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háishǔzhōngshìjīngyóuhǎo--zhàolín

宿huāchūmǎnzhāngtáiliǔxiàngfēizhèngháiwàngduōwéi

chàngbiéfēngjiāngguāiyúnhuìliǎnrèndānquēxuánzhìcuìwēi

qínxuānshùchūncǎobiànzhēnghuízhǎngāndàoguānshānfēi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1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jiē)因循¹、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²,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³翻成忧戚(qī)
译文:一觉醒来时,一缕寒风透过窗棂吹进房中,把孤灯吹熄。酒醒后的凄凉本已难耐,又听见屋外台阶上的落雨点点那那。可叹我迁延漂泊,孑然一身,沦落天涯。如今想起来,真是辜负了佳人的一片真情,多少山盟海誓竟成空言,又怎能忍心把从前的两情欢愉,陡然间变成眼下这孤独忧戚。
注释:浪淘沙慢:柳永创调。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十五句十仄韵。¹因循:不振作之意。迟延拖拉,漫不经心。²几许盟言:多少山盟海誓的话。³陡顿:突然。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tì)云尤雨¹,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译文:愁闷之极!反复地回忆,想当初那洞房深处,多少次畅饮欢歌,双双游嬉于鸳鸯被底。那时节我尽心奉承,生怕耗费她一点气力。万种柔情,千般亲昵,我二人缠绵无尽,两情相依相惜。
注释:¹殢云尤雨:贪恋男女欢情。殢:恋昵。尤:相娱、相恋之意。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¹,无端自家疏隔²。知何时、却拥秦云³态?愿低帏(wéi)(nì)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shuò)寒更思忆。
译文:看如今,漫漫长夜漏壶永那,就这样两地相思隔绝千里。我真是自寻离愁,却让你牵肠挂肚徒悲凄。不知要等到哪日,你我重拥鸳鸯被,共度欢情,如胶似漆。到那时,愿帷幕低垂玉枕亲昵。我会轻轻细说告诉你,在这偏远的寒江水乡,我夜夜难眠,数着寒更把你思念,把你惦记。
注释:¹漏永:古人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这里指时间过得慢。这里指夜深。²疏隔:疏远阻隔。³秦云:秦楼云雨。形容男欢女爱。⁴低帏:放下帏帐。⁵昵:亲近,亲昵。⁶数:多次。

  词为羁旅途中思念情人之词。全篇善于铺陈叙事,如数家常般把离别相思之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词作从“梦觉”写起,说窗风吹息寒灯,夜雨频滴空阶,可知并非天亮觉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间,于“灯”之上着一“寒”字,于“阶”之上着一“空”字,将当时所见、所闻之客观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观情感色彩,体现了主人公凄凉孤寂之心理状态。而“那堪”、“又”,又及“频”,层层递进,又便得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倍觉凄凉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发出感叹:“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是造成凄凉孤寂心境的根源。因为久作天涯客,辜负了当时和佳人的山盟海誓,从前的欢会情景,在这个夜里一下子都变成了忧愁与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经吐尽。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数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动已进入高潮,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开两枝,分别述说现在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在,又从现在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在,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45-46页

làngtáoshāmàn ·mèngjuétòuchuāngfēngxiàn线

liǔyǒng sòngdài 

mèngjuétòuchuāngfēngxiàn线 hándēngchuī kānjiǔxǐng yòuwénkōngjiē pín jiēyīnxún jiǔzuòtiān jiārén méngyán biàn便rěn cóngqiánhuānhuì dǒudùnfānchéngyōu 

chóu zàisānzhuī dòngfángshēnchù yǐnsànlán xiāngnuǎnyuānyāngbèi zànshíshūsàn fèixīn yúnyóu yǒuwànbānqiānzhǒng xiāngliánxiāng 
qiàdàojīn tiānchánglòuyǒng duānjiāshū zhīshí quèyōngqínyúntài yuànwéizhěn qīngqīngshuō jiāngxiāng shǔhángēng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¹。凭²(lán)³,窥(kuī)细浪,雨萧(xiāo)
译文: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我闲游在绿萍池边,倚身在栏杆上,凝视着池上细波连连。那潇潇细雨如我的思愁绵绵。
注释:¹“花映”二句:花柳相映,正是好景,谁知风吹花落,坠于池上绿色浮萍中。闲,一作“吹”。²凭:倚。³阑干:即栏杆。⁴萧萧:一作“潇潇”,形容细雨连绵。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近来音信两疏索¹,洞房²空寂寞。掩银屏³,垂翠箔(bó),度春宵。
译文:近来他的书信稀疏难见,我更难忍洞房的寂寞无边。且打开银屏放下竹帘,苦熬这长长的春夜,只怕又是孤愁难眠。
注释:¹两疏索:指双方都未得到音信。疏索,稀疏冷落。²洞房:幽深的闺房。³银屏:镶嵌银丝花纹的屏风,以示华丽。⁴箔:一作“幕”,一作“泊”,意指竹帘子。

  这首词写春日闺情,抒写一位女子与相爱之人分别后寂寞、无奈的心情。

  上阕写女主人公池上凭栏闲望,用“花映柳条”领起,“雨萧萧”作结,两句都是写景,前句明艳,后句暗淡,寓意着好景不常,美人迟暮。中间“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三句写女主人公的一系列动作,重点落在一“闲”字上,以示她凭栏窥浪,全不觉得赏心悦目,体现其百无聊赖的内心感受。

  下阕写女主人公深闺怀远的寂寞。换头二句写她的境遇和感受。“近来音信两疏索”七个字,将相思离情点出,以下的描写无不因这情思引起。音信疏索是心情寂寞的原因。接下来“洞房”“寂寞”以一“空”字修饰,与上片的“闲”字相应,足以体现其无比遗憾的心绪。最后“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三句紧承“疏索”“寂寞”,写女主人公掩屏垂帘,苦度春宵。

  全词以外显内,用女子的行动来表现了她空虚寂寞,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0-31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8-39
3、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0

jiǔquánzi··huāyìngliǔtiáo--wēntíngyún

huāyìngliǔtiáoxiánxiàng绿píngchíshàngpínglángànkuīlàngxiāoxiāo

jìnláiyīnxìnliǎngshūsuǒdòngfángkōngyǎnyínpíngchuícuìchūnxiāo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都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jiàn)¹。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²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³莫能都冈之岩。
译文:海内的昆仓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上有一根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要五个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具有像夷羿那样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注释:¹槛:栏杆。²八隅:八方。³仁羿:指古代传说中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 ,又称夷羿 。仁,通“ 夷 ”。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都。
译文: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达三百仞的渊潭。开明兽的大小与虎相似,长着九个脑袋,每个脑袋上都长着人一样的面孔,朝东立在昆仑山顶。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yīng)¹有赤蛇。
译文:开明兽所在之地的西面有凤凰、鸾鸟栖息,它们的头上盘着蛇,脚下踩着蛇,胸前有赤蛇。
注释:¹膺:胸。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译文:开明神兽所在之地的北面有视肉怪兽、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那里的凤皇、鸾鸟都戴着盾牌,还有三足乌、像树似的稻谷、柏树、甘水、圣木曼兑。另一种说法认为圣木曼兑叫做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yà)()¹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译文:开明神兽所在之地的东面有巫师神医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他们围在窫窳的尸体周围,都手捧不死药来抵抗死气而要使他复活。这位窫窳,是蛇的身子人的面孔,被贰负和他的臣子危合伙杀死的。
注释:¹窫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服常树,其都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译文:有一种服常树,它上面有个长着三个脑袋的人,守候着附近的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译文:开明神兽所在之地的南面有种树鸟,长着六个脑袋;那里还有蛟龙、蝮蛇、长尾猿、豹子、鸟秩树,在水池四周环绕着树木而显得华美;那里还有诵鸟、鶽鸟、视肉怪兽。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醉漾(yàng)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¹相误,无计花间住。
译文:我酒醉后架着小船,在湖中荡漾,听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处。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注释: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 “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¹烟水尘尘,千里斜阳暮(mù)。山无数,乱红¹如雨。不记来时路。
译文: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注释:¹乱红:落花。

  上片首二句本自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开篇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这个“花深处”,就是指桃源。在郴州,词人为了排忧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胧之中,词人受潜意识的支配,仿佛觉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轻松自如地随着溪流浮泛,朝桃花源进发。路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词人十分欣喜,他左顾右盼,不知不觉中,已“林尽水源”,来到了“花深处”。阅读这两句,关键是要抓住“醉”这个核心词语。醉入梦乡,本是常事,所以说这两句是写梦境幻象。“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是词人神志清爽后的抱恨之言。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源。秦观在这儿是借“尘缘”指世俗之事,如名利一类,自是相对灵境而言的。假如自己不出来求仕为宦,就不至于有此时的迁谪之祸,这就是“尘缘相误”。在写法上,只说“尘缘相误”,隐去尘缘的具体内容,便产生空灵蕴藉,词情摇曳生姿的效果。此刻自己身受官府羁绊,即使想找一个类似于“桃花源”的远僻之地平安度日也不可得——这就是“无计花间住”。

  过片二句,勾勒出一幅“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般的黄昏景象。“尘尘”“千里”尤给人天涯飘泊之感。紧接一句“山无数 ”,与“烟水尘尘”呼应,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的境界,这就与上片“尘缘相误”二句有了内在的联络,上下片意脉不断。下片开头四句,乃是词人有意识地择取人世间的四种凄凉景象,来影射他黯淡、感伤的心境。“烟水尘尘”,则前途渺遥可知;“千里斜阳暮”,暗示着词人的处境将每况愈下;“山无数”,正是阻力重重、难回朝廷的象征;“乱红如雨”,就是说美好事物正在横遭摧折。这四种景象并集一起,凝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词人虽无片言只语关涉愁苦,而愁苦、失望之情已溢满纸面。结句“不记来时路”,源于《桃花源记》。陶渊明说,武陵渔人出桃花源后,在返家的路上处处作了标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个结句正暗应了题目和开头,道出了词人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窘境和苦况,表达了他“抽身退步悔已迟”和“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愁怛心绪。

  这首词所反映的思想,是作者由于无端遭受打击,导致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并由此产生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但有的评论者认为句句都有暗寓,这只能是一种猜测。此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迷离恍忽的境界,只是秦观在艺术上喜欢朦胧美的一种手法而已。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61-862
2、 成绶台 等.历代长江词曲赏析.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53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高高亭子郡城¹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译文: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
注释:西亭子: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李司马:作者友人,生平未详。¹郡城:指虢州。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¹崖缘壁试攀跻(jī)²,群山向下飞鸟低。
译文:顺着与崖向着与顶登去,群与向下觉得飞鸟更低。
注释:¹盘:盘旋。²跻:登,升。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使君¹五马²天半嘶(sī)³,丝绳玉壶为君提。
译文:半天空今马儿阵阵嘶叫,游壶美酒本为好友而提;
注释:¹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²五马:汉时州郡太守用五马驾车。这里指虢州刺史的车马。³天半嘶:在半天空嘶叫。形容亭高。⁴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⁵玉壶:酒壶。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坐来一望无端倪(ní)¹,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²连回溪³
译文:坐到亭上放眼一望无际,红花绿柳处处莺鸟乱啼,千家万户连着弯弯小溪。
注释:¹端倪:边际。²井:古时八家为一井,引申为乡里,家宅。³回溪:回环的溪水。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酒行¹未醉闻暮鸡,点笔²操纸为君题。
译文:饮洒末醉已听傍晚鸡啼,提笔写诗送别为友离去;
注释:¹行:行酒。²点笔:以笔点墨。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为君题,惜解携¹。草萋(qī)²,没马蹄。
译文:为君题诗啊,哀伤别离,春草萋萋啊,没了马蹄。
注释:¹解携:别离,分手。²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这篇作品为送别之作,描绘西亭景物,抒写惜别情怀。

  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点,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来直写其高,以“与云齐”来陪衬其高。三、四两句则写登亭,用“群山”、“飞鸟”来烘托西亭之高,并点出已登上。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使君五马天半嘶”,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与上面“群山”,“飞鸟”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丝绳玉壶为君提”,顺便点出“送”字,并为下面“酒行末醉”伏线。接着,诗中使用一“望”字领起,写登亭后所见。“无端倪”写总的感受,意境辽阔,很符合登高特点。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红花绿柳”,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莺乱啼”写鸟声的喧嚷,是所闻。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围景色。“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所见,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是山下景色。这几句景物描绘,由近及远,用笔极自然,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

  诗的后面六句写“送”。先以不觉时间流逝,写愿与友人相聚长久,留恋不忍别离,接着又两处点出“为君题”,这种复唱的句式,与上文“为君提”一样,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惜解携”,直写心怀,感情十分深挚。诗的结尾两句:“草萋萋,没马蹄”,是诗人对送别的联想。友人就要跨马登程,而路上春草却要没过友人的马蹄。以景写情,“惜”字从中得到含蓄的表现。

  这首诗写景物,语句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开阔。诗为七言古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中间以三句为一节,结尾四句皆用三字句,写得挥洒自如,自然流畅。结尾以萋萋春草写别情,既点明题意,又十分优美含蓄。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2-285

西tíngzisòng--céncān

gāogāotíngzijùnchéng西zhíshàngqiānchǐyún

pányuánshìpānqúnshānxiàngxiàfēiniǎo

使shǐjūntiānbànshéngwèijūn

zuòláiwàngduānhónghuā绿liǔyīngluànqiānjiāwànjǐngliánhuí

jiǔxíngwèizuìwéndiǎncāozhǐwèijūn

wèijūnjiěxiécǎomé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