东。
译文:紫丝竹鞭已断裂,所骑骢马弱又小,家住钱塘,在遥远的东方还要往东。
注释:¹紫丝竹:马鞭。²骢马:青白色马。³钱塘:旧县名,今并入杭州市。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白藤交穿织书笈(jí)¹,短策齐裁如梵(fàn)²
译文: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短小整齐的文稿,有如梵夹。
注释:¹书笈:书箱。²梵夹:佛经。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雄光宝矿¹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²
译文: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
注释:¹宝矿:金银宝石。²一叶:小船。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春卿拾材¹白日下,掷(zhì)²黄金解龙马³
译文:考官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却把“黄金”抛掉,“龙马”放弃。
注释:¹拾材:选取人才。²掷置:抛弃。³解龙马:放走骢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¹谁是怜君者。
译文: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能体贴关怀而怜悯你?
注释:¹劳劳:体切宽慰的意思。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吾闻壮夫重心骨¹,古人三走²无摧捽³
译文:我听说,大丈夫看重节操骨气,古人能做到失败三次也不泄气。
注释:¹重心骨:以有志向有骨气为重。²古人三走:用典故鼓励沈亚之不要灰心。³摧捽:挫折。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请君待旦事长鞭(biān)¹,他日还辕(yuán)²及秋律³
译文: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
注释:¹事长鞭:执鞭打马。事,使用。²还辕:再来。辕,车。³秋律:秋天。

  沈亚之落第还家,李贺写诗进行宽慰,这本是一般性的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的切身之痛,对科举制的体察,所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可谓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此诗以七言歌行体写成,十六句三次换韵,形成四句一段的结构特征。

  开头四句写沈亚之下第“出都”。因下第,怀才不遇,故曰“怨”。桃花千里红,固然写眼前景,亦以此反衬内心之悲。

  次四句追写沈亚之初次应试入京的情景。五六二句极赞其“书”之精,诗意与“书不中第”相对应,以突现礼部选材之不公。七八二句谓沈亚之远涉烟波,怀“雄光宝矿”之才华,上献春卿。

  再次四句写礼部官员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辨优劣,致使沈亚之下第,重入家门。这四句获得清人姚文夑的极度赞赏。

  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励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试。诗为送别之作,需要为落第之友着想,因而“携笈”二句表示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诗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贴切自然,画龙点睛。诗人慨叹沈亚之下第,其实就是慨叹自己下第,他慰勉沈亚之,也有自慰之意。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2-115

sòngshěnzhī··bìng--

wénrénshěnzhīyuánniánshūzhōngfǎnguījiāngbēixíngqiánjiǔláoyòugǎnshěnzhīqínqǐngnǎijiěsòngzhī

xìngcáirényuànchūnfēngtáohuāmǎnqiānhóng

zhúduàncōngxiǎojiāzhùqiántángdōngdōng

báiténgjiāo穿chuānzhīshūduǎncáifànjiā

xióngguāngbǎokuàngxiànchūnqīngyānchéng

chūnqīngshícáibáixiàzhìzhìhuángjīnjiělóng

xiéguījiāngzhòngménláoláoshuíshìliánjūnzhě

wénzhuàngzhòngxīnrénsānzǒucuīzuó

qǐngjūndàidànshìzhǎngbiānháiyuánqiū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三岔(chà)驿¹,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zhāo)暮。
译文:三岔驿站,十字路口,北去南来多少个日日夜夜。
注释:¹三岔驿:在今陕西凤县南,为当时川陕要道。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朝见扬扬拥盖¹来,暮看寂寂²暮车去。
译文:早晨可见高官得意扬扬来往道路,晚上看着灰心丧气地赶着车回去。
注释:¹盖:车盖。此句指高官得意扬扬来往道路。²寂寂:失意的样子。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今古销沉¹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²树。
译文: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消失在名利中,不变的只有短亭前的流水和长亭边的树。
注释:¹销沉:消逝,消失。²短亭、长亭:秦汉时于大路上五里置短亭,十里置长亭,供行人休息。

  诗人借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以诗歌感慨人生,批判和讽刺官场上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指出宦海风波,瞬息万变,仕途多艰,险恶丛生,对现实有着较清醒的超脱态度。全诗选材新颖,意蕴深远。

  诗的前三句写三岔驿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此驿作为历史见证的特殊身份。三岔驿地处十字路旁,南来北往、东去西行之人皆要由此经过。正因为它四通八达,当云贵的交通枢纽,它才像一位清醒的旁观者,多少年来一直检阅着从这里经过的游宦商旅、农夫樵子、野叟渔翁。“几朝暮”犹言经过了多少朝朝暮暮。“几”,不定数词,因其不定,无法说清,才更显示其时间之长久,历史之深远。因而三岔驿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所见到的人世沧桑也才无法计算清楚。

  四、五句紧承前面,述说三岔驿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就官场浮沉这一点所见到的情景。“朝见扬扬拥盖来”,早晨才见那些得官者得意扬扬,不可一世,喽哕成群,拥盖上朝。“盖”,本指车的帷盖,此处以乘具代人,指代驷马高车、前呼后拥、骄横跋扈的官场新贵。“暮看寂寂回车去”是写傍晚就见他们丢官缴印,失魂落魄,清冷孤寂,垂头丧气,惶惶若丧家之犬地溜逃回家。“扬扬”指志得意满、趾高气傲、昂首挺胸、盛气凌人的样子;“寂寂”指气沮志丧、委靡不振、低三下四、不敢见人的狼狈形象。这两个反义的重叠词,写尽了官场中得意与失意时判若两人的精神面貌,对比鲜明,寓意深刻。朝得暮失,足见官场倾轧之厉害,宦海浮沉之迅速,仕途风波之险恶。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一方面诗人对那些蝇营狗苟、利欲熏心、追名逐利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指出他们趋炎附势、鲜廉寡耻、丧尽天良,虽炙手可热、不可一世、得势于一时,但最终不会有好下场。另一方面,诗人在这里也隐约暗喻着为官难,为清正廉明之官更难的慨叹。诗人忠心耿耿,却反而被谪远戍,永无还期。这两句又未尝不是对自己这种不平遭遇的牢骚怨愤之词。

  最后两句用达观的眼光说世态,以出世的语气论人生,说理深透,议论有力。现在和过去,甚至包括将来,一切追名逐利的人统统都会被历史的洪流所吞没,只有眼前这短亭前的流水和长亭边的树木能与天地共存。长亭、短亭,为互文,即长亭的流水、长亭的树,短亭的流水、短亭的树。这两句既有鞭挞、讽刺,也有顺乎自然、无欲无求之意。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06,第471-472页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牛渚(zhǔ)¹西江²夜,青天无片云。
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注释:¹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诗题下有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²西江: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¹
译文: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注释:¹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余亦舟高咏¹,斯(sī)²不可闻。
译文:我也能够朗吟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注释:¹高咏:谢尚赏月时,曾闻诗人袁宏在船中高咏,大加赞赏。²斯人:指谢尚。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席 一作:去)
明朝挂帆席¹,枫叶落²纷纷。(席 一作:去)
译文: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注释:¹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挂帆:扬帆。²落:一作“正”。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这份回忆注定没有回应。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舟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舟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这种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46-347页 .

niúzhǔhuái怀

bái tángdài 

niúzhǔ西jiāng qīngtiānpiànyún 
dēngzhōuwàngqiūyuè kōngxièjiāngjūn 
nénggāoyǒng rénwén 
míngzhāoguàfān fēngluòfēnfēn  (zuò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