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深处更山深,一片晴波一片金。莫道人家不成画,羊牛都在绿杨阴。
入山深处更山深,一片晴波一片金。莫道人家不成画,羊牛都在绿杨阴。

jiāoxíng--wèichū

shānshēnchùgèngshānshēnpiànqíngpiànjīndàorénjiāchénghuàyángniúdōuzài绿yángyīn

魏初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 2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摇落¹暮天迥(jiǒng)²,青枫³霜叶稀。
译文:草木摇落暮色中天空显得高远,青枫树上经霜的叶子零落疏稀。
注释:¹摇落:指草木凋落。²迥:高远的样子。³青枫:苍翠的枫树。一作“丹枫”。⁴霜叶: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孤城向水¹闭,独鸟背人飞²
译文:孤城面对着河水城门已经关闭,单单一只鸟儿背向人向远方飞。
注释:¹向水:临水。²背人飞:离人而去(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¹未归。
译文:水边的渡口一轮新月刚刚升起,邻家的渔夫外出打鱼还未回归。
注释:¹渔:渔船。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乡心正欲绝¹,何处捣(dǎo)寒衣²
译文:思乡的心情已经令人肝肠寸断,什么地方砧声错落正在捣寒衣?
注释:¹绝:愁绝,极度忧愁。²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此诗首联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刘长卿喜欢用“摇落”这个词入诗,与《楚辞·九辩》中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意境相似,描绘出一幅西风落叶图。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一直漫到了天的尽头。原先那一片茂密的青枫,也早过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境,眼前连霜叶都变得稀稀落落,眼看就要凋尽了。诗人通过描写暮色中特有的秋景,展现了辽旷凄凉的自然景色,春去秋来,时间飞逝,既暗示了时光节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清孤寂,隐隐透露出一种郁郁的离情乡思。这样萧条的环境也为后边的抒情蓄势,做了铺垫。

  颔联写暮色渐深,这冷落的氛围给诗人带来孤苦的感受:秋空寥廓,草木萧瑟,白水呜咽。诗人独立旅社中远望冥思,希望能有所慰藉,可是,“闭”字冷酷地将诗人的希望浇灭。余干城门也关闭起来了,连城也显得孤孤单单的。而一只鸟儿飞翔,也给空寂的环境带来一丝生机,但是,独鸟也不愿久留,背人远去,那况味是难堪的。“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落寂和萧条。“独鸟背人飞”,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此联句头为一“孤”一“独”,暗示了诗人孤苦背时,宦途坎坷的凄凉境遇。

  颈联写随着时间推移,夜幕降临,一规新月正在那水边的渡口冉冉上升。往日此时,邻家的渔船早已傍岸,可今晚,渡口却是这样寂静,连渔船的影子都没有。这么晚了,本该回家的邻家渔夫,今夜还没有归来。诗人心思细腻,不禁对邻家渔夫担忧起来。诗人的体察是细微的,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邻家的渔船未归,从渔家未归,当然又会触动自己的离思,在外漂泊的酸楚。诗人又想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家人肯定也是盼着自己回去。家人此刻或许也在登楼望远,“天际识归舟”。

  诗写到这里,乡情旅思已经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凭眺已久,此时此刻,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绵绵不断地涌上心头,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悲从中来。就在诗人“乡心欲绝’’时,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捣衣的砧声,谁家少妇正在闺中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在阒寂的夜空中,那砧声显得分外清亮,不断的砧声让诗人已经欲绝的心情更加痛苦,一声声简直把诗人的心都快捣碎了。这一画外音的巧妙运用,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出诗人满怀的悲愁痛苦。家中亲人不知此时又在做什么,兴念及此,不能不回肠荡气,五脏欲摧。诗虽然结束了,但凄清的乡思,缠绵的苦情,却还像无处不在的月光,拂之不去,剪之不断,久久萦绕,困扰着诗人不平静的心,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五言律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全诗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日暮后的凄凉景色,由看得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进而写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的砧声,时间上有递进,凄凉的感情也在逐渐递进,直到最后达到了高潮,将凄苦的心情写得痛彻心扉。这体现了诗人在小城旅舍独自观察之久,透露出他乡游子极端孤独、寂寞的情怀和思乡情绪逐渐加浓,直到“乡心正欲绝”的过程。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感情融合到环境中,自然也变得奇美无比,意蕴深厚,感情绵长。诗笔灵秀宛转,把这种内在的层次,写得不着痕迹,非细心体味不能得。一首小诗既有浑成自然之美,又做到意蕴深沉,十分难得。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09-410
华晔晔,固灵根。
华晔晔,固灵根。
译文:神的车辆放着金光,神出游的场面真是盛大啊!使祭祀者从远处望见便知道神灵降临了。
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
神之斿(liú)¹,过天门,车千乘,敦²昆仑。
译文:祭祀者远远地看见神的旗子已经越过天门。神驾的车千乘万乘,都聚集在昆仑山前。
注释:¹斿:指旗上的飘带。²敦:与“屯”相通,聚集的意思。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神之出,排玉房¹,周流杂²,拔兰堂。
译文:神灵出游了,他的车子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神周游太空,聚集于用兰花熏香的祭殿。
注释:¹排玉房: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²杂:聚集。
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神之行,旌容容¹,骑沓(tà)²,般³纵纵。
译文:神出行时人马众多,行动迅速。
注释:¹容容:飞扬的样子。²骑沓沓:骑,骑马的人和其坐骑。沓沓,行进迅速。³般:相连。
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
神之徕,泛翊(yì)¹,甘露降,庆云集。
译文:神已经来临了,他浮游飞翔而降,他飞来时降下了吉祥的甘露,出现了象征太平的庆云。
注释:¹翊翊:飞翔的样子。
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
神之揄(yú)¹,临坛宇,九疑²宾,夔(kuí)³龙舞。
译文:众神相互牵引来到祭祀的宫殿,虞舜来做客,舜的臣下夔和龙也来舞蹈娱神。
注释:¹揄:相互牵引。²九疑:这里指九疑山之神,指舜。³夔:舜的乐官。
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
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¹,合所思。
译文:神飞翔着赶吉时来到,安坐下来。祭祀者感到了神带来的祥和。
注释:¹共翊翊:共,与“恭”相通。翊翊,恭敬的样子。
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
神嘉虞(yú)¹,申贰觞(shāng)²,福滂洋,迈延长。
译文:神对祭享十分满意,祭祀者再次为神敬酒。神降下丰厚的恩泽,延伸长久。
注释:¹虞:娱乐,欢快。²贰觞:再次敬酒。
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
¹施佑,汾之阿²,扬金光,横³泰河,莽(mǎng)若云,增阳波
译文:神普施福佑于汾河曲折处。神的金光像云一样升起,激起黄河的波浪。
注释:¹沛:广泛。²阿:水流曲折处。³横:充满。⁴阳波:这里指黄河的波浪。
遍胪欢,腾天歌。
遍胪¹欢,腾天歌。
译文:参加祭典的人见了神光,普遍感到高兴,他们快乐的歌声响彻上空。
注释:¹胪:陈列。
华晔晔,光芒盛大的样子。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元鼎四年到汾阴祭祀后土,礼毕,到荥阳,经过洛阳。这首诗作于他渡过黄河南行途中。诗写出了神的出游、来临、受享及赐福等幻想的情节。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浩浩¹(hào)²,不骏³其德。降丧饥馑(jǐn),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¹⁰¹¹其辜¹²。若此无罪,沦胥(xū)¹³以铺¹⁴
译文:你这浩瀚无际的长天上苍,从不肯普照你的恩惠之光。只管降下遍地丧亡和饥荒,残害四方诸侯让百姓遭秧。老天爷挟着秋风施展暴虐,肆无忌惮不管不顾也不想。放任那些有罪的逃之夭夭,让他们的罪行全得以隐藏。相反像这些无罪的老百姓,一个挨一个相继沦落丧亡。
注释:¹浩浩:广大的样子。²昊天:犹言“皇天”。³骏:长,美。⁴降丧饥馑:上天降下了死亡和饥荒。⁵斩伐:犹言“残害”。⁶四国:四方诸侯之国,犹言“天下四方”。⁷疾威:暴虐。⁸虑、图:二字同义,都是考虑、谋划的意思。⁹舍:舍弃。¹⁰既:尽。¹¹伏:隐匿、隐藏。¹²辜:罪。¹³沦胥:沉没、陷入。¹⁴铺:同“痡”,病苦。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周宗¹既灭,靡(mí)²止戾(lì)³。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yì)。三事大夫,莫肯夙(sù)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zāng)¹⁰,覆¹¹出为恶。
译文:大周天子宗亲已经被灭亡,哪里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爵高位显的大夫四散流亡,全然不理解我的劳苦忧伤。那些司徒公卿中下大夫们,不肯早起晚睡为国事奔忙。各邦国君王和列位诸侯啊,不肯朝夕陪王伴驾在身旁。望王能自己改悔而用善人,谁知往反出教令而行恶事。
注释:¹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²靡所:没处。³止戾:安定、定居。⁴正大夫:长官大夫,即上大夫。⁵勩:劳苦。⁶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⁷邦君:封国的君主。⁸莫肯朝夕:庶:庶几,表希望。⁹式:语首助词。¹⁰臧:好,善。¹¹覆:反。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如何昊天,辟言¹不信。如彼行迈²,则靡所臻(zhēn)³。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译文:你为什么这样啊我的苍天?合法度的话你一句听不见!就好比那走路的慢慢腾腾,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终点。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一个个明哲保身不敢承担!为什么再不敬畏周室天子,为什么再不敬畏浩浩长天?
注释:¹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话。²行迈:出走、远行。³臻:至。所臻,所要到达的地方。⁴敬:谨慎。⁵胡:何。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¹。曾²我暬(xiè)³,憯(cǎn)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zèn)则退。
译文:兵祸已经酿成一时难退却,饥荒已经成灾局面扭转难。我们这些昔日的近臣侍卫,愁惨惨一天天地憔悴不堪。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一个个不肯勤于问政进谏。听到顺耳的话就随口搭腔,听到谗言委委琐琐退一边。
注释:¹遂:通“坠”,消亡。²曾:何。³暬御:侍御。国王左右亲近之臣。⁴憯憯:忧伤。⁵瘁:劳苦、憔悴。⁶讯:读为“谇”,谏诤。⁷听言:顺耳之言。⁸答:应。⁹谮言:诋毁的话,此指批评。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¹,维躬²是瘁³。哿(gě)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译文:可怜啊!那不善言谈之人,其实他们并不是笨嘴拙舌,他们是投入工作鞠躬尽瘁!可贺啊!那能言善辩之辈,靠能说会道一套套如流水,做了不倒翁永远处高官位!
注释:¹出:读为“拙”,笨拙。²躬:亲身。³瘁:病。或谓憔悴。⁴哿:欢乐。⁵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⁶休:美好。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¹曰予仕²,孔³(jí)且殆(dài)。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译文:世人都说这从政为官之事,要求非常之高高而且危险。如果说话办事不顺从旨意,就会从天子那里招致罪愆。如果说话办事顺从了旨意,就会从朋友那里受到埋怨。
注释:¹维:句首助词。²予仕:去做官。³孔:很。⁴棘:比喻艰难。⁵殆:危险。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谓尔¹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²思泣血,无言不疾³。昔尔出居,谁从尔室?
译文:明明告诉你快点迁到王都,你张口就说还没建成房屋。闻听此言我忧愤血泪哭出,没有一句不痛彻我的肺腑!想当初你仓皇出逃的时候,又有谁给你造好华舍大屋!
注释:¹尔: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²鼠:通“癙(shǔ)”:忧伤。³疾:通“嫉”,嫉恨。⁴从:随。⁵作:营造。

  此诗题为“雨无正”,可是,从全篇诗句中,并无“雨多”之意,也无“政多如雨”之言,因而历朝历代很多人都怀疑诗题与诗意不合。有人疑为“雨无止”;有人疑为“周无正”(正,同“政”);更有人说韩诗有《雨无极》篇,诗文比毛诗篇首多“雨无其极,伤我稼穑”二句。各执一说,莫衷一是。姚际恒《诗经通论》说:“此篇名《雨无正》不可考,或误,不必强论。”

  全诗七章。一、二章章十句,三、四章章八句,五、六、七章章六句,共五十四句,能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饬。

  诗的第一章首先以无限感慨、无限忧伤的语气,埋怨天命靡常:“不骏其德”,致使丧乱、饥馑和灾难都一起降在人间。但是,真正有罪的人,依然逍遥自在,而广大无罪的人,却蒙受了无限的苦难。这里,表面是埋怨昊天,实际上是借以讽刺幽王。接着,第二章就直接揭示了残酷的现实问题:“周宗既灭,靡所止戾”。可是在这国家破灭、人民丧亡之际,一些王公大臣、公卿大夫们,逃跑的逃跑,躲避的躲避,不仅不能为扶倾救危效力,反而乘机做出各种恶劣的行径。因而,第三章作者就进一步揭示出了造成这次灾祸的根本原因:国王“辟言不信”,一天天胡作非为,不知要把国家引向何处;而“凡百君子”又“不畏于天”,反而助纣为虐,做出了一系列既不自重、又肆无忌惮的坏事。第四章,作者又以沉痛的语言指出:战祸不息,饥荒不止,国事日非,不仅百官“莫肯用讯”,国王也只能听进顺耳的话而拒绝批评,只有他这位侍御小臣在为危难当头的国事而“憯憯日瘁”了。第五章,作者再次申诉自己处境的艰难。由于国王“听言则答,谮言则退”,致使自己“哀哉不能言”,而那些能说会道之徒则口若悬河。自己“维躬是瘁”,而他们却“俾躬处休”。不是自己拙口笨舌,而是国王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行为使自己无法谏诤了。对比鲜明,感情更加深沉。因此,在第六章里,作者又进一步说明了“于仕”的困难和危殆。仕而直道,将得罪天子;仕而枉道,又见怨于朋友。左右为难,忧心如焚。最后一章,作者指出:要劝那些达官贵人迁向王朝的新都吧,他们又以“未有家室”为借口而加以拒绝,加以嫉恨,致使自己无法说话,而只有“鼠思泣血”。其实,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外地虽然没有家室,也照样纷纷逃离了。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面对国破、世危的局面,思前想后,感愤万端。既埋怨天命靡常,又揭露国王信谗拒谏、是非不分。执事大臣或苟且偷安,或花言巧语,致使天灾人祸,一起降临人间。面对昏君乱世,他忧国忧时,苦恼悲哀,虽想要勤于国事,救危扶倾,而又处境孤危,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忧伤、悲痛,怨天尤人,无可奈何。真可谓处饥馑、危亡、离乱之世,心有救乱济世之志,而行无救乱济世之力,所以只有揭示现实真象,以发泄他满腔的忧愤罢了,其感情是深沉的、真挚的。这是时代的呐喊和哀怨,因而对读者进一步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也是有意义的。

  作者在抒发他那复杂而深厚的思想感情时,通篇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少打比喻,不绕弯子,语言质朴,感情真实,层层揭示,反覆咏叹,时而夹杂一些议论,颇有一种哀而怨、质而雅的艺术之美。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37-442

zhèng

míng xiānqín 

hàohàohàotiān jùn jiàngsāngjǐn zhǎnguó míntiānwēi  shěyǒuzuì  ruòzuì lún 

zhōuzōngmiè suǒzhǐ zhèng zhī sānshì kěn bāngjūnzhūhóu kěnzhāo shùyuēshìzāng chūwéiè 

hàotiān yánxìn xíngmài suǒzhēn fánbǎijūn jìngěrshēn xiāngwèi wèitiān 

róngchéngtuì退 chéngsuì zēngxiè cǎncǎncuì fánbǎijūn kěnyòngxùn tīngyán zènyántuì退 

āizāinéngyán fěishéshìchū wéigōngshìcuì néngyán qiǎoyánliú gōngchǔxiū 

wéiyuēshì kǒngqiědài yúnshǐ使 zuìtiān yúnshǐ使 yuànpéngyǒu 

wèiěrqiānwáng yuēwèiyǒushìjiā shǔxuè yán ěrchū shuícóngzuòěrshì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¹,魏孺(rú)²(yìng)³也。嘉靖丁酉(yǒu)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译文:婢女寒花,是我妻子的陪嫁丫环。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去世,葬在土山之上。她没能服侍我到最后,这是命啊!
注释:寒花:作者原配夫人魏氏陪嫁过来的婢女。志:墓志,一种文体。¹婢:指寒花。²魏孺人:指作者之妻魏氏。孺人:古代官员之母或妻的封号。³媵:陪嫁的婢女。⁴嘉靖丁酉:即公元1537年。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年)。⁵虚丘:地名。作者家乡江苏昆山县东南有丘虚镇,二字或倒置。一说,“虚”同“墟”,“墟丘”即大丘,土山。另一版本为虎丘。⁶事:服侍。⁷卒:到头,到底。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huán)¹,曳(yè)²深绿布裳³。一日天寒,爇(ruò)火煮荸(bí)(qí)⁵熟,婢削之盈瓯(ōu),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rǎn)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译文: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年方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一天天气寒冷,家中正在烧火煮荸荠,寒花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装在小瓦盆中,已盛满了,我刚从外面进屋,取来就吃;寒花立即拿开,不给我。我妻就笑她这种样子。妻子经常叫寒花倚着小矮桌吃饭,她就吃,两个眼珠慢慢地转动着。我妻又指给我看,觉得好笑。
注释:¹鬟: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²曳:拖着,这里是拉的意思。³裳:古时下身的衣服,类似于长裙。男女均穿。⁴爇:点燃。⁵荸荠:一种水生植物。根部可吃,南方或称马蹄。⁶瓯:小瓦盆。⁷饭:吃饭。⁸冉冉:形容缓慢移动或飘忽迷离。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回思是时,奄忽¹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译文:回想当时情形,不知不觉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啊!
注释:¹奄忽:忽然,很快的,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文章明写婢女寒花,却几次提及妻子魏孺人,表现出归有光与魏孺人夫妻之间真挚深笃的感情。

  文章首节开头三句就点明了寒花身分、死去时日和安葬处所。“魏孺人媵也”,寒花不是一般婢女,而是作者所挚爱的前妻的随嫁婢女。“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寒花时年仅十九岁,距魏孺人之死已四年。“葬虚丘”,寒花虽为婢女,仍择地郑重营葬。起首点明亡婢的特殊身分,意在点明与作者的特殊关系。亡婢、亡妻并述,因亡妻而及亡婢的爱屋及乌之情油然而生,因亡婢而及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亦随之而出。这样,既暗示了“葬志”的写作动因,也开启了下文对往事的回忆。领起了全篇。

  节末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长声慨叹,总写悲情。这是叙事之后的感情迸发。本来寒花的随侍左右尚可聊慰对亡妻的思念,而今她又不幸早逝,作者的感伤之情便无可遏止了。这里的“命”,不仅指寒花的命运,也兼指魏孺人乃至多次应试、此时尚未中举的作者本人命运。红颜多薄命,生者亦坎坷,深沉的叹息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文章主体在第二节,忆寒花三事、孺人两笑。

  寒花三事:其一是初来时的打扮:“垂双鬟,曳深绿布裳”。此记其稚态可怜。

  其二是削荸荠时的调皮:“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此述其娇态可噱。

  其三是吃饭时的神情:“即饭,目眶冉冉动”。此言其憨态可笑。至此,写出了寒花质朴、单纯、天真的情态。孺人两笑:前“笑之”,是称许婢女而同嘲丈夫;后“又指予以为笑”,是引丈夫而共笑婢女。于此,既写出了孺人慈爱、宽厚、善良的风神,也写出了夫妻相得、主婢无问的闺房情趣。以上所忆,都是初媵时事,益见忆念的深远。而所忆均以寒花起、以孺人结,既是扣题所需,益见旨归所在。

  最后一节,“回想是时”回应“初媵”。跨过时间的隔限,结束往事的忆想,回笔写现在的心情:“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十年”指寒花从“初媵”到此日之死的岁月。欢愉易逝,岁月如流,昔日饶有情趣的事徒增今日的悲感。“可悲也已”句,承第一节的“命也夫”再抒悼念之情,以短吁长叹收笔,更显得情深意长。

  全文篇幅短小,构思巧妙,详略得当。作者从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中选材,详细描写了寒花的动作、性格、神态,自然平实,无雕琢之痕迹,富有感染力从体制上讲,它运用了小巧灵活的新形式,并采用倒叙的手法,突出了寒花的形象,情感真挚,亲切自然;另外,该文语言简洁凝练,抒情真挚,记事生动,体现出归有光散文善用极淡之笔,写极浓之情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下 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第1581-1582页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牡丹花品冠群芳¹,况是其间更有王。
译文:牡丹气质高雅是花中的佼佼者,何况牡丹花中更有牡丹花王。
注释:¹群芳:各种艳丽、芳香的花草。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译文:四种颜色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每种颜色还有各自的香味。

dānyín--shàoyōng

dānhuāpǐnguānqúnfāngkuàngshìjiāngèngyǒuwáng

biànérchéngbǎibǎibānyánbǎibānxi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