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
用来三年一股折。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
用来三年一股折。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盘屈随手伤。
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两条神物秋冰薄,
改锻割飞二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两条神物秋冰薄,
刃淬初蟾鞘金错。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刃淬初蟾鞘金错。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神惊魄悸却收得,
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神惊魄悸却收得,
刃头已吐微微烟。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刃头已吐微微烟。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fēièrdāozi--lún

jiāyǒujiǎndāorényúnguǐguótiěcáiluócáidùnshí

yòngláisānniánzhénánzhōngjiàngrénchúnyònggāngzàilìngpánsuíshǒushāng

gǎiduànfēièrdāoziyíngxuěfēnghánshuāngliǎngtiáoshénqiūbīngbáo

rèncuìchūchánqiàojīncuòyuègōukuāzhǎnqièyīng怀huáizuò

shìcénghànshuǐbiānzhǎngzhōngshēnglěngránshénjīngquèshōu

rèntóuwēiwēiyāndāodāochīmèicángguàishè

ruòfēiliánggōngbiàněrxíngzhǐxiàngcáifèngwěixiāngqiè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3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东风¹依旧,著(zhuó)²隋堤柳³。搓(cuō)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译文:和煦的东风,依旧像往年多情地吹拂着隋堤的杨柳。搓揉得柳条儿长出鹅黄的嫩叶,在清和明丽的天气里勾缠撕扭。
注释:¹东风:赵令畤作词为“春风”。²著意:有意于,用心于。³隋堤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渠筑堤植柳。至宋代,近汴京一段多为送别之地。⁴鹅儿黄:幼鹅毛色黄嫩,故以喻娇嫩淡黄之物色。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去年儿陌¹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译文:去年曾到京都青门游春,今晚却不见朝云暮雨,落得丧魄失魂。如果想要折磨人,想让他一生都憔悴伤心,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用几个这样寂寞难耐的黄昏。
注释:¹儿陌:旧指京师道路。

  这是一首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词的上片写似曾相识的景物,为全词蒙上一层怀旧的色彩。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这一句承东风拂柳而来,写柳色清新主要体现在一个“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在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 ,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在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词的下篇写往昔感怀,直接抒情抒沉痛伤悼之情。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呼应,是词人回忆从前与爱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宵”句,用雨、云,写明逝者的身分,关系;用魄、魂。写出死。用今宵,写梦,写只能梦中相逢。用典灵活、宛曲而生动。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最后这两句将词人对于爱妾逝世的哀痛抒发至极点,催人泪下,爱妾一死,断送了自己一生,憔悴、瘦损,还能消受几个黄昏,这“物是人非”的强烈悲凉感,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尤其在黄昏时刻,烟霭迷茫 ,景色惨淡,在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 。

  这是一首悼亡词,用直接抒情的写法来抒发自己的沉痛哀悼之情,全词写景融情,感情从浅到深。从最初东风拂柳的微微惆怅,到最后断送一生的极大悲凉,作者在叙述捕写的过程中,逐步隐晦的交代了故事的始末,其感情也便随之越来越深。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陕西:长江出版社,2009:77
2、 李白.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11:168-169
3、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06,第245页
4、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361页

qīngpíngyuè ·dōngfēngjiù

liúyǎn sòngdài 

dōngfēngjiù zhuósuíliǔ cuōéérhuángjiù tiānqīngmíngshíhòu 
niánqīngmén jīnxiāoyúnhún duànsòngshēngqiáocuì néngxiāohuánghūn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何处它年¹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²
译文:以后的岁月要将余生寄托在哪里呢,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家乡的青山绿水。
注释:¹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²总关情: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译文: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了难熬的宫廷生计,又久羁京师不得南归之后,自然便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人生如寄、人生如梦及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反映的是人生的虚幻不真,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寓于世界上的空皮囊而已。虞集的发问并非懵懂,而是十分清醒的明知故问,这种人生如寄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上,所以他做官虽然官至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也坚决地要求回归江南的家乡。

  “山中江上总关情”,指的是哪怕是隐居山中或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不能忘却魂牵梦绕的乡关之情。当然,这“山中江上”也代指江南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有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画舟横笛,酒旗招摇,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诗人牵挂着哩。“总关情”指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乡关之思的落脚点总是倾注在江南故土之上。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在院中独坐而思、而愁,竟然会埋怨起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身上来了。绕屋的松树长而高,表明诗人居京师此屋已多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更加重诗人乡思的凝重。不仅如此,这松树又毫无理由的总是迎风发声,诗人每每听来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的雨声里。

  “尽把风声作雨声”的不是松,而是诗人的内心错觉,这种错觉恰恰真切地反映出了诗人愁情的深植与难以驱除。诗人不仅对江南的江山景物关情,即使是北方的草木入眼入耳作声都会使他联想到江南的江涛雨声。可见诗人的乡关之思已使他进入痴迷的状态,成了他的心病。“尽把风声作雨声”也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独坐而思又难解乡愁之时,就连呜咽的松风也被牵连进来,成为诗人的怪罪对象。

  诗题为《院中独坐》,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他的这种乡关之思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所藏的家国意识,故借院中的松树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诗人李白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是借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院中独坐》亦从松风中找到寄托的对象,并从风声的倾听中听出江南春雨的消息,其内心的痛楚也超越他个人内心的疆域成为世人可以共鸣的故土家园意识,从而传达出“独坐”的神髓。

yuànzhōngzuò

 yuándài 

chùniánshēng shānzhōngjiāngshàngzǒngguānqíng 
duānràozhǎngsōngshù jìnfēngshēngzuòshēng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世乱同南去,时清¹(dú)北还。
译文: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注释:¹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¹
译文: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注释:¹“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晓月过残垒(lěi)¹,繁(fán)星宿故关。
译文: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注释:¹残垒:战争留下的军事壁垒。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译文: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夏历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旧国”指故乡,“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大历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zéipínghòusòngrénběiguī

kōngshǔ tángdài 

shìluàntóngnán shíqīngběihuán 
xiāngshēngbái jiùguójiànqīngshān 
xiǎoyuèguòcánlěi fánxīng宿guān 
hánqínshuāicǎo chùchùbànchóuyán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公主当年欲占春¹,故将台榭(xiè)²押城闉(yīn)³
译文: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闉。
注释:¹占春:占尽人间春光美色。²台榭:亭台楼阁。³城闉:城门外层的曲城。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¹不属人。
译文: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注释:¹南山:指终南山。

  第一句“公主当年欲占春”是写“公主当年”的事。这是指公主凭借其权势,围地为庄,要想独自占有长安近郊的山色春光的事情。公主早已不在,人去事非,这当然是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过去的事情,所以诗人用了“当年”,诗一开头就点出此事已经过去,言外之意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即借古讽今之意。“公主”是指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否则,既使有这个野心想“欲占春”也没有这个胆,也只有武则天的女儿才会有如此野心和斗胆,太平公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统治阶级中最具野心勃勃的女性。“欲占”则更是精妙绝伦、警辟含深奇崛之语,钱可以占,地可以占,甚至人也可以占,可春天却不能占。春光能占的话,就是痴人说梦话了。这里本来是指太平公主大兴土木。建山庄别墅。可诗人不正面说建别墅山庄,却偏说“欲占春”,写得何等意味深长,连春天春光都可以占,反过来说还有什么不能占,“欲占春”三个字一出,太平公主,何止一个太平公主人,简直就是整个统治阶级的骄横贪婪的嘴脸,欲壑难填的本性就被揭露得血淋淋,真是“欲占春”三字见血,酣畅痛快。

  第二句“故将台榭压城闉”仍然是写“当年”事,仍然是诗人游览故地发生的故事。在绵延数十里的长安城附近山庄别墅中,建的亭台楼阁要比帝都长安的城墙还要高,其野心是很大的。这样大兴土木,这样奢侈,这样野心,这样贪婪,这样放肆,诗人只用了两个字“压”和“故”,“压”是超过。不言而喻是用公主建的“台榭”超过帝都长安城。言外之意,不仅是亭台楼阁规模大得惊人,而且也指出太平公主势力之大乃炙手可热。一个“压”字写出多少要说而说不尽的含义,只在一字中,尽显诗人功底之风流。“故”是有意,当然是要建造的亭台楼阁在长安豪华无双了,言外之意,是公主为所欲为、不可一世至极。

  第三四句“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继续描写庄园别墅规模之大,绵延数十里,直到终南山,山庄之广袤一眼望不到边,无涯无际,林木繁茂,绿海茫茫。前句不疑故问,后句以“不属人”给以回答。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一条缝隙,透露出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想法:当年人间多有不平事,有钱有势者什么都可霸占——人家的田地、人家的妻女,甚而连春天也想霸占,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了现实:现在是诗人“游”山庄,山庄自然少不了花草树木,又正值山花烂漫的春天,诗人就脱口而出:“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前句故设疑问,并不正面回答,转而融情人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后句写出了“直到南山不属人”,偌大的林海,广袤无际。景色是翠绿动人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眼前的广袤山庄,正好象征着太平公主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倒台之迅速与太平公主当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十四个字里。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山庄犹在,就在“前面”,但这偌大山庄不知道属于谁。诗人没有说,也没有必要说,太平公主早已不复存在,过去“不属人”,现在事过境迁,当然山庄不能为公主独占,公主又何能“欲占春”。诗人用第三句的“花”字与第一句“春”字巧妙的连承,使诗翻出了新意:太平公主的形象在后人的心目中再次复现:一个野心勃勃、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有史以来又一女性。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是对诗人所游的山庄之大的惊叹夸耀,骨子里却是深寓贬意、谴意。从游山庄到现在,从诗人自己写到游“山庄”之花木丛林,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欲不讽刺而不能,不谴责而不能的境界。

  全诗写景叙事抒怀,笔力骞举而又亦庄亦谐,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刘克智.新编唐诗300首赏读:金盾出版社,2009.12:393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对酒寂不语,怅(chàng)¹悲送君²
译文:面对着酒杯沉默不语,今日里满怀愁绪为您送行。
注释:¹怅然:失意不乐貌。²悲送君:一作“愁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明时¹未得用,白首徒攻文²
译文:圣明的时代得不到重用,突然皓首攻文。
注释:¹明时: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盛世。²攻文:一作“工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泽国¹²一官,沧波几千里。
译文:到江南水乡去当个小官,风波经历几千里。
注释:¹泽国:水乡,江南水量丰富,故云,此处指江宁。²从:任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群公满天阙(què)¹,独去过淮水²
译文:诸公挤满了朝廷,只有您一人在渡过淮水。
注释:¹天阙:皇宫前的望楼,此处指朝廷。²淮水:即淮河,赴江宁须经此河。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旧家富春渚(zhǔ)¹,尝忆卧江楼²
译文:我家曾住在富春的江渚,常常回忆起那临江的高楼。
注释:¹富春渚:富春江,为钱塘江上游,在今浙江富阳县南。渚:水中小洲。岑参父植曾任衢州司仓参军,衢州在富春江上游衢江,参随父曾居此。²卧江楼:无考。当指富春江畔一小楼,岑参曾居于此。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自闻君欲行,频望¹南徐州²
译文:自时听说您要前去,叫我频频望着那南徐州。
注释:¹频望:一作“频梦”。²南徐州:东晋南迁,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故云。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穷巷¹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译文:独居僻巷紧闭着门,夜晚寒灯静照着深屋。
注释:¹穷巷:冷僻简陋的小巷。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译文:北风吹起微雪,抱着被子愿意同住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君行到京口¹,正是桃花时²
译文:您这一路走到京口,正是桃花盛开之时。
注释:¹京口:今江苏镇江。²桃花时:桃花开在阴历二月,送别时是冬天,等王昌龄走到京口时,已在二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了。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舟中饶(ráo)¹孤兴²,湖上多新诗。
译文:舟中自会大发感兴,湖上定能多写新诗。
注释:¹饶:多。²孤兴:陆机《文赋》:“对穷迹而孤兴。”指感时触景,而独自幽赏。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潜虬(qiú)¹且深蟠(pán)²,黄鹄(hú)³未晚。
译文:虬龙且要深潜屈蟠,黄鹄高飞也不论早晚。
注释:¹虬:传说中有角的龙。²蟠:深屈而伏。此处以潜虬比拟王昌龄才华横溢而不得重用。³黄鹄举:一作“鹤飞来”。黄鹄:天鹅。举:高飞。此处也以黄鹄拟王昌龄。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¹,努力加餐饭²
译文:请爱惜您青云之器,努力添加餐饭。
注释:¹器:才具。青云器,指廊庙才。²努力加餐饭:此处告慰好友远行多自珍重。

  此诗为送别王昌龄而作,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仕途多舛给予同情,并勉励友人再展鸿图,青云直上。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此四句写为将赴贬所的王昌龄饯行,而悲凉忧郁的气氛笼罩着大家,使他们把盏对斟,欲说还休。君子临治世,当有为于天下,而王昌龄却难君臣遇合,被贬外官。诗人叹息王昌龄徒有生花之诗笔和可干青云的文章,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以展自己的经世才华。

  “泽国时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此四句写王昌龄赴江宁任一微官,而路途遥遥,跋山涉水,又转而叹惋朝廷官员济济,独君被“明主弃”,流落异地,寂寞孤独。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此四句写由王昌龄将赴的江宁贬所,引起作者对往日居住地的追念,诗人对好友的殷切关怀与牵挂,也随好友征帆一路追随到江南水乡那个有过少年时的欢乐与眼泪的地方。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此四句写穷巷独居的诗人,荧荧一盏孤灯相伴,北风卷着雪花在屋外肆意飞舞,如此寒凉之景,作者想起将远行的好友王昌龄,漫漫征程孑然独往,好友的凄凉光景当比自己尤甚。情动之下,临别之余,诗人邀好友再抱被同宿,一叙寒暖。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此四句为诗人想象王昌龄南行至京口时,当是桃花烂漫的季节。虽然孤舟孑行,无人做伴,见此桃花纷纭、春意盎然之景也必当诗兴大发,佳篇连成,精神焕发起来。

  “潜虬且深蟠,黄鹊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此四句写诗人赞赏王昌龄的高才大器,虽不得明君赏识,一时重用,亦当如葆真之潜龙,待举之黄鹄,终有一日青云直上,鸿图再展。

  诗人感叹好友远谪他乡,孑然独往,同情好友抱名器而蹀躞一时,不得重用,劝慰好友不必计较一时得失,当珍重自我,葆光守真,以待人生之转机。全篇弥漫着诗人对好友的真切挂念和殷殷祝福。旧居的追忆、陋屋的同宿、远途的想象、春光中的诗兴,诗人设身处地地与好友同悲欢,真挚的友谊不言而喻。语言朴素自然却感情丰沛,思绪万千。

参考资料:
1、 阮堂明 解评.岑参集.太原:山西古藉出版社,2010:3-7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