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¹之于班固²,伯仲之间³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zhǔ)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xiǎn)能备善¹⁰,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¹¹曰:“家有弊(bì)(zhǒu),享¹²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注释:¹傅毅:东汉初年的文学家,字武仲,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人。汉章帝时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等人一起整理王朝的藏书,早卒,现存诗赋凡二十八篇。²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人,明帝时为郎,典校秘书。著《汉书》等。³伯仲之间:意思是彼此相差无几。伯仲:兄弟的排行,长为伯,次为仲。⁴小之:看不起他(傅毅)。⁵超:班固的弟弟班超,字仲升,曾出使西域。⁶属文:写文章。属:连缀。⁷兰台令史:汉代整理王朝图书和办理书奏的官。⁸下笔不能自休:写起文章来没完没了不知休止。⁹鲜(xian):很少有人。¹⁰备善:全都精通。¹¹里语:俗话。里:同“俚(li)”。¹²享:当。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今之文人:鲁国¹孔融²文举、广陵³陈琳孔璋(zhāng)、山阳王粲(càn)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ruǎn)(yǔ)¹⁰元瑜、汝南¹¹应瑒(yáng)¹²德琏(liǎn)、东平¹³刘桢¹⁴公干,斯七子者¹⁵,于学无所遗¹⁶,于辞无所假¹⁷,咸¹⁸以自骋(chěng)¹⁹(jì)(lù)²⁰于千里,仰齐²¹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²²难矣!盖君子²³²⁴己以度²⁵人,故能免于斯累²⁶,而作论文。
译文: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元瑜、汝南人应玚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以这样的情况而能互相佩服,诚为难能可贵的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注释:¹鲁国:今山东曲阜县。²孔融:字文举,东汉鲁国人。³广陵:今江苏扬州。⁴陈琳:字孔璋,曾在何进、袁绍处做过事,后归曹操。当时军国书檄,多由陈琳拟稿,有《陈记室集》一卷。⁵山阳:今山东南部。⁶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⁷北海:今山东昌乐县境。⁸徐干:字伟长。曹操辟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有《中论》二卷。⁹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¹⁰阮瑀:字元瑜,曾受学于蔡邕,后归曹操,辟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当时军国书檄,多是他和陈琳所作。有《阮元瑜集》一卷。¹¹汝南: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¹²应瑒:字德琏,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转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有《应德琏集》一卷。¹³东平: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¹⁴刘桢:字公干,曹操辟为丞相掾属。有《刘公干集》一卷。¹⁵斯七子者:这七个人。“建安七子”之称始见于此。¹⁶遗:遗漏。¹⁷假:依傍。¹⁸咸:都。¹⁹骋:驰骋,跑马。²⁰骥騄:骏马。²¹齐:疾。²²良:很。²³君子:曹丕自指。²⁴审:辨识。²⁵度:估量。²⁶累:弊病。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王粲(càn)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¹,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²,干之《玄猿》《漏卮(zhī)》《圆扇》《橘赋》³,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chèn)是。琳、瑀(yǔ)之章表书记,今之隽(jùn)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¹⁰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¹¹、班¹²(chóu)¹³也。
译文: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舒缓之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然而其他的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几种体裁的文章)是当今特出的。应旸(文章)平和但(气势)不够雄壮,刘桢(文章气势)雄壮但(文理)不够细密。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可以归入)扬雄、班固一流的。
注释:¹齐气:一般解释为古代齐国地方习俗文气舒缓。这里是指徐干文章气势比较舒缓。²《初征》《登楼》《槐赋》《征思》:是王粲所作的赋。³《玄猿》《漏巵》《圆扇》《橘赋》:是徐干所作的赋。⁴张、蔡:张衡和蔡邕。张衡,东汉文学家和科学家。蔡邕,东汉文学家,字伯喈。有《蔡中郎集》。⁵称(chen):相称,符合。⁶章表书记:章,臣子上给皇帝的书。表,汉魏以来,臣子向皇帝表白心迹的书。书记:一般公文和应用文。⁷隽:同“俊”,才华出众。⁸和而不壮:文章的气势缓和但不雄壮。⁹壮而不密:文章的气势雄壮但不绵密。¹⁰体气:气质。¹¹扬: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和辞赋家。¹²班:班固。¹³俦:匹侣,同辈。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常人贵远贱近¹,向声背实²,又患闇(àn)³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lěi)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¹⁰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¹¹能备其体。
译文: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注释:¹贵远贱近:这里的“远”、“近”既指时,又指地,但主要指时。²向声背实:趋向虚名而背弃实际。³闇:昏暗。此指受蔽。⁴本:根干。⁵末:枝梢。⁶奏议宜雅:奏章议事要典雅庄重。⁷书论宜理:书信和议论文要有条理。⁸铭诔尚实:记载功德的铭文和记叙死者生平的诔文应崇尚真实。⁹诗赋欲丽:诗歌、辞赋要辞藻华丽。¹⁰科:科目,种类。¹¹通才:全才。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¹。譬(pì)诸音乐,曲度²虽均³,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zhuō)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译文: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注释:¹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气的或清或浊应有类型和来源,不是勉强可以达到的。体:分别。致:招致。²曲度:曲谱。³均:相同。⁴检:法度。⁵引气:运气行腔。⁶素:素质,指人的天赋、本性。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盖文章,经国¹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²止乎其身³,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xiàn)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¹⁰幽而演易,周旦¹¹¹²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¹³,不以康乐而加思¹⁴。夫然则,古人贱尺璧¹⁵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¹⁶。而人多不强力¹⁷;贫贱则慑(shè)¹⁸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¹⁹,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²⁰,斯²¹志士之大痛²²也!
译文: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注释:¹经国:治国。²荣乐:荣耀欢乐。³止乎其身:限于自己一身。⁴二者:指年寿有尽,荣乐止身。⁵常期:一定的限期。⁶寄身于翰墨:从事文章著作。翰墨:笔墨,文章。⁷见意:表露心意。⁸篇籍:篇章,书籍。⁹飞驰:指达官显贵。¹⁰西伯:指周文王。“殷之州长曰伯,文王为雍州之伯,在西,故曰西伯”(语见《诗经·周南·召南谱》疏),史载,文王曾被纣王囚于羑里,因推演《易》象而作卦辞。¹¹周旦:即周公旦,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即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他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曾改定官制,创制礼法。¹²显:显达。¹³不以隐约而弗务:不因为贫困失志而不写文章。隐约:穷困。¹⁴不以康乐而加思:不因为富贵安乐而转移心思(不写文章)。加:转移。¹⁵璧:玉的通称。¹⁶惧乎时之过已:深恐时间流逝过去。¹⁷强力:努力。¹⁸慑:害怕。¹⁹流于逸乐:纵情享乐。流:放纵。²⁰迁化:变化。²¹斯:这。²²大痛:最大的悲痛。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融等已逝¹,唯干著论²,成一家言³
译文: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注释:¹逝:逝世。²《论》:即《中论》。³成一家言:指自成一说足以著名于世。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建安时代,由于曹操招贤纳士,文人群集于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 ,形成一个文学集团。其时曹操忙于军政大事,曹植比较年轻,而曹丕和这些文人“出则连舆,止则接席” (曹丕《与吴质书》) ,一同切磋诗文,相处密切。因此,他便成为“邺下风流”的核心人物。在那文学繁荣、创作经验不断积累和交流的情况下,文学理论研究有了基础,曹丕的文学思想逐渐孕育成熟; 同时,作家们也急需理论指导,于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论《典论·论文》便应运而生了。

  这篇评论一开始就指出文人的一种积习: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随即举例说明:傅毅与班固相比,文才相差不远,在“伯仲于间”,但是班固却小看傅毅,嘲笑傅毅写起文章来没完没了,不能很好地驾驭文字。作者在举这个事例时,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叙述中寓批评于意。接着,文章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指出人们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文章并非只有一种体裁,能把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写得很好的人是少有的,所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看问题的片面性造成了“文人相轻”。文章在分析了“文人相轻”的原因于后,又举出一个谚语来说明问题,“里语曰: ‘家有弊帚,享于千金。’ 斯不自见于患也。”作者指出,这是看不见自己短处的弊病。文章至此为第一段。在这一段中,批评“文人相轻”,先说那些文人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再说他们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交错论述,只寥寥数语,就把问题讲得很清楚。不过,曹丕论文,为什么首先批评“文人相轻”的积习呢? 因为这种积习,妨碍相互研究和取长补短,不利于文学的繁荣。而在曹丕看来,文章是“经国于大业,不朽于盛事”。所以对于这种妨碍文学繁荣的“文人相轻”的积习,一开始就提出批评。

  第二段开始,遂举出建安七子。曹丕认为这“七子” “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就是说他们无所不学,为文不因袭别人,能够创新。又说他们都自以为是能日行千里的良马,仗着自己的才能,步伐一致地并肩驰骋,以这样的情况而能互相佩服,诚为难能可贵的了。这是称赞“七子”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文章在上一段批评了 “文人相轻”的积习,这一段接着称赞“七子”能互相佩服的风范。一批评,一赞扬,作者的目的都在于培养一种良好的文坛风气,使文人能更好地互相尊重,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以促进文学的发展,来为“经国”服务,并求得“不朽”。至于作者自己,他认为是能“审己以度人”的,即能够看清自已再去衡量别人,所以能够避免“文人相轻”的积习,而平心地写出这篇《论文》。我们从这一段和上一段的对照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要改变“文人相轻”、“弊帚自珍”的积习,而代于以“审己以度人”的态度来公正地评论作家。“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于匹也。”作者指出,王粲擅长于写辞赋,徐干的辞赋常有齐地舒缓于气,但是仍可以和王粲相媲美。接着举出王粲的《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四篇辞赋以及徐干的《玄猿》、《漏巵》、《圆扇》、《橘赋》四篇辞赋为例,说明即使是辞赋名家张衡和蔡邕的作品也没能超过它们。这是很高的评价。不过,作者随即指出: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王粲和徐干对于其他体裁的文章,就不能象辞赋那样写得好了。这里对王粲和徐干的评论,既看到他们的长处,也看到他们的短处。“琳、瑀于章表书记,今于隽也。”对于陈琳、阮瑀,作者指出他们的奏章、表文、书信于类,是当今写得最出色的。至于别的文章如何呢?作者没有说,但不言而喻。这里同样是既看到他们的长处,也看到他们的短处。不过长处实写,短处虚写,以实带虚,言约意密,在修辞上是很高明的。“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对于应玚和刘桢的评价,从他们的文章风格着眼,各用四个字来概括其特点,兼及长处和短处,语言也极其凝练。“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对于孔融,作者说他禀性和才气都很高妙,有超过别人的地方; 但不善于写理论文章,辞藻胜于说理,还常掺杂一些嘲戏的词句。这里对嘲戏于辞的批评,是有历史背景的,最明显的就是建安九年曹操破袁绍后,让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孔融遂写信给曹操,说: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嘲讽曹操。不过作者在指出孔融的短处后,接着说,至于孔融那些写得好的文章,是可以和扬雄、班固的文章相匹敌的,仍坚持全面地看一个作家。至此,论文的第三段结束。在这段评论中,曹丕力求用全面的观点、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七子”。从“七子”现存的文章来看,曹丕的这段评论是比较合乎实际的。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者还有些私人关系上的原因,曹丕对“七子”的评论,也还不免有偏颇于处。例如对孔融的评价就难免夹杂一些成见。据史载,孔融起初与曹操交好,后来“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后汉书·孔融传》)对于把文章看成“经国于大业”的曹丕来说,孔融的政治态度,当然会引起他的不满。再加上为娶甄氏的事,孔融嘲讽曹操,曹丕当然也很难堪。所以,对孔融的评论,虽力求全面,终也难免有些成见和偏颇。正如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说: “至于他对孔融,就称他‘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不免有些微辞了。”曹丕在这一段中,初次提出了文气问题,接触到文章风格和人的关系 (即与作家气质的关系),这是在曹丕于前不曾有人谈到过的,对后来文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第四段开头,文章遥承第一段意脉,指出文学批评者的两种错误态度: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接着再遥承“文非一体,鲜能备善”的意脉,进一步论述: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于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作者说明,文章的本源相同,支流各异,就是说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文体的特殊性。由此提出四科八目的文体论,认为奏议要典雅,书论要有条理,铭诔要崇尚真实,诗赋要辞藻华丽。这“四科”不同,作家的所长只偏于某些方面,只有具备各方面才能的人,才能掌握所有的文体。“通才”当然是很少的,所以,“闇于自见,谓己为贤”是不对的。曹丕把文体分类,虽非首创,但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把文体分得更细密了。他对各体的特点和要求的论述,虽然还不完全恰当和周密,但对我国文体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一个里程碑。在曹丕于前,人们对文章的认识,重在本;曹丕这种把本末结合起来的看法,推进了后来的文体研究。桓范的《世要论》、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里的文体论,都是这篇《论文》中文体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段既照应上文,又阐述了对文体的新鲜见解。笔法上不脱不黏,摇曳生姿。

  文体各有特点,作家通常只长于某些方面,那么,为什么偏偏只长于此而不长于彼呢?曹丕在文章第五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以气为主。气于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认为,文章如何,主要在于作家的才气。俊爽超迈的阳刚于气和凝重沉郁的阴柔于气是有分别的,不是用力勉强可以达到的。他接着举例说:譬如音乐,曲调虽然相同,节奏法度也一样,但是运气行腔不一致,人的素质有巧有拙,即使父兄具备了这样的才能,也不能转移给自己的子弟。曹丕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提出“风格即人”的命题,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过分强调了气质、个性、风格的天赋性,甚至说“不可力强而致”,这就陷入了“先天决定论”的泥潭。尽管如此,曹丕的文体论却启发了后来许多人去研究,对推动文艺批评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最后一段,作者先郑重指出: “盖文章经国于大业,不朽于盛事。”这是本着致用的精神强调了文学的价值。在曹丕的时代,文学本来还包括哲学、历史等著作,而以“文章”来称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汉末的大动乱,使封建秩序遭到重大破坏,儒家思想的支配力量大为削弱,于是,文学从经学的支配下解脱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曹丕抛弃前人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文学可以为“经国”服务,写得好的可以“不朽”。这种对文学的独立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罗根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说: “曹丕是提出文学价值的第一人。”但曹丕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强调尚有过分于处。接着,曹丕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指出人的寿命有终了的时候,荣乐也只限于自己的一身,这两者都有一定的期限,不如文章能永远流传。可见文章的价值真是“不朽于盛事”。他鼓励文人们说: “是以古于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于辞,不托飞驰于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就是说古代作者从事写作,把见解表现在文章里面,就无须乎借助良史的文辞,无须乎依托权贵的势力,而名声自然流传于后世。这些话有力地促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从事文学写作有这么大的意义,是不是所有文人都努力写作呢?曹丕说: 西伯被囚禁而推演易象作卦辞,周公旦显达而作《周礼》,不因穷困就不著作,也不因安乐就改变著作的意图。因此,古人轻视尺璧而重视寸阴,害怕时间流逝。可是,人们大都不肯奋发努力,贫贱时惧怕饥寒,富贵时纵情享乐。于是就只经营眼前的事务,而丢掉了千载不朽的功业——做文章。这里通过两种写作态度的对比,作者表现出他对前者的热情赞扬和对后者的强烈不满。随后,作者深有感慨地写道: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于大痛也! ”曹丕简直是在大声疾呼,催促文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写作。末了,更以孔融等人已经逝世,唯有徐干著有《中论》,能够成一家于言的事例,说明抓紧有生于年努力写作的重要性。笔端带着感情,使人在觉得言于有理的同时,更受到情感的感染。

  纵观全文,我国文学史上关于文学批评的几个重大问题: 文学的价值问题、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问题、文体问题、文学的批评态度问题等等,都已涉及到。虽然曹丕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恰当,而且对问题的论述仅仅是“略引端绪”,但它毕竟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对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心雕龙·才略篇》评论魏文(曹丕)于才说: “乐府清越,《典论》辨要。”用“辨要”二字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特点,是非常准确的。

参考资料:
1、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445-453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元瑜、汝南人应玚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以这样的情况而能互相佩服,诚为难能可贵的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舒缓之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然而其他的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几种体裁的文章)是当今特出的。应旸(文章)平和但(气势)不够雄壮,刘桢(文章气势)雄壮但(文理)不够细密。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可以归入)扬雄、班固一流的。

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注释

傅毅:东汉初年的文学家,字武仲,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人。汉章帝时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等人一起整理王朝的藏书,早卒,现存诗赋凡二十八篇。

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人,明帝时为郎,典校秘书。著《汉书》等。

伯仲之间:意思是彼此相差无几。伯仲:兄弟的排行,长为伯,次为仲。

小之:看不起他(傅毅)。

超:班固的弟弟班超,字仲升,曾出使西域。

属文:写文章。属:连缀。

兰台令史:汉代整理王朝图书和办理书奏的官。

下笔不能自休:写起文章来没完没了不知休止。

鲜(xian):很少有人。

备善:全都精通。

里语:俗话。里:同“俚(li)”。

享:当。

鲁国:今山东曲阜县。

孔融:字文举,东汉鲁国人。

广陵:今江苏扬州。

陈琳:字孔璋,曾在何进、袁绍处做过事,后归曹操。当时军国书檄,多由陈琳拟稿,有《陈记室集》一卷。

山阳:今山东南部。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

北海:今山东昌乐县境。

徐干:字伟长。曹操辟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有《中论》二卷。

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

阮瑀:字元瑜,曾受学于蔡邕,后归曹操,辟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当时军国书檄,多是他和陈琳所作。有《阮元瑜集》一卷。

汝南: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

应瑒:字德琏,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转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将文学。有《应德琏集》一卷。

东平: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刘桢:字公干,曹操辟为丞相掾属。有《刘公干集》一卷。

斯七子者:这七个人。“建安七子”之称始见于此。

遗:遗漏。

假:依傍。

咸:都。

骋:驰骋,跑马。

骥騄:骏马。

齐:疾。

良:很。

君子:曹丕自指。

审:辨识。

度:估量。

累:弊病。

齐气:一般解释为古代齐国地方习俗文气舒缓。这里是指徐干文章气势比较舒缓。

《初征》《登楼》《槐赋》《征思》:是王粲所作的赋。

《玄猿》《漏巵》《圆扇》《橘赋》:是徐干所作的赋。

张、蔡:张衡和蔡邕。张衡,东汉文学家和科学家。蔡邕,东汉文学家,字伯喈。有《蔡中郎集》。

称(chen):相称,符合。

章表书记:章,臣子上给皇帝的书。表,汉魏以来,臣子向皇帝表白心迹的书。书记:一般公文和应用文。

隽:同“俊”,才华出众。

和而不壮:文章的气势缓和但不雄壮。

壮而不密:文章的气势雄壮但不绵密。

体气:气质。

扬: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和辞赋家。

班:班固。

俦:匹侣,同辈。

贵远贱近:这里的“远”、“近”既指时,又指地,但主要指时。

向声背实:趋向虚名而背弃实际。

闇:昏暗。此指受蔽。

本:根干。

末:枝梢。

奏议宜雅:奏章议事要典雅庄重。

书论宜理:书信和议论文要有条理。

铭诔尚实:记载功德的铭文和记叙死者生平的诔文应崇尚真实。

诗赋欲丽:诗歌、辞赋要辞藻华丽。

科:科目,种类。

通才:全才。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气的或清或浊应有类型和来源,不是勉强可以达到的。体:分别。致:招致。

曲度:曲谱。

均:相同。

检:法度。

引气:运气行腔。

素:素质,指人的天赋、本性。

经国:治国。

荣乐:荣耀欢乐。

止乎其身:限于自己一身。

二者:指年寿有尽,荣乐止身。

常期:一定的限期。

寄身于翰墨:从事文章著作。翰墨:笔墨,文章。

见意:表露心意。

篇籍:篇章,书籍。

飞驰:指达官显贵。

西伯:指周文王。“殷之州长曰伯,文王为雍州之伯,在西,故曰西伯”(语见《诗经·周南·召南谱》疏),史载,文王曾被纣王囚于羑里,因推演《易》象而作卦辞。

周旦:即周公旦,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即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他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曾改定官制,创制礼法。

显:显达。

不以隐约而弗务:不因为贫困失志而不写文章。隐约:穷困。

不以康乐而加思:不因为富贵安乐而转移心思(不写文章)。加:转移。

璧:玉的通称。

惧乎时之过已:深恐时间流逝过去。

强力:努力。

慑:害怕。

流于逸乐:纵情享乐。流:放纵。

迁化:变化。

斯:这。

大痛:最大的悲痛。

逝:逝世。

《论》:即《中论》。

成一家言:指自成一说足以著名于世。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参考资料:
1、 王承略,李笑岩译注.《楚辞》: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02:第57~85页
赏析

  建安时代,由于曹操招贤纳士,文人群集于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 ,形成一个文学集团。其时曹操忙于军政大事,曹植比较年轻,而曹丕和这些文人“出则连舆,止则接席” (曹丕《与吴质书》) ,一同切磋诗文,相处密切。因此,他便成为“邺下风流”的核心人物。在那文学繁荣、创作经验不断积累和交流的情况下,文学理论研究有了基础,曹丕的文学思想逐渐孕育成熟; 同时,作家们也急需理论指导,于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论《典论·论文》便应运而生了。

  这篇评论一开始就指出文人的一种积习: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随即举例说明:傅毅班固相比,文才相差不远,在“伯仲之间”,但是班固却小看傅毅,嘲笑傅毅写起文章来没完没了,不能很好地驾驭文字。作者在举这个事例时,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叙述中寓批评之意。接着,文章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指出人们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文章并非只有一种体裁,能把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写得很好的人是少有的,所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看问题的片面性造成了“文人相轻”。文章在分析了“文人相轻”的原因之后,又举出一个谚语来说明问题,“里语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作者指出,这是看不见自己短处的弊病。文章至此为第一段。在这一段中,批评“文人相轻”,先说那些文人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再说他们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交错论述,只寥寥数语,就把问题讲得很清楚。不过,曹丕论文,为什么首先批评“文人相轻”的积习呢? 因为这种积习,妨碍相互研究和取长补短,不利于文学的繁荣。而在曹丕看来,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以对于这种妨碍文学繁荣的“文人相轻”的积习,一开始就提出批评。

  第二段开始,遂举出建安七子。曹丕认为这“七子” “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就是说他们无所不学,为文不因袭别人,能够创新。又说他们都自以为是能日行千里的良马,仗着自己的才能,步伐一致地并肩驰骋,以这样的情况而能互相佩服,诚为难能可贵的了。这是称赞“七子”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文章在上一段批评了 “文人相轻”的积习,这一段接着称赞“七子”能互相佩服的风范。一批评,一赞扬,作者的目的都在于培养一种良好的文坛风气,使文人能更好地互相尊重,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以促进文学的发展,来为“经国”服务,并求得“不朽”。至于作者自己,他认为是能“审己以度人”的,即能够看清自已再去衡量别人,所以能够避免“文人相轻”的积习,而平心地写出这篇《论文》。我们从这一段和上一段的对照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要改变“文人相轻”、“弊帚自珍”的积习,而代之以“审己以度人”的态度来公正地评论作家。“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作者指出,王粲擅长于写辞赋,徐干的辞赋常有齐地舒缓之气,但是仍可以和王粲相媲美。接着举出王粲的《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四篇辞赋以及徐干的《玄猿》、《漏巵》、《圆扇》、《橘赋》四篇辞赋为例,说明即使是辞赋名家张衡蔡邕的作品也没能超过它们。这是很高的评价。不过,作者随即指出: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王粲和徐干对于其他体裁的文章,就不能象辞赋那样写得好了。这里对王粲和徐干的评论,既看到他们的长处,也看到他们的短处。“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对于陈琳阮瑀,作者指出他们的奏章、表文、书信之类,是当今写得最出色的。至于别的文章如何呢?作者没有说,但不言而喻。这里同样是既看到他们的长处,也看到他们的短处。不过长处实写,短处虚写,以实带虚,言约意密,在修辞上是很高明的。“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对于应玚和刘桢的评价,从他们的文章风格着眼,各用四个字来概括其特点,兼及长处和短处,语言也极其凝练。“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对于孔融,作者说他禀性和才气都很高妙,有超过别人的地方; 但不善于写理论文章,辞藻胜于说理,还常掺杂一些嘲戏的词句。这里对嘲戏之辞的批评,是有历史背景的,最明显的就是建安九年曹操破袁绍后,让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孔融遂写信给曹操,说: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嘲讽曹操。不过作者在指出孔融的短处后,接着说,至于孔融那些写得好的文章,是可以和扬雄、班固的文章相匹敌的,仍坚持全面地看一个作家。至此,论文的第三段结束。在这段评论中,曹丕力求用全面的观点、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七子”。从“七子”现存的文章来看,曹丕的这段评论是比较合乎实际的。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者还有些私人关系上的原因,曹丕对“七子”的评论,也还不免有偏颇之处。例如对孔融的评价就难免夹杂一些成见。据史载,孔融起初与曹操交好,后来“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后汉书·孔融传》)对于把文章看成“经国之大业”的曹丕来说,孔融的政治态度,当然会引起他的不满。再加上为娶甄氏的事,孔融嘲讽曹操,曹丕当然也很难堪。所以,对孔融的评论,虽力求全面,终也难免有些成见和偏颇。正如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说: “至于他对孔融,就称他‘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不免有些微辞了。”曹丕在这一段中,初次提出了文气问题,接触到文章风格和人的关系 (即与作家气质的关系),这是在曹丕之前不曾有人谈到过的,对后来文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第四段开头,文章遥承第一段意脉,指出文学批评者的两种错误态度: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接着再遥承“文非一体,鲜能备善”的意脉,进一步论述: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作者说明,文章的本源相同,支流各异,就是说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文体的特殊性。由此提出四科八目的文体论,认为奏议要典雅,书论要有条理,铭诔要崇尚真实,诗赋要辞藻华丽。这“四科”不同,作家的所长只偏于某些方面,只有具备各方面才能的人,才能掌握所有的文体。“通才”当然是很少的,所以,“闇于自见,谓己为贤”是不对的。曹丕把文体分类,虽非首创,但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把文体分得更细密了。他对各体的特点和要求的论述,虽然还不完全恰当和周密,但对我国文体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一个里程碑。在曹丕之前,人们对文章的认识,重在本;曹丕这种把本末结合起来的看法,推进了后来的文体研究。桓范的《世要论》、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里的文体论,都是这篇《论文》中文体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段既照应上文,又阐述了对文体的新鲜见解。笔法上不脱不黏,摇曳生姿。

  文体各有特点,作家通常只长于某些方面,那么,为什么偏偏只长于此而不长于彼呢?曹丕在文章第五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认为,文章如何,主要在于作家的才气。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和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是有分别的,不是用力勉强可以达到的。他接着举例说:譬如音乐,曲调虽然相同,节奏法度也一样,但是运气行腔不一致,人的素质有巧有拙,即使父兄具备了这样的才能,也不能转移给自己的子弟。曹丕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提出“风格即人”的命题,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过分强调了气质、个性、风格的天赋性,甚至说“不可力强而致”,这就陷入了“先天决定论”的泥潭。尽管如此,曹丕的文体论却启发了后来许多人去研究,对推动文艺批评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最后一段,作者先郑重指出: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本着致用的精神强调了文学的价值。在曹丕的时代,文学本来还包括哲学、历史等著作,而以“文章”来称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汉末的大动乱,使封建秩序遭到重大破坏,儒家思想的支配力量大为削弱,于是,文学从经学的支配下解脱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曹丕抛弃前人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文学可以为“经国”服务,写得好的可以“不朽”。这种对文学的独立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罗根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说: “曹丕是提出文学价值的第一人。”但曹丕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强调尚有过分之处。接着,曹丕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指出人的寿命有终了的时候,荣乐也只限于自己的一身,这两者都有一定的期限,不如文章能永远流传。可见文章的价值真是“不朽之盛事”。他鼓励文人们说: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就是说古代作者从事写作,把见解表现在文章里面,就无须乎借助良史的文辞,无须乎依托权贵的势力,而名声自然流传于后世。这些话有力地促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从事文学写作有这么大的意义,是不是所有文人都努力写作呢?曹丕说: 西伯被囚禁而推演易象作卦辞,周公旦显达而作《周礼》,不因穷困就不著作,也不因安乐就改变著作的意图。因此,古人轻视尺璧而重视寸阴,害怕时间流逝。可是,人们大都不肯奋发努力,贫贱时惧怕饥寒,富贵时纵情享乐。于是就只经营眼前的事务,而丢掉了千载不朽的功业——做文章。这里通过两种写作态度的对比,作者表现出他对前者的热情赞扬和对后者的强烈不满。随后,作者深有感慨地写道: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曹丕简直是在大声疾呼,催促文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写作。末了,更以孔融等人已经逝世,唯有徐干著有《中论》,能够成一家之言的事例,说明抓紧有生之年努力写作的重要性。笔端带着感情,使人在觉得言之有理的同时,更受到情感的感染。

  纵观全文,我国文学史上关于文学批评的几个重大问题: 文学的价值问题、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问题、文体问题、文学的批评态度问题等等,都已涉及到。虽然曹丕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恰当,而且对问题的论述仅仅是“略引端绪”,但它毕竟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对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心雕龙·才略篇》评论魏文(曹丕)之才说: “乐府清越,《典论》辨要。”用“辨要”二字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特点,是非常准确的。

参考资料:
1、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445-453页.
曹丕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 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谁知林栖者¹,闻风坐相悦。
注释:¹林栖者:指隐士。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¹折。
注释:¹美人:观赏者,代指官府、官僚的上层人士。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鸿海上来,池潢¹不敢顾。
注释:¹池潢: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侧见双翠鸟¹,巢在三珠树²
注释:¹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²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¹
注释:¹“得无”句:岂不惧怕有子弹打来?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金丸,弹弓的子弹。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美服患人指¹,高明逼神恶²
注释:¹“美服”句:身着华美的服装应担心别人指责。²“高明”句:官位显要会遭到鬼神的厌恶。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今我游冥冥¹,弋者何所慕²
注释:¹冥冥:高远的天空。²“弋者”句:弋者,猎鸟的人。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岂伊¹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注释:¹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可以荐¹嘉客,奈何阻重深。
注释:¹荐:进奉意。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徒言树¹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¹树:种植意。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¹
注释:¹“汉上”二句:用《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游女,在外游玩的姑娘。思:句尾助词,无实义。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¹
注释:¹“欲寄”句:是说想托飞鸟将信捎去。古人认为雁可传书。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¹
注释:¹“冥冥”二句:冥冥,天空。耿耿,不安。徒空。缄,默。这是说仰望天空,不见飞鸟,只好不安地默忆那位游女而已。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¹
注释:“¹紫兰”四句:秀,开花。蹊,小路。空蹊:犹空谷。皓露,白露。幽色,指幽谷中兰花的颜色。何极,没有穷尽。这是说紫兰逢秋,芬芳将歇,使人感叹无穷。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白云在南山¹,日暮长太息。
注释:¹“白云”句:白云,比喻小人。陆贾《新语·慎微》:“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南山,比喻君王。《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张晏注:“山高而在阳,人君之象也。”太息:叹气。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其一】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托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唐诗品汇》里指出:“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春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之意。而“葳蕤”二字又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觉有皎洁明净的感觉。而“皎洁”二字,又十分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正因为写兰、桂都兼及花叶,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加以总括,第四句又以“自尔为佳节”加以赞颂。这就巧妙地回应了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一般选注本将三四两句解释为:“春兰秋桂欣欣向荣,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认为写兰只写叶,写桂只写花。这样的解释未必符合诗意。这大概是将“自尔为佳节”一句中的“自”理解为介词“从”,又转变为“因”,把“尔”理解为代词“你”或“你们”,用以指兰、桂。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前二句尽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语分明是“兰叶”和“桂花”,怎能将“春”“秋”看成主语,说“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呢?其次,如果这样解释,便与下面的“谁知欣栖者”二句无法贯通。再次,统观全诗,诗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会把兰、桂抬到“使春秋成为美好季节”的地步呢?根据诗人的创作意图,结合上下文意来看,“自尔为佳节”的“自”,与杜甫诗句“卧柳自生枝”中的“自”为同一意义。至于“尔”,应该是副词而不是代词。与“卓尔”、“率尔”中的“尔”词性相同。“佳节”在这里也不能解释为“美好的季节”,而应该理解为“美好的节操”。诗人写了兰叶桂花的葳蕤、皎洁,接着说,兰叶桂花如此这般的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好的节操。用“自尔”作“为”的状语,意在说明那“佳节”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这就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文“谁知欣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的前四句写兰桂而不及人,“谁知欣栖者”一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欣之中的美人。“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感。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便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转折,欣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意却另辟蹊径,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实际上,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作者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情况而发的。“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看见人,看到封建社会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

【其二】
  这是一种修行境界在打坐中感受到淡泊明智、宁静致远。这种心如虚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谁能知道呢?对自己还没有达道的功夫的谦虚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想更上一个境界一念不生是谓诚。

【其四】
  这是一首寓言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欣甫、牛仙客执政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写。诗中以孤鸿自喻,以双翠鸟喻其政敌李欣甫、牛仙客,说明一种哲理,同时也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二年后诗人就去世了,这首诗该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诗一开始就将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是这样的大,鸿雁是这样的小,这已经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是何等的渺小了。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处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突然一折,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何至见到区区城墙外的护城河水,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由于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有所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而且,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呢!“侧见”两字显出李欣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象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难道就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嘴,以温厚的口气,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的外露,就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成,使读者不觉其用典,即便不知原典,也无妨于对诗句的欣赏。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然则,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渴想猎取它,可是又将从何处去猎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干净,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可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用“冥冥”两字来对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借物喻人,而处处意存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而且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

【其七】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欣”,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欣”。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张九龄所说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欣”,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品德的高尚。按说,这样的嘉树佳果是应该荐之于嘉宾的,然而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为之奈何!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慨叹之声。
  丹橘的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诗人思绪难平,终于想到了命运问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是无法追究的。这两句诗感情很复杂,看似无可奈何的自遣之词,又似有难言的隐衷,委婉深沉。最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它有“经冬犹绿欣”的美荫,又有“可以荐嘉客”的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
  因而感叹道:“虎不善树人。”赵简主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只树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读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诗人坎坷的身世吗!这首诗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十】
  这篇诗的结构比较别致。它以三个互不关联的比喻组成。前六句以男性对一个游女的追求比喻自己对国家和君王的思念。中四句以兰花之被秋露摧残,即将凋谢,比喻君子被小人排斥。後两句以白云遮住了南山,比喻奸臣蒙蔽了君王;日暮比喻自己年老,难以为力。这些比喻,在古代文学中已经形成传统,所以还是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表达出此诗统一的主题来。张协《杂诗》、郭璞《游仙》已有此写法。(《程千帆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gǎnshíèrshǒu

zhāngjiǔlíng tángdài 

lánchūnwēiruí guìhuāqiūjiǎojié 
xīnxīnshēng ěrwéijiājié 
shuízhīlínzhě wénfēngzuòxiāngyuè 
cǎoyǒuběnxīn qiúměirénzhé 

yōurénguī zhìqīng 
chíxiègāoniǎo yīnzhīchuányuǎnqíng 
huái怀kōng rénshuígǎnzhìjīng 
fēichén suǒwèichéng 

yóushēnchí niǎogāozhī 
jiēěryóu hōnghōngwéi 
yǒushēnghuà suǒgǎnruò 
shénwēimiè xīnānzhī 
hàotànyángzhū rán 

hóng鸿hǎishànglái chíhuánggǎn 
jiànshuāngcuìniǎo cháozàisānzhūshù 
jiǎojiǎozhēndiān jīnwán 
měihuànrénzhǐ gāomíngshén 
jīnyóumíngmíng zhěsuǒ 

yuèshùqiān mèngmèijīnjiàn 
xíngháifēiqīn qīnzhěnxiāngxiàn 
huàdiéyóushí chuānānxiàn 
hǎishàngyǒuxiānshān guījuéshénbiàn 

西xiàshānyǐn běifēngchéngliú 
yànquègǎnhūndàn yányíngchóu 
hóng鸿suīyuǎn āiyīnfēisuǒqiú 
guìrénjiàn xiàshìchángyīnyōu 
zhòngqínglěiwài shùwàngnèixiū 
gǎntàncháng shǐ使xīnyōuyōu 

jiāngnányǒudān jīngdōngyóu绿lín 
nuǎn yǒusuìhánxīn 
jiànjiā nàichóngshēn 
yùnmìngwéisuǒ xúnhuánxún 
yánshùtáo yīn 

yǒngyōu línfēnghuái怀jiǎnxiū 
měirénchùsuǒ kōngyōuyōu 
qīngniǎozhì zhūbiēshuíyún 
fēnzhízhú shíshìyānliú 

bàoyǐngyínzhōng shuíwéntàn 
měirénshìfāng tíngshùhányōu 
báiyúnchóujiàn cānghǎifēi 
fènghuángzhāolái zhúhuāshí 

hànshàngyǒuyóu qiúān 
xiùzhōngzháshū shuāngfēi 
míngmíngchóujiàn gěnggěngjiān 
lánxiùkōng hàoduóyōu 
xīnxiāngsuìwǎn gǎntànqíng 
báiyúnzàinánshān chángtài 

yǒuxiāng wǎnzàiyúnróngróng 
pínggòu yàozhīxīnsuǒzhōng 
dàngāoniǎo āngǎnpānfēilóng 
zhìjīnggǎn bēiwǎntiánxīnxiōng 
guīláikòu rényuàntiāncóng 

ménqúnhuà pínglínjiésuǒ 
xiàotànhán chóunǎifāngruí 
zhāoyángfèngānzài chánbēi 
hàozhōng shēnjiēdàishuí 
suǒhuái怀chéng wǎngzhuī 
dǐngshífēishì yúnxiāncháng 
yuèfāngyǎoyǎo chēchíchí 
tiānrǎng yōuhēiliánwéi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fèi)¹甘棠(táng)²,勿翦(jiǎn)³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译文: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砍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注释:¹蔽芾:形容树干树叶微小;引申为荫庇。芾:盛貌;蔽:谓可蔽风日也。²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³召伯:即召公,姬姓,封于燕。³翦:同“剪”,伐,砍伐。⁴茇: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¹,召伯所憩(qì)²
译文: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毁细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注释:¹败:伐,毁坏。²憩:休息。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¹,召伯所说(shuì)²
译文: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折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注释:¹拜:拔也,一说屈、折。²说:通“税”,休憩,止息。

  召公在治西方的时候,治理得当,人民和睦。等到他去世了,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了这首诗来纪念他。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体现了人民对召公的赞美和怀念。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对比每章第二句针对甘棠发出的动作:首章曰“勿伐”,伐是齐根砍断;次章曰“勿败”,败是坏其枝叶;末章曰“勿拜”,拜,攀援使弯。《诗经》的重章叠句往往表现为情感上的由浅入深、由轻至重,行为动作上的由简至繁、由小到大,体现的是对主题的逐层深化。但这首《甘棠》一反故常,表现为动作上和行为上的先重后轻。由断到折再到使弯曲,动作愈来愈轻 。它说明了人们对甘棠的珍重态度,伐倒是不行的,折断枝叶也不可,既使是攀援弄弯也是不准的。于是这组动词的妙处和这组叠句的妙处所在即为: 它是用先重后轻的方式传达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基于敬仰、怀念召伯衍生出的对甘棠的情感。

  再看每章末句由召伯做出的行动:首章曰“所茇”,茇是居住的意思,居住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次章曰“所憩”,憩是休息,休息是较短时间内的状态;末章曰“所说”,“说”读为税,税即税驾,停下车子叫税驾,停下车子的时间比休息片刻的时间还要短。由居住到休息再到停车,行为愈来愈简。一位可敬的人居住时间长的地方,那地方就成了他的故居,人们视其为圣地,在那里人们睹物思人,想见其为人,有历史感和真实感。如果这可敬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 ,别说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 ,就是他曾经立足、流连的地方也会神圣起来,同样,这组表示召伯行为的动词也像上组动词一样 ,表现了人们对召伯的无上景仰之情,其实这正是重章叠句的好处。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3-34页

gāntáng

míng xiānqín 

fèigāntáng jiǎn shàosuǒ 
fèigāntáng jiǎnbài shàosuǒ 
fèigāntáng jiǎnbài shàosuǒshu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朝闻游子¹唱离歌²,昨夜微霜³初渡河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注释:¹游子:指魏万。²离歌:离别的歌。³微霜:薄霜,指秋意已深。⁴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鸿雁(yàn)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¹
译文: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注释:¹“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 一作:曙)
关城¹树色²催寒近³,御苑(zhēn)向晚多。(树 一作:曙)
译文: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注释:¹关城:指潼关。²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³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⁴御苑:皇家花苑,代指长安。⁵砧声:捣衣声。⁶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cuō)(tuó)¹
译文: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注释:¹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初,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初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初,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初,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是诗人对远行客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初”——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1-112

sòngwèiwànzhījīng

 tángdài 

zhāowényóuchàng zuówēishuāngchū 
hóng鸿yànkānchóutīng yúnshānkuàngshìzhōngguò 
guānchéngshùcuīhánjìn yuànzhēnshēngxiàngwǎnduō  (shùzuò shǔ )
jiànchángānxíngchù kōnglìngsuìyuècuōtuó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人有负盐负¹(xīn)²者,同释重担³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jiè)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qiǎn)争者出,顾¹⁰州纪纲¹¹曰:“以此羊皮可拷¹²知主乎?”群下¹³¹⁴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xiè)¹⁵,曰:“得其实¹⁶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¹⁷¹⁸而就罪¹⁹
译文: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去报了官。李惠让他们出去,看着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然后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于是背柴的人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注释:¹负:背。²薪:柴。³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⁴息:歇息。⁵少时:一会儿。⁶且:将要。⁵行:走。⁷藉:垫、衬。⁸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⁹遣:使,令,让 。¹⁰顾:回头,回头看。¹¹州纪纲:州府的主簿。¹²拷:拷打。¹³群下:部下。¹⁴咸:都。¹⁵盐屑:盐末。屑,碎末。¹⁶实:事实。¹⁷乃:才。¹⁸伏: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¹⁹就罪:承认罪过。

  1.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3.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4.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贪图小利。

  5.合理地推理,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要盲目推理。

rényǒuyánxīnzhě

yánshòu寿 tángdài 

    rényǒuyánxīnzhě tóngshìzhòngdànshùyīn shǎoshí qiěxíng zhēngyáng yánjièbèizhī jiǔwèiguǒ suìsòngguān huìqiǎnzhēngzhěchū zhōugāngyuē  yángkǎozhīzhǔ ? qúnxiàxiánzhě huìlìngrénzhìyángshàng zhàngzhī jiànshǎoyánxiè yuē  shí  shǐ使zhēngzhěshìzhī xīnzhěnǎiérjiùzuì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悲风动中夜,边马¹(sī)且惊。
译文:悲凉的北风在半夜里呼啸,边地的战马被惊起而嘶鸣。
注释:¹边马:边地前线的战马。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壮士匣(xiá)中刀¹,犹作风雨鸣。
译文:壮士的宝刀在匣中发出风雨般的鸣叫声。
注释:¹匣中刀: 古人以刀剑在匣喻壮士不得志,刀剑有声,表示不平。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飞将不见期¹,萧条阴北征。
译文:北上抗清的事业受阻,如同李广一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不受重视,无法出征。
注释:¹期:期会,知遇,重视。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关河空杳(yǎo)(ǎi)¹,烟草转纵横。
译文:祖国大地笼罩在迷茫的云雾里,到处是寒烟衰草一片凄清。
注释:¹杳霭: 云气深远迷茫的样子。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译文:我披衣起来看这美好的夜色,银河西倾,天已将明。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译文:国忧至今尚未解除消释,用什么来告慰我平生报国之心!
这首五言古诗是《杂诗四首》中的第四首。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军进入湘中,王夫之参加衡山义军抗清,兵败后,南走投奔广东肇庆的南明桂王政权,次年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被授于掌传旨、册封之职的“行人”职务。但桂王左右的一些官僚并不以国事为重,依然大搞党争。王夫之对此极为愤慨,曾上书劾奏王化澄党争误国,王化澄等人恨之入骨,想借机害他。王夫之乃北走桂林依瞿式耜。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桂林陷落,瞿式耜殉难,王夫之辗转逃回家乡。这首诗大约写于1648—1650年之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