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fànshānyuànfèngchéngshàngrénzhàozhōngchéng--lún

jiànxiūrénshìsēngfángxuéguānbànshuǐshàngkànxiànglínjiān

qiūréngzǎosōngshēngèngxiányuèzhōngsuídàoyǒuzuòkōngshān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3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玉颗珊(shān)珊下月轮,殿(diàn)前拾得露华新¹
译文: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注释:¹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¹(zhì)与人。
译文: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¹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参考资料:
1、 贾祖璋.《生物学碎锦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1
2、 朱义豪 衣素梅 .《秋季进补·补肺润燥 》:南京出版社,1998 :150

tiānzhúyuèshíguì

xiū tángdài 

shānshānxiàyuèlún diàn殿qiánshíhuáxīn 
zhìjīnhuìtiānzhōngshì yīngshìchángézhìrén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忆昔午桥¹桥上饮,坐中²多是豪英³。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注释:¹午桥:在洛阳南面。²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³豪英:出色的人物。⁴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⁵疏影:稀疏的影子。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十余年¹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²。闲登小阁看新晴³。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gēng 旧读:jīng)
译文: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注释:¹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²堪惊:总是心战胆跳。³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⁴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⁵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参考资料:
1、 蓝光中 .历代诗歌选读下卷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 :108-109 .

línjiāngxiān ·dēngxiǎoluòzhōngjiùyóu

chén sòngdài 

qiáoqiáoshàngyǐn zuòzhōngduōshìháoyīng chánggōuliúyuèshēng xìnghuāshūyǐng chuīdàotiānmíng 
èrshíniánmèng shēnsuīzàikānjīng xiándēngxiǎokànxīnqíng jīnduōshǎoshì chàngsāngēng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胡关饶¹风沙,萧索竟终古²
译文: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
注释:¹饶:多。²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lǔ)¹
译文: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登高远望,以防胡人的进犯。
注释:¹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荒城空大秋,边邑(yì)无遗堵。
译文: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白骨横千霜,嵯(cuó)(é)¹蔽榛(zhēn)²
译文: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
注释:¹嵯峨:高峻的样子。²榛莽:草木丛生。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译文: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hè)怒我圣皇,劳师事鼙(pí)¹
译文:我圣皇赫然大怒,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
注释:¹鼙鼓:古代军中使用的战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译文: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征发士卒嚎声一片骚扰不安。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译文: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哭声动天,泪如雨降。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译文: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还有谁在家种田?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不见征戍(shù)¹儿,岂知关山苦²
译文: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
注释:¹征戍:远行屯守边疆。²岂知关山苦:一本此下有四句:争锋徒死节。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将军获圭组。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李牧¹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译文: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
注释:¹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fēngshí--bái

guānráofēngshāxiāosuǒjìngzhōngluòqiūcǎohuángdēnggāowàngróng

huāngchéngkōngbiānbáihéngqiānshuāngcuóézhēnmǎng

jièwènshuílíngnüètiānjiāowēishènghuángláoshīshì

yángbiànshāsāozhōngsānshíliùwànrénāiāilèi

qiěbēijiùxíngānyíngnóngjiànzhēngshùérzhīguānshān

jīnzàibiānrénchái

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雨调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
自贞观¹以来,二十有二载,风雨调顺,年登岁稔(rěn),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jǐn)²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³;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quē)告成之礼;云亭伫(zhù)(yè),未展升中之仪。
译文:贞观以来,二十多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家没有水旱之灾,百姓没有饥荒的祸患。过去,汉武帝沿用汉文帝休养生息的制度,但后来还是到泰山封禅,把功业敬告上天;齐桓公,是一个小国的平庸之君,也行封禅之事,以显示他们的文治武功。希望陛下不要居功自傲,有大功而不居,有大德而能让。亿万人民仰戴,仍未行告成的大典;云亭二山待谒,仍未肯亲行祭天的仪式。
注释:¹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²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指汉武帝到泰山封禅。³刻玉之符:指封禅封禅时进献之玉牒。⁴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指齐桓公希望去泰山举行封禅大曲管仲固谏不听,乃说远方珍怪物至,方得封,桓公乃止。因封禅时用金泥银绳,因而名封禅为泥金之事。⁵阙:缺。⁶伫:站立。⁷谒:晋见。⁸升中:古代帝王祭天上高成功的仪式。
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纲罗千代者矣。然古人有言:“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此之功德,足以咀(jǔ)¹(jué)百王,纲罗千代者矣。然古人有言:“虽休勿休²”,良有以也。守初保末³,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译文:这样的功德,足以光辉万代,流芳永久。然而古人说:“天下虽然太平,但不可放纵情欲。”能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古来圣哲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可以明白功业盛大的人容易骄傲,善始容易善终难,愿陛下使它容易保持。
注释:¹咀:品味。²虽休勿休:虽然年老退休,仍要努力工作。³守初保末:保持始终。⁴难之:重视。⁵易之:努力。
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邱之役。士马疲於甲胄,舟车倦於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往来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倾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仁,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¹之军,西有昆邱(qiū)之役。士马疲於甲胄(zhòu),舟车倦於转输。且召募役戍(shù),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往来有漂(piāo)(nì)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dú)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²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yǎn)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jīn)功恃大,弃德而倾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³,虽广不救其亡;嗷(áo)嗷黎庶(shù),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仁,矜弊恤(xù),减行役之烦,增《湛(zhàn)》之惠。
译文:我看见近年来战火不断,东边有辽海之战,西边有昆丘之役,士兵、战马都苦不堪言,战船兵车也很艰难地在运转输送。并且征途迢迢,将士赴边和离开战场,都怀有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并且路途坎坷,风高浪急,人员和粮米随时有葬身鱼腹的危险。一个农夫辛勤耕种,一年不过有几十担的收成,可一遇到翻船,顷刻间几百担粮食就会化为乌有。这就等于把有限的收成填入无边的大海,贪图未到手的胜利反而丢失了自己的人马。虽然铲除顽敌是国家的职责,但穷兵黩武,也是先哲们极力避免的。过去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可是却加速了他自身的灭亡;晋武帝拥有三方之地,却转眼败亡,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居功自傲、放弃仁德、轻视国家、图谋利益、忘记祸患、放纵恣情的结果吗?所以天地虽大也不能挽救其灭亡,劳苦百姓因无法生活而群起造反。因此,国土广袤并非就是国家安宁的保证,人民劳顿是国家动乱的源头,希望陛下对老百姓施加恩惠,减轻他们的劳役负担,让老百姓享受到朝廷恩德的雨露。
注释:¹辽海:指高丽。²秦王:指秦始皇。³六合:天地四方。⁴布泽流仁,矜弊恤乏:传布恩泽仁德,怜惜窘困贫乏之人。⁵湛露:《诗经·小雅》篇名,诗中盛赞国君英明诚信的美德。这里是要唐太宗发扬英明诚信的美德,惠及下民。
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què)初建,南营翠微¹,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cí)²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³,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译文:为妾又听说治政的根本贵在无为。私下以为土木工程不可连续不断地进行。北边门楼刚建好,就在南边建翠微宫,没过多久又要建玉华宫,这不只是浪费材料,对人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虽一再表示建筑要低标准力求俭约,还是需要伐木采石,即使用官费雇工,也不免烦扰百姓。要知道简陋的宫室和粗淡的茶饭是圣明的君主所安心受用的,而金碧辉煌的殿堂只有骄逸的君主才认为是美丽的。所以有道的君主是以休养生息使百姓安适;没有道德的君主是以淫乐享受来满足自己的情欲。但愿陛下使用民力有所节制,那么他们的力气就不会用完了,在用了力气之后给他们以休息的机会,那么他们心里就会感到高兴了。
注释:¹翠微:宫殿名。²茅茨:茅草屋顶。³和雇取人:雇用劳力。⁴丽:华丽。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於自然;职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於季俗,实败素於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俭,犹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於麟阁,尽探赜於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於业泰,体逸於时安。伏惟抑意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滋重德,择後是以替前非,则鸿名与日月无穷,盛德与乾坤永大。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dān)毒。窃见服玩纤靡(mí)¹,如变化於自然;职贡²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於季俗,实败素於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jié)³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è)。作法於俭,犹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於麟阁,尽探赜(zé)於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chén)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於业泰,体逸於时安。伏惟抑意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滋重德,择後是以替¹⁰前非,则鸿名与日月无穷,盛德与乾坤永大。
译文:珍奇的玩物和浮华的技巧就像是使国家败亡的刀斧,珠玉的摆设和华丽的服饰就像是使人心惑乱的毒酒。为妾发现陛下的衣服和玩物应有尽有,而且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别人进献的奇珍异宝玲珑剔透,犹如神仙制造的一般。虽说竞求华丽为时俗所难免,实际上却败坏了淳朴的社会风尚。要知道漆器并不是产生叛离的东西,夏桀加以制造却导致了民心离叛,玉杯也不是招灾惹祸的东西,商纣加以使用却导致了国败身亡。经验证明,奢侈华丽的苗头,不可不加以遏制。再说创始时节俭,还唯恐其后流于奢侈,创始时就奢侈,那将如何制约后代?为妾伏地而想,陛下明察秋毫,高瞻远瞩,深入钻研古代典籍,虚心征询儒林学士。千王百代治乱安危的踪迹,兴衰存亡得失成败。的原因,无疑也已包含于心中,循环于眼前,为陛下所早已洞察,用不着为妾再说什么。只是知道这个道理并不困难,但实行起来却很不容易。往往是因为功业卓著而志趣骄逸,天下太平而贪图享乐。希望陛下克制己欲,善始慎终,改掉小毛病以光大道德,用今天的优点取代以前的过错,这样,陛下的英名就可以与日月齐辉,大业就可以与乾坤共存了!
注释:¹纤靡:精细美好。²职贡:进献的贡物。³桀:即夏桀。⁴纣:即殷纣王。⁵赜:精微深奥的道理。⁶宸衷:帝王的心意。⁷业泰:事业顺利平安。⁸裁:去掉。⁹滋:培育。¹⁰替:废弃。
钻天岭上已飞魂,判命坡前更骇闻。
钻天岭¹上已飞魂,判命坡前更骇(hài)²
译文:钻天岭上已然魂魄飞散,判命坡前更是骇人听闻。
注释:¹判命坡:位于归州东部,山势高险,行人至此有生死难卜之感,故名“判命坡”。¹钻天岭:山名,又名“钻天三里”,在归州东部。范成大有《钻天三里》诗云:“钻天三里似千里,四十八盘将奈何。”²骇闻:骇人听闻。
侧足三分垂坏磴,举头一握到孤云。
侧足¹三分垂坏磴(dèng)²举更一握到孤云³
译文:侧足于毁坏了的石蹬一步才挪得三分,抬更看,伸手能一把握住天上孤云。
注释:¹侧足: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立。²坏蹬:毁坏了的石蹬(石更台阶)。³“一握”句:化用了《广异记》中:“兴元南山绝顶,谓之孤云两角。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微生敢列千金子,后福犹几万石君。
微生¹敢列千金子²,后福³犹几万石君
译文:微贱之身哪敢自比富家子弟,判命坡上不死,后福无穷又有几个万石君。
注释:¹微生:此犹言“微末”,指身份低贱之人。²千金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古谚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意谓富家子弟当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³后福:古谚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指判命坡上不死,必有后福无穷。⁴万石君:西汉石奋及其四子的俸禄都有“二千石”,世称“万石君”。《史记》有《万石君列传》。
早晚北窗寻噩梦,故应含笑老榆枌。
早晚北窗¹寻噩梦²,故应含笑老榆枌³
译文:有朝一日归隐后回想今天的可怕情景,理当含笑故乡终老于故乡山林。
注释:¹北窗:指归隐。语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北窗下卧”或者“北窗高卧”,就成为归隐的代名词了。²噩梦:可怕的梦。³榆枌:即粉榆,因协韵而倒置。汉高祖刘邦为丰邑枌榆乡人,后人因以枌榆指故乡。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陪衬、夸张手法描摹判命坡高峻难攀之状,形象真切,确乎令人“骇闻”。后四句即兴抒情,于诙谐淡泊中,流露出不胜仕途奔波、羁旅行役的烦恼,和期待早日归隐林下的心愿。全诗用语朴素自然,不见刻意经营之迹,但写景逼肖,写情有味。

  中国传统诗歌是讲求含蓄的,讲求情感不过分张扬的。大约是诗人所受刺激太大,开篇就从自己的感受写起,直接写自己的惊恐。先写走到判命坡前看到山的感受。没有一字对判命坡的陡峭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用了对比,起笔就写自己过钻天岭时胆战心惊,魂不附体的那种恐怖。钻天岭此名足见其险。判命坡,此名也尽显山之陡峭。写钻天岭之险是为了突出判命坡之险。“更骇闻”,看到判命坡,更是让诗人惊骇不已。还没开始登判命坡,就已经充满恐怖了,可见其山之险。范成大是今天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江南水乡,为官后也从未到过四川,未曾见过这种险山恶水。自然受到了惊吓。

  接着写登山的感受。悬崖绝壁,只可侧着脚通过,一不小心踩着坏石头,石头立刻就滚下万丈深渊,而山势陡峭,高耸入云,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天上的云朵。举头一握到孤云,恰当地表现了判命坡的险要。从自己登山有感受,从侧面烘托山势的险峻,蜀道的险恶。接着作者发表议论,进一步言判命坡的险恶。微生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这是诗人自嘲命薄,不贵重,所以无法惜身,只能铤而走险,来走这艰难的蜀道。万石君是指汉代石奋的故事。范成大以此做比,巧妙设喻。前面从不同的侧面描写的判命坡的险峻后。再后诗人荡开一笔,写自己归隐故乡,再来谈起这一番经历,当一笑了之了吧。似松实紧,依然扣着这判命坡险要来说。

  最后直接说走这个判命坡是“噩梦”。人在困难面前往往会想到家乡想到自己熟悉的故居。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境。特别是诗人此番入蜀已是五十岁,又是新病后初愈。而且由湖北入蜀时,遇到江水上涨,不得不从陆路徒步攀援,种种艰难,生出归乡之心是非常真实的。看似不经意的自然表露,可是处处扣着《判命坡》的“险”字,使全篇浑然一体,层次丰富。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曲径通幽 宋诗名作欣赏: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04:第275-276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