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青丝用,宁将众草同。心虚含夕露,叶大怯秋风。
幸有青丝用,宁将众草同。心虚含夕露,叶大怯秋风。
细响安禅后,浓阴坐夏中。由来何所喻,持以问支公。
细响安禅后,浓阴坐夏中。由来何所喻,持以问支公。
钱起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4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沉碑。
延陵¹留表墓²,岘首³送沉碑。
译文:延陵留存着季札显示功德的墓表,岘山遣送来载有杜预功绩的沉重石碑。
注释:志文:墓志铭。令狐楚的墓志铭是李商隐所作,今已佚。¹延陵:春秋时季札的封地(今江苏常州)。季札墓在晋陵县北七十里申浦西。²表墓:以墓表显示墓主功德。此指彭阳公(令狐楚)的功绩将如季札一样为人所传颂。³岘首:即岘山。岘首山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杜预曾于岘山刻碑载其功绩。此以杜预喻令狐楚。
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敢伐¹不加点²,犹当无愧辞³
译文:岂敢自夸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只是墓表所载彭阳公的事迹毫无夸大、赞美之词,彭阳公当之无愧。
注释:¹敢伐:岂敢夸耀。²不加点:即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涂改。³无愧辞:《后汉书》:“郭泰卒,刻石立碑,蔡邕为文,谓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
百生终莫报¹,九死²谅难追。
译文:即使我活百世也报不了彭阳公今生对我的大恩,即使我死九世也不能让他复活。
注释:¹百生终莫报:《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也,人百其身。”²九死:屈原《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待得生金¹后,川原亦几移。
译文:等到墓碑生金之后,即使川原几变、沧海桑田,彭阳公的德行事迹亦当流芳百世。
注释:¹生金:王隐《晋书》:“《石瑞记》曰:‘永嘉初,陈国项县贾逵石碑中生金,人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之瑞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
博学¹之,审问²之,慎思³之,明辨之,笃(dǔ)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注释:¹博学:广泛学习。²审问:详细地问。在学问的探究上,深入追求。审: 详细,慎重。³慎思:谨慎地思考。⁴明辨:明确地分辨;辨别清楚。⁵笃行:切实履行;专心实行。⁶弗:不,无。⁷措:停止,罢休。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满园花菊郁(yù)金黄¹,中有孤丛²色似霜。
译文: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注释:¹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²孤丛:孤独的一丛。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还似今朝(zhāo)歌酒席,白头翁(wēng)¹入少年场。
译文: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¹白头翁:诗人自谓。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8
2、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2-193

chóngyángshàngbái

bái tángdài 

mǎnyuánhuājīnhuáng zhōngyǒucóngshuāng 
háijīnzhāojiǔ báitóuwēngshàoniánchǎng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luán)飘凤泊¹,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²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yǎo),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译文:我又向南方出发了!可笑今年如此飘泊不定,心中情怀到底如何?纵然文章能在世间引起轰动,也不过是在纸面上妄谈民生罢了。像那吹皱一池春水的春风一样,能起什么作用?傍晚时分,忽然下起雨来,天空中雁影不见。萧瑟秋声中,只见关山一片苍茫。好似在催人归去,似流水一般不再迟疑。
注释:¹鸾飘凤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沦,亦兼寓夫妻离别意。²卿:你,作者自谓。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¹、看潮走马,广陵²吴市³。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hán)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yuàn),罢论起。
译文:细细分析我青春的心态,也曾经愿意像家乡的名人吴越王钱镠一样,在广陵吴市骑骏马,赏钱塘潮,过着奢侈的生活。我希望得到大量的金钱,来尽情地和天下美人名士相交,更要去认识燕赵地区的豪侠之士。明年北京的春天,还是会早早到来吧,劝那北京的杏花,务必不要因为苦苦地思念我而憔悴。我写下的木叶词,惹起了众多的和作,都是要罢官休隐江湖的议论啊。
注释:¹聊:愿意。²广陵:今江苏扬州。³吴市:指苏州,与扬州皆当时吴越之地的大都会。⁴燕邯侠子:燕指古燕国,国都为蓟(北京),邯指河北邯郸,为赵国都城。古称燕赵之地多侠士,故以为代称。⁵断莫:千万不要。⁶木叶:树叶。木叶怨似指飘落之悲。⁷罢论:罢休之论,指作罢了经国纬世之志,誓愿隐逸草野江湖。

  上阕“我又南行矣!”一声惊叹感喟语劈首揭出,便现突兀倔傲之势,然而,这并非故作姿态,实在是积郁不平的迸发,所以才含蕴丰厚、情意挚深,足可振起通体,为下面开出无限天地,直注终句。“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是写一己的生活遭际。龚自珍去年春天方于苏州结缡,新妇系外祖父段玉裁之女孙段美贞,现在她留居龚父丽正徽州官舍,南北离居; “笑”,笑我为了微末功名奔波风尘,不惜割舍新婚后的旖旎柔情没有什么价值。如今落第返归,情怀自能想知。“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又是换一种说法。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词中反其意用之,谓即使文章佳绝,为天下知闻,也不过空谈而已,于苍生国计没有切实补益。 “文章”,因为功名不就,故无法推行,方有上面流露出来的叹息。以下再进而申足此意:“似春水,干卿何事?”朝廷自有定策成计,所行止岂于彼一介书生相干,又岂肯听汝哓哓,这实在是冷峻之极的反语。

  以上叙事抒怀,尽吐一腔垒块。后自‘‘暮雨忽来”到“去如水”四句则转笔写景,紧扣眼前见闻。骤然间暮雨急倾,鸿雁已惊飞,杏杳无踪,环顾天地呼啸、关山莽莽苍苍,一派秋声入耳动心,似乎也在催人归去,“去如水”,莫再迟回疑虑。句中的“客”当系自指,就南返行径所言,暗暗透出此次京都之行的失望。

  下阕推想未来人生情景,表露胸中夙愿与壮志。“华年心事从头理”,经过屡次落第不遇的现实教训,懂得社会人生的艰难坎坷,就不再是那么单纯幼稚、仅凭一腔热情行事处世了,需要从新认识,估价早先的“心绪”。 “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汉·枚乘《七发》有广陵观潮的描写,认为功用是“澡概胸中,洒练五脏,澹澉手足,颒濯发齿;榆弃恬怠,输泻滇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又《史记》载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以上藉旧典表明将不再继续皓首穷经、寻章雕句的腐儒岁月,而是冶游狂侠,浪迹江湖,这正属“心绪从头理”后的结果,因之接着叙说:“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还拟延揽结交天下人才,共谋经国大业,而不只幻想依赖一二当权者了。

  以上壮怀豪情足可以惊动人心,便觉秋去春来,荣枯递代,天下事无逾此理者,不必拘拘于一时成败。结拍“木叶怨,罢论起”,借现事以归束全篇。

  这首词因落第出京触引,叙事咏怀,纵横倾泻,直觉—派沉郁悲慨之气勃然纸上,而柔情侠骨交注笔端,咳唾珠玉随处生发,正属定庵的一贯格调。

参考资料:
1、 张正吾,陈铭.近代诗文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第70页

jīn··guǐyǒuqiūchūdōushù怀huáiyǒu--gōngzhēn

yòunánxíngxiàojīnniánluánpiāofèngqíng怀huáishìzòng使shǐwénzhāngjīnghǎinèizhǐshàngcāngshēngérshìchūnshuǐgànqīngshìlái鸿hóngyànyǎomǎngguānshānpàiqiūshēngcuīshuǐ

huániánxīncóngtóuliáokàncháozǒu广guǎnglíngshìyuànhuángjīnsānbǎiwànjiāojǐnměirénmíngshìgèngjiéjǐnyànhánxiáziláisuìzhǎngānchūnshìzǎoquànxìnghuāduànxiāngyuànlùn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倾国”两句,点出“情”系何物。此言情之所衷,则“情人眼里出西施”,自然她定是倾国倾城貌,天下第一美女之尊号也非她莫属矣。情,似花妖艳而非花,似雾朦胧而非雾,情实是为一种发诸心端的感性表现矣。“春风”三句,承上继续发挥。言情之所衷,故心上人理应比西子妖娆,比玉环更显得宁静脱俗。她在情人心目中有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诗)的处在独步群芳的至尊地位。“铅华”两句,继续承上发挥。说在情人眼里,她虽不施脂粉,却是“清水出芙蓉”,所以即使是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洛水宓妃也比不上她的美貌。“似恁地”两句,点明系单相思。言词人心目中这样一个标致无双,完美无缺的绝代佳人,却被人为地深藏在画楼深处,使之无缘相见,只能以单恋、梦想聊解相思耳。

  “曾被风”两句,设想“画楼”中人的生活起居。言这位佳人住在画楼中,春风却可以轻易吹拂她的面容,秋月也可以随便照亮她的倩影。这也是对己之不能一见其面,作无奈的感叹。“似花”两句,再赞其美照应上片。言这位佳人似花鲜艳而胜于花,如柳婀娜更比柳飘逸,所以花为之羞闭,柳也心生嫉妒也。“不教”两句,臆想也。言心中的美人啊千万不要叫她歌舞,恐怕她翩翩起舞时化作彩云飞升而去。“信下蔡”两句,总结其美,为她作词而歌之。“信下蔡”一句,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句意“惑阳城、迷下蔡”。“阳城、下蔡”都是楚国贵公子的封地,这里泛指纨绔子弟。“宋玉”,屈原弟子,词赋家,这里借代词人自己。词人说:情之所衷正如宋玉所说可以“惑阳城、迷下蔡”,左右一切矣。因此我且填上这首《东风第一枝》词,作为对她的歌颂吧。

dōngfēngzhī··qīngguóqīngchéng--wényīng

qīngguóqīngchéngfēihuāfēichūnfēngshíshèng西ziyāoràogèngtàizhēndànnìngqiānhuámàndàoyǒushānluòshìnènbiāoshuāngzhènsuǒhuàlóushēnchù

céngbèifēngróngsòngcéngbèiyuèděngxiánliúzhùshìhuāfān使shǐhuāxiūshìliǔrèncóngliǔjiàokǒnghuàzuòcǎiyúnqīngxìnxiàcàiyángchéngkànsò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